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鯈鱼(tiáo) 濠梁(háo) 鲲(kūn) 选贤举能
B.佳肴(yáo) 骈死(pián) 槽枥(lì) 教学相长
C.食马者(sì) 外见(xiàn) 执策(chè) 讲信修睦
D.挂罥(juān) 塘坳(ào) 翩翩(piān) 两鬓苍苍
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使/老有所终 B.盗窃乱贼/而不作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食之/不能尽其材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男有分,女有归 B.大道之行也
C.盗窃乱贼而不作 D.食不饱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选贤与能 B.才美不外见
C.然后能自反也 D.系向牛头充炭直
5.文言文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2)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诗经·子衿》)
(3)《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无奈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十年间,汪国云和妻子郑丽菊开车从城区到乡下,来回奔波近十万公里左右,免费为当地留守儿童服务。
B.重复利用的公筷公勺要及时消毒,确保安全卫生,防止各种疾病不“口口相传”,以守护大家的健康。
C.乐山美食越来越受到游人的青睐,究其原因,是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能领略到嘉州饮食文化的魅力。
D.在第 52 个地球日到来之际,东江中学团委组织部分师生上街开展了大型的“呵护地球,和谐共生”的宣传活动。
7.在下边横线处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法制课堂结合身边的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同学们要知法、懂法、用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安全,学会和不良恶习说“不”, ; 要增强自觉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 ;要做好个人信息资料的保护, 不要有“贪图便宜”的心理,谨防上当受骗, 。
①当好防范电信诈骗的小小安全宣传员
②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好学生
③做合格的知法守法小公民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北冥有鱼》文章一开篇,就以奇异的想像、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的变化和鹏的展翅翱翔的画面。大鹏要向南飞行,须依靠海风的力量。因此,在天空翱翔的大鹏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B.《虽有嘉肴》作者在讲述教与学的关系时,先谈到了教困促学,进而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C.《马说》一文中,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 , 将人才比为千里马 , 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卖炭翁》中,“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等句写出了了宫使强取豪夺、压榨百姓的行为。
9.语文实践活动。(6分)
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材料: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
(1)请你从这则材料中提取信息,给“低碳生活”下定义。(2分)
(2)宣传委员准备制作一期海报,请你再帮助他设计两个栏目。(2分)
栏目一:拟低碳标语 栏目二:提低碳建议
栏目三:______________ 栏目四: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位同学清明节随父母回乡扫墓后写下的日记。请你根据这段文字,得出一个结论并阐明得出结论的两条理由。(2分)
政府倡导“低碳拜祭”,就是希望人们用简朴的方式拜祭先人。我和父母便商定要响应政府的号召,但实际情况怎样呢 我回到老家。看到许多村民在墓前焚烧花样翻新的祭奠纸品,如豪华的轿车、精致的别墅等。爷爷说:“拜祭先人就要隆重热闹讲排场,场面绝对马虎不得,否则,就是对先人的大不敬!”叔叔说 :“我知道你们的意思,但我们是晚辈,如果上坟不烧纸,不放鞭炮,人家会怎么说我们 这样做绝对不行! ”
结论:
理由一: ①
理由二: ①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每题4分,共16分)
_________
①牛是农耕文明的标志,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农民生计离不开牛。牛年说,有一种亲近感。
②牛是我的乡愁记忆。晨起,祖孙三代牵牛荷犁而行,走在村口老树下的霞光里。赤脚挽裤腿,前后等距离,走路姿势一致,每天时辰一样。放牛娃倒骑牛背看书,有骑牛读汉书、穿林听秋声之趣,任你读到日落西山坳、晚霞红满天,牛儿会一声不吭、步不乱地把你驮回家。夜归的牛或立或卧,不时嚼几口草,几分神定气静,几分闲情逸致。等到月光从天窗斜照进来,拂上了牛的眼睛,那粗重的鼻息声便伴着山林的涛声和潺潺水声,组成山村的催眠曲。
③牛是农家宝,是农民的命根子。棕绳穿鼻系柴扉,早晚有人问饥寒,半夜提灯去看栏,清展起床添饲料,是牛主人每天的作业。把牛关在薄屋边,养在后院里,听着牛嚼草牛呼噜的声音,心里踏实而满足。庄户人家安居乐业得有头牛,就像今天城里人家得有辆车。
④牛是家乡的风景。春天的图画里少不了雨、离不开牛、缺不得迎春花。一犁春雨半亩洼,蓑衣斗笠半袖花,春风应时而至,春光烂漫无边,翠绿墨绿嫩绿鹅黄绿,梨花李花桃花栀子花,所有的草叶花蕊、溪流石泉都滴着青春的原汁。
⑤牛们完成了犁田的任务,雄赳赳地挺立在田埂,张望着插秧的风景。偶尔扬起黑粗脖子“哞”地一声,一定是声震深谷、气贯长虹。或者干脆卧倒靜静地等,看你磨蹭到几点,天生一副好脾气。
⑥村里老人们对“牛脾气”有自己的理解。老牛拉车,慢条斯理有静气、有条不紊迈方步,不管是拉犁还是拖耙,或者拉石磙碾谷子,牛总是顺从地架上木头套,一趟又趟,一圈又一圈,决不偷懒,从不厌倦,永不懈怠,这叫有耐性;垄里去、垄里回,去哪块田、回哪个栏,哪个坡上的草儿青、叶儿嫩,老牛识途门道清,这叫有悟性;牛一辈子脚踏实地、负重前行,泰山压顶不屈腿,蛮荒在前仍奋蹄,这叫有韧性;牛老成持重,只埋头做事,不轻易发声。每天是两点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代如此,并无二心,这叫有定性。
⑦牛是人类的朋友。牛与人性灵相通,人与牛同甘共苦,人养牛、牛养人,人是牛的主人,也是牛的学生,跟牛学做事,向牛学做人。遍布广袤乡村的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们既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⑧浓郁醇厚的乡村文化成风化人,把牛的元素、牛的精神融入了庄稼人的基因和血脉。我至今还以自己属牛而自豪、自省,这大约是“牛文化”的熏陶与传承吧。
10.请辨析《牛年说牛》《家乡的牛》哪一个做本文的题目更恰当。(4分)
11.第②段加点词“拂”极具表现力,请品析。(4分)
12.请简述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3.说说第⑧段画线句中,“我”会“自省”些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双城之美
①威尼斯曾被我们称作“西方的苏州”,而苏州也时常被人叫作“东方威尼斯”。这美得近乎传说的水城双子座,时常令我驰骋想象,神游其间。
②我发现这一东一西两座水城,一如待字闺中的女子,温文尔雅,娇如流水:一如扬帆出海的男子,器宇轩昂,志在四方。而之所以又能互为代称者,乃在两城皆水多、桥多、船多,美轮美奂,经得起长久的赞美与讴歌。又均为千年古城,富甲一方,经久不衰。其历史之悠久,经济之繁荣,文化之灿烂,无有出其右者。
③威尼斯是建在滩涂小岛上的“海中之城”。从高空鸟瞰,犹如一颗精致的水晶,镶嵌在亚德里亚海蔚蓝色的波涛中熠熠生辉。穿行其间,举目皆是宽阔的广场、宏伟的教堂、高耸的钟楼、富丽的宫殿,还有造型别致的剧院、美术馆、博物馆。月芽形的贡多拉载着游人在蛛网般的水巷悠游,桃红色的建筑在流动的清波里晃荡。流光溢彩,金碧辉煌。
④威尼斯很小。没有耕地,缺乏淡水,他们必须在大海上搏击。当然,他们也依靠贸易聚集了财富。他们擅长评估风险,计算收益,不种植粮食,却收获黄金。他们用智慧和坚韧在不宜生存的地方堆积宝藏,创造神话。
⑤苏州,有着威尼斯无法比拟的土地纵深,西面既得太湖之拥抱,周边又有众镇之拱卫。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撒下种子,即得谷物,“苏湖熟,天下足。”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在太湖流域低缓的丘陵山地中。游走其间,左也是园,右也是园,水陆并行,河街相邻,小桥流水,绿树掩映。有看不完的亭台水栅、烟波画船。房舍一律是青砖黛瓦,斜顶飞檐,门楣 湖有匾额,两侧是楹联,窗栊纤巧千姿百态,步道面折移步异景。无俗物之挡眼,有泉水洗我心。
⑦苏州与威尼斯皆因水而兴,但一咸一淡气质迥然不同。威尼斯张扬浪漫,苏州内敛沉静。威尼斯华妙庄严气质深沉,苏州灵秀端庄优雅娴静。如果说威尼斯犹如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威尼斯勇于开拓,积极入世,是欧洲商业文明勇猛的先锋;苏州与世无争,隐逸遁世,是中国农耕文化宁谧的后院。
⑧忽而有悟:一地之特质,自然敷底色,人文定调性,天地有大美,参差交相映。
14.威尼斯与苏州两座城市之间为什么可以互为代称 (3分)
15.与威尼斯相比,苏州的地理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分)
16.请在第⑦自段的横线上续写一个恰当的句子。(3分)
17.积累链接:请默写张继《枫桥夜泊》的后两句。(3分)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18-21题。(10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兼爱中》
18.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 B.不独亲其亲,不独于其子。(父母亲人)
C.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 D.家之与家之相篡。(掠夺)
19.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译文:
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译文:
20.甲文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其中对人才的选拔有什么标准?(2分)
21.根据甲乙两文的描写,你对“大同”社会有怎样的认识?(2分)
(二)阅读《卖炭翁》,完成22-23题。(共4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2.《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 ,表达了 。(2分)
23.诗中对卖炭老人的肖像、心理、动作描写非常精彩,请你任选一方面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2 分)
四、作文(50分)(任选一题)
24. 命题作文
泰山、黄山……都是自然界壮美秀丽的山,理想、成就……都是人生要努力攀登的山,苦难、挫折……都是人生要跨越的山。
请以“面对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5. 材料作文
东汉时有一个少年名叫陈蕃。他自命不凡,一心只想成就大事业。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上面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大事大业;长者的指导与教诲,有助于年轻人的成长;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人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不能自命不凡。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 人名、校名。
部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B【解析】A应为“选贤与能”C应为“cè”D应为“juàn”
2.C
3. D点拨:A项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B项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
度。今义:宽阔的道路。C项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D项古今意思都指满足了食
量。
4.C(A.“与”同“举”,推举;B.“见”同“现”,表现;D.“直”同“值”,价格)
5.(1)萧萧班马鸣 (2)纵我不往 (3)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4)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5)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6.C
7.C
8.B【解析】作者在讲述教与学的关系的时候,说明了“教学相长”,是互相促进的关系。
9.(1)低碳生活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2)讲低碳故事 过低碳生活 绘低碳图画
(3)结论:“低碳”拜祭不容易(农村拜祭先人依旧讲究排场)。理由:①敬先人;②怕别人说。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每题4分,共16分)
10.示例:我认为《家乡的牛》恰当。因为本文主要写了家乡牛与人们和谐相处的情景。牛是作者的“乡愁记忆”。《牛年说牛》这个题目无法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情感。
11.“拂”把月光与牛巧妙地联系到了一起,不仅写出了月光轻柔地照到牛身上,牛缓缓闭上眼睛将睡的样子,也写出了乡村夜的安宁。有动有静有景有情。
12.第④段描绘了一幅美好的乡村春景图,景物丰富、色彩明丽,暗含了作者对家乡的怀恋,也为表现牛起到了渲染和烘托的作用。
13.是否像牛一样有耐性、悟性、韧性和定性:是否像牛一样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他人做出贡献)。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14.两城皆水多、桥多、船多,美轮美奂,经得起长久的赞美与讴歌。又均为千年古城,富甲一方,经久不衰。
15.苏州,有着威尼斯无法比拟的土地纵深,西面既得太湖之拥抱,周边又有众镇之拱卫。
16.示例:那么苏州则恰似一幅清新淡雅的国画。
17.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18-21题。(10分)
18.B【亲:以……为亲】
19.①施行大道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②让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年轻人能够发挥自已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够顺利成长。
20.有德行、有才能、讲信用、能和人和睦相处。(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也可)
21.人人能得到社会关爱;人人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社会稳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等。
(二)阅读《卖炭翁》,完成22-23题。(共4分)
22.①“宫市”掠夺的本质(统治阶层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②诗人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2分)
23.示例一“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处的肖像描写,把卖炭老人灰尘满面,十指熏黑的形象刻画得极为传神。两鬓花白与“十指黑”的对比,见其年高与劳苦,让人为之心酸。
示例二“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是对卖炭老人心理活动的描写,身上衣单与“愿天寒”形成不合情理的鲜明对比,“心忧炭贱”又使之完全可以理解,读之催人泪下。
示例三“晓驾炭车辗冰辙”这一动作描写,写出卖炭老人早起驾车,踏雪辗冰的艰辛,画面感颇强,读之如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