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苏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17《山谷中的谜底》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苏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17《山谷中的谜底》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27 14:37:25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17《山谷中的谜底》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按拼音写汉字。
zhàng péng xuě sōng tán xìng wān qū
               
2.形近字组词。
愧    魂    蓬    贞   
魁    魄    篷    帧   
3.写出反义词。
奇异—    完好无损—    屈服 —    毁灭—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有个谜:西坡长满杂树,东坡只有雪松。原因是西坡雪小压不断树枝,东坡的雪松枝丫会弯曲,把雪抖落再反弹,其他树没有这个特点都死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谜底终于被揭开了    东坡雪大    其他那些树    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    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    渐渐地丧失了生机    
6.(2018六下·云南期末)把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朱自清;B.何其芳;C.林清玄;D.安徒生;E.契诃夫;F.笛福
①《桃花心木》的作者是   。
②《匆匆》的作者是   。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   。
④《凡卡》的作者是   。
二、阅读理解
7.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 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 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 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 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帐篷中的旅行者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到高兴。一位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1)“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始终……”文中反复能换成其它词吗?为什么?
(2)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之谜?
8.现代文阅读
人蛇大战
最近,美国公布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绝密资料。据其中一份资料披露,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曾遭遇蛇的报复,士兵伤亡惨重。
1970年夏季的一天,美军第七军团某连上尉马丁带领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兼程,于午夜时分进入了预定的潜伏地带。随即,马丁派出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到河谷去背石头。
士兵们走到河边,一个士兵拆开一块石头后,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受到惊吓的毒蛇一下子蹿了起来,还没等他作出反应,就张开长有毒牙的大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这名士兵的脸上立刻血流如注,等同伴扑上来营救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不敢开枪,纷纷拔出匕首,一刀一刀挥刺过去。一条蛇被杀死,另一条负伤,钻进石缝中逃生。几分钟之后,他们准备离开河滩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咝咝”声,从黑漆漆的石缝里一下子钻出上百条黑绿相间的大蛇。士兵们急忙拔出腰间佩带的匕首向蛇群乱砍过去,毒蛇疯狂地咬噬士兵。数十名中毒的士兵倒在地上命丧黄泉,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幸逃回营地。可是复仇心切的蛇顺着伤兵逃走的路线追来,在美国兵的营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没多久,蛇群的先锋部队进入营地。负责警戒的哨兵因害怕附近有越军哨兵而不敢开枪,只能用刺刀来刺杀,雪亮亮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血肉模糊的蛇肉。但是蛇群的“大军团”蜂拥而至,遍地密密麻麻。它们把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把包围圈越缩越小,转瞬间便冲到了每个人的身边。它们昂起头,隔着士兵厚实的军服,用长而尖的毒牙咬破衣服,进而咬进肉里。马丁也被蛇咬伤了,虽然作了伤口处理,终因中毒太深而奄奄一息。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地雷里的炸药取出来,撒在营地周围,浓烈的硫磺味使蛇群不敢靠近。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12人。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鲜为人知(xiān) 潜伏(qián) 披露(lòu) 匕首(bǐ)
B.鲜为人知(xiǎn) 潜伏(qián) 披露(lù) 匕首(bǐ)
C.鲜为人知(xiǎn) 潜伏(qiǎn) 披露(lù) 匕首(bǐ)
(2)词语积累。
①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被毒蛇咬伤的士兵?
         
②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毒蛇“大军团”?
      
(3)根据文章内容选词填空。
敏锐 厚实 浓烈 血肉模糊 从天而降 雪亮亮
   的军服    的嗅觉    的大雨
   的蛇肉    的刀刃    的硫磺味
(4)把下列句子换成“被”字句。
①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②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   
(5)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人蛇大战?
(6)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最后剩下了多少人?这使你想到了什么?
三、语言表达
9.生活中我们常常有着不一样的发现,有时我们生活现象中发现了自然的奥秘,有时我们在亲身经历中发现了做人的道理,有时我们从平凡的事物中也会发现有美的存在,“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叙述,写出真情实感。②语句通顺;详略得当;③4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帐篷;雪松;弹性;弯曲
【知识点】拼音;山谷中的谜底
【解析】【分析】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雪松,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弹性,是经济学广泛采用的一个术语,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弯曲,即不直。
【点评】“帐篷”,“篷”不要写成“艹”字头;“雪松”,“松”木字旁;“弹性”“弹”多音字;“弯曲”,“曲”不要写成区别的“区”。
2.【答案】惭愧;灵魂;蓬勃;坚贞;魁梧;气魄;帐篷;一帧照片
【知识点】字形;字义;山谷中的谜底
【解析】【分析】惭愧,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魁梧,形容词,是指躯干高大;强壮粗大,亦作“魁吾”。形容身体强壮高大,肌肉丰满,体格健壮。灵魂,是由蛋白质、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构成的生物体所产生的各种层次的一切生命现象。气魄,比喻气势惊人,胆识过人,形容一个人有领袖气质。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3.【答案】普通;残缺不全;抵抗;生存
【知识点】词义;山谷中的谜底
【解析】【分析】奇异,奇特,特别。完好无损,很完整、完好无缺,没有一点儿损坏或残缺。屈服,降服;折服。毁灭,指被虐袭彻底破坏或消灭。
【点评】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如:真——假,动——静,拥护——反对。这类反义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互相排斥。或成对的经常处于并举、对待位置的词。如:春——秋,黑——白,高山——平地。这类反义词没有矛盾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
4.【答案】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压力和逆境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如,卧薪尝胆。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山谷中的谜底
【解析】【分析】学习《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在压力和逆境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5.【答案】:;,;,;,;,;。
【知识点】标点符号;山谷中的谜底
【解析】【分析】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
【点评】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6.【答案】C;A;D;E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7.【答案】(1)不能,因为“反复地积”要想象暴雪之大,之狂;“反复地弯”要体会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和在承受的同时适当让的策略;“反复地落”要体会“退让”策略的成功”“反复地弹”要说明雪松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论……始终……”可领悟到雪松是强者,胜利者。总之,体会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过程与艰辛。
(2)恐龙灭绝之谜。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山谷中的谜底
【解析】【分析】选文中“反复的”不能换成其他词语,因为“反复地积”要想象暴雪之大,之狂;“反复地弯”要体会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和在承受的同时适当让的策略;“反复地落”要体会“退让”策略的成功”“反复地弹”要说明雪松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论……始终……”可领悟到雪松是强者,胜利者。总之,体会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过程与艰辛。
【点评】培养学生揣摩词语的用法,同样一个意思用词不同,达到的效果就会不一样。
8.【答案】(1)B
(2)口吐白沫;神志不清;一命呜呼;蜂拥而至;密密麻麻
(3)厚实;敏锐;从天而降;血肉模糊;雪亮亮;浓烈
(4)蛇被他用刺刀挑了起来。;炸药被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冲得一干二净。
(5)人惊扰了蛇的生活,杀死了它们的同伴,蛇疯狂报复。
(6)只剩下12人。(感情略)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2)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在于平时对词语的理解,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细读课文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4)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6)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B;(2)①口吐白沫;神志不清;一命呜呼; ②蜂拥而至;密密麻麻;(3)厚实; 敏锐;从天而降;血肉模糊;雪亮亮;浓烈;(4)①蛇被他用刺刀挑了起来。②炸药被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冲得一干二净。(5)人惊扰了蛇的生活,杀死了它们的同伴,蛇疯狂报复。(6)只剩下12人。(感情略)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句子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3)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4)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6)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9.【答案】略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 / 1苏教版2018-2019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17《山谷中的谜底》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按拼音写汉字。
zhàng péng xuě sōng tán xìng wān qū
               
【答案】帐篷;雪松;弹性;弯曲
【知识点】拼音;山谷中的谜底
【解析】【分析】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雪松,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弹性,是经济学广泛采用的一个术语,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弯曲,即不直。
【点评】“帐篷”,“篷”不要写成“艹”字头;“雪松”,“松”木字旁;“弹性”“弹”多音字;“弯曲”,“曲”不要写成区别的“区”。
2.形近字组词。
愧    魂    蓬    贞   
魁    魄    篷    帧   
【答案】惭愧;灵魂;蓬勃;坚贞;魁梧;气魄;帐篷;一帧照片
【知识点】字形;字义;山谷中的谜底
【解析】【分析】惭愧,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魁梧,形容词,是指躯干高大;强壮粗大,亦作“魁吾”。形容身体强壮高大,肌肉丰满,体格健壮。灵魂,是由蛋白质、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构成的生物体所产生的各种层次的一切生命现象。气魄,比喻气势惊人,胆识过人,形容一个人有领袖气质。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
3.写出反义词。
奇异—    完好无损—    屈服 —    毁灭—   
【答案】普通;残缺不全;抵抗;生存
【知识点】词义;山谷中的谜底
【解析】【分析】奇异,奇特,特别。完好无损,很完整、完好无缺,没有一点儿损坏或残缺。屈服,降服;折服。毁灭,指被虐袭彻底破坏或消灭。
【点评】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如:真——假,动——静,拥护——反对。这类反义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互相排斥。或成对的经常处于并举、对待位置的词。如:春——秋,黑——白,高山——平地。这类反义词没有矛盾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加拿大魁北克省山谷中有个谜:西坡长满杂树,东坡只有雪松。原因是西坡雪小压不断树枝,东坡的雪松枝丫会弯曲,把雪抖落再反弹,其他树没有这个特点都死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压力和逆境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如,卧薪尝胆。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山谷中的谜底
【解析】【分析】学习《山谷中的谜底》,告诉我们,在压力和逆境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一样可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5.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谜底终于被揭开了    东坡雪大    其他那些树    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    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    渐渐地丧失了生机    
【答案】:;,;,;,;,;。
【知识点】标点符号;山谷中的谜底
【解析】【分析】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
【点评】标点符号是书面上用于标明句读和语气的符号。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6.(2018六下·云南期末)把下列人物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A.朱自清;B.何其芳;C.林清玄;D.安徒生;E.契诃夫;F.笛福
①《桃花心木》的作者是   。
②《匆匆》的作者是   。
③《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   。
④《凡卡》的作者是   。
【答案】C;A;D;E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二、阅读理解
7.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1983年的冬天,大雪纷飞,有两个旅行者来到了这个山谷。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突然惊奇地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谷东坡的雪总比西 坡的雪来得大。不一会儿满坡的雪松上就积了厚厚的一层雪。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丫就开始向下弯曲,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滑落,待压力减 轻,刚弯下去的树枝又立即反弹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 损。谜底终于被揭开了: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 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帐篷中的旅行者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感到高兴。一位说:“我敢肯定,东坡也曾长过杂树,只是由于不会弯曲才被大雪摧毁了。”
(1)“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始终……”文中反复能换成其它词吗?为什么?
(2)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之谜?
【答案】(1)不能,因为“反复地积”要想象暴雪之大,之狂;“反复地弯”要体会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和在承受的同时适当让的策略;“反复地落”要体会“退让”策略的成功”“反复地弹”要说明雪松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论……始终……”可领悟到雪松是强者,胜利者。总之,体会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过程与艰辛。
(2)恐龙灭绝之谜。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山谷中的谜底
【解析】【分析】选文中“反复的”不能换成其他词语,因为“反复地积”要想象暴雪之大,之狂;“反复地弯”要体会雪松承受的压力之大,和在承受的同时适当让的策略;“反复地落”要体会“退让”策略的成功”“反复地弹”要说明雪松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论……始终……”可领悟到雪松是强者,胜利者。总之,体会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过程与艰辛。
【点评】培养学生揣摩词语的用法,同样一个意思用词不同,达到的效果就会不一样。
8.现代文阅读
人蛇大战
最近,美国公布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绝密资料。据其中一份资料披露,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曾遭遇蛇的报复,士兵伤亡惨重。
1970年夏季的一天,美军第七军团某连上尉马丁带领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兼程,于午夜时分进入了预定的潜伏地带。随即,马丁派出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到河谷去背石头。
士兵们走到河边,一个士兵拆开一块石头后,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受到惊吓的毒蛇一下子蹿了起来,还没等他作出反应,就张开长有毒牙的大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这名士兵的脸上立刻血流如注,等同伴扑上来营救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不敢开枪,纷纷拔出匕首,一刀一刀挥刺过去。一条蛇被杀死,另一条负伤,钻进石缝中逃生。几分钟之后,他们准备离开河滩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咝咝”声,从黑漆漆的石缝里一下子钻出上百条黑绿相间的大蛇。士兵们急忙拔出腰间佩带的匕首向蛇群乱砍过去,毒蛇疯狂地咬噬士兵。数十名中毒的士兵倒在地上命丧黄泉,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幸逃回营地。可是复仇心切的蛇顺着伤兵逃走的路线追来,在美国兵的营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没多久,蛇群的先锋部队进入营地。负责警戒的哨兵因害怕附近有越军哨兵而不敢开枪,只能用刺刀来刺杀,雪亮亮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血肉模糊的蛇肉。但是蛇群的“大军团”蜂拥而至,遍地密密麻麻。它们把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把包围圈越缩越小,转瞬间便冲到了每个人的身边。它们昂起头,隔着士兵厚实的军服,用长而尖的毒牙咬破衣服,进而咬进肉里。马丁也被蛇咬伤了,虽然作了伤口处理,终因中毒太深而奄奄一息。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地雷里的炸药取出来,撒在营地周围,浓烈的硫磺味使蛇群不敢靠近。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12人。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鲜为人知(xiān) 潜伏(qián) 披露(lòu) 匕首(bǐ)
B.鲜为人知(xiǎn) 潜伏(qián) 披露(lù) 匕首(bǐ)
C.鲜为人知(xiǎn) 潜伏(qiǎn) 披露(lù) 匕首(bǐ)
(2)词语积累。
①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被毒蛇咬伤的士兵?
         
②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毒蛇“大军团”?
      
(3)根据文章内容选词填空。
敏锐 厚实 浓烈 血肉模糊 从天而降 雪亮亮
   的军服    的嗅觉    的大雨
   的蛇肉    的刀刃    的硫磺味
(4)把下列句子换成“被”字句。
①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②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   
(5)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人蛇大战?
(6)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最后剩下了多少人?这使你想到了什么?
【答案】(1)B
(2)口吐白沫;神志不清;一命呜呼;蜂拥而至;密密麻麻
(3)厚实;敏锐;从天而降;血肉模糊;雪亮亮;浓烈
(4)蛇被他用刺刀挑了起来。;炸药被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冲得一干二净。
(5)人惊扰了蛇的生活,杀死了它们的同伴,蛇疯狂报复。
(6)只剩下12人。(感情略)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2)本题考查分类掌握成语的能力,在于平时对词语的理解,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细读课文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4)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6)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B;(2)①口吐白沫;神志不清;一命呜呼; ②蜂拥而至;密密麻麻;(3)厚实; 敏锐;从天而降;血肉模糊;雪亮亮;浓烈;(4)①蛇被他用刺刀挑了起来。②炸药被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冲得一干二净。(5)人惊扰了蛇的生活,杀死了它们的同伴,蛇疯狂报复。(6)只剩下12人。(感情略)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句子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3)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4)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6)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三、语言表达
9.生活中我们常常有着不一样的发现,有时我们生活现象中发现了自然的奥秘,有时我们在亲身经历中发现了做人的道理,有时我们从平凡的事物中也会发现有美的存在,“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请以“发现”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叙述,写出真情实感。②语句通顺;详略得当;③400字左右。
【答案】略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从文章的题目看,这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②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③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④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