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2.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8-13 07:08:09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上·滨海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了细胞结构这部分知识后,绘制了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他所绘制的模式图是(  )
A.数学模型 B.概念模型 C.物理模型 D.以上均不是
2.(2020高一上·安康期末)细胞核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
B.细胞核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C.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D.蓝藻和绿藻都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2020高一上·连云港期末)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交换通道是(  )
A.核膜 B.核孔
C.载体蛋白 D.磷脂分子间隙
4.(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下图表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该图最能说明(  )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C.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D.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遗传
5.(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  )
A.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B.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6.(2019高一上·蚌埠开学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嵩细胞内指导青嵩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液泡
7.(2020高一上·西安期末)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是(  )
A.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同位素示踪法
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一一概念模型
C.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一一公鸡成熟的红细胞
D.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一一人口腔上皮细胞
8.(2020高一下·柳州期中)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2层磷脂分子,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是所有DNA的载体
C.③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为核孔,有利于物质运输,DNA可以通过
9.(2020高一上·滨海期末)伞藻结构可分为“帽”“柄”和“假根”3部分。科学家用地中海伞藻和细圆齿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
B.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取决于细胞质
C.该实验中缺少对照,不能得出结论
D.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假根”有关
10.(2020高一上·连云港期末)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其主要原因是(  )
A.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来自于核仁
B.组成核糖体的RNA来自于核仁
C.核仁是合成蛋白质的最主要场所
D.核仁是染色体复制的最主要场所
11.(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细胞溶胶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场所
B.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足)有关
C.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是染色质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调控中心
12.(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如图所示,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 帽。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
D.第一次长出的伞帽与乙的伞帽特征完全相同
13.(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如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喇叭虫(图中a.纤毛;b.细胞核;c.根部),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段,发现有一段可以再生成喇叭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②段
B.在光学显微镜观察喇叭虫细胞,可以看到双层核膜
C.b的核膜上有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b是遗传信息库,是喇叭虫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4.(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某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然后将所有的细胞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得实验数据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时间/d 1 2 3 4 10 30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81 62 20 0 0 0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79 78 77 74 67 65
A.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结构
B.表中数据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C.细胞有核部分个别死亡可能的原因是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损害
D.应选用正常细胞同时进行对照培养,以排除其他因素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15.(2019高一下·昌平期末)作为遗传物质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A.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B.能进行准确复制,传递给下一代
C.结构稳定
D.化学本质是核苷酸
二、综合题
16.(2017高一上·浙江期中)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 ]填标号, 填相应的名称)
(1)只有在   细胞中,使用   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   可在某时期转化为染色体形态。
(3)[3]主要由蛋白质和   组成,蛋白质是通过[   ]   进入细胞核的。
(4)图中可见[   ]   和[5]核被膜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5)以下各种细胞中具该结构的是(  )。
A.炭疽杆菌 B.甲型H1N1病毒
C.蓝细菌 D.草履虫
17.请回答下列有关对于细胞核功能探究的实验:
(1)1968年,美国生物学家戈登研究发现: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失去了分裂、发育的功能.但把一个蟾蜍蝌蚪的肠细胞,用精细方法取出它的核,移到一个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发现经过移核的卵可以分裂、发育,有少数还可以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这说明:
①肠细胞核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受到移植来的肠   的影响,又恢复了分裂、发育的功能.说明蟾蜍的主要性状由   控制,   和   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②肠细胞核内具备有发育成蝌蚪的   信息库.
(2)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在去核后再移回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①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   作用.
②单独的细胞质能存活吗?   .
③人成熟的红细胞寿命短的原因是红细胞中没有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器.
18.(2016高一上·武汉期中)甲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请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3由   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   等.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   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和结构与   (填数字)有关.
(3)核孔是细胞核内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   .
(4)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   (“头部”或“尾部”)决定,   (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析内容可知,该同学绘制的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是构建了细胞的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提出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1)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2)概念模型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例如:细菌繁殖N代以后的数量Nn=2n,孟德尔的杂交实验“高茎:矮茎=3:1”。
2.【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错误;
C、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C正确;
D、蓝藻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核膜是双层膜,有核孔.核膜使细胞的核质分开;核孔使细胞的核质之间能进行物质交换,如信使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氨基酸、葡萄糖、离子和小分子等可通透核膜.由于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可进行各种生化反应。2、核仁是细胞核中显著的结构,它折光性较强,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呈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核仁呈圆形或椭圆形颗粒状结构,没有外膜,是匀质的球形小体,核仁富含蛋白质和RNA分子,核糖体中的RNA就来自核仁,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场所,所以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3、染色质:是指细胞核内易被醋酸洋红或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的通道,但具有选择性,如RNA和蛋白质能进出细胞核,而DNA不能进出细胞核,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本实验利用了空白对照与自身前后对照,证明了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分析】1、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质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细胞器,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写的中心;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蝾螈受精卵横缢后,含有细胞核的部分细胞能分裂、分化,不含有细胞核的部分细胞不能分裂也不能分化。
5.【答案】A
【知识点】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两者上述变化只是物理变化,因此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染色质呈细长的丝状;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时,染色质细丝逐步螺旋化呈粗短的圆柱状、杆状,成为染色体。
6.【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因此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B符合题意;
C、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不符合题意;
D、液泡是植物成熟细胞的“仓库”,储存水分、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
7.【答案】A
【知识点】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解析】【解答】A.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是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进行示踪,A符合题意;
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不符合题意;
C.公鸡成熟的红细胞具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不能用来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C不符合题意;
D.观察叶绿体应选新鲜的藓类的叶子或菠菜叶捎带叶肉的下表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物模型的分类
2.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选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材料,哺乳动物未成熟的红细胞和其他动物(如鸡、蛙、鸟等)的红细胞具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细胞器,不易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8.【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解答】A、①为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有四层磷脂分子,A错误;
B、②为染色质,是细胞核DNA的载体,还有少部分DNA以裸露状态存在于线粒体或叶绿体中,B错误;
C、③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
D、④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NA无法通过,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膜主要包括核膜(双层膜结构,上有核孔),核仁(与某种RNA合成和核糖体形成有关)及染色质(DNA的主要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色)。
9.【答案】D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细胞功能的完整需要结构的完整,所以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有联系,A错误;
BD、分析伞藻核移植实验的题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足”的类型,再生出的伞帽类型由“假根”的类型决定,而不是取决于柄(细胞质),B错误,D正确;
C、本实验两组形成相互对照,能够得出结论,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分析题图:将伞形帽伞藻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形成菊花形帽伞藻;将菊花形帽伞藻的伞柄嫁接到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形成伞形帽的伞藻。2、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0.【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A、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A错误;
B、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所以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B正确;
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错误;
D、细胞核是染色体复制的场所,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1.【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的场所,A错误
B.互换伞柄之后,伞帽形态并未发生改变,故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足)有关,B正确;
C.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是DNA,C错误;
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称为细胞溶胶,细胞溶胶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2、细胞核是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3、实验结果显示:再生出来的帽与之前的形态一样,没有因为伞柄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新长出的帽的形状只与足的种类有关。
12.【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这说明乙的伞帽形成可能与假根有关,该实验中缺少对照实验,不能证明细胞核的功能,要证明细胞核的功能必须再增添对照实验,由于伞柄中存在少量mRNA,所以第一次新长出的伞帽与乙的伞帽不完全相同,所以C选项正确。
【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2、生物实验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是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本实验缺少对照实验。
13.【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喇叭虫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内的DNA控制合成的,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①②③中,②含有细胞核,因此②能再生成喇叭虫,A正确;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核膜,B错误;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有利于mRNA等大分子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遗传物质DNA主要位于细胞核,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喇叭虫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纤毛;b:细胞核;c:根部,说明细胞核位于②中。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4.【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A、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细胞无核部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数迅速增加,第4天就没有存活的了,这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而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比无核部分多且长,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缺少的,A正确;
B、表格中没有设置无细胞质的实验组,因此无法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B错误;
C、细胞核是细胞生存所必须的,但是细胞有核部分个别死亡了,可能是因为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损害,C正确;
D、应选用正常细胞同时进行对照培养,以排除其他因素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析表格:表格为研究细胞核是否为活细胞所必需的实验的结果,该实验分为两组,细胞无核部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数迅速增加,且在第4天就已经全部死亡;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比无核部分多且长。
15.【答案】D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作为遗传物质首先要在保证结构的稳定,并能储藏大量的遗传信息,还能精确复制,将遗传信息准确遗传给下一代,保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核酸而不是核苷酸,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作为遗传物质至少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使得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2)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3)具有贮存大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
16.【答案】(1)真核;电子
(2)3;染色质
(3)DNA;2;核孔
(4)1;(粗面型)内质网
(5)D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1)真核细胞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核的结构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可在细胞分裂期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棒状的染色体。(3)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蛋白质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4)图中可见核膜与内质网膜相连,使核内物质与细胞质的联系更紧密。(5)炭疽杆菌和蓝细菌都为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甲型H1N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草履虫为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故选D。
故答案为: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细胞结构的名称,并能够根据特殊的结构判断细胞的类型。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左图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右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叶绿体、②为线粒体、③是液泡、④是核糖体、⑤是中心体、⑥是细胞壁、⑦是高尔基体、⑧是染色质、⑨是内质网。
17.【答案】(1)细胞核;胞核;胞质;胞核;全部遗传
(2)①控制;不能;CD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1)①由题干“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失去了分裂、发育的功能.但把一个蟾蜍蝌蚪的肠细胞,用精细方法取出它的核,移到一个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发现经过移核的卵可以分裂、发育,有少数还可以发育成正常的蝌蚪”,可知肠细胞核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该卵细胞又恢复了分裂、发育的功能是受到移植来的肠细胞核的影响,说明蟾蜍的主要性状由细胞核控制,由“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失去了分裂、发育的功能”说明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②由题干“一个蟾蜍蝌蚪的肠细胞,用精细方法取出它的核,移到一个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发现经过移核的卵可以分裂、发育,有少数还可以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说明肠细胞核内具备有发育成蝌蚪的全部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由题干“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在去核后再移回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可推知:①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失去细胞核该细胞会死亡;②单独的细胞质不能存活,细胞只有保持相对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③人成熟的红细胞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但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使得红细胞的寿命短.
故答案为:(1)①细胞核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核 ②全部遗传(2)①控制 ②不能 ③CD
【分析】1、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组成细胞的各部分之间是协调活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8.【答案】(1)4(四);蛋白质
(2)代谢和遗传;2
(3)多
(4)尾部;消耗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1)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因此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和结构与2染色质有关,因为染色质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3)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孔道,其作用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多.(4)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尾部决定,消耗能量.
【分析】分析甲图:2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合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携带者.1是核仁,没有核膜包围,呈周期性消失和重现.3是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分析乙图: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亲核蛋白要进入细胞核是从浓度低的细胞间液向浓度高的细胞内液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一定的载体.
1 / 1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 3.3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上·滨海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了细胞结构这部分知识后,绘制了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他所绘制的模式图是(  )
A.数学模型 B.概念模型 C.物理模型 D.以上均不是
【答案】C
【知识点】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解析】【解答】解:根据分析内容可知,该同学绘制的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是构建了细胞的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提出模型的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1)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2)概念模型是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例如:细菌繁殖N代以后的数量Nn=2n,孟德尔的杂交实验“高茎:矮茎=3:1”。
2.(2020高一上·安康期末)细胞核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物质储存的主要场所
B.细胞核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C.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D.蓝藻和绿藻都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
B、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错误;
C、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C正确;
D、蓝藻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核膜是双层膜,有核孔.核膜使细胞的核质分开;核孔使细胞的核质之间能进行物质交换,如信使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氨基酸、葡萄糖、离子和小分子等可通透核膜.由于核膜上有大量的多种酶,可进行各种生化反应。2、核仁是细胞核中显著的结构,它折光性较强,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呈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核仁呈圆形或椭圆形颗粒状结构,没有外膜,是匀质的球形小体,核仁富含蛋白质和RNA分子,核糖体中的RNA就来自核仁,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场所,所以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3、染色质:是指细胞核内易被醋酸洋红或龙胆紫等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呈细长丝状且交织成网状,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2020高一上·连云港期末)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交换通道是(  )
A.核膜 B.核孔
C.载体蛋白 D.磷脂分子间隙
【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的通道,但具有选择性,如RNA和蛋白质能进出细胞核,而DNA不能进出细胞核,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下图表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该图最能说明(  )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C.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D.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遗传
【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本实验利用了空白对照与自身前后对照,证明了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分析】1、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质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细胞器,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写的中心;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蝾螈受精卵横缢后,含有细胞核的部分细胞能分裂、分化,不含有细胞核的部分细胞不能分裂也不能分化。
5.(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  )
A.不同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B.不同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C.同一时期,同一物质的不同形态
D.同一时期,不同物质的不同形态
【答案】A
【知识点】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染色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成为染色质,两者上述变化只是物理变化,因此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在分裂间期细胞核中,染色质呈细长的丝状;当细胞进入分裂期时,染色质细丝逐步螺旋化呈粗短的圆柱状、杆状,成为染色体。
6.(2019高一上·蚌埠开学考)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嵩细胞内指导青嵩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液泡
【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因此遗传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B符合题意;
C、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不符合题意;
D、液泡是植物成熟细胞的“仓库”,储存水分、无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遗传物质,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每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和形态是一定的。
7.(2020高一上·西安期末)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是(  )
A.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同位素示踪法
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一一概念模型
C.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一一公鸡成熟的红细胞
D.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一一人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A
【知识点】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解析】【解答】A.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是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进行示踪,A符合题意;
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不符合题意;
C.公鸡成熟的红细胞具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不能用来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C不符合题意;
D.观察叶绿体应选新鲜的藓类的叶子或菠菜叶捎带叶肉的下表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生物模型的分类
2.提取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成分选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为材料,哺乳动物未成熟的红细胞和其他动物(如鸡、蛙、鸟等)的红细胞具有细胞核和众多具膜细胞器,不易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8.(2020高一下·柳州期中)下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2层磷脂分子,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②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是所有DNA的载体
C.③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为核孔,有利于物质运输,DNA可以通过
【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解答】A、①为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有四层磷脂分子,A错误;
B、②为染色质,是细胞核DNA的载体,还有少部分DNA以裸露状态存在于线粒体或叶绿体中,B错误;
C、③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
D、④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NA无法通过,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膜主要包括核膜(双层膜结构,上有核孔),核仁(与某种RNA合成和核糖体形成有关)及染色质(DNA的主要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色)。
9.(2020高一上·滨海期末)伞藻结构可分为“帽”“柄”和“假根”3部分。科学家用地中海伞藻和细圆齿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
B.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取决于细胞质
C.该实验中缺少对照,不能得出结论
D.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假根”有关
【答案】D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细胞功能的完整需要结构的完整,所以细胞核和细胞质在结构上有联系,A错误;
BD、分析伞藻核移植实验的题图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足”的类型,再生出的伞帽类型由“假根”的类型决定,而不是取决于柄(细胞质),B错误,D正确;
C、本实验两组形成相互对照,能够得出结论,C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分析题图:将伞形帽伞藻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形成菊花形帽伞藻;将菊花形帽伞藻的伞柄嫁接到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上,形成伞形帽的伞藻。2、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0.(2020高一上·连云港期末)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的核仁,其主要原因是(  )
A.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来自于核仁
B.组成核糖体的RNA来自于核仁
C.核仁是合成蛋白质的最主要场所
D.核仁是染色体复制的最主要场所
【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A、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中合成,A错误;
B、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所以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B正确;
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错误;
D、细胞核是染色体复制的场所,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1.(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细胞溶胶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场所
B.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足)有关
C.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是染色质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调控中心
【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的场所,A错误
B.互换伞柄之后,伞帽形态并未发生改变,故伞帽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足)有关,B正确;
C.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是DNA,C错误;
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称为细胞溶胶,细胞溶胶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2、细胞核是细胞中最大的细胞器,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3、实验结果显示:再生出来的帽与之前的形态一样,没有因为伞柄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新长出的帽的形状只与足的种类有关。
12.(2019高一上·长春期中)如图所示,科学家对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 帽。下列有关评价合理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
D.第一次长出的伞帽与乙的伞帽特征完全相同
【答案】C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这说明乙的伞帽形成可能与假根有关,该实验中缺少对照实验,不能证明细胞核的功能,要证明细胞核的功能必须再增添对照实验,由于伞柄中存在少量mRNA,所以第一次新长出的伞帽与乙的伞帽不完全相同,所以C选项正确。
【分析】1、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2、生物实验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是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本实验缺少对照实验。
13.(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如图所示为再生能力很强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喇叭虫(图中a.纤毛;b.细胞核;c.根部),将之切成①②③三段,发现有一段可以再生成喇叭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再生成喇叭虫的是②段
B.在光学显微镜观察喇叭虫细胞,可以看到双层核膜
C.b的核膜上有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b是遗传信息库,是喇叭虫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喇叭虫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内的DNA控制合成的,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①②③中,②含有细胞核,因此②能再生成喇叭虫,A正确;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核膜,B错误;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有利于mRNA等大分子物质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遗传物质DNA主要位于细胞核,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喇叭虫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纤毛;b:细胞核;c:根部,说明细胞核位于②中。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4.(2019高一上·嘉兴期中)某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含有细胞核,另一部分没有细胞核,然后将所有的细胞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培养,得实验数据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时间/d 1 2 3 4 10 30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81 62 20 0 0 0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数 79 78 77 74 67 65
A.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是细胞生存所必需的结构
B.表中数据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C.细胞有核部分个别死亡可能的原因是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损害
D.应选用正常细胞同时进行对照培养,以排除其他因素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A、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细胞无核部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数迅速增加,第4天就没有存活的了,这是因为没有细胞核,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无法进行,而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比无核部分多且长,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是不可缺少的,A正确;
B、表格中没有设置无细胞质的实验组,因此无法说明细胞核与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B错误;
C、细胞核是细胞生存所必须的,但是细胞有核部分个别死亡了,可能是因为人为因素对细胞造成了损害,C正确;
D、应选用正常细胞同时进行对照培养,以排除其他因素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析表格:表格为研究细胞核是否为活细胞所必需的实验的结果,该实验分为两组,细胞无核部分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死亡个数迅速增加,且在第4天就已经全部死亡;细胞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和时间比无核部分多且长。
15.(2019高一下·昌平期末)作为遗传物质具备的条件不包括(  )
A.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B.能进行准确复制,传递给下一代
C.结构稳定
D.化学本质是核苷酸
【答案】D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作为遗传物质首先要在保证结构的稳定,并能储藏大量的遗传信息,还能精确复制,将遗传信息准确遗传给下一代,保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是核酸而不是核苷酸,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作为遗传物质至少要具备以下4个条件:(1)在细胞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使得前后代具有一定的连续性;(2)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的过程;(3)具有贮存大量遗传信息的潜在能力;(4)结构比较稳定,但在特殊情况下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以后还能继续复制,并能遗传给后代。
二、综合题
16.(2017高一上·浙江期中)下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在[ ]填标号, 填相应的名称)
(1)只有在   细胞中,使用   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   ]   可在某时期转化为染色体形态。
(3)[3]主要由蛋白质和   组成,蛋白质是通过[   ]   进入细胞核的。
(4)图中可见[   ]   和[5]核被膜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5)以下各种细胞中具该结构的是(  )。
A.炭疽杆菌 B.甲型H1N1病毒
C.蓝细菌 D.草履虫
【答案】(1)真核;电子
(2)3;染色质
(3)DNA;2;核孔
(4)1;(粗面型)内质网
(5)D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1)真核细胞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核的结构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可在细胞分裂期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棒状的染色体。(3)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蛋白质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4)图中可见核膜与内质网膜相连,使核内物质与细胞质的联系更紧密。(5)炭疽杆菌和蓝细菌都为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甲型H1N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草履虫为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故选D。
故答案为: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准确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细胞结构的名称,并能够根据特殊的结构判断细胞的类型。
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左图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右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①为叶绿体、②为线粒体、③是液泡、④是核糖体、⑤是中心体、⑥是细胞壁、⑦是高尔基体、⑧是染色质、⑨是内质网。
17.请回答下列有关对于细胞核功能探究的实验:
(1)1968年,美国生物学家戈登研究发现: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失去了分裂、发育的功能.但把一个蟾蜍蝌蚪的肠细胞,用精细方法取出它的核,移到一个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发现经过移核的卵可以分裂、发育,有少数还可以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这说明:
①肠细胞核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受到移植来的肠   的影响,又恢复了分裂、发育的功能.说明蟾蜍的主要性状由   控制,   和   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②肠细胞核内具备有发育成蝌蚪的   信息库.
(2)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在去核后再移回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①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   作用.
②单独的细胞质能存活吗?   .
③人成熟的红细胞寿命短的原因是红细胞中没有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器.
【答案】(1)细胞核;胞核;胞质;胞核;全部遗传
(2)①控制;不能;CD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
【解析】【解答】解:(1)①由题干“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失去了分裂、发育的功能.但把一个蟾蜍蝌蚪的肠细胞,用精细方法取出它的核,移到一个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发现经过移核的卵可以分裂、发育,有少数还可以发育成正常的蝌蚪”,可知肠细胞核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该卵细胞又恢复了分裂、发育的功能是受到移植来的肠细胞核的影响,说明蟾蜍的主要性状由细胞核控制,由“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失去了分裂、发育的功能”说明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②由题干“一个蟾蜍蝌蚪的肠细胞,用精细方法取出它的核,移到一个没有受精但事先已去掉细胞核的成熟蟾蜍卵细胞中,发现经过移核的卵可以分裂、发育,有少数还可以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说明肠细胞核内具备有发育成蝌蚪的全部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2)由题干“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在去核后再移回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可推知:①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控制作用,失去细胞核该细胞会死亡;②单独的细胞质不能存活,细胞只有保持相对完整性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③人成熟的红细胞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但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使得红细胞的寿命短.
故答案为:(1)①细胞核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胞核 ②全部遗传(2)①控制 ②不能 ③CD
【分析】1、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组成细胞的各部分之间是协调活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8.(2016高一上·武汉期中)甲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乙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请结合两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3由   层磷脂分子组成,主要成分还有   等.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   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和结构与   (填数字)有关.
(3)核孔是细胞核内与细胞质之间大分子物质的通道,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   .
(4)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   (“头部”或“尾部”)决定,   (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答案】(1)4(四);蛋白质
(2)代谢和遗传;2
(3)多
(4)尾部;消耗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
【解析】【解答】解:(1)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因此核膜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些功能和结构与2染色质有关,因为染色质是遗传信息的主要载体.(3)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孔道,其作用是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在细胞内具有重要的功能.细胞生长、代谢旺盛但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其核孔数目多.(4)从乙图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尾部决定,消耗能量.
【分析】分析甲图:2是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合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携带者.1是核仁,没有核膜包围,呈周期性消失和重现.3是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孔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分析乙图: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亲核蛋白要进入细胞核是从浓度低的细胞间液向浓度高的细胞内液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和一定的载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