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3-25 21:46: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旅 鼠 之 谜
学习目标:
1.了解旅鼠的三大奥秘。
2.学习作者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自学
1、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
2、阅读课文。解决字词,给加点字注音:
神秘莫测 媲美 膨胀
道听途说 繁衍 滑稽
二、合作探究
1、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本题要求通过概括提要的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课文说,“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例如,如果人类也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讨论一下,课文说的对不对?为什么?(本题是开放性的)
参考资料:
美国科普作家、未来学家阿西摩夫在1972年就人口的未来写道:“目前,世界人口正以每日20万或每年7 000万人的速度增长着……完全有理由担心,到公元2000年,全球人口将超过60亿……如果地球人口继续像现在这样每过35年就增加一倍,那么,到公元2570年人口将增加100 000倍……到公元3550年,人类机体的总质量就会等于地球的质量……到公元7000年,人类的质量就会等于已知宇宙的质量!……看来很明显,如果目前的趋势持续下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恶果。”
三、组间展示,精讲点拨
1. 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2、这是一篇很别致的科学小品,它的写法能不能叫做“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3、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数量很不容易说明白,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
4.读整篇课文,像有趣的故事一样,叫人越读越起劲,本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四、达标检测
本文的语言表达也是生动活泼,如:动词的运用、还有人物逼真的情态等等,请试着再从文中找出几例。说说它们的奇妙之处。
五、拓展提升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写一段文字,说明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在班上交流。
生存智慧 张平
自然界常会有些故事,让我们人类匪夷所思,却不能不为之动容。
在北美阿拉斯加的茫茫荒野上,生长着一种老鼠,以植被为生,繁殖力极强。但当种群繁殖过盛以致会对植被造成严重危害的时候,其中一部分成员的皮毛就会自动变成鲜亮耀眼的黄色,以吸引天敌捕食的目光;倘若天敌的捕食仍不足以尽快使鼠群减少到适当的数量,老鼠们便会成群结队地奔向山崖,相拥相携投海自尽。
同时,这块土地上还养育着一种狐狸,以鼠为生,是这里老鼠的天敌。但它们对老鼠的捕食也并非无所节制,当鼠群减少、狐群增加而严重威胁鼠群的繁衍的时俟,狐狸们便会采取行动,限制种群的发展:一部分成员会聚在一起,疯狂地、不间歇地舞蹈,夜以继日,直至力竭气绝而死。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中国的黄山,黄山猕猴每一族群一般维持在28只左右,这是族群最佳生活的临界点,族群成员以生命来维护这一状态——每当族群数量超出,年纪较大的猴子就会毅然决然地选择坠崖而亡。
这一幕一幕的故事,何其悲哉,何其壮哉,何其伟哉,惊天地而泣鬼神。
然而,动物界的这些行为又能赢得我们人类多少真正的理解、同情、尊重和敬意呢?我们的知识、我们的价值理念总使我们习惯于一言以蔽之:本能使然。我们自居价值优位,常常以一种傲慢鄙夷甚至敌意的眼神打量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更要紧的是,由于自身的私欲和利害,我们人类之间要达到理解、同情和尊重甚至难乎其难,遑论对自然界及动物界。
人类曾为自己远离自然界的进化而荣耀,曾为自己成为这个星球上绽开的最灿烂最美丽的精神花朵而自得,更为自己以理性的铁蹄征服自然而豪情万丈,然而翻阅一下人类那尤满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史籍,想一想那足以把地球毁灭几十遍的核武库,望一望那在儿童记忆里不曾是蓝色的天空,数一数由于生态恶化而每天都在灭绝的物种,我们人类作为一种类存在,作为地球生物圈一个链环的存在,究竟比自然界的其他生物高明多少?这实在是一个令我们回答起来气短的问题。在上述动物的行为面前,我们人类应该感到汗颜和愧怍,应该有罪感,应该反躬自省。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为了自身,为了这个哺育着珍贵的生命的蔚蓝色星球,我们人类自当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恋情结,低下那傲慢的理性的头颅,收勒征服的欲望的马缰,尊重自然,学习自然,回归自然,找回在自然中的应有位置,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首先是要实现人类的态度、立场、观念以及认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革命。
“哲学走向荒野”,当是人类生存智慧的趋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喂-----出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科幻小说的文体特点,想象手法。  
2、增强环保意识,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1、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利用想象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导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1、什么是科幻小说?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2、第一部科幻小说是什么?  
玛丽 雪莱的《弗兰肯斯坦》  
3、科幻小说之父是谁?  
法国作家凡尔纳(代表作《海底两万里》)  
4、你知道哪些科幻小说作家?高士其(中国)  
5、写出你在预习过程中关注的字词:  
  
6、作者简介:  
星新一,堪称日本科幻界的一个奇才。以1000多篇精巧别致、富于哲思的超短篇小说享誉世界,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在科幻方面,代表作有《恶魔天国》(短篇集)、《人造美人》(短篇集)、《声网》(长篇)和《梦魔的标靶》(长篇)。   
(二)合作探究 
1、试着为课文的每个部分自个小标题。
2、填空:故事起因:出现了一个( )的洞。  
故事发展:千奇百怪的探洞方法。  
故事高潮:高人一筹的填洞公司。  
故事结尾:( )终于来了。 
(三)组间展示,精讲点拨
1.以前你对垃圾是怎样处理的?学了这篇小说后,你又有哪些新的想法、新的做法?

2.你身边有哪些城市垃圾?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处理的吗?

3.除了垃圾以外,还有什么会污染我们的环境?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五、达标检测 
 
1、生字词检测
2、小组间互相复述课文
五、拓展提升
课外练笔:续写《小石头飞出之后――》。
提示: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的叫声和小石头从哪里来?掉下那块石头之后,还可能会发生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敬畏自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反复阅读,感受并理解作者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观点;感悟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
一、课前自学
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观点较鲜明,通过讨论、质疑,挖掘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又通过品读、揣摩,理解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并学习运用,以期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请你认真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据上下文语境理解词义
狼藉 混淆 深邃 自不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二、合作探究
1、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2、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三、组间展示,精讲点拨
  1、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3、教师引导: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畅所欲言)
  如:⑴、畏惧自然是否意味着不求进步、无所作为?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⑶、人类不可以改造自然?
列举你提出的问题:

四、达标检测
 
根据本文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五、拓展提升
   长期以来,人类就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本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部分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平等的看待其他生命,去敬畏自然,爱护自然。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什么更深刻的认识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大雁归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了解有关大雁的科学知识。  
2、 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  
3、 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训练概括能力。  
4、 感受作者爱鸟情怀,激发真爱野生动物,倾心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 
1、 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2、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疑难句子  
一、课前自学  
1、给下列词语注音:  
迁徙( ) 雾霭( )窥探( )缄默( )  
狩猎( ) 凋零( )滑翔( )顾忌( )  
2、作家作品:  
人只是大地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而不是土地的统治者,我们需要尊重土地。
---------------美国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   
二、合作探究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感情?  
  
2、、作者笔下描写的大雁有哪些个性特点?  
  
  
3、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东西”?  
  
 
三、组间展示、精讲点拨
1、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2、品味语言
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  
  
  
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够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三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四、达标检测
请回顾学过的诗歌,积累有关写“雁”的诗句。  
五、拓展提升
大自然是一位杰出的哲人,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亲情,找到了联合的观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诗情。我们还可以从大自然中得到许多启示:蚂蚁告诉我们应该合作;麦穗启示我们应该谦虚……你还在大自然中有哪些领悟?展示出来与我们分享好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一、课前自学:
1、根据汉字写拼音。
萧瑟( ) 和煦( ) 干涸( ) 吞噬( ) 裸露( )鹭鸶( ) 
栖息( ) 濒临( ) 戈壁( ) 无垠( ) 罗布泊( )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盲目增加耕地①水、盲目修建水库②水、盲目掘堤③水、盲目建泵站④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⑤干了。A抽 B.用 c.截 D.引①处填____ ②处填____ ③处填____④处填____ ⑤处填_____
3、解释词语:
沧海桑田: 近在咫尺:
浑然一体:
4、本文是一篇( ),它兼有( )和( )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 ),文学的特点则要求( ),讲究( )、( )。作者正是在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注重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悲愤心情。
二、合作探究
<1>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2>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3>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组间展示,精讲点拨
1、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点评其好在哪里。
2、设问: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使文章让人读后感到真实可信?

四、达标检测
1、为下列句中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他站在船头四下远眺( ),感叹这里的美景。
②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yàng( ),岸边胡杨丛生,树木茁壮。
③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 )护所和栖息地。
④塔里木河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合拢,疯狂地吞shì( )着夹缝中的绿色长城。
2、 文章开头就介绍了罗布泊的现状是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接着回忆过去的罗布泊是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接着说明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除了罗布泊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都需要拯救。
3、光看题目不看课文内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给了读者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拓展提升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