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四章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一、单选题
1.(2020七上·南浔期末)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有空隙
B 红墨水滴入水中扩散 分子在不停运动
C 塑料带很难被拉断 分子之间有引力
D 水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斥力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作用力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 A.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变小,是因为芝麻的体积非常小,分散到黄豆之间的空隙中去了,这个现象只能模拟分子之间有空隙,但是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红墨水滴入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塑料带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水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2.(2020七上·临安期末)下图是《物质的构成》一课中的四个重要实验,下面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
B.图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倒立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
C.图丙中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图丁和图乙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相同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作用力和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图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图乙中,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比它们原来的体积之和偏小,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倒立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图丙中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图丁中芝麻和大豆的总体积小于它们二者的体积之和,只能类比分子之间有空隙,并不能直接得到这个结论,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2019七上·越城期末)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八月桂花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约含1×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热运动的内容分析判断。
【解答】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八月桂花飘香,即桂花的香味分子在空中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1滴水的体积很小,而其中约含1×1021个水分子,那么每个分子的体积会很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水结成冰,分子并没有停止运动,只是温度降低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减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0七上·苍南期末)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纷飞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分子极其微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因此只要是用肉眼能够看到的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
【解答】柳絮飞扬、黄沙扑面和雪花飞舞,都是肉眼能够看到的运动,那么它们肯定不是分子运动,故A、C、D不合题意;
荷花飘香,是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形成的,肉眼根本看不到,能够说明分子在运动,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5.(2019七上·萧山月考)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性质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再根据所给事实或现象找出对应的分子性质进行判断。
【解答】A、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不符合题意;
B、 水结冰后分子仍不会保持静止,不符合题意;
C、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符合题意;
D、 尘土是分子的集合体,不是单个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2019七上·长兴月考)国家明确要求所有中小学均为无烟学校,各学校均张贴了如图所示的禁止吸烟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分子运动论的内容:①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②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③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 国家明确要求所有中小学均为无烟学校,各学校均张贴了如图所示的禁止吸烟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分子极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因此凡是用肉眼看得到的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
【解答】 春天,柳絮飞扬 、 秋天,黄沙扑面、冬天,雪花飘飘 ,这都是肉眼看得到的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运动,故A、C、D错误;
夏天,荷花飘香,是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形成的,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故选B。
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移动
C.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
D.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排列规律一样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大小可能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效果不同;
(2)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最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最大,因此它们的相对位置比较固定,分子只能在各自的位置上做微小运动;而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要大得多,之间的作用力就很小,它们受到的束缚就非常小,因此自由移动的空间就比较大,那么它们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3)温度越低,分子运动剧烈程度越小,但是一切分子都在运动;
(4)液体的分子间距比气体要小很多,但是比固体分子间距大,因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小于固体大于气体,那么它就具有二者的特征,即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
【解答】A.所有的分子之间同时具有引力和斥力,故A错误;
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移动,故B正确;
C.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仍然在运动,故C错误;
D.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排列规律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9.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
①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②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的尘土飞扬;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甜;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动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以上都是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1)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只要是用肉眼能够观察到的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
【解答】①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是因为盐扩散到鸡蛋中去了,故①正确;
②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的尘土飞扬,由于尘土已经是肉眼看得到的宏观物体,这肯定不是分子运动,故②错误;
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甜,是因为糖分子和水分子发生了扩散现象,故③正确;
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动,这也是宏观物体的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故④错误。
因此属于扩散现象的是①③。
故选B。
10.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萝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的,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低,盐分子就停止了运动
B.盐的分子太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越剧烈,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萝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的,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故D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
11.(2019七上·天台月考)用所学知识填空。
(1)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 。以下事实也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 。
A.两块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
B.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C.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
(2)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答案】(1)空隙;C
(2)温度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1)扩散现象既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又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2)根据分子运动和温度的关系解答。
【解答】(1)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
A.两块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说明黄豆之间有缝隙,但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C.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说明钢瓶分子之间有空隙。
以上事实也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C 。
(2)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12.如图所示,由左、右两个相同容器连成的装置中,先将阀门K关闭,向左边注入50毫升较咸的食盐水,向右边注入50毫升较淡的食盐水,然后打开阀门K。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左边的食盐水变 (填“咸”或“淡”),右边的食盐水变 (填“咸”或“淡”),这是因为 。同时还会发现左、右两边容器中的液面略有 ,这是因为 。
【答案】淡;咸;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降;分子之间有空隙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有空隙。
【解答】由左、右两个相同容器连成的装置中,先将阀门K关闭,向左边注入50毫升较咸的食盐水,向右边注入50毫升较淡的食盐水,然后打开阀门K。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左边的食盐水变淡,右边的食盐水变咸,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还会发现左、右两边容器中的液面略有下降,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
13.(2018七上·天台月考)将水和酒精混合后在一起得到的混合液的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在针筒内充满水,将针筒口堵住,用手推压活塞,水的体积几乎没有变小。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答案】小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是在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在针筒内充满水,将针筒口堵住,用手推压活塞,水的体积几乎没有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故答案为:小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14.“破镜重圆”从物理知识的角度来说 (填“能够”或“不能够”)实现,因为破镜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的作用力非常 。
【答案】不能够;大;小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回答: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破镜重圆”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是不能够实现,因为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破镜接触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较大,此时分子间作用力就非常小了.
故答案为:不能够;大;小.
15.空气可以被压缩,是由于 。而如右图所示,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看到不能将水压缩,这是由于 所致。
【答案】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斥力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答题.
【解答】空气可以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看到不能将水压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故答案为: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斥力.
16.(2019七上·萧山期末)向容积为250毫升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平,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3次。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1)A中的现象为 ,说明了 。
(2)仪器A细颈部分的作用是 。
【答案】(1)液面低于刻度线;分子之间有空隙
(2)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1)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所以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发生扩散现象,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空隙之中,导致它们的总体积减小,液面退到刻度线的下面;
(2)根据公式V=Sh可知,当液体变化的体积相同时,玻璃管越细(横截面积越小),液面的高度变化越大,更有利于直接观察到总体积的变化。
【解答】(1)A中的现象为:液面低于刻度线,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空隙。
(2)仪器A细颈部分的作用是: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
17.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 现象,吃粽子时,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分子间存在
【答案】扩散 ;引力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就是扩散现象;
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而使米粒和粽叶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故答案为:扩散;引力.
【分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分子动理论内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三、解答题
18.(2019七上·嘉兴期末)小明往一端封闭的细径玻璃管内先后注入等体积的清水和酒精,标注此时液面的位置。再用手指封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两者充分混合,请描述出现的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案】清水和酒精混合后,二者之间会发生扩散现象,酒精分子会跑到水分子的空隙里面,水分子会跑到酒精分子的空隙里面,因此混合后它们的体积会缩小。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证明了分子之间有空隙,据此进行解答。
19.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图甲,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图乙,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为什么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且乙大于甲
【答案】因为在题图乙中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间存在分子引力,使其示数比较大。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分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可以从分子间的作用力上来分析。
【解答】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大一些。
四、实验探究题
20.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现象叫做扩散。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分。
(1)从扩散现象可以看出,固体分子间距离较 ,作用力较 ,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 ,作用力较 。
(3)根据你的推理和想象,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
【答案】(1)小;大
(2)大;小
(3)液体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分子间存在间隔,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力的大小是由分子间的距离决定的.
【解答】(1)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固体分子间距离较小 作用力较大,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它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固态时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
(2)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小,分子除了碰撞之外自由移动,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易被压缩;
(3)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液态时分子在一定的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能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不易被压缩.所以,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故答为:(1)小,大;(2)大,小;(3)液体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1 / 1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四章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一、单选题
1.(2020七上·南浔期末)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变小 分子之间有空隙
B 红墨水滴入水中扩散 分子在不停运动
C 塑料带很难被拉断 分子之间有引力
D 水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斥力
A.A B.B C.C D.D
2.(2020七上·临安期末)下图是《物质的构成》一课中的四个重要实验,下面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
B.图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倒立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
C.图丙中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D.图丁和图乙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都相同
3.(2019七上·越城期末)用分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B.八月桂花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1滴水中约含1×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4.(2020七上·苍南期末)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纷飞
5.(2019七上·萧山月考)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物质分子间无论距离大小都只存在引力
B.水结冰后分子会保持静止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6.(2019七上·长兴月考)国家明确要求所有中小学均为无烟学校,各学校均张贴了如图所示的禁止吸烟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2019七上·天台月考)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
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移动
C.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就停止热运动
D.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排列规律一样
9.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 )
①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②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的尘土飞扬;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甜;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动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以上都是
10.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萝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的,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温度低,盐分子就停止了运动
B.盐的分子太小了,很容易进入萝卜中
C.萝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
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
二、填空题
11.(2019七上·天台月考)用所学知识填空。
(1)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 。以下事实也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 。
A.两块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
B.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C.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
(2)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12.如图所示,由左、右两个相同容器连成的装置中,先将阀门K关闭,向左边注入50毫升较咸的食盐水,向右边注入50毫升较淡的食盐水,然后打开阀门K。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左边的食盐水变 (填“咸”或“淡”),右边的食盐水变 (填“咸”或“淡”),这是因为 。同时还会发现左、右两边容器中的液面略有 ,这是因为 。
13.(2018七上·天台月考)将水和酒精混合后在一起得到的混合液的体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在针筒内充满水,将针筒口堵住,用手推压活塞,水的体积几乎没有变小。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14.“破镜重圆”从物理知识的角度来说 (填“能够”或“不能够”)实现,因为破镜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的作用力非常 。
15.空气可以被压缩,是由于 。而如右图所示,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看到不能将水压缩,这是由于 所致。
16.(2019七上·萧山期末)向容积为250毫升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平,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3次。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
(1)A中的现象为 ,说明了 。
(2)仪器A细颈部分的作用是 。
17. “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煮粽子时,小明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 现象,吃粽子时,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分子间存在
三、解答题
18.(2019七上·嘉兴期末)小明往一端封闭的细径玻璃管内先后注入等体积的清水和酒精,标注此时液面的位置。再用手指封住管口,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两者充分混合,请描述出现的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19.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图甲,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到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图乙,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为什么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且乙大于甲
四、实验探究题
20.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现象叫做扩散。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分。
(1)从扩散现象可以看出,固体分子间距离较 ,作用力较 ,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他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 ,作用力较 。
(3)根据你的推理和想象,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分子热运动和分子之间作用力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 A.黄豆和芝麻混合总体积变小,是因为芝麻的体积非常小,分散到黄豆之间的空隙中去了,这个现象只能模拟分子之间有空隙,但是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红墨水滴入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停运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塑料带很难被拉断,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引力,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水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作用力和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A.图甲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集气瓶水平放置可排除地心引力对实验的干扰,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图乙中,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比它们原来的体积之和偏小,这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实验时将装置上下倒立几次,可加快酒精与水的混合,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图丙中两杯水温度不同,红墨水扩散的速度也不同,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图丁中芝麻和大豆的总体积小于它们二者的体积之和,只能类比分子之间有空隙,并不能直接得到这个结论,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热运动的内容分析判断。
【解答】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八月桂花飘香,即桂花的香味分子在空中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1滴水的体积很小,而其中约含1×1021个水分子,那么每个分子的体积会很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水结成冰,分子并没有停止运动,只是温度降低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减小,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分子极其微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因此只要是用肉眼能够看到的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
【解答】柳絮飞扬、黄沙扑面和雪花飞舞,都是肉眼能够看到的运动,那么它们肯定不是分子运动,故A、C、D不合题意;
荷花飘香,是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形成的,肉眼根本看不到,能够说明分子在运动,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性质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再根据所给事实或现象找出对应的分子性质进行判断。
【解答】A、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不符合题意;
B、 水结冰后分子仍不会保持静止,不符合题意;
C、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符合题意;
D、 尘土是分子的集合体,不是单个分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分子运动论的内容:①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②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③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 国家明确要求所有中小学均为无烟学校,各学校均张贴了如图所示的禁止吸烟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在被动吸烟,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7.【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分子极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因此凡是用肉眼看得到的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
【解答】 春天,柳絮飞扬 、 秋天,黄沙扑面、冬天,雪花飘飘 ,这都是肉眼看得到的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而不是分子运动,故A、C、D错误;
夏天,荷花飘香,是香味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形成的,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
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是大小可能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效果不同;
(2)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最小,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最大,因此它们的相对位置比较固定,分子只能在各自的位置上做微小运动;而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要大得多,之间的作用力就很小,它们受到的束缚就非常小,因此自由移动的空间就比较大,那么它们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
(3)温度越低,分子运动剧烈程度越小,但是一切分子都在运动;
(4)液体的分子间距比气体要小很多,但是比固体分子间距大,因此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小于固体大于气体,那么它就具有二者的特征,即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是没有一定的形状。
【解答】A.所有的分子之间同时具有引力和斥力,故A错误;
B.在固体中,分子只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而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自由移动,故B正确;
C.当物体的温度为0℃时,组成物体的分子仍然在运动,故C错误;
D.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排列规律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9.【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1)两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只要是用肉眼能够观察到的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
【解答】①放在盐水中的鸡蛋被腌咸了,是因为盐扩散到鸡蛋中去了,故①正确;
②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空气中的尘土飞扬,由于尘土已经是肉眼看得到的宏观物体,这肯定不是分子运动,故②错误;
③糖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甜,是因为糖分子和水分子发生了扩散现象,故③正确;
④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水中的微生物在游动,这也是宏观物体的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故④错误。
因此属于扩散现象的是①③。
故选B。
10.【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分析】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越剧烈,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通常把萝卜腌成咸萝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萝卜炒成熟的,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故D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D。
11.【答案】(1)空隙;C
(2)温度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1)扩散现象既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又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2)根据分子运动和温度的关系解答。
【解答】(1)水与酒精混合,总体积会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
A.两块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说明黄豆之间有缝隙,但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C.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说明钢瓶分子之间有空隙。
以上事实也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C 。
(2)分别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一滴墨水,热水中的墨水扩散快,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12.【答案】淡;咸;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降;分子之间有空隙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之间有空隙。
【解答】由左、右两个相同容器连成的装置中,先将阀门K关闭,向左边注入50毫升较咸的食盐水,向右边注入50毫升较淡的食盐水,然后打开阀门K。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左边的食盐水变淡,右边的食盐水变咸,这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还会发现左、右两边容器中的液面略有下降,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空隙。
13.【答案】小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是在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在针筒内充满水,将针筒口堵住,用手推压活塞,水的体积几乎没有变小,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故答案为:小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14.【答案】不能够;大;小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回答: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破镜重圆”是一种良好的愿望,但是不能够实现,因为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破镜接触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较大,此时分子间作用力就非常小了.
故答案为:不能够;大;小.
15.【答案】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斥力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间隙,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答题.
【解答】空气可以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有空隙;利用针筒抽取半筒水,用食指按住针筒嘴,然后用力推入活塞,看到不能将水压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故答案为: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斥力.
16.【答案】(1)液面低于刻度线;分子之间有空隙
(2)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1)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所以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发生扩散现象,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空隙之中,导致它们的总体积减小,液面退到刻度线的下面;
(2)根据公式V=Sh可知,当液体变化的体积相同时,玻璃管越细(横截面积越小),液面的高度变化越大,更有利于直接观察到总体积的变化。
【解答】(1)A中的现象为:液面低于刻度线,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空隙。
(2)仪器A细颈部分的作用是: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
17.【答案】扩散 ;引力
【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解答】解: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我们会闻到粽子的香味,这就是扩散现象;
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而使米粒和粽叶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故答案为:扩散;引力.
【分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分子动理论内容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18.【答案】清水和酒精混合后,二者之间会发生扩散现象,酒精分子会跑到水分子的空隙里面,水分子会跑到酒精分子的空隙里面,因此混合后它们的体积会缩小。
【知识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证明了分子之间有空隙,据此进行解答。
19.【答案】因为在题图乙中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间存在分子引力,使其示数比较大。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分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可以从分子间的作用力上来分析。
【解答】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大一些。
20.【答案】(1)小;大
(2)大;小
(3)液体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知识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分子间存在间隔,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力的大小是由分子间的距离决定的.
【解答】(1)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固体分子间距离较小 作用力较大,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它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固态时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被压缩;
(2)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小,分子除了碰撞之外自由移动,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易被压缩;
(3)由分子的特性及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分子排列、间距、作用力可知.液态时分子在一定的位置上振动一段时间,还能移动到其他的位置上振动,分子间距比固态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态小,液态时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但不易被压缩.所以,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故答为:(1)小,大;(2)大,小;(3)液体分子既在一定位置振动,又可在一定限度内移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