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上海名校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实验题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1.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测量A、B两个箱子质量的装置图,其中D为铁架台,E为固定在铁架台上的轻质定滑轮(质量和摩擦可忽略),F为光电门,C为固定在A上、宽度为d的细遮光条(质量不计).此外该实验小组还准备了砝码一套(总质量m0=1kg)和刻度尺等,请在以下实验步骤中按要求作答:
(1)在铁架台上标记一位置O,并测得该位置与光电门之间的高度差h.
(2)取出质量为m的砝码放在A中,剩余砝码都放在B中,让A从位置O由静止开始下降.
(3)记录下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A下落到F处的速率v=____;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
(4)改变m,重复(2)(3)步骤,得到多组m及a的数据,作出____(填“a-m”或“a-”)图像如图乙所示(图中横、纵坐标物理量的单位均采用国际制单位)
(5)由图像可得,A的质量mA=____kg,B的质量mB=____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m/s2)
(南洋模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2.如图,一长直铁芯上绕有固定线圈M,铁芯右侧悬挂一闭合金属环N,金属环与铁芯共轴。将M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其中R为滑动变阻器,E1和E2为直流电源,S为单刀双掷开关。
(1)请填写下列操作中金属环N的摆动方向___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动”)。
操作 环N摆动方向
在S断开的情况下,S向a闭合的瞬间 ①_________
在S断开的情况下,S向b闭合的瞬间 ②_________
在S已向a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向d端移动时 ③_________
在S已向b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向d端移动时 ④_________
在S已向a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向c端移动时 ⑤_________
在S已向b闭合的情况下,断开S ⑥_________
(2)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可以归纳出:使环N向右摆动的操作引起的共同变化有(请写出2个)______;_____。
(复兴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图中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_____N;
(2)下列能减小实验误差的措施是( )
A.让重物的质量适当大一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弹簧测力计B所拉的细绳套应尽可能保持水平方向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4.“用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本实验用到的传感器是___________,为让标尺盘处于竖直平面内,标尺盘上的垂直线与自然下垂的摆线要___________(选填“平行”或“垂直”)。
(2)某同学以摆锤运动的最低点为零势能面,在离开最低点一定高度h处静止释放摆锤,测量摆锤到达最低点的瞬时速度,测得动能与重力势能的三组数据。由第1组数据可估算出摆锤下落高度h约为______m。
挡光时间(s) 最低点处动能(J) 释放点处重力势能(J)
1 0.004698 0.0109 0.0110
2 0.004659 0.0111 0.0110
3 0.004619 0.0113 0.0110
摆锤宽度:0.0080m
(3)该同学根据上述三组数据中动能与重力势能近似相等,得出:摆锤在释放后,摆动整个过程近似满足机械能守恒。这一推断证据___________(选填“充分”或“不充分”),理由是___________。
(延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等级考试)5.某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在第一次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
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在第二次实验中,某同学换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到O点,两弹簧测力计读数分别为F1和F2,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到O点时读数为F′。通过作图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时,下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B.
C. D.
(延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等级考试)6.如图,将长直木板B支成斜面,挡光片P固定在小车C的前端,光电门G固定在木板的侧面A处。让小车在斜面上的同一位置O由静止释放,分别测得宽度△x为2cm、4cm、6cm,8cm,10cm不同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每次实验时挡光片的前沿均与小车的前端对齐),并计算出各次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画出图像如图。
(1)(单选)实验中最接近小车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的挡光片的宽度是( )
A.2cm B.6cm
C.10cm D.8cm
(2)若挡光片宽度△x,挡光时间△t,小车加速度a,则小车前端过A处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vA=_____;
(3)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完成“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
(1)请用铅笔代替导线完成实验电路连接___________;
(2)写出三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金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质量监控)8.在“用DIS测定加速度”的实验中,固定在轨道上的是位移传感器的______部分(选填“接收”或“发射”),加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t图像的______来获得。
(金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质量监控)9.如图为“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的实验电路图,保持电键S始终闭合。使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可以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原因是穿过线圈B的______发生变化了。
(宝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10.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将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几乎形成单分子油膜,若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则单分子油膜的厚度被近似认为等于油酸分子的______ ;实验中测量出滴入水中的纯油酸体积后,为得到油酸分子的大小,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油膜铺展开稳定后的______。
(宝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11.如图(a)同示,是“用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小车上安装的是位移传感器的______部分(选填“接收”或“发射”)。
(2)实验中,多次改变______的总质量,获得各组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和所受拉力的数据。某同学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b)所示。图线没有通过坐标原点,经检查分析,是由于小车与轨道间存在摩擦所致,则该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
(宝山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12.在“用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实验中。
(1)磁传感器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调零。
(2)某同学实验操作正确,得到通电螺线管中心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如图所示,则通电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分布的特点是:______。若螺线管匝数为100匝,横截面积为,按照该同学的实验结果,穿过通电螺线管中心横截面的磁通量约为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3.0kg 1.0kg
【解析】
【详解】
(1)由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可知, ;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解得:;
(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所以应作出的图象;
(4)图象斜率为:,截距为:,联立解得:.
2. 向右 向右 向右 向右 向左 不动 电路中电流增大 穿过金属环的磁通量增加(或通电螺线管M的磁场增强)
【解析】
【详解】
(1)[1]在S断开的情况下,S向a闭合的瞬间,线圈M中的电流有无到有增大,磁场由无到有增强,通过金属环N的磁通量由无到有增大,相当于线圈M向金属环N靠近,根据楞次定律“来拒去留”,可判断金属环N将向右摆动。
[2]在S断开的情况下,S向b闭合的瞬间,线圈M中的电流有无到有增大,磁场由无到有增强,通过金属环N的磁通量由无到有增大,相当于线圈M向金属环N靠近,根据楞次定律“来拒去留”,可判断金属环N将向右摆动。
[3]在S已向a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向d端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线圈M中的磁场增强,通过金属环N的磁通量增大,相当于线圈M向金属环N靠近,根据楞次定律“来拒去留”,可判断金属环N将向右摆动。
[4]在S已向b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向d端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线圈M中的磁场增强,通过金属环N的磁通量增大,相当于线圈M向金属环N靠近,根据楞次定律“来拒去留”,可判断金属环N将向右摆动。
[5]在S已向a闭合的情况下,将R的滑动头向c端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流减小,线圈M中的磁场减弱,通过金属环N的磁通量减小,相当于线圈M远离金属环N,根据楞次定律“来拒去留”,可判断金属环N将向左摆动。
[6]在S已向b闭合的情况下,断开S后,线圈M中没有电流通过,无磁场,所以金属环N不动。
(2)[7] [8]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可以归纳出:使环N向右摆动的操作引起的共同变化有电路中电流增大,穿过金属环的磁通量增加(或通电螺线管M的磁场增强)。
3. 3.8 AB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弹簧测力计读数,每1N被分成5格,则1格就等于0.2N,故图可知,读数为3.8N;
(2)[2]A.重物的质量适当大一些,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会适当大些,读数误差更小,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故B正确;
C.弹簧测力计B所拉的细绳套不一定要保持水平方向,只要也木板平行即可,故C错误;
D.由于实验中合力即为重力一定,P点已经固定,如果O点在同一位置则A弹簧的拉力和重力都不变,则B弹簧拉力也不变,因此O点不能再同一位置,D错误。
故选AB。
4. 光电门传感器 平行 0.1480 不充分 三组数据中释放点处重力势能相同,即在同一高度释放,所得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解析】
【详解】
(1)[1][2] DIS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所用传感器为光电门传感器,自然下垂的摆线竖直,故将标尺盘上垂直线与摆线平行,即可保证标尺盘处于竖直平面内。
(2)[3]由,其中
g取9.8m/s2,则可估算出摆锤下落高度h约为
(3)[4][5]验证相关定律时,欲确保结论的准确性及普遍性,需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且实验中起始数据要进行适当改变,本题中,虽然进行了多组实验,但由数据可知,其初始变量未进行改变,故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证据不充分,理由是三组数据中释放点处重力势能相同,即在同一高度释放,所得结论不具有普遍性。
5. 3.6 D C
【解析】
【详解】
(1)[1]弹簧测力计读数,每1N被分成5格,则1格就等于0.2N,图指针落在3N到4N的第3格处,所以3.6N
(2)[2]A.实验通过作出三个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须要知道.故A正确;
B.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故B正确;
C.拉线方向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准确性,故C正确;
D.当结点O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一定,因此弹簧测力计B的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变拉力多次实验,故D错误。
本题选不必要的,故选D
(3)[3]实际测量的合力应与橡皮筋在同一条直线上,即F′与橡皮筋在同一条直线上,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为理论值与实际值有一定的偏差,即由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为F
故选C
6. A 0.88
【解析】
【详解】
(1)[1]根据得挡光片宽度越小, 越接近小车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故选A.
(2) [2]若挡光片宽度△x,挡光时间△t,则小车前端过A处的瞬时速度表达式为
(3)[3]根据
在图象中,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物体的加速度二分之一,因此有
则
a=0.88m/s2
7. 闭合或断开电键 闭合电键迅速移动滑片 闭合电键将原线圈拔出或插入副线圈中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通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解析】
【详解】
(1)[1]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连接实物图
(2)[2][3][4]电路图连接完成后,根据电磁感应原理,磁通量的变化会形成感应电动势,并形成感应电流,故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有:闭合或断开电键,闭合电键迅速移动滑片,闭合电键迅速移动滑片等。
(3)[5]通过该实验验证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通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8. 接收 斜率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于发射器固定在小车上,故固定在轨道上的是位移传感器的接收器;
[2]加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t图像的斜率来获得。
9. 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或右移动 磁通量变化
【解析】
【分析】
【详解】
[1]使线圈B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可以是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或右移动;
[2]原因是线圈A中的电流变化,使得穿过线圈B的磁通量变化。
10. 直径 面积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用单分子油膜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将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几乎形成单分子油膜,若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则单分子油膜的厚度可近似认为等于油酸分子的直径。
[2]实验中测量出滴入水中的纯油酸体积后,油膜稳定后铺展开的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
若将油酸分子看成球形,油酸分子的大小
故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油膜铺展开稳定后的面积。
11. 发射 钩码 0.5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按照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安装在小车上的传感器是发射部分;
(2)[2][3]实验中,多次改变钩码总质量,获得多组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数据,再描出a-F图像;图线没有通过坐标原点,是由于摩擦力影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根据图像的斜率和截距有
当时,有
解得
所以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
12. 需要 通电螺线管内部中间部分的磁场可以视为匀强磁场,且中间磁场强,两端磁场弱,离中心越远,磁场越弱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螺旋管通电前,磁传感器需要调零。
(2)[2]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分布图,可知通电螺线管内的磁感应强度分布的特点是:通电螺线管内部中间部分的磁场可以视为匀强磁场,且中间磁场强,两端磁场弱,离中心越远,磁场越弱。
[3]根据
可得穿过通电螺线管中心横截面的磁通量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