孔乙己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孔乙己教学设计(第三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11 19:48: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孔乙己》第三课时教学设计(简案)
一、导入揭题
经典作品总是耐人寻味,让人百读不厌。《孔乙己》是作者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小说。为什么?再次走进《孔乙己》,从写作的角度咀嚼品味其艺术特色。
二、聚焦描写
作者对主要人物,不惜浓墨重彩,从多种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描写刻画,使人物立体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比较孔乙己三次被取笑的不同反应,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进一步体会其深层内涵。
赏析第4自然段
找出孔乙己第一次被取笑的部分自由朗读,用序号标出孔乙己的三种不同反应,揣摩他的心理活动。
指名分角色朗读,交流收获。
理解 “君子固穷”。
学生交流。句式要求:在什么情况下,孔乙己有什么反应,表现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小结:纵向来看,三次反应一次比一次激烈,一次比一次气愤,但共同的一点就是想竭力维护他可怜的一点自尊心。尽管他的辩解是那么苍白无力,是多么自欺欺人。
用同样的方法赏读第6段,
(1)思考:孔乙己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2)理解“脸上笼上一层灰色”。
(3)反复品读,深入思考并讨论:从这些变化当中能探寻出人物怎样的思想?
学生交流。
小结:作者细腻地写出人物的神态变化,再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个性化的人物,也揭示了造成其人生悲剧的思想根源。
3、自学第11段,特别关注面对嘲笑的变化与不变。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与不变?小组内交流。
小结: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孔乙己的生活境遇每况愈下,如日落西山。
作者通过对孔乙己的一系列描写既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动态、个性特征,又深刻地揭示了潜藏于其背后的深层原因。但是,不管孔乙己如何变化,如何痛苦,如何穷途末路,得到的却是别人自始至终不变的笑。鲁迅先生正是抓住了这种变与不变来写,使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地表现了那个社会对苦人的凉薄。
4、联系全文,深入探究:
(1)从文中各阶层人物的表现来看,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2)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又是什么?
小结:这个社会,善恶不分,是非颠倒,更多的人却麻木不仁,这是一个黑暗的社会、病态的社会。鲁迅先生的作品像投枪、像匕首,直刺黑暗社会的心脏!他的写作意图就是抨击黑暗社会,唤醒民众,冲破“铁屋子”,改造这个社会。通过写人,反映一个社会,这样的描写大有深意!
三、聚焦构思
这是一篇小说,其独特精巧的构思都有明确的目的。换个角度思考,故事的背景十分单一 ——都集中在咸亨酒店。故事以酒店伙计的视角来观察和讲述,时间又确定在二十年前,用意何在?联系全文深入思考。
小结:惜墨如金,叙事客观,社会环境典型。典型环境、典型人物,集中凸现小说主题。
本文堪称精品,是我们学习写作的范本。
四、布置作业
展开想象,学习文中的描写方法续编故事。
板书设计:
被取笑 再取笑 又取笑
不回答 不置辩 不要取笑
变 睁大 颓唐 恳求
涨红 ——→ 笼 灰 ——→ 黑 瘦
孔乙己
艺术特色 描写 〓‖〓〓〓> 社会黑暗
赏析 快活
不变 笑————————————— 笑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凸现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