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5.2生活中的透镜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乌海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正立放置
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
2.(2020八下·利川月考)我们可以看到露水下的花脉更“清晰”,此中露水相当于( )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
3.(2020八上·洛川期末)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 正立的实像
B.在校园监控摄像头中成缩小 正立的实像
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成放大 正立的实像
D.在投影仪中成放大 倒立的实像
4.(2020八上·洛川期末)移动支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支付手段。2018年8月18日,支付宝向外界宣布,其刷脸支付功能已经成熟,付款时顾客只需面对付款设备,该设备就会利用摄像头自动进行人脸识别,识别成功即表示付款完成。以下关于该设备摄像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只要大于焦距就能成清晰的像
B.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C.这种镜头能使光发生偏折,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这种镜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
5.(2019八上·莘县月考)2017年11月,深圳北站也终于迎来“刷脸进站”的消息,新增了16台自助核验闸机,一名乘客可以在35秒内成功刷脸进站,效率比人工核验更高,每台自助验证机上都安装了一个摄像机,当旅客进入“人脸识别区”,大概0.5m处时,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
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1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5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1m
6.(2019八下·临泽期中)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如图中的(a)和(b),则( )
A.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7.(2019八下·岳麓开学考)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图案,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大于20cm B.等于10cm
C.小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
8.(2019八上·长春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把相机向上举高 B.向前再走几步
C.向后退几步 D.向地面蹲下
9.(2019八上·河北期末)如图,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A.成像时像距大于物距
B.使相机靠近两位被拍照的人,可以看到全身像
C.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D.要使人像更亮,应在被拍照人前面“补光”
10.(2018八上·惠山月考)下列关于生活实际应用的描述中,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拍照时,来自物体的光能够在底片上成像,说明凸透镜能成实像
B.透过凸透镜观察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说明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
C.通过放大镜观赏邮票起到放大的作用,说明凸透镜能成正立的虚像
D.使用投影仪时,看到屏幕上所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11.(2018八上·惠山月考)在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我市城区一角时,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
C.小于50mm D.等于50mm
12.(2018八上·阜阳月考)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
A.大于30cm B.小于15cm
C.等于30cm D.大于15cm小于30cm
13.(2018八上·伊春月考)小明照风景像时,恰好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照出来的照片,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变成了小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
C.比原来暗了 D.与原来一样
14.(2018八上·云龙月考)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 )
A. B.
C. D.
15.(2018八上·丹江口期末)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16.(2018八上·江苏期末)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D.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二、填空题
17.(2019八上·景县月考)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卫星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18.(2019八上·景县月考)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观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小丽应该 (“远离”或“靠近”)城楼,镜头 (“前伸”或“后缩”)
19.(2019八上·綦江月考)如图是“玉兔号”月球车从“嫦娥三号”探测器缓缓驶离的情景,以“玉兔号”为参照物,“嫦娥三号”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它们能利用自身携带的摄相机互相拍照片,摄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
20.(2019八上·山西月考)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样的提示 (选填“有”或“没有”)道理,理由是 。
21.(2019八上·利辛月考)如图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22.(2019八下·兰州期末)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手机摄像头是一个 (凸透镜/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 (变大/变小/不变).
23.(2019八上·平遥月考)现在的手机都有照相机的功能,照相机所成的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现在流行的“自拍神器”给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 (选填”物距“或“像距”),从而增大拍摄范围,所成的像将变 。
24.摄影师帮小明照了一张全身像后,想再帮小明照一张半身像.在小明不动的情况下,相机应该
(“远离”或“靠近”)小明,同时相机镜头要
一些 .(选填“伸长”或“缩短”)
25.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选填“实”或“虚”)像。
26.把幻灯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应使投影仪 (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 (填“上”或“下”)移动.
27.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 像。(填“实像”或“虚像”)
28.(2018八上·桑植期末)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29.(2019八下·咸阳月考)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 (只需填写一种).
30.(2019八上·东莞期末)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31.(2019八上·长春期末)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当他将手臂伸直,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2.(2019八上·中山期末)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 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 侧。
33.(2018八上·东台月考)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容器中以便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 镜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从水面上方看我们会发现小丑鱼位置升高了,这是由于光斜射到 中时发生了折射。
34.(2018八上·长寿月考)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则蜡烛放在 处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放在 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放在 处与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相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A符合题意;
B.幻灯机的像是倒立的,幻灯片要倒放,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是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像是缩小的,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是等大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2.【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露水下的花脉更“清晰”,这是放大的像,并且像和物都在同一侧,这露水相当于放大镜;照相机是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幻灯机和投影仪是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这些情况像和物都在不同的一侧;
故答案为: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不同时,成像的性质也不同,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求解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在照相机中是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不是正立,A不符合题意;
B.在校园监控摄像头中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不是正立,B不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不是实像,C不符合题意;
D.在投影仪中成放大 倒立的实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照相机、监控摄像头中是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投影仪中成放大 倒立的实像。
4.【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C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2倍焦距才能成清晰的像,这种镜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 CD正确,不符合题意,A错误,符合题意;
B.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B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此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5.【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摄像机对人“刷脸”时,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此时人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若物距为0.5m,则镜头的焦距小于0.25m,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物体要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6.【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b的像比a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强的距离近,所以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所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解答,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7.【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用凸透镜观察较小的邮票图案,要使邮票放大,把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小于凸透镜的焦距10cm,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8.【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同学拍照时,取景框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说明树在经凸透镜成像时所成的像太大,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则使所成像更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越远离凸透镜,像就越靠近凸透镜,而所成的像就越小,所以应该使凸透镜即照相机镜头远离树,具体做法是向后退几步;
故答案为:C。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越远离凸透镜,像就越靠近凸透镜,而所成的像就越小.
9.【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A、当u>2f,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2f>v>f,应用于照相机,则物距大于像距,A不符合题意;
B:若要照全身像,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则应使像变小,要使像变小,则必须使物距变大所以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物距增大后,像距跟着变小,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B不符合题意;
CD、“补光”可以使照片更亮,但若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则像的背景更亮,而不是人像更亮,所以要使人像更亮,应在被拍照人前面“补光”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此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10.【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 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底片上能成像,说明是实像,A不符合题意;B.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都是倒立的,成虚像时是正立的。B不符合题意;C. 通过放大镜观赏邮票起到放大的作用,U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故使用投影仪时,看到屏幕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f< v <2f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相机
u=2f v =2f 像、物异侧 等大 倒立实像 测焦距
f2f 像、物异侧 放大 倒立实像 幻灯机
投影仪
11.【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此镜头的焦距是50mm,胶片和镜头之间是像距,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50mm小于100mm。
故答案为:B。
【分析】照相机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12.【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物体到镜头的距离2f>u>f,镜头到白板的距离v>2f,即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大于30cm.
故答案为:A.
【分析】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13.【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只是被折射会聚成像的光线减少了,因此,影响到的是像的亮度,而不影响它的完整性,因为整个物体上的任何一点都有光透过透镜而折射后会聚成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透明的物体影响到的是像的亮度,而不影响它的完整性.
14.【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u故答案为:B。
【分析】凸透镜成像中,u15.【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故答案为:A。
【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16.【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 王亚平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 “倒影”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B不符合题意;
C. 透过水球看到倒影,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即“倒影”会变小,C不符合题意;
D. 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可知,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17.【答案】缩小;减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无人机在高空拍摄时,感光晶片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升高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需要将透镜向感光晶片靠近,减小镜头和晶片的距离。
故答案为:缩小;减小。
【分析】但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物距变大,像距变小。
18.【答案】远离;后缩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使用照相机拍照时,若不能拍全景,在照相机后退,远离景物,镜头后缩。
故答案为:远离;后缩。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若物距变大,像距减小,需要缩小凸透镜和光屏的距离。
19.【答案】运动;凸透镜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当月球车缓慢驶离“嫦娥三号”探测器时,以“玉兔号”为参照物,嫦娥三号”对于“玉兔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在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因此摄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故答案为:运动;凸透镜
【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和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20.【答案】有;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使太阳光在焦点位置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在焦点位置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所以“爱车小贴士”是有道理的。
【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1.【答案】照相机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道路上的监控摄像头,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情况和照相机相同。
故答案为:照相机。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际应用有照相机、监控器等。
22.【答案】凸透镜;变大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变大。
故答案为:凸透镜;变大.
【分析】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此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23.【答案】缩小;物距;变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照相机所成的像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手机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从而增大拍摄范围,所成的像变小。
故答案为:缩小;物距;变小。
【分析】照相机可以成缩小的像,增大物距可以增大拍摄范围,像变小。
24.【答案】靠近;伸长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拍照时,从全身像到半身像,照相机向人靠近,由于物体和凸透镜距离减小,像距变大,所以要将镜头向前伸长,像成在底片上。
故答案为:靠近;伸长。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变大,像距将减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
25.【答案】凸透;倒着;实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幻灯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相对于幻灯片)、放大的实像,所以幻灯片要倒着插入架上.
故答案为:凸透;倒着;实。
【分析】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实像.
26.【答案】远离;下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 远离屏幕,并把透镜向 下移动.
故答案为:远离;下.
【分析】使用幻灯机时,当物体靠近镜头,成的像变大.
27.【答案】凸透镜;虚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从图中体温计的横截面看,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温度计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凸透镜;虚。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28.【答案】凸;照相机;远离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似。根据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汽车的像变小,汽车远离摄像头。
故答案为:凸;照相机;远离.
【分析】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相同.
29.【答案】凸;会聚;放大镜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当透镜靠近英文单词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应该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生活中的放大镜和老花镜都是利用凸透镜做成的.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30.【答案】正立;放大;虚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手表上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日期数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正立;放大;虚像。
【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31.【答案】小于;缩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时,应把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所以应小于10cm;远处的物体放在了二倍焦距之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小于;缩小.
【分析】结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f< v <2f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相机
u=2f v =2f 像、物异侧 等大 倒立实像 测焦距
f2f 像、物异侧 放大 倒立实像 幻灯机
投影仪
32.【答案】放大;右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其构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相当于将铅笔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能看到铅笔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即当铅笔大于该“凸透镜”的1倍焦距后,即成倒立的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会改变,即指向右侧。
故答案为:放大;右。
【分析】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再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解答即可.
33.【答案】凸透(或 放大);虚像;空气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由图可以看出小丑鱼被鱼缸放大了,所以球形鱼缸就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或凸透镜),因为放大镜实质上就是凸透镜,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从水面上方看我们会发现小丑鱼位置升高了,这是由于水中鱼反射出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的结果。
故答案为:凸透;虚像;空气.
【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岸上看鱼鱼变浅,水下看树树变高.
34.【答案】a;c;e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点燃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由图可知,放在 a处,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其中蜡烛放在 c处,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放在 e处,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相同。
故答案为:a;c;e.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1 /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5.2生活中的透镜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乌海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正立放置
C.只要是放大镜,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能成等大的实像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A符合题意;
B.幻灯机的像是倒立的,幻灯片要倒放,B不符合题意;
C.放大镜是凸透镜,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像是缩小的,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成像是等大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照相机成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幻灯机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2.(2020八下·利川月考)我们可以看到露水下的花脉更“清晰”,此中露水相当于( )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投影仪 D.放大镜
【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露水下的花脉更“清晰”,这是放大的像,并且像和物都在同一侧,这露水相当于放大镜;照相机是成缩小倒立的实像,幻灯机和投影仪是成放大倒立的实像,这些情况像和物都在不同的一侧;
故答案为: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不同时,成像的性质也不同,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求解即可。
3.(2020八上·洛川期末)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 正立的实像
B.在校园监控摄像头中成缩小 正立的实像
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成放大 正立的实像
D.在投影仪中成放大 倒立的实像
【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在照相机中是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不是正立,A不符合题意;
B.在校园监控摄像头中成缩小、倒立的实像,不是正立,B不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不是实像,C不符合题意;
D.在投影仪中成放大 倒立的实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在照相机、监控摄像头中是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放大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投影仪中成放大 倒立的实像。
4.(2020八上·洛川期末)移动支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支付手段。2018年8月18日,支付宝向外界宣布,其刷脸支付功能已经成熟,付款时顾客只需面对付款设备,该设备就会利用摄像头自动进行人脸识别,识别成功即表示付款完成。以下关于该设备摄像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只要大于焦距就能成清晰的像
B.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C.这种镜头能使光发生偏折,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这种镜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C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2倍焦距才能成清晰的像,这种镜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 CD正确,不符合题意,A错误,符合题意;
B.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B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此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
5.(2019八上·莘县月考)2017年11月,深圳北站也终于迎来“刷脸进站”的消息,新增了16台自助核验闸机,一名乘客可以在35秒内成功刷脸进站,效率比人工核验更高,每台自助验证机上都安装了一个摄像机,当旅客进入“人脸识别区”,大概0.5m处时,摄像机就可以对其面部特征进行快速核对,由此判断,人脸识别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 )
A. 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1m
B.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能是0.5m
C.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5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能是0.1m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摄像机对人“刷脸”时,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此时人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若物距为0.5m,则镜头的焦距小于0.25m,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物体要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
6.(2019八下·临泽期中)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如图中的(a)和(b),则( )
A.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小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
D.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
【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由图知,b的像比a的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的像越小,此时的物距越大,像距越小。所以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即小明离小强的距离近,所以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可,所以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解答,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7.(2019八下·岳麓开学考)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图案,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
A.大于20cm B.等于10cm
C.小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
【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用凸透镜观察较小的邮票图案,要使邮票放大,把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一定小于凸透镜的焦距10cm,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8.(2019八上·长春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欲拍摄一棵高大树木的全景,但从取景框中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他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把相机向上举高 B.向前再走几步
C.向后退几步 D.向地面蹲下
【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同学拍照时,取景框只能看到树的一部分,说明树在经凸透镜成像时所成的像太大,要拍摄到这棵树的全景,则使所成像更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越远离凸透镜,像就越靠近凸透镜,而所成的像就越小,所以应该使凸透镜即照相机镜头远离树,具体做法是向后退几步;
故答案为:C。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越远离凸透镜,像就越靠近凸透镜,而所成的像就越小.
9.(2019八上·河北期末)如图,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A.成像时像距大于物距
B.使相机靠近两位被拍照的人,可以看到全身像
C.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D.要使人像更亮,应在被拍照人前面“补光”
【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A、当u>2f,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2f>v>f,应用于照相机,则物距大于像距,A不符合题意;
B:若要照全身像,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则应使像变小,要使像变小,则必须使物距变大所以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物距增大后,像距跟着变小,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距离,B不符合题意;
CD、“补光”可以使照片更亮,但若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则像的背景更亮,而不是人像更亮,所以要使人像更亮,应在被拍照人前面“补光”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此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10.(2018八上·惠山月考)下列关于生活实际应用的描述中,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拍照时,来自物体的光能够在底片上成像,说明凸透镜能成实像
B.透过凸透镜观察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说明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实像
C.通过放大镜观赏邮票起到放大的作用,说明凸透镜能成正立的虚像
D.使用投影仪时,看到屏幕上所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 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在底片上能成像,说明是实像,A不符合题意;B.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都是倒立的,成虚像时是正立的。B不符合题意;C. 通过放大镜观赏邮票起到放大的作用,U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故使用投影仪时,看到屏幕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即可.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f< v <2f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相机
u=2f v =2f 像、物异侧 等大 倒立实像 测焦距
f2f 像、物异侧 放大 倒立实像 幻灯机
投影仪
11.(2018八上·惠山月考)在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我市城区一角时,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
C.小于50mm D.等于50mm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此镜头的焦距是50mm,胶片和镜头之间是像距,所以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大于50mm小于100mm。
故答案为:B。
【分析】照相机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12.(2018八上·阜阳月考)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
A.大于30cm B.小于15cm
C.等于30cm D.大于15cm小于30cm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物体到镜头的距离2f>u>f,镜头到白板的距离v>2f,即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大于30cm.
故答案为:A.
【分析】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13.(2018八上·伊春月考)小明照风景像时,恰好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照出来的照片,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变成了小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
C.比原来暗了 D.与原来一样
【答案】C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只是被折射会聚成像的光线减少了,因此,影响到的是像的亮度,而不影响它的完整性,因为整个物体上的任何一点都有光透过透镜而折射后会聚成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透明的物体影响到的是像的亮度,而不影响它的完整性.
14.(2018八上·云龙月考)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u故答案为:B。
【分析】凸透镜成像中,u15.(2018八上·丹江口期末)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答案】A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故答案为:A。
【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16.(2018八上·江苏期末)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D.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答案】D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A. 王亚平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 “倒影”是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B不符合题意;
C. 透过水球看到倒影,说明凸透镜成实像,当王亚平向后远离“水球”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即“倒影”会变小,C不符合题意;
D. 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间的关系可知,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二、填空题
17.(2019八上·景县月考)无人机利用携带的焦距一定的卫星摄像机进行航拍,来自地面景物的光通过摄像机镜头,会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上升时,须 (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感光晶片间的距离,才能拍摄到清晰的画面。
【答案】缩小;减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无人机在高空拍摄时,感光晶片上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无人机升高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需要将透镜向感光晶片靠近,减小镜头和晶片的距离。
故答案为:缩小;减小。
【分析】但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若物距变大,像距变小。
18.(2019八上·景县月考)在天安门广场某处,小丽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观景框中看到城楼的一部分。小丽应该 (“远离”或“靠近”)城楼,镜头 (“前伸”或“后缩”)
【答案】远离;后缩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使用照相机拍照时,若不能拍全景,在照相机后退,远离景物,镜头后缩。
故答案为:远离;后缩。
【分析】凸透镜成像时,若物距变大,像距减小,需要缩小凸透镜和光屏的距离。
19.(2019八上·綦江月考)如图是“玉兔号”月球车从“嫦娥三号”探测器缓缓驶离的情景,以“玉兔号”为参照物,“嫦娥三号”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它们能利用自身携带的摄相机互相拍照片,摄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
【答案】运动;凸透镜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当月球车缓慢驶离“嫦娥三号”探测器时,以“玉兔号”为参照物,嫦娥三号”对于“玉兔号”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是运动的;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在u>2f 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因此摄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故答案为:运动;凸透镜
【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要先选取一个标准做为参照物,研究对象和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20.(2019八上·山西月考)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样的提示 (选填“有”或“没有”)道理,理由是 。
【答案】有;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使太阳光在焦点位置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在阳光下的水滴好比一个小的凸透镜,把太阳光进行了会聚在焦点位置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所以“爱车小贴士”是有道理的。
【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1.(2019八上·利辛月考)如图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答案】照相机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道路上的监控摄像头,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像情况和照相机相同。
故答案为:照相机。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际应用有照相机、监控器等。
22.(2019八下·兰州期末)支付宝推出了“扫二维码,领红包”的活动.手机摄像头是一个 (凸透镜/凹透镜).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 (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凸透镜;变大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手机摄像头是一个凸透镜。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摄像头靠近二维码时,所成的像变大。
故答案为:凸透镜;变大.
【分析】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此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23.(2019八上·平遥月考)现在的手机都有照相机的功能,照相机所成的是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现在流行的“自拍神器”给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利用自拍杆可以增大 (选填”物距“或“像距”),从而增大拍摄范围,所成的像将变 。
【答案】缩小;物距;变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照相机所成的像的倒立缩小的实像,手机自拍杆可以增大物距,从而增大拍摄范围,所成的像变小。
故答案为:缩小;物距;变小。
【分析】照相机可以成缩小的像,增大物距可以增大拍摄范围,像变小。
24.摄影师帮小明照了一张全身像后,想再帮小明照一张半身像.在小明不动的情况下,相机应该
(“远离”或“靠近”)小明,同时相机镜头要
一些 .(选填“伸长”或“缩短”)
【答案】靠近;伸长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拍照时,从全身像到半身像,照相机向人靠近,由于物体和凸透镜距离减小,像距变大,所以要将镜头向前伸长,像成在底片上。
故答案为:靠近;伸长。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变大,像距将减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
25.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选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凸透;倒着;实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幻灯机的原理是利用凸透镜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相对于幻灯片)、放大的实像,所以幻灯片要倒着插入架上.
故答案为:凸透;倒着;实。
【分析】幻灯机的镜头是凸透镜,可以成倒立的实像.
26.把幻灯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应使投影仪 (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 (填“上”或“下”)移动.
【答案】远离;下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 远离屏幕,并把透镜向 下移动.
故答案为:远离;下.
【分析】使用幻灯机时,当物体靠近镜头,成的像变大.
27.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 像。(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凸透镜;虚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从图中体温计的横截面看,从圆弧形表面看去,此温度计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凸透镜;虚。
【分析】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时,成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28.(2018八上·桑植期末)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答案】凸;照相机;远离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相似。根据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汽车的像变小,汽车远离摄像头。
故答案为:凸;照相机;远离.
【分析】摄像机的镜头是凸透镜,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相同.
29.(2019八下·咸阳月考)如图所示,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 (只需填写一种).
【答案】凸;会聚;放大镜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当透镜靠近英文单词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应该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生活中的放大镜和老花镜都是利用凸透镜做成的.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当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30.(2019八上·东莞期末)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正立;放大;虚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手表上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日期数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正立;放大;虚像。
【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31.(2019八上·长春期末)如图所示,小勇利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时,应将手指放在距放大镜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cm的位置。当他将手臂伸直,这个放大镜看窗外远处的物体时,他所看到的是倒立的、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答案】小于;缩小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时,应把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所以应小于10cm;远处的物体放在了二倍焦距之外,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小于;缩小.
【分析】结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答.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2f f< v <2f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相机
u=2f v =2f 像、物异侧 等大 倒立实像 测焦距
f2f 像、物异侧 放大 倒立实像 幻灯机
投影仪
32.(2019八上·中山期末)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笔尖指向左侧,此时成像为正立、 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你会看到笔尖指向 侧。
【答案】放大;右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解:如图是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其构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将铅笔靠近玻璃杯的后面,相当于将铅笔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能看到铅笔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将铅笔由靠近玻璃杯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即当铅笔大于该“凸透镜”的1倍焦距后,即成倒立的像(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处于2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你会看到笔尖指向会改变,即指向右侧。
故答案为:放大;右。
【分析】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凸透镜,再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解答即可.
33.(2018八上·东台月考)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容器中以便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 镜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从水面上方看我们会发现小丑鱼位置升高了,这是由于光斜射到 中时发生了折射。
【答案】凸透(或 放大);虚像;空气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由图可以看出小丑鱼被鱼缸放大了,所以球形鱼缸就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或凸透镜),因为放大镜实质上就是凸透镜,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从水面上方看我们会发现小丑鱼位置升高了,这是由于水中鱼反射出的光从水中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的结果。
故答案为:凸透;虚像;空气.
【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岸上看鱼鱼变浅,水下看树树变高.
34.(2018八上·长寿月考)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如图所示。则蜡烛放在 处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放在 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放在 处与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相同。
【答案】a;c;e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解析】【解答】点燃蜡烛分别放在a、b、c、d、e五个位置,由图可知,放在 a处,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相同;其中蜡烛放在 c处,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放在 e处,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相同。
故答案为:a;c;e.
【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