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沪粤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单元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沪粤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单元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1-30 14:51:09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沪粤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单元试卷
物理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八上·西安期中)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
A.人正常体温为35℃
B.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C.煮熟的饺子出锅时的温度约为25℃
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24℃
【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A项不符合题意;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B项不符合题意;
C.水的沸点在100℃左右,饺子刚出锅时的温度在100℃左右,C项不符合题意;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温度,结合合理数据解答。
2.(2020八上·珠海期中)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石蜡、玻璃、金属 B.冰、海波、金属
C.松香、石蜡、玻璃 D.海波、食盐、沥青
【答案】B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石蜡、玻璃是非晶体,金属是晶体,A不符合题意;
B.冰、海波、金属都属于晶体,B符合题意;
C.松香、石蜡、玻璃都是非晶体,C不符合题意;
D.海波、食盐是晶体,沥青是非晶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常见的晶体有:金属、糖、盐、海波、冰等。
3.(2020九上·合山月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际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B不符合题意;
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C符合题意:
C、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利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与容器底盒容器壁接触,读数时应与刻度相平进行读数。
4.(2020八上·南宁期中)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
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
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
【答案】D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二者都是由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
故答案为:D。
【分析】“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5.(2020八上·榆林月考)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图像所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海波的熔点是48℃ B.海波只有在BC段需要吸收热量
C.海波在48℃时一定处于液态 D.海波熔化过程经历了7min
【答案】A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A.海波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可知其熔点是48℃,A符合题意;
B.海波在熔化全程都在吸收热量,BC段温度只是保持不变而已,B不符合题意;
C.海波在48℃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C不符合题意;
D.海波熔化过程从第6min至12min,共经历了6min,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海波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持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刚开始时为固态,期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刚结束时为液态。
6.(2020八上·南宁期中)甲、乙、丙三位同学的体温分别是37.2℃、36.8℃、37.5℃,如果用一支甩过的体温计测了甲同学的体温后,忘记了甩,接着先后测乙和丙的体温,则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7.5℃,36.8℃ B.37.2℃,37.5℃
C.37.5℃,37.5℃ D.37.2℃,36.8℃
【答案】B
【知识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用甩过的体温计测量甲时示数应为37.2℃,则接下来不甩先后测乙和丙的体温时,由于体温计下端有一个缩口,可以防止液体倒流,温度升高时示数会变大,但温度降低时,示数不会发生变化,则测乙时示数应为37.2℃,测丙时示数应为37.5℃,
故答案为:B。
【分析】体温计中的液柱遇到高温会上升,遇到低温时,温度不下降。
7.(2020八上·武功月考)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霜的形成
B. 河水结冰
C. 樟脑丸逐渐变小
D. 露珠的形成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三态;升华及升华吸热
【解析】【解答】A.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A不符合题意;
B.河水结冰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B不符合题意;
C.樟脑丸逐渐变小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C符合题意;
D.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要吸热;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
8.(2020八上·南宁期中)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开空,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会导致发射架的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地中,这是利用了水(  )
A.液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汽化吸热 D.熔化吸热
【答案】C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解答】发射台是一些金属结构,金属是晶体,金属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会出现熔化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在发射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射到水池中,水汽化成水蒸气,需要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从而达到保护发射台的目的。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汽化吸收热量。
9.(2020八上·秦淮月考)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 78℃和 100℃,把它们分别装在甲、乙两支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  )
A.酒精和水都不会沸腾 B.酒精和水都会沸腾
C.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 D.水会沸腾,酒精不会沸腾
【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将装有酒精和水的试管放在加热的沸水中,此时沸水的温度为100℃,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因为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吸热,而酒精的温度达到78℃后,仍能从沸水中吸收热量,虽然水的温度能够达到100℃,但不能继续吸热,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结合酒精和水的吸热情况判断即可。
10.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示,该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和Z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降水
B.X是蒸腾,Y是径流,Z是降水
C.X是水汽输送,Y是蒸发,Z是凝固
D.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凝结
【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解答】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飘动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成雨下落到地面;即图中x为蒸发过程,y为水汽输送过程,z为降水过程;
故答案为:A.
【分析】解答物态变化的有关题目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概念进行判断.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1.(2020八上·防城港期中)洗澡时在水中不冷,而刚上岸后,若有风吹过时,觉得很冷,这是因为人出水后,风吹过时,   了身上水的蒸发,水蒸发需要   热量,所以觉得很冷;这是一种   现象。
【答案】加快;吸收;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人出水后,有风吹来时,空气的流速加快,使身上的水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使人体的温度下降,所以人会觉得很冷;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
【分析】液体变为气体吸收热量,是汽化现象;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
12.(2020八上·南宁期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水蒸气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这种物态变化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霜会出现在罐身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
【答案】凝华;放热;外侧
【知识点】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物质在凝华时要放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干冰先升华吸热使罐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一层霜,凝华需要放热,霜会出现在罐身的外侧。
【分析】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13.(2020八上·秦淮月考)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 某表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可知晚上的气温是   ℃。当天正午和晚上气温相差   ℃。另有A、B两支酒精温度计,它们的量程、分度值以及玻璃管的内径都一样,A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比B大,则这两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填“A 较长”、“B 较长”或“一样长”)。
【答案】热胀冷缩;-4;8;A较长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由图知: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温度计的分度值都为1℃;甲温度计上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说明温度高于0℃,为4℃,所以甲温度计显示的是白天的气温;乙温度计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 4℃,乙温度计显示的是晚上的气温。晚上与正午的温度相差4℃ ( 4℃)=8℃A和B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A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A温度计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A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要大。
【分析】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通过观察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进行读数即可。
14.(2020八上·武功月考)如图,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使云层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大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从而形成降雨。
【答案】升华;吸热;凝华;熔化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小冰晶下落过程中由固态熔化成为液态,即形成雨。
【分析】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
15.(2020八上·珠海期中)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存在打火机里的;体温计   (选填“能”或“不能”)能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直管之间有   。
【答案】压缩体积;能;缩口
【知识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因为体温计玻璃泡的上端有一个缩口,受热膨胀后的水银很难回到玻璃泡中,所以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分析】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温和压缩体积;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水银温度计中有缩口,防止液柱下落。
16.(2020八下·汕尾期末)在南方,每当“回南天”气候到来时,家里的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回南天一般发生在春季,这时南风吹来温度较高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在墙壁和地板上   (选填“吸热”或“放热”)、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珠,大量的水珠使得地面非常潮湿,通风后水珠明显变少,这是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答案】放热;液化;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回南天”家里的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墙壁和地板上。通风后水珠明显变少,这是因为通风后加快水珠的蒸发,蒸发属于汽化现象。
【分析】水蒸气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
17.(2020八上·西安期中)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石油液化气是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中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种方式   (选填“会”或“不会”)放热。
【答案】压缩体积;降低温度;会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一过程要放热。
【分析】气体通过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可以液化,液化放热。
18.(2019八上·莘县月考)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只有当   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答案】不会;60;醋全部汽化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由于液体是油和醋的混合液体,则沸腾时的温度为60℃,若所有醋全部汽化完,温度才会升高。
故答案为:不会;60;醋全部汽化。
【分析】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时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19.(2020八上·西安月考)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   ℃。
(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   B处(选填“<”、“=”或“>”)。
(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为了更明显地显示温度的变化,可以将玻璃管换成更    (选填“粗”或“细”)的。
【答案】(1)0
(2)>
(3)细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0℃。(2)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A处的温度高于B处的温度。(3)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
【分析】(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
(2)气体温度越高,膨胀的越大;
(3)玻璃管越细,相同的气体膨胀量,长度变化越明显。
20.(2019八上·蓬江期中)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萘
熔点/℃ -39 -117 -95 80.5
沸点/℃ 357 78 111 218
萘的凝固点是    ;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
【答案】80.5;酒精;酒精
【知识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由表格知,萘的熔点是80.5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所以萘的凝固点是80.5 ;因为固态甲苯的熔点为 95 ;而水银、酒精的熔点分别为 39 、 117 ,固体甲苯的熔点低于水银的熔点,高于酒精的熔点。所以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而酒精的沸点是78 ,因此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
【分析】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温度计中液体的熔点比所测量的温度更低,沸点比所测量的高温更高。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
得分
21.(2020八上·榆林月考)去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   ,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   ,观察蒸发情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   ;
(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   ;
【答案】(1)液面面积大小
(2)保持两滴水的大小;对其中一滴水吹风
(3)错误;吹风会改变水滴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4)保证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5)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液面面积大小的关系。(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对其中一滴水吹风,观察蒸发情况。(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由于吹风会改变水滴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这样做是错误的。(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由于木板吸水,这是为了保证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相同条件下水和油蒸发的快慢不同,由此可以猜想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
【分析】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温度、液面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研究各参数的影响规律。
22.(2020八上·珠海期中)在探究“水的佛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温度示数为   ℃;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题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a、b。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4)通过实验观察,可得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   ;
(5)由实验数据绘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的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
①仅增加水的质量; ②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
③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
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   和   (选填图中“a”、“b”、“c”或“d”)。
【答案】(1)96
(2)98;小于
(3)a
(4)保持不变
(5)c;b;d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温度计分度值为1℃,则该温度计示数为96℃。(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在4min后,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可知水的沸点为98℃。1个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该实验此时测得水的沸点为98℃,说明此时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水沸腾前气泡由大到小,沸腾时气泡由小到大,所以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景。(4)水加热至沸腾达后,持续加热,温度保持沸腾时的温度不变。(5)①仅增加水的质量时,水沸腾所需的时间增加,气压不变,沸点不变,故此时对应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线是c;
②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时,水的沸点增加,故此时对应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线是b;
③增加水的质量时,水沸腾所需要的时间增加;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水的沸点减小;故此时对应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线是d。
故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c、b和d。
【分析】(1)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2)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大气压越低,沸点越低;(3)水在沸腾前,水底的气泡上升减小;(4)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5)增大水的质量,沸腾时间推迟,沸点不变;增大大气压,沸点升高。
23.(2020八上·珠海期中)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安装;
(2)如图甲,把装着该物质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目的是   ;
(3)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
(4)图中该物质熔化过程共经历   min,熔化过程中不断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而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从第5min到第6min,海波处于   状态。
【答案】(1)从下到上
(2)使试管受热均匀
(3)晶体;80℃
(4)4;吸收;不变;固液共存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为了能够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安装。(2)该实验中使用“水浴法”进行加热,其主要目的是使试管受热均匀,能让物质加热时能受热更均匀。(3)由图可知,第4min-8min时,物质温度不变,处于熔化的固液共存态,故该物质为晶体,该晶体的熔点为80℃。(4)图中海波熔化过程共经历8min-4min=4min由图象可知,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由图象可知,第5min到第6min时还处于熔化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分析】(1)探究固体熔化时,组装器材从下到上;(2)水浴加热,使物体受热均匀;(3)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熔点;(4)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熔化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阅卷人 四、综合题
得分
24.(2020八上·江苏月考)北京时间4月23日7点52分,美国研制的人类首架太空战机X﹣37B成功发射升空,“阿特拉斯5号”火箭执行了此次发射任务。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   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   后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   
(3)太空战斗机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科学家在太空战斗机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   (填物态变化)吸热从而保证X﹣37B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答案】(1)降低温度
(2)吸收热量;汽化;液化;夏天洒一些水在地板上,会感觉到凉爽
(3)熔化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解答】(1)火箭中的燃料是液氢,氧化剂是液氧,它们在液化时既使用了降低温度的方法也使用了加压的方法。(2)发射台是一些金属结构,金属是晶体,金属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会出现熔化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在发射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射到水池中,水汽化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从而达到保护发射台的目的。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如:夏天洒一些水在地板上,会感觉到凉爽等。(3)在外壳上有一层烧蚀层,这些物质在高温下先熔化,然后汽化,从飞船上吸收了大量的热,从而保证其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分析】(1)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2)液体汽化吸收热量;气体液化放出热量;(3)固体在高温环境中,吸收热量熔化。
25.如图1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引文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      )或凝成小冰晶”(      )、“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      ),上面涉及到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为了生存
①求天
根据雨的形成原理,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抛洒到云中,利用干冰      时      热,使周围环境满足形成雨的条件,成功的实现了人工降雨;
②求地
农作物种植采取地膜覆盖技术,针对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些措施可以使土壤中水分的      减慢;
③求自己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小明认为人类还应该有更积极的措施应对水资源危机并意识到污水净化、海水淡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解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原理以后,他受到启发,发明了太阳能净水器,如图2在污水净化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再    。
【答案】(1)液化;凝华;熔化;熔化
(2)升华;吸;蒸发;汽化;液化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解答】解:(1)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是液化;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冰晶是凝华;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是熔化;其中吸热的是熔化;
(2)①干冰抛洒到云中,利用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雨;
②农作物种植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可以使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减慢;
③由图2污水杯中的水分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
故答案为:(1)液化;凝华;熔化;熔化;(2)①升华;吸;②蒸发; ③汽化;液化。
【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2)①干冰升华要吸热;②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沪粤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单元试卷
物理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八上·西安期中)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
A.人正常体温为35℃
B.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C.煮熟的饺子出锅时的温度约为25℃
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24℃
2.(2020八上·珠海期中)下列各物质中,全部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石蜡、玻璃、金属 B.冰、海波、金属
C.松香、石蜡、玻璃 D.海波、食盐、沥青
3.(2020九上·合山月考)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际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0八上·南宁期中)如图是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和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时的情景,对于这两种“白气”的解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糕周围的“白气”是升华形成的
B.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C.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汽化形成的
D.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
5.(2020八上·榆林月考)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图像所获得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海波的熔点是48℃ B.海波只有在BC段需要吸收热量
C.海波在48℃时一定处于液态 D.海波熔化过程经历了7min
6.(2020八上·南宁期中)甲、乙、丙三位同学的体温分别是37.2℃、36.8℃、37.5℃,如果用一支甩过的体温计测了甲同学的体温后,忘记了甩,接着先后测乙和丙的体温,则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37.5℃,36.8℃ B.37.2℃,37.5℃
C.37.5℃,37.5℃ D.37.2℃,36.8℃
7.(2020八上·武功月考)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霜的形成
B. 河水结冰
C. 樟脑丸逐渐变小
D. 露珠的形成
8.(2020八上·南宁期中)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开空,火箭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会导致发射架的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就在发射台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地中,这是利用了水(  )
A.液化放热 B.凝固放热 C.汽化吸热 D.熔化吸热
9.(2020八上·秦淮月考)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和水的沸点分别是 78℃和 100℃,把它们分别装在甲、乙两支试管里,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  )
A.酒精和水都不会沸腾 B.酒精和水都会沸腾
C.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 D.水会沸腾,酒精不会沸腾
10.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示,该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和Z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降水
B.X是蒸腾,Y是径流,Z是降水
C.X是水汽输送,Y是蒸发,Z是凝固
D.X是蒸发,Y是水汽输送,Z是凝结
阅卷人 二、填空题
得分
11.(2020八上·防城港期中)洗澡时在水中不冷,而刚上岸后,若有风吹过时,觉得很冷,这是因为人出水后,风吹过时,   了身上水的蒸发,水蒸发需要   热量,所以觉得很冷;这是一种   现象。
12.(2020八上·南宁期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由水蒸气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这种物态变化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霜会出现在罐身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
13.(2020八上·秦淮月考)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 某表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可知晚上的气温是   ℃。当天正午和晚上气温相差   ℃。另有A、B两支酒精温度计,它们的量程、分度值以及玻璃管的内径都一样,A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比B大,则这两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填“A 较长”、“B 较长”或“一样长”)。
14.(2020八上·武功月考)如图,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使云层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晶,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大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从而形成降雨。
15.(2020八上·珠海期中)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存在打火机里的;体温计   (选填“能”或“不能”)能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直管之间有   。
16.(2020八下·汕尾期末)在南方,每当“回南天”气候到来时,家里的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回南天一般发生在春季,这时南风吹来温度较高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在墙壁和地板上   (选填“吸热”或“放热”)、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珠,大量的水珠使得地面非常潮湿,通风后水珠明显变少,这是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7.(2020八上·西安期中)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石油液化气是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中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种方式   (选填“会”或“不会”)放热。
18.(2019八上·莘县月考)小李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选填“会”或“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只有当   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19.(2020八上·西安月考)如图是小科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   ℃。
(2)A、B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是:A处   B处(选填“<”、“=”或“>”)。
(3)使用中发现玻璃管中液柱移动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够精确。为了更明显地显示温度的变化,可以将玻璃管换成更    (选填“粗”或“细”)的。
20.(2019八上·蓬江期中)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物质 水银 酒精 甲苯 萘
熔点/℃ -39 -117 -95 80.5
沸点/℃ 357 78 111 218
萘的凝固点是    ;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   做测温物质。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三、实验探究题
得分
21.(2020八上·榆林月考)去年5月,昆明市气温连续10天达到30℃左右,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昆明人着实体验了一下什么叫“酷暑难耐”。往室内地面上洒水、打开窗户通风、尽量穿短衣短裤等避暑手段纷纷登场。这些措施为什么可以使人感觉到凉爽?小林同学准备了滴管、水、两块玻璃片、吹风机(有加热和不加热两档),请你加入进来一起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
(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   ,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   ,观察蒸发情况;
(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这样做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
(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这是为了   ;
(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由此,你的猜想是   ;
22.(2020八上·珠海期中)在探究“水的佛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温度示数为   ℃;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题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a、b。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4)通过实验观察,可得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   ;
(5)由实验数据绘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的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
①仅增加水的质量; ②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
③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
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   和   (选填图中“a”、“b”、“c”或“d”)。
23.(2020八上·珠海期中)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安装;
(2)如图甲,把装着该物质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目的是   ;
(3)由图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
(4)图中该物质熔化过程共经历   min,熔化过程中不断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而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从第5min到第6min,海波处于   状态。
阅卷人 四、综合题
得分
24.(2020八上·江苏月考)北京时间4月23日7点52分,美国研制的人类首架太空战机X﹣37B成功发射升空,“阿特拉斯5号”火箭执行了此次发射任务。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液态的,它是通过既   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   ,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   后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   
(3)太空战斗机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科学家在太空战斗机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   (填物态变化)吸热从而保证X﹣37B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25.如图1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在括号内写出相应引文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      )或凝成小冰晶”(      )、“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      ),上面涉及到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为了生存
①求天
根据雨的形成原理,将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抛洒到云中,利用干冰      时      热,使周围环境满足形成雨的条件,成功的实现了人工降雨;
②求地
农作物种植采取地膜覆盖技术,针对土地沙化及沙尘暴日益严重的形势,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面积,这些措施可以使土壤中水分的      减慢;
③求自己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小明认为人类还应该有更积极的措施应对水资源危机并意识到污水净化、海水淡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解了地球上的水循环原理以后,他受到启发,发明了太阳能净水器,如图2在污水净化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再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A项不符合题意;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B项不符合题意;
C.水的沸点在100℃左右,饺子刚出锅时的温度在100℃左右,C项不符合题意;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温度,结合合理数据解答。
2.【答案】B
【知识点】晶体和非晶体
【解析】【解答】A.石蜡、玻璃是非晶体,金属是晶体,A不符合题意;
B.冰、海波、金属都属于晶体,B符合题意;
C.松香、石蜡、玻璃都是非晶体,C不符合题意;
D.海波、食盐是晶体,沥青是非晶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常见的晶体有:金属、糖、盐、海波、冰等。
3.【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A不符合题意:
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B不符合题意;
C、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C符合题意:
C、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利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与容器底盒容器壁接触,读数时应与刻度相平进行读数。
4.【答案】D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是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二者都是由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
故答案为:D。
【分析】“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5.【答案】A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解析】【解答】A.海波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由图可知其熔点是48℃,A符合题意;
B.海波在熔化全程都在吸收热量,BC段温度只是保持不变而已,B不符合题意;
C.海波在48℃时可能处于固态、液态、固液共存态,C不符合题意;
D.海波熔化过程从第6min至12min,共经历了6min,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海波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持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刚开始时为固态,期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刚结束时为液态。
6.【答案】B
【知识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解析】【解答】用甩过的体温计测量甲时示数应为37.2℃,则接下来不甩先后测乙和丙的体温时,由于体温计下端有一个缩口,可以防止液体倒流,温度升高时示数会变大,但温度降低时,示数不会发生变化,则测乙时示数应为37.2℃,测丙时示数应为37.5℃,
故答案为:B。
【分析】体温计中的液柱遇到高温会上升,遇到低温时,温度不下降。
7.【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三态;升华及升华吸热
【解析】【解答】A.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A不符合题意;
B.河水结冰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B不符合题意;
C.樟脑丸逐渐变小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C符合题意;
D.露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要吸热;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
8.【答案】C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解答】发射台是一些金属结构,金属是晶体,金属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会出现熔化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在发射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射到水池中,水汽化成水蒸气,需要吸收大量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从而达到保护发射台的目的。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汽化吸收热量。
9.【答案】C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将装有酒精和水的试管放在加热的沸水中,此时沸水的温度为100℃,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因为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吸热,而酒精的温度达到78℃后,仍能从沸水中吸收热量,虽然水的温度能够达到100℃,但不能继续吸热,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结合酒精和水的吸热情况判断即可。
10.【答案】A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解答】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飘动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成雨下落到地面;即图中x为蒸发过程,y为水汽输送过程,z为降水过程;
故答案为:A.
【分析】解答物态变化的有关题目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概念,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概念进行判断.
11.【答案】加快;吸收;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人出水后,有风吹来时,空气的流速加快,使身上的水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使人体的温度下降,所以人会觉得很冷;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
【分析】液体变为气体吸收热量,是汽化现象;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
12.【答案】凝华;放热;外侧
【知识点】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逆过程,物质在凝华时要放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干冰先升华吸热使罐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一层霜,凝华需要放热,霜会出现在罐身的外侧。
【分析】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13.【答案】热胀冷缩;-4;8;A较长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由图知:在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温度计的分度值都为1℃;甲温度计上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说明温度高于0℃,为4℃,所以甲温度计显示的是白天的气温;乙温度计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 4℃,乙温度计显示的是晚上的气温。晚上与正午的温度相差4℃ ( 4℃)=8℃A和B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A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A温度计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A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要大。
【分析】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通过观察温度计明确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再进行读数即可。
14.【答案】升华;吸热;凝华;熔化
【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升华及升华吸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水蒸气遇冷由气态直接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小冰晶下落过程中由固态熔化成为液态,即形成雨。
【分析】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
15.【答案】压缩体积;能;缩口
【知识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因为体温计玻璃泡的上端有一个缩口,受热膨胀后的水银很难回到玻璃泡中,所以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分析】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温和压缩体积;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工作;水银温度计中有缩口,防止液柱下落。
16.【答案】放热;液化;汽化
【知识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回南天”家里的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墙壁和地板上。通风后水珠明显变少,这是因为通风后加快水珠的蒸发,蒸发属于汽化现象。
【分析】水蒸气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
17.【答案】压缩体积;降低温度;会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液化石油气就是利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一过程要放热。
【分析】气体通过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可以液化,液化放热。
18.【答案】不会;60;醋全部汽化
【知识点】沸腾及沸腾条件
【解析】【解答】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由于液体是油和醋的混合液体,则沸腾时的温度为60℃,若所有醋全部汽化完,温度才会升高。
故答案为:不会;60;醋全部汽化。
【分析】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时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
19.【答案】(1)0
(2)>
(3)细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
【解析】【解答】(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为0℃。(2)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A处的温度高于B处的温度。(3)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可以换用更细的玻璃管,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
【分析】(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
(2)气体温度越高,膨胀的越大;
(3)玻璃管越细,相同的气体膨胀量,长度变化越明显。
20.【答案】80.5;酒精;酒精
【知识点】液体温度计的构造与工作原理;熔点和凝固点
【解析】【解答】由表格知,萘的熔点是80.5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所以萘的凝固点是80.5 ;因为固态甲苯的熔点为 95 ;而水银、酒精的熔点分别为 39 、 117 ,固体甲苯的熔点低于水银的熔点,高于酒精的熔点。所以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而酒精的沸点是78 ,因此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
【分析】同种物质,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温度计中液体的熔点比所测量的温度更低,沸点比所测量的高温更高。
21.【答案】(1)液面面积大小
(2)保持两滴水的大小;对其中一滴水吹风
(3)错误;吹风会改变水滴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4)保证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5)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
【知识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解析】【解答】(1)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并将其中一滴水摊开,把它们放在室内,观察蒸发情况,这是探究蒸发快慢与液面面积大小的关系。(2)如果要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该保持两滴水的大小、温度和表面积相同,然后用吹风机(不加热档)对其中一滴水吹风,观察蒸发情况。(3)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小林用滴管把两滴水分别滴在两块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加热档)去吹其中一滴水,观察蒸发情况,由于吹风会改变水滴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这样做是错误的。(4)该实验将水滴在玻璃片上而不滴在木板上,由于木板吸水,这是为了保证水的质量不发生变化。(5)发烧病人使用酒精擦拭身体降温比用水擦拭的效果更好;一滴油和一滴水掉在玻璃桌面上,水很快就不见了,而油还在,相同条件下水和油蒸发的快慢不同,由此可以猜想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是否有关。
【分析】蒸发快慢与液体种类、温度、液面面积、空气流动速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研究各参数的影响规律。
22.【答案】(1)96
(2)98;小于
(3)a
(4)保持不变
(5)c;b;d
【知识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温度计分度值为1℃,则该温度计示数为96℃。(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在4min后,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可知水的沸点为98℃。1个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该实验此时测得水的沸点为98℃,说明此时气压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3)水沸腾前气泡由大到小,沸腾时气泡由小到大,所以图a是水沸腾时的情景。(4)水加热至沸腾达后,持续加热,温度保持沸腾时的温度不变。(5)①仅增加水的质量时,水沸腾所需的时间增加,气压不变,沸点不变,故此时对应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线是c;
②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时,水的沸点增加,故此时对应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线是b;
③增加水的质量时,水沸腾所需要的时间增加;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水的沸点减小;故此时对应的温度与时间关系图线是d。
故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c、b和d。
【分析】(1)根据温度计中液柱位置测量温度;(2)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沸点,大气压越低,沸点越低;(3)水在沸腾前,水底的气泡上升减小;(4)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5)增大水的质量,沸腾时间推迟,沸点不变;增大大气压,沸点升高。
23.【答案】(1)从下到上
(2)使试管受热均匀
(3)晶体;80℃
(4)4;吸收;不变;固液共存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解析】【解答】(1)在安装实验器材时,为了能够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安装。(2)该实验中使用“水浴法”进行加热,其主要目的是使试管受热均匀,能让物质加热时能受热更均匀。(3)由图可知,第4min-8min时,物质温度不变,处于熔化的固液共存态,故该物质为晶体,该晶体的熔点为80℃。(4)图中海波熔化过程共经历8min-4min=4min由图象可知,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由图象可知,第5min到第6min时还处于熔化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分析】(1)探究固体熔化时,组装器材从下到上;(2)水浴加热,使物体受热均匀;(3)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是熔点;(4)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熔化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4.【答案】(1)降低温度
(2)吸收热量;汽化;液化;夏天洒一些水在地板上,会感觉到凉爽
(3)熔化
【知识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解析】【解答】(1)火箭中的燃料是液氢,氧化剂是液氧,它们在液化时既使用了降低温度的方法也使用了加压的方法。(2)发射台是一些金属结构,金属是晶体,金属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会出现熔化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在发射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射到水池中,水汽化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从而达到保护发射台的目的。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如:夏天洒一些水在地板上,会感觉到凉爽等。(3)在外壳上有一层烧蚀层,这些物质在高温下先熔化,然后汽化,从飞船上吸收了大量的热,从而保证其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分析】(1)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2)液体汽化吸收热量;气体液化放出热量;(3)固体在高温环境中,吸收热量熔化。
25.【答案】(1)液化;凝华;熔化;熔化
(2)升华;吸;蒸发;汽化;液化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解答】解:(1)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是液化;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冰晶是凝华;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是熔化;其中吸热的是熔化;
(2)①干冰抛洒到云中,利用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雨;
②农作物种植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可以使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减慢;
③由图2污水杯中的水分先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水蒸气遇到塑料瓶做的外罩,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越积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中。
故答案为:(1)液化;凝华;熔化;熔化;(2)①升华;吸;②蒸发; ③汽化;液化。
【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
(2)①干冰升华要吸热;②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