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一 语 文
阶 段 检 测 练 习 题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根据提示,填写句子。(10分)
(1)盈盈一水间, 。( 《迢迢牵牛星》 )
(2) ,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石》 )
(3)春城无处不飞花, 。( 《寒食》 )
(4) ,邀我至田家。( 《过故人庄》 )
(5)少小离家老大回, 。( 《回乡偶书》 )
(6) ?曰:非然也。( 《学弈》 )
(7)《十五夜望月》中,诗人直接抒写望月怀人的情思,将无形的思念化作有形,韵味无穷的两句是 , 。
(8)《石灰吟》中一语双关,借石灰之口,表达诗人以身报国的宏伟抱负和决不向世俗低头的坚贞精神的两句是 ,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通国之善弈者也( ) (2)虽与之俱学( )
(3)弗若之矣( ) (4)非然也( )
3.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间(jiàn)断 演绎(yì) 呜咽(yàn) 独出心裁(cái)
B.剥削(xuē) 严竣(jùn) 迸(bèng)射 优哉游(yóu)哉
C.旷(kuàng)野 擦拭(shì) 浓稠(chóu) 无可挽(wǎn)回
D.赤祼(luǒ) 暂(zàn)时 眺(tiào)望 一声不吭(kēng)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至圣”。
B.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龙须沟》,话剧《茶馆》《四世同堂》等。
C.《匆匆》中“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一句,运用拟人修辞,赋予太阳以人的形象,生动形象地写出时光流逝之快。
D.《那个星期天》中“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一句,只交代了天色渐晚的时间变化,没有写出“我”的心理感受。
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陶渊明是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是田园诗歌的开山鼻祖。
B.红色的跑道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们一拥而入,争先恐后向前跑去。
C.在医生和护士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奄奄一息的病人终于得救了。
D.诗人怀着悲痛之情为他们唱挽歌,他们为国而死,死得其所,死得壮烈。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我们要灵活运用和理解学过的知识。
B.良好的心态是我们在竞赛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C.实施分餐制可以拉大食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阻止疾病的传播途径。
D.中国人不管相距多远,不管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这是一种不变的思乡情怀。
7.看对联,选店名。下列对联与店名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醉里乾坤大,壶中岁月长。
虽是毫末技巧,却是顶上功夫。
金石草木性虽殊异,膏丸丹散用有专长。
锦绣成文,原非我有;琳琅满架,惟待人求。
①书店 ②酒楼 ③药店 ④理发店
A.②③④① B.④②③① C.③④②① D.②④③①
8.根据提示,填写出相应的中国传统节日名称。(4分)
A.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B.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A. B. C. D.
9.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鲁滨逊出生于商人家庭,他第三次出海遇到海盗,被卖到巴西为奴,在那里学会了种烟草,后来成了庄园主。
B.鲁滨逊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
C.鲁滨逊刚登上荒岛时,没有任何食物,只好吃了些随身的烟叶充饥。
D.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搭救了一个野人,为其取名“星期五”,后来这个野人成为他的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2)阅读选段,回答问题。(2分)
听到这话,威尔·阿金斯叫喊起来:“看在上帝份上,船长,饶了我吧!我做了什么呢?他们都和我一样坏。”但事实并非像他说的。因为,从当时情况来看,在他们这次发动叛乱的时候,正是这个威尔·阿金斯首先把船长抓起来,对船长的态度十分蛮横。他把船长的两只手绑起来,又用恶毒的语言谩骂船长。这时,船长告诉他,他必须首先放下武器,然后听候总督处理。所谓总督,指的就是我,因为现在他们都叫我总督。
上文中的“总督”指的是谁?“总督”帮助船长制伏叛乱水手后,最终是如何处置他们的?
(3)根据名著内容,回答问题。(2分)
鲁滨逊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流落荒岛,也绝不气馁。在杳无人烟的孤岛上,他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活了下来:
例如:没有房子,他就自己搭建……
请仿照上面的示例再举一例: 。
二、阅读(36分)
(一) 夏意(5分)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①席:竹席。②流莺:黄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 、树阴满地、 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 的心情。(3分)
2.诗中的“透”字是 的意思,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石榴花 的特点。(2分)
(二)韩生料秦王(10分)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的警卫。②纸鸢:风筝。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 (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 ( )
(3)或问之曰 ( ) (4)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
2.以下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2分)
A.有韩生者止之 B.王之爱子病三日矣
C.虽与之俱学 D.思援弓缴而射之
3.翻译下面句子。(2分)
子何以知之?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分)
A.遇事要勤学好问。 B. 遇事要集思广益。
C.要善于见微知著。 D. 君王要体恤民情。
(三)私人定制怀旧路线图(11分)
①机缘巧合下,我再次来到这里,看着眼前熟悉的那条路……
②几年前,我和文姐第一次在北京见面,约在紫竹院。文姐笑眯眯告诉我这一天的安排:紫竹院野餐,北海喝下午茶,景山公园看日落。
③文姐说的这几个地方,我都熟,但跟她走一趟,又别有感受。比如,在紫竹院,文姐向我介绍她每天晨跑的路线;在长椅上小坐,文姐说起父亲猝然去世的旧事,“那段时间,我常一个人坐在这里发呆、思考、哭……”
④我们漫步北海,她向我描述现在的生活,“写稿、逛公园、晒太阳、跳广场舞”。
⑤落日余晖中,我们慢慢踱下景山。文姐说,今天由她定制的一日游是她心中最好的北京。我想说:我也看到她展现出的最好、最私密的自己,她的过去和现在,日常及志趣。
⑥不久,我回老家,朋友韩给我类似的款待。她建议,带我逛逛新合肥。
⑦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合肥人,听来自阜阳的她这么说,有些失笑。然而,在韩的带领下我看到的是属于她的路,她的城。
⑧沿途,韩一一对我介绍。
⑨“看,那是刚来合肥时,我实习的大楼!”
⑩“结婚时,买的第一处房就在那家商城背后!”
韩特地绕远,为的是带我去看几条她最喜欢的路。
一条路,我们一直在婆娑绿树中穿梭,她欣然:“我去过很多地方,没有绿化比合肥好的。”
一条路,在她的指点下,我注意到车窗外的大朵白云。一拐弯,蔷薇花一朵接一朵地开在路旁的灌木丛中,阳光下,花繁叶茂格外美丽。
末了,韩说了一句令我耳熟的话:“我今天带你来的,是我心中最好的合肥。”
我在北京南城的湖广会馆等一个故人时,想到文姐和韩。
在此之前,故人发了一条信息问我:“为什么你家在北城,约我在南城?”
我这才发现,凡是我觉得该好好招待的朋友,我都约在此地,饭馆一样,吃完饭的节目一样。不知不觉,我也定制了一条私人路线。
“因为我在这附近工作、生活过五年,熟。”我终于想出答案。在稍后的沿途解说中,我眉飞色舞的向他介绍,哪家的酱牛肉好吃,哪家的羊汤冬天是一株救命稻草。听说三毛来过这条街,便每块砖都仔细踩过,意图脚印有重合的可能。
“这里一草一木都有你的痕迹啊。”故人点评,“看得出你很怀念那段时光。”
我沉默了。对着我的路,想起文姐和韩,隔了许久,更多理解,更多感激……
那是待客的最高礼遇吧?拿你心中最美好的、最重要的、最熟悉的路,用你最私密的记忆和心情招待来宾。
1.依据文章内容,将故事补充完整。(2分)
① →“韩”带 “我”逛合肥→②
2.第 段划线句是 描写,作用是
。(4分)
通读全文,本文采用 (记叙顺序),作用是
。(3分)
4.下列句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第⑦段“有些失笑”中“失笑”一词表达出 “我”对韩的嘲笑。
B.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我”的经历,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亲切感。
C.标题中“怀旧”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D.作者通过文章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会把人性中最美好的、最重要的东西与珍视的人分享。
(四)有趣的人不苟且(10分)
孟祥夫
①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②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
③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④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
⑤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
⑥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下列事例与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钱钟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他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在肚皮上画鬼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来戏弄她。即使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他的女儿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
B.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
C.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他为人幽默风趣,但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被时人戏称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他自己对有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也不介意。
D.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太太卢氏说:“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后来房玄龄病愈,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
3.本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趣不苟且”的人?(3分)
三、作文(50分)
请发挥想象,将“ 的心愿”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级名、人名。初 一 语 文
阶段检测练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
1.(1)脉脉不得语(2)咬定青山不放松(3)寒食东风御柳斜(4)故人具鸡黍(5)乡音无改鬓毛衰(6)为是其智弗若与 (7)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8)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1)擅长,善于 (2)虽然 (3)不如 (4)这样 3.C 4.C 5.B 6. D 7.D 8.A .春节或除夕 B. 元宵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 9.(1)A (2)鲁滨逊 将叛乱中闹得最凶的水手留在荒岛上 (3)示例: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所答内容符合原著即可)
二、阅读
(一)1.石榴开遍 梦觉流莺(意近即可) 悠闲旷达(恬静闲适) 2.通过、穿过 繁盛、艳丽(意近即可)
(二)1.(1)喜爱 (2)生病 (3)有人,有的人 (4)还,尚且 2.B 3.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4.C
(三)1.①文姐领“我”游北京;②“我”向故人介绍北京南城 2.环境(景物)描写 刻画了合肥街头的优美景色,印证了这是朋友心中最好合肥,同时烘托“我”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3.倒叙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叙事不单调。 4.A
(四)1.要做一个有趣的人/有趣的人不苟且 2.D 3. 举例论证。用苏轼身处逆境依然对生活充满激情,用心做美食,用心写诗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段“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的观点。 4. 要热爱生活;保持强烈的好奇心;要深藏大智慧。
三、作文
参考中考作文阅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