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100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摸底测试
参考答案
1. B 2. C
3. B
4. C 5. D 6. B
7. D 8. A 9. D 10. B 11. D
12. (1)所以世人不用担心没有人才,而应担心使用人才的人不知量才适用。
(2)想求得一个争利益不抢先、做义事担心落后、忠实耿直的人,不能够立即找到。
(3)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是没有使朝廷官员知耻的精神振作起来的办法的缘故。
13. 曾国藩认为:人成才需要考证古代典籍,向有经验者请教,深入思考并亲身实践,不懈努力。
龚自珍认为:人才应该胸怀天下,勇于担当,而不能只追求功名利禄,保守退缩。
参考译文:
虽然有良药,如果不对病症,那效果还不如一般的药物;虽然有贤才,但所做之事不适合他的专长,那么还不如去找平凡的人来做。质地坚韧的木梁可以撞开牢固的城门,却不能用来堵住老鼠洞;日行千里的骏马也不能守住家门。价值千金的宝剑用来砍柴,还不如斧头(好用)。传世数代的宝鼎,用来开垦荒田,还不如普通的木犁。符合当时的情况,那么普通的事物也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所以世人不用担心没有人才,而应担心使用人才的人不知量才适用。
没有军队,不足以焦虑,没有粮饷,也不足以痛哭,只有放眼这个世界,想求得一个争利益不抢先、做义事担心落后、忠实耿直的人,不能够立即找到;或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却又地位低下,往往抑郁不展,受尽挫折,终至罢官或者死亡。而那些暴虐贪婪、善于钻营的人,却占据高位而享尽富贵、受人尊重、健康长寿,直到衰老,这是真正令人慨叹无奈的事啊。
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人才)大多都是由于努力磨炼出来的。《淮南子》说:“功劳可以通过努力而成就,声名也可以通过努力而建立起来。”董仲舒说:“努力做学问,那么所见所闻就会广博;努力地寻求真理,那么道德修养就会日益进步。”《中庸》里所说的“别人一次能学好的,我学一百次;别人十次能学好的,我学一千次”,就是要勉励自己多下功夫。现在人们都期盼能够为世所用,但自身却缺乏社会需要的才能谋略。如果真正能从古代典籍中得到验证,再向那些事业有成就的人学习,苦苦思索能通用于当世的途径方法,并亲身去实践,检验它的成效,努力又努力,那么就可以通达见识,才能也就逐渐培养起来了。才能见识足以有益社会,还用担心世上不知道自己吗
(选自曾国藩《挺经》,有删改)
读书人都懂得廉耻,那么国家就永远不会有耻辱了。读书人不懂得廉耻,是国家最大的耻辱。我遍览近代的读书人,从他们向皇帝陈述政治主张、开始做官时起,具有廉耻心的人已经很少了。大臣讲究节操的盛况,已完全没有了。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是没有使朝廷官员知耻的精神振作起来的办法的缘故。
怎样才能振作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呢?答:首先是教育官员懂得廉耻。贾谊在规劝汉文帝时说:“国君对待大臣像对待犬马一样,大臣就会像犬马那样要求自己。如果国君像对待官吏一样对待他们,他们就会按官吏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些教导,像太阳星辰一样光辉,都是圣人贤士的警语,是从古到今最好的告诫。
务农做工和肩挑背扛的人不懂得廉耻,只是使他自受侮辱;有钱的人不懂得廉耻,只是使他们的家庭受到侮辱;读书人不懂得廉耻,可以说是侮辱了邦国;如果卿大夫不懂得廉耻,就可说是侮辱了天下。不懂得廉耻的人,由一般的老百姓上升为读书人,由读书人上升为小官、大官,这就从他们自身自家受侮辱,扩大到整个天下受侮辱。
会书法和写诗的人,虽然读过一些书,但不懂大义,认为在职位上苟且偷安一天,就多得一天的荣耀。当他们因病辞官回家的时候,又用应举成名的思想来教育他们的子孙,志愿也就算达到了。他们还希望子孙后代都把保守退缩当作老成稳重,至于国家的事情,我家何必关心呢?唉!像这样下去,边疆万一有紧急情况发生,他们就会像斑鸠、燕子一样纷纷地飞走了,能够心甘情愿同朝廷共患难的人太少了!
(选自《龚自珍全集》,有删改)
B
郁郁葱葱的山林、秋霜染红的枫叶、清澈洁白的溪水、随风飘动的金色稻花。描绘了一幅红绿相间、银流金飘、色彩绚丽、动静结合的秋色图,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美好风景的眷恋和热爱。
①从写作意图上看,诗人在尾联写到宝锡院僧人的修行,起到点题的作用,符合寄题诗的特点;
②从诗歌结构上看,诗人在尾联提及“野僧”,与标题中的“宝锡院”形成照应;
③从写作内容上看,“野僧”在家乡修行得道,是“物物佳”的具体体现(或侧面反映出沙溪风光秀美,民风淳朴)。
(1) 千里澄江似练 (2) 不霁何虹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 (5)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18. BC
19. 写出孩子们生活的环境中无树的现实,引出下文从想象树到寻找树再到挖树、移树、栽树的情节。
20. 胡老师是一位学识渊博、关心学生、教学有方、富于文化与精神追求的教师形象。他是一名大学教授,学识渊博;让学生通过父母的讲述和自己心中的想象来写关于树的作文,教学有方;独自一人去寻找胡杨树,只为满足学生想要山上有树的要求,关爱学生;移植胡杨树,带给所有人生机和希望,有精神追求。
21. (1)在荒山野岭、寸草不生的地方,应该有一棵树,能给人们带来绿荫、生机和希望。
(2)在远离故乡的父辈眼中,应该有一棵树,寄托家乡的记忆和终身难舍的乡愁。
(3)在逐渐成长的孩子及所有人眼中,应该有一棵树,作为力量的源泉、精神的坐标,承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 ②“用蓝色琉璃镶嵌的精美花纹”改为“也装饰着用蓝色琉璃镶嵌的精美花纹”
④去掉“罕见”
23. 每次读《红楼》,都为宝玉感叹不已。那《红楼梦》上落定的尘埃,属于一个王朝,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统治集团——贾史王薛,封建正统,争名夺利,媚上欺下。为贾宝玉发一声感叹,空气急转,将那尘埃掀起,翻转组合成另一种风景,鬼斧神工、天地都运一般,是叛逆,却是进步。除去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面庞,最是那叛逆思想,“草莽”、“不孝”的背后是对封建王朝仕宦道路的厌恶——厌恶它的黑暗,厌恶它的争名角利,还有那徇情枉法、贪赃暴虐的私欲,被逼参加科举考试,中了举人,却仍出家做了和尚,就是最好的证明。贾宝玉有句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宝玉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我想这所谓的“男人”便是那仕宦之奴吧!但见了女儿便清爽。“女儿”、“清爽”远在何方?在没有贪婪、败坏的自由天真的大观园内,贾宝玉又抨击“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尊重、怜惜,大观园——女儿国。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24. 范文:
寻常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烟火气是白居易“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中的温情浮漾;烟火气是范成大“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中的童真童趣;烟火气是柳永“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中的天下承平。寻常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一粥一饭,一耕一织,皆为最美风景。寻常烟火气,值得珍惜与守护。
蒋勋曾言: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诚哉斯言。现在人们的物质条件已经今非昔比。衣有网购,品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食有外卖,花样翻新,老饕也叹为观止。住是雕梁画栋,行则一日千里。然而,多少人却没有认识到寻常烟火气的可贵。多少人为了多赚一点钱,却缺失了常回家看看父母的时间;多少人为了工作的升职加薪,却错失了陪伴儿女的亲子时间。诚然,行走在这人世间,谁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但是烟火气最能抚慰我们疲惫的身心,一旦失去,难以再有。所以,请珍惜与守护寻常烟火气。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一封书信,一个电话,皆为最美风景。寻常烟火气,仅有珍惜与守护还不够,更需要奉献与担当。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本我遵循利己原则,超我遵循利他原则,本我加超我构成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诚然,每个人都有利己本能,希望守护住寻常烟火气,但是如果人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烟火气焉得长久?若没有林觉民的舍身取义,舍弃自己家的烟火气,成就大家的烟火气,哪来现在的车水马龙、物阜民丰?若没有陈祥榕等战士的“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舍小家,顾大家,哪来你我的“家人团坐,灯火可亲”。若没有千千万万默默奉献担当之个体的汇聚,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若没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守望相助、大国担当,焉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这些举动看上去利他不利己,却成就了寻常烟火气。
揆诸当下,有的国家战乱频仍,他们最渴望的便是不再有战争,恢复烟火气;有的国家饱受新冠疫情困扰,我们习以为常的逛街、看电影已成他们的奢谈。我们理应珍惜和守护好自己的烟火气。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人人奉献与担当,我们的烟火气才能持久温馨。
易卜生曾言:“社会是一条船,每个人都要做好掌舵的准备。”我认为,不仅社会,我们的国家与世界,都需要我们用奉献与担当去成就这最抚人心的寻常烟火气!天津市第100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摸底测试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洛神水赋》的舞者化身洛神,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整个舞蹈使端午祈福的美好愿景与惊艳众人的视觉效果高度统一。除此之外,“端午奇炒游”的其他节目如《龙舟祭》《丽人行》等也让人_________,带给观众_________的观感和回甘绵长的余韵。
近年来,从《国家宝藏》到《典籍里的中国》,从《上新了,故宫》到《书简阅中国》,我们已经看到很多类似的节目。这些节目在尊重历史、尊重文化的基础上,用匠心去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围绕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已任,激励了观众内心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推动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我们相信,根植于传统文化的_________,用创新的形式和匠心为传统文化赋能,我们一定能让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更加_________,让文化自信成为心底最基本、最持久的力量。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拍手称快 耳目一新 厚积薄发 美轮美奂
B. 叹为观止 耳目一新 厚积薄发 熠熠生辉
C. 拍手称快 焕然一新 蓄势待发 熠熠生辉
D. 叹为观止 焕然一新 蓄势待发 美轮美奂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围绕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激荡了观众内心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推动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
B. 围绕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激扬了观众内心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推动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
C. 以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激发了观众内心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推动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
D. 以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激励了观众内心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热爱,更推动中国文化不断走出去。
3. 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尊居上位,官底卑处下位。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因此皇帝聚会群臣,皇帝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 )
A. 坐东面西 B. 坐西面东 C. 坐南面北 D. 坐北面南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4-6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摘编自2017年1月中国报告网)
材料二:
2017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是为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于“不治之症”,中医却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高质量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
(摘编自2017年2月《人民日报》)
材料三:
(摘自前瞻研究院数据)
材料四:
随着中医药文化日渐融入大众生活,传统的中医药和现代科技、当代文化潮流“深情相拥”刮起阵阵“国潮风”。
近日,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在京亮相。这位可爱的中医药“小学徒”身着传统服饰,梳着发髻,身体上有针灸穴位的标记,腰间挎着的葫芦彰显出中医药有机天然的特点,体现出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的内在精髓。
设计动漫“代言人”是创新传播方式推广中医药文化的新尝试。其实,早在几年前,有关部门和地方就开始探索以新潮形式表达传统的中医药,来普及中医药文化理念和中医药基础知识。
从2018年11月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福建中医药大学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播密切合作,共同开发了青少年中医药健康文化系列漫画产品,在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团团健康小课堂”栏目持续推出。在此基础上,2020年又推出科普图书《漫话中医之团团健康小课堂》
“图书+新媒体”的传播路径,让传播量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来自“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的数据显示,“团团健康小课堂”篇均阅读量超10万人次,累计阅读量超两千万人次。
从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悬壶岭南》《本草中国2》,到中医药动画片《本草药灵》和中医药动画短片《手指的魔法》……优秀的中医药视频和动漫文创作品近年不断涌现,在国内频频掀起“中医热”
除了传播方式很“前卫”,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就连远在太空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也享受到了科技感十足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日发布的视频显示,科研人员为航天员准备了放松理疗的工具——便携式穴位刺激装置。这套装置充电后即可使用,针对不同身体部位还有专门设计,为航天员在轨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抓住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局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强化中医药文化内涵阐释,丰富传播形式,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地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
(摘编自2022年2月新华社评论)
4. 下面不属于中医药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
B. 中成药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
C. 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
D. 在西医看来属于“不治之症”,中医却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5. 结合材料三图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1-2019年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增长率有波动。
B. 2014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2019年增长至24758亿元,可见未来我国中药行业具有较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C. 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重7年间增加了1个百分点,表明中医类医疗机构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D. 2011-2017年中医类医疗机构诊疗人数呈现逐年递增长趋势,说明中医类医护人员技术精湛。
6. 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药产业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因而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B. 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的问世,是创新传播方式推广中医药文化的新尝试。
C. 远在太空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们,享受到了科技感十足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再一次印证了中医药文化“前卫”的传播方式。
D. 只要抓住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有利时机,强化中医药文化内涵阐释,丰富传播形式,中医药文化就可以更好地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3小题。
虽有良药,苟不当于病,不逮下品;虽有贤才,苟不适于用,不逮庸流。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嫠牛不可以逮鼠;骐骥不可以守闾。千金之剑,以之析薪,则不如斧。三代之鼎,以之垦田,则不如耜。当其时,当其事,则凡材亦奏神奇之效。
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
无兵不足深虑,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郁不伸,以挫、以去、以死。而贪饕出缩者,果骧首而上腾,而富贵、而名誉、而老健不死,此其可为浩叹者也。
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淮南子》曰:“功可强成,名可强立。”董子曰:“强勉学问,则闻见博;强勉行道,则德日进。”《中庸》所谓“人一己百,人十己千”, 即勉励功夫也。今世人皆思见用于世,而乏才用之具。诚能考信于载籍,问途于已经,苦思以求其通,躬行以试其效,勉之又勉,则识可渐通,才亦渐立。才识足以济世,何患世莫己知哉?
(选自曾国藩《挺经》,有删改)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臣节之盛,扫地久矣。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
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贾谊谏汉文帝曰:“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兹训,炳若日星,皆圣哲之危言,古今之至诚也。
农工之人、肩荷背负之子则无耻,则辱其身而已;富而无耻者,辱其家而已;士无耻,则名之曰辱国;卿大夫无耻,名之曰辱社稷。由庶人贵而为士,由士贵而为小官,为大官,则由始辱其身家,以延及于辱社稷也。
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疾病归田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伏栋下求俱压焉者鲜矣。
(选自《龚自珍全集》,有删改)
7.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逮下品 逮:及,达到
B. 以之析薪 析:劈开
C. 才识足以济世 济:拯救
D. 皆圣哲之危言 危:危险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勉之又勉,则识可渐通 ②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B. ①而耻已存者寡矣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C. ①以教之耻为先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D. ①富而无耻者,辱其家而已 ②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B. 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C. 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D. 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10. 下列六句分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士不知耻”的一组是( )
①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②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③何以作之气?曰:以教之耻为先 ④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
⑤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 ⑥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己
A. ①④⑥ B. ④⑤⑥ C. ②③⑤ D. ①②③
1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曾国藩认为,世界上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要知人善任,将人才用到最合适的位置,发挥他的长处。
B. 龚自珍开篇指出,一个国家最大的耻辱就是士人不懂得廉耻,而在当时,这样的人很多。
C. 龚自珍指岀,国家一旦有事,不要指望那些追求车马、卖弄花言巧语却又身居要职的 官员们挺身而出。
D. 曾国藩引用《淮南子》,意在强调功业、名声都可通过强权手段去获得。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世不患无才,患用才者不能器使而适用也。
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
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
两则选文中,曾国藩针对如何成才,龚自珍侧重成为怎样的人才,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4-16小题。
寄题沙溪宝锡院①
欧阳修
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
酿酒烹鸡留醉客,鸣机织苎遍山家。野僧独得无生②乐,终日焚香坐结跏③。
【注】①宝锡院:寺庙名,在欧阳修的家乡江西吉州。②无生:佛教语,不生不灭。③坐结跏:佛教坐禅之法。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十分喜爱自己的家乡,认为一切都是美好的,还曾写诗向“北人”夸赞自己的家乡。
B. “酿酒烹鸡留醉客”一句表现了当地民风奢侈,与陆游“丰年留客足鸡豚”意思相近。
C. 诗人着一“遍”字,形象地再现了当地家家户户织苎的景象,表现出了百姓勤劳的品质。
D. 诗作在赞美家乡的同时也赞颂了僧人,全诗角度新、构思巧,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题赠诗。
15.“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有人在阅读本诗后,对尾联为什么会出现“野僧”而感到疑惑,请你结合全诗,为其解惑。
1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2)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4)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苏洵《六国论》)
(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了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小题。
山前该有一棵树
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裸山。
树不知道跑哪去了,草也难觅踪迹,花儿那些娇惯的美丽都躲在人们的记忆里了。
这是一个矿区,属于天山深处的神秘所在,一个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可是,由于找到了一种神秘的石头,兵团突然从三个建制团中抽调了近千人,集结到了这里,并起名506矿。506矿到底有什么矿?我第一次听到它的传说是在晚上熄灯后,我那刚上一年级的弟弟从被窝那边爬到我这头,然后对我耳语道:“你知道506矿是什么矿吗?”我问什么矿?他神秘地说“是铀矿。”铀矿是什么矿呢?弟弟又降低声音回答:“铀矿是造原子弹的。”
原子弹的赫赫威名谁不知道,于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有了一种神秘色彩,哪怕是喝着苦泉水也不觉得苦了,因为我们的父母正干着一件天大的事情。
父母被调入矿山后,我们这些孩子就跟随着父母上了山,这样,一个简陋的学校就在山前用石头搭建了起来,屋顶用的是红柳枝和油毡。每天的上课铃声让正在开矿的父母们十分安心,只是他们开山的炮声却让我们十分惊恐。在炮声隆隆中上课,飞石砸在房顶上,如天神的战鼓。胡老师正领读课文《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听到房顶的咚咚声,我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就会心一笑。胡老师也笑,望望房顶说,三而竭了,没事。同学们就哄堂大笑,疲惫的午后课堂突然就活泼了一下。胡老师原本是一名大学教授,现在却成了我们的小学老师。我们这些在绿洲出生的新疆兵团人的二代,通过胡老师了解到外面的大千世界。他坚持让我们每周写一篇作文,比方:《苦泉水》《戈壁滩》等。当他望着远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头让我们写《树》时,我们不干了。因为我们的眼前根本没有绿色,更别说树了。
有同学就喊,胡老师,我们山上连一棵树都没有,怎么写?胡老师就说,眼前没树,心中难道没有树吗?回家问问父母吧。
于是,同学们就写了很多不一样的树。有村口的大榕树,有门前的大槐树。我爹给我讲了老家的大桑树。他边讲边咽着口水,说起了小时候吃桑葚的故事,那些黑紫的甜蜜安慰了他童年的饥饿和贫困。父母们都是有故乡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屯垦戍边来到了新疆。他们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棵树,而每一种树都寄托着他们的乡愁。比方:写大槐树的父母是北京人,写大榕树的老家是福建人……我爹是河南人,他给我讲了门前大桑树的故事。
可是,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兵二代”,眼前连一棵树都没有。我们望着窗外所有的石头,喊:“山前该有一棵树!”
胡老师望着我们,又望望窗外说,同学们,真不该让你们在没有树的地方成长。可是,你们是兵团人的孩子,父母走到哪里,就要跟到哪里。然后,胡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些关于新疆树的故事。老师讲到一个叫左宗棠的清朝人,抬着棺材收复新疆,沿途栽下了柳树,叫左公柳。老师还讲到了胡杨树……
我们是从山下绿洲来的,那里有一棵最茁壮的胡杨树,就生长在胜利渠边上。水罐车从胜利渠给我们拉淡水,会从那棵孤独的胡杨树边路过。
那棵茂密的胡杨树孤独地生长着,在夏季它给我们带来一片巨大的绿荫,到了秋天,它那金黄的叶子展开来照亮了荒原。它是那么茁壮,又是那么孤独,美得让人震撼。
那次关于树的作文课,让我们想起了那棵胡杨树,大家就齐声喊,把那棵胡杨树移到我们山前吧,让我们回家能找到路。
胡老师说:“山上没有水,树不能活。”
同学们喊:“山上没有树,人不能活。”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们可以喝山上的苦泉水,用山下拉来的甜水浇灌。胡老师被我们打动了,眼眶有些红,下课时他没有和我们告别,就独自走了。
没想到,我们的无理要求有了结果。那是春天,矿长派出了东方红拖拉机,拉着爬犁子,还派了一辆水罐车,要去为我们移那棵胡杨树了。胡老师让同学们坐上了水罐车,下山去看移树的过程,让同学们好好观察,要写作文。
那棵美丽的胡杨树将移到我们的山前,成为我们的消息树,成为我们的故乡树。从此,我们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树了,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那棵树都会存在。无论我们走多远,那棵树都会在山前指引着我们回家。那棵胡杨树还没有生叶,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芽。但我们知道它会有枝繁叶茂的那一天。大人们沿着胡扬树四周挖了一个大圆圈,然后那圆圈越挖越深,挖了一个很大的坑。树根终于露了出来,大人们就用稻草绳把带土的根部绑成了一个大圆球,再然后用撬杠和拖拉机拉动大圆球,让它滚上大爬犁。
它实在太高大了,树根那个大圆球和树干被捆在爬犁子上,有一半树枝还拖在地上。拖拉机拉着爬犁在前,累得直冒黑烟。装满了甜水的水罐车跟在后面,整个队伍开始向山上移动,远远望去像一个送亲的队伍。
胡杨树被运上山后,就栽在我们小学校操场中央。它高高地耸立着,成了上山者的路标。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也能看到它伟岸而又粗壮的树干,这让我们安心,给我们带来希望。栽树的时候,全矿的人都来了,那简直就是一个节日。人们眼巴巴地望着从水罐车内放出的甜水浇灌它,用舌头舔着自己干裂的嘴唇。
一口水只能解一时之渴,一棵树却能带来永远的绿荫。
(节选自《山前该有一棵树》,2021年第3期《收获》,有删改)
18. 下列对小说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小说以我与弟弟的对话交代了506矿的重要性,为故事铺展出时代背景,笔法灵活,富有趣味。
B. 文中描写胡杨树时,反复使用“孤独”一词,强调了孩子们对胡杨树的同情,使后文写移植显得合情合理。
C. 小说以胡老师为线索展开情节,叙事张弛有致,多处穿插抒情议论。
D. 左宗棠抬着棺材收复新疆,父辈们抛家舍业屯垦戍边,在客观上都蕴含着一种义无反顾、不屈不挠的献身精神。
E. 小说从“这是个啥地方嘛,都是光秃秃的石头”写起,用“栽树的时候,全矿的人都来了”收尾,两相对照,突出主题,耐人寻味。
19. 文中画线部分这一情节具有怎样的作用?
主人公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文章以“山前该有一棵树”为题目,有何含义?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楚墓一号的“越王剑”全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①。剑身装饰着菱形花纹,剑格(剑柄与剑刃相接处)两面也用蓝色琉璃镶嵌的精美花纹②。中间靠近剑格处镌刻着八个错金鸟篆体铭文“越王鸠潜,自乍用剑”。而剑主人就是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越王勾践③。因此,考古学家也称此剑为“勾践剑”。无论就勾践剑的外形研制,还是质料搭配,这把剑都无疑是我国青铜短兵器中难得一见的罕见珍品④。
在①②③④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
第________处(填序号),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____处(填序号),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3.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阅读经典》这部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论文集中,对“经典”做出了多个定义:
①经典是这样的书籍,它给予已经阅读过或钟爱它们的人们以一种如获珍宝的体会;同时对于保留机会等到阅读的最佳时机来临的读者而言,经典所蕴含的丰富体会也丝毫不减;
②经典就是你常常听人们说“我正在重读……的那些书,而决不是“我正在读……的那些书;
③经典之书,对其读者所述,永无止尽。
你在阅读《乡土中国》《红楼梦》时,对这两部经典作品是否也有卡尔维诺阅读经典时的某种感受?请结合任意一部作品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在阅读经典时的丰富感受。(不少于200字)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烟火气是家人团坐,灯火可亲;烟火气是国泰民丰,岁月安好;烟火气是温情,是祥和,需要珍惜和守护,也需要奉献和担当。寻常烟火,就是最美的风景。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