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9 17:21:3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我是拼写小能手。
sì miào miáo zhǔn zhuì luò báo zi tiào wàng běng liǎn
                       
2.给形近字组词
截    斩    绷    险    稳   
载    暂    棚    检    隐   
3.选词填空。
保护 掩护
①为了   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五壮士依然把敌人引上绝路。
②我们要   好自己的眼睛。
进攻 进犯
③冲锋号吹响了,战士们向敌人发起了全面   。
④战士们打退了敌人一次一次的   。
4.按课文内容排序。
   把敌人引上绝路。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壮烈跳崖。
    英勇歼敌。
5.按要求写句子。
①走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条路。可以把敌人引上绝路。(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②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改成反问句)
③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改成比喻句)
④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仿写句子)
⑤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我们就要战胜它。(修改病句)
二、阅读理解
6.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用小标题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
(2)画出文中有“看”的意思的两个词,并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
A     B   
(3)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因为   
(4)从“纵身跳下深谷”和    我们看到了五壮士    光辉形象。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
1928年2月,夏明翰同志被捕了。
审讯室内,敌人的审问开始了。“你多大年岁?”“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万岁!”“你老家在哪儿?”“革命者四海为家!”敌人被弄得慌了手脚,又问:“你信仰什么?”“共产党人不信神,不信鬼,信仰马克思主义!”敌人企图从夏明翰口里得到一点情报的梦想破灭了。
敌人用各种手段没能使夏明翰屈服,最后决定杀害他。
2月9日清晨,白色恐怖笼罩江城。夏明翰同志告别狱中难友,________地走向刑场。
刑场上,夏明翰________,深情地望着祖国大地,望着他熟悉的、印满他战斗足迹的武汉三镇。行刑官走过来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讲。夏明翰大声说:“有!给我纸和笔!”他用带着手铐的手,饱蘸着浓墨,不,饱蘸着自己满腔热血,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________的就义诗。写完,他将笔一甩,厉声喝道:“开枪吧!”
枪声响了。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儿子夏明翰同志为革命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横线上。
(2)将下列三个词语填写在文中最恰当的地方。
①夏明翰同志告别狱中难友,   地走向刑场。
②刑场上,夏明翰   ,深情地望着祖国大地,望着他熟悉的、印满他战斗足迹的武汉三镇。
③这首   的就义诗。写完,他将笔一甩,厉声喝道:“开枪吧!”
A.从容不迫 B.正气凛然 C.昂首挺立
(3)“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句诗的含义是   。
三、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你知道“八年抗战”是从哪年到哪年吗?“抗战”的意思是什么?这里面有什么感人肺腑的故事?你知道的抗日英雄有哪些人?我们从中要向他们学习什么?请你和别人交流一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寺庙;瞄准;坠落;雹子;眺望;绷脸
【知识点】拼音;字形;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瞄、准、坠、雹、眺、绷”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截断;砍断;绷带;危险;稳当;装载;暂时;草棚;检查;隐蔽。
【知识点】字形;字义;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截断、装载;斩断、暂时;绷带、草棚;危险、检查;稳当、隐蔽。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掩护;保护;进攻;进犯
【知识点】词形;词义;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掩护:一般是指在敌人来时,在某人身后保护。如①。
保护:指多方面的保护某人。如②。
进攻:发动强有力的兵势攻击。如③。
进犯:发动强有力的兵势进攻侵犯。如④。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4.【答案】3;1;2;5;4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细读不难发现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恰当的排序为:31254.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5.【答案】①如果走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条路,就可以把敌人引上绝路。②他们怎么会不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呢?③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④他一面往前走,一面背诵英语单词。⑤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我们都要战胜它。
【知识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句式衔接;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①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就……”如果走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条路,就可以把敌人引上绝路。②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故:他们怎么会不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呢?③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故: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④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故:他一面往前走,一面背诵英语单词。⑤关联词语用错,故: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我们都要战胜它。
【点评】①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②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③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⑤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6.【答案】(1)壮烈跳崖
(2)眺望:指的是从高处往远处看。在文中是说五壮士胜利完成了掩护的任务,他们在看远处的群众和部队的主力,表现了他们视死如归,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望望:是看的意思,在狼牙山五壮士里表示对敌人的蔑视、仇恨。
(3)他们完成了任务,为大部队争取了能转移的时间。而且杀死了许多敌人,让大部队取得了胜利。
(4)昂首挺胸;视死如归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眺望:指的是从高处往远处看。在文中是说五壮士胜利完成了掩护的任务,他们在看远处的群众和部队的主力,表现了他们视死如归,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望望:是看的意思,在狼牙山五壮士里表示对敌人的蔑视、仇恨。(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组词。
7.【答案】(1)人民的好儿子夏明翰
(2)C;A;B
(3)杀了夏明翰一个人,还会有千千万万个追求真理、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来完成未竞的革命事业。
【知识点】语段阅读;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词语。使词语在句中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3)考查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要结合语境来理解“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句诗的含义是杀了夏明翰一个人,还会有千千万万个追求真理、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来完成未竞的革命事业。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词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3)此题考查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
8.【答案】略
【知识点】语言表达;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我们一直说“八年抗战”,那是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算起的,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在抗战十四年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以身殉国的感人故事,从中折射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奉献精神。在抗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始终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坚持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特别是敌后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正是这种伟大的自信和自强精神,使中华民族终于坚持到底,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组第22课《狼牙山五壮士》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我是拼写小能手。
sì miào miáo zhǔn zhuì luò báo zi tiào wàng běng liǎn
                       
【答案】寺庙;瞄准;坠落;雹子;眺望;绷脸
【知识点】拼音;字形;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瞄、准、坠、雹、眺、绷”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给形近字组词
截    斩    绷    险    稳   
载    暂    棚    检    隐   
【答案】截断;砍断;绷带;危险;稳当;装载;暂时;草棚;检查;隐蔽。
【知识点】字形;字义;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截断、装载;斩断、暂时;绷带、草棚;危险、检查;稳当、隐蔽。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选词填空。
保护 掩护
①为了   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五壮士依然把敌人引上绝路。
②我们要   好自己的眼睛。
进攻 进犯
③冲锋号吹响了,战士们向敌人发起了全面   。
④战士们打退了敌人一次一次的   。
【答案】掩护;保护;进攻;进犯
【知识点】词形;词义;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掩护:一般是指在敌人来时,在某人身后保护。如①。
保护:指多方面的保护某人。如②。
进攻:发动强有力的兵势攻击。如③。
进犯:发动强有力的兵势进攻侵犯。如④。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4.按课文内容排序。
   把敌人引上绝路。
    接受任务。
   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壮烈跳崖。
    英勇歼敌。
【答案】3;1;2;5;4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细读不难发现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恰当的排序为:31254.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5.按要求写句子。
①走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条路。可以把敌人引上绝路。(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②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改成反问句)
③石头向敌人头上砸去。(改成比喻句)
④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仿写句子)
⑤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我们就要战胜它。(修改病句)
【答案】①如果走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条路,就可以把敌人引上绝路。②他们怎么会不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呢?③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④他一面往前走,一面背诵英语单词。⑤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我们都要战胜它。
【知识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句式衔接;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①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故选“如果……就……”如果走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条路,就可以把敌人引上绝路。②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故:他们怎么会不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呢?③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故: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④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故:他一面往前走,一面背诵英语单词。⑤关联词语用错,故:无论条件多么恶劣,我们都要战胜它。
【点评】①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②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③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达能力。⑤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二、阅读理解
6.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1)用小标题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
(2)画出文中有“看”的意思的两个词,并体会这两个词的含义。
A     B   
(3)他们的脸上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因为   
(4)从“纵身跳下深谷”和    我们看到了五壮士    光辉形象。
【答案】(1)壮烈跳崖
(2)眺望:指的是从高处往远处看。在文中是说五壮士胜利完成了掩护的任务,他们在看远处的群众和部队的主力,表现了他们视死如归,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望望:是看的意思,在狼牙山五壮士里表示对敌人的蔑视、仇恨。
(3)他们完成了任务,为大部队争取了能转移的时间。而且杀死了许多敌人,让大部队取得了胜利。
(4)昂首挺胸;视死如归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眺望:指的是从高处往远处看。在文中是说五壮士胜利完成了掩护的任务,他们在看远处的群众和部队的主力,表现了他们视死如归,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望望:是看的意思,在狼牙山五壮士里表示对敌人的蔑视、仇恨。(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4)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组词。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
1928年2月,夏明翰同志被捕了。
审讯室内,敌人的审问开始了。“你多大年岁?”“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万岁!”“你老家在哪儿?”“革命者四海为家!”敌人被弄得慌了手脚,又问:“你信仰什么?”“共产党人不信神,不信鬼,信仰马克思主义!”敌人企图从夏明翰口里得到一点情报的梦想破灭了。
敌人用各种手段没能使夏明翰屈服,最后决定杀害他。
2月9日清晨,白色恐怖笼罩江城。夏明翰同志告别狱中难友,________地走向刑场。
刑场上,夏明翰________,深情地望着祖国大地,望着他熟悉的、印满他战斗足迹的武汉三镇。行刑官走过来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讲。夏明翰大声说:“有!给我纸和笔!”他用带着手铐的手,饱蘸着浓墨,不,饱蘸着自己满腔热血,在雪白的纸上写下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________的就义诗。写完,他将笔一甩,厉声喝道:“开枪吧!”
枪声响了。党的好战士,人民的好儿子夏明翰同志为革命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横线上。
(2)将下列三个词语填写在文中最恰当的地方。
①夏明翰同志告别狱中难友,   地走向刑场。
②刑场上,夏明翰   ,深情地望着祖国大地,望着他熟悉的、印满他战斗足迹的武汉三镇。
③这首   的就义诗。写完,他将笔一甩,厉声喝道:“开枪吧!”
A.从容不迫 B.正气凛然 C.昂首挺立
(3)“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句诗的含义是   。
【答案】(1)人民的好儿子夏明翰
(2)C;A;B
(3)杀了夏明翰一个人,还会有千千万万个追求真理、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来完成未竞的革命事业。
【知识点】语段阅读;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正确使用词语。使词语在句中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3)考查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要结合语境来理解“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句诗的含义是杀了夏明翰一个人,还会有千千万万个追求真理、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来完成未竞的革命事业。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2)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词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3)此题考查理解诗句意思的能力。
三、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你知道“八年抗战”是从哪年到哪年吗?“抗战”的意思是什么?这里面有什么感人肺腑的故事?你知道的抗日英雄有哪些人?我们从中要向他们学习什么?请你和别人交流一下。
【答案】略
【知识点】语言表达;狼牙山五壮士
【解析】【分析】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我们一直说“八年抗战”,那是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算起的,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舍身救国的奉献精神。在抗战十四年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以身殉国的感人故事,从中折射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奉献精神。在抗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始终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畏强敌,坚持进行艰苦卓绝的抗争。特别是敌后根据地开展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正是这种伟大的自信和自强精神,使中华民族终于坚持到底,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