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同步练习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八上·曲阜月考)设计模拟原始大气环境的实验装置,通过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的科学家是( )
A.范﹒海尔蒙特 B.巴斯德
C.米勒 D.雷迪
2.(2020八上·景泰期中)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 )
A.原始大气中没有氮气 B.原始大气中没有二氧化碳
C.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D.原始大气中没有水蒸气
3.(2020八上·盐城月考)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所做的化学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哪一步? ( )
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 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
C.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4.(2020八上·大丰月考)科学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关于“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设计和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形成生命
B.装置中的电极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闪电
C.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有氧气
D.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5.(2020八上·兰州期中)研究生命起源的米勒实验证实了( )
A.原始地球具备产生构成生命体有机物的条件
B.原始地球不具备产生构成生命体有机物的条件
C.原始地球可以形成生命
D.原始地球具备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
6.(2020八上·东台期中)关于地球原始大气的形成,下列哪一项叙述正确( )
A.原始海洋中水分蒸发形成
B.宇宙空间的气体被地球吸引形成
C.地球上火山喷发形成
D.太阳喷出的气体到达地球形成
7.(2020八下·郓城期末)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成场所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
A.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C.原始海洋、原始大气 D.原始大气、原始陆地
8.(2020八下·泾阳月考)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地球闪电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
A. 核酸 B.蛋白质 C.氨基酸 D.脂肪
9.(2019·巴中)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的正确顺序是( )
①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②有机大分子物质形成原始生命
③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④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10.生命起源于外太空的观点曾令无数研究者激动.根据这种假说,构成生命的分子首先在星云或彗星中生成,然后被陨石和灰尘带入海洋并在那里形成生命.部分科学 家认为原始生命有机体在来到地球以前是在太阳系的另一行星﹣﹣金星或火星上形成的.欧洲火星探测器的最新发现证明了45亿年前火星上有过湖泊和海洋,如果 找到相应的化石,则此说将得以证明.以下哪一项证据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 )
A.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B.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C.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1.(2016八上·惠民月考)在探索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美国学者米勒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水加入500毫升烧瓶中,抽真空后,从左侧活栓泵入的混合气体中绝不会含下列( )
A.甲烷 B.氧气 C.氨气 D.氢气
(2)再把500毫升烧瓶中的水煮沸,是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沿玻璃管流入5升烧瓶。此时钨电极连续放电,模拟的是下列( )
A.宇宙射线 B.地球喷发出的热
C.大气圈的闪电 D.地球岩石产生的放射线
(3)混合气体在5升烧瓶中反应7天,经冷凝器冷却后,产物沉积在U形管中,对U形管内混合物分析发现,生成的有机小分子物质主要是 ,
(4)该实验表明 。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2.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根据地质学的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年前形成的。那时,地球的温度 ,地面上常常发生 ,天空中有 。
(2)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 。
(3)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形成了降雨,这些 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 中。
13.去年秋末直至今年春初的连续干旱使我市大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农作物面临大量减产或绝收.请回答:
(1)水是生命之源,在 中,有机物相互作用形成了最初的生命,即原始生命诞生于水,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2)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3)干旱影响春播,从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是因为 ,农民伯伯常在雨后或将种子充分浸泡后再播种就是这个道理.
(4)下表为某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统计数据,表中数据说明:水是 ;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 .
部位 根尖嫩梢 树干 干燥的种子 肉果类果实
含水量/% 60~90 40~50 10~14 60~90
(5)植物主要通过根毛“疯狂喝水”,喝进来的水分绝大多数用于蒸腾作用.“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说明绿色植物不仅能够涵养水源,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 .
(6)缺水引起农作物减产,说明水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是 .
(7)城市管网漏水、农田大水漫灌、工业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不高等水资源浪费现象俯拾皆是.如果你是一名环保专家,你将对我们的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提供什么建议?(至少3条) .
14.(2017七下·容县月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怎样生长?”……生命现象是一个最伟大的秘密,等待着我们无止境地探索。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原始生命的诞生的摇篮是 。
(2)古生物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表明: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学家将 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3)作为生物圈中的普通一员,人类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 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胚胎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脐带和 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出废物。
(4)胎儿在母体内生活40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 ,此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5)进入青春期后,在 的作用下,男孩表现出长出胡须、喉结突出、声音低沉,女孩表现出骨盆宽大、乳房隆起、声调变高等第二性征。
15.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米勒实验装置中[1]内模拟了 的成分,它与现在大气相比主要是不含 ,进行的火花放电是模拟了 ,这主要为该实验提供 。
(2)装置中[2]的作用是 ,[1]下部的冷凝管让反应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这模拟了 。
(3)[3]内含有的有机物是 。
(4)米勒提出的问题是
(5)米勒作出的假设是
(6)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7)原始大气形成氨基酸的条件是 , ,以及 等自然条件。
(8)米勒的这个实验表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 物质形成 的过程是可能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
故答案为:C
【分析】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2.【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故答案为:C
【分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原始地球大气与现代地球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
3.【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分析】解:地球在宇宙中形成以后,开始是没有生命的。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化学演化,就是说大气中的无机无小分子氢、碳、氮、氧、硫、磷等在自然界各种能源(如闪电、紫外线、宇宙线、火山喷发等等)的作用下,合成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这些有机小分子进一步合成,变成有机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等)。这一段过程叫做化学演化。最后原始生命诞生了,最早的原始生命是原核单细胞生物。
所以生命的起源历程分四个阶段:无机物→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单细胞生物)。
米勒模拟实验:模拟在原始地球中,还原性大气在雷鸣闪电作用下生成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该实验证明了:原始地表条件下,无机物能合成有机小分子。
故答案为:A
【分析】推测化学进化过程 ①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在原始大气中)②简单有机物形成复杂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③复杂有机物形成多分子体系(在原始海洋中)④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细胞(在原始海洋中)。
米勒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条件下,简单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
4.【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分析】解:A.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A符合题意。
B.装置中的电极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闪电,为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
C.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C不符合题意。
D.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D不符合题意。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推测化学进化过程 ①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在原始大气中)②简单有机物形成复杂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③复杂有机物形成多分子体系(在原始海洋中)④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细胞(在原始海洋中)。米勒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条件下,简单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
5.【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米勒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米勒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这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故答案为:A。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6.【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7.【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原始大气在高温、雷电以及紫外线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该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起源的后三个阶段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氨基酸小分子的形成是在原始大气中。故答案为:B。
【分析】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8.【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
米勒的实验中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可见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9.【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在紫外线、闪电、高温和宇宙射线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些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可见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10.【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在众多的生命起源的观点中,就有一种观点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虽然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也有了一些证据.如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等.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都能够证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
故A、B、C三个选项都不合题意.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所能证明的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而不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 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 说.
11.【答案】(1)B
(2)C
(3)氨基酸
(4)在生命起源过程中,从无机物小分子合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1)(2)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了条件。
(3)U形管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4)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12.【答案】(1)46;很高;火山喷发;电闪雷鸣
(2)有机物
(3)简单的有机物;简单的有机物;海洋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1)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科学研究还表明,地球经常受到陨石的撞击。 (2)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3)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形成了降雨,这些简单的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通过基础概念加深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理解。
13.【答案】(1)原始海洋
(2)蒸腾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4)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
(5)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7)工业用水要加大循环使用力度;农业用水要改漫灌为滴灌;生活用水要节约等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1)水是生命之源,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有机物相互作用形成了最初的生命,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
(2)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干旱影响春播,从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农民伯伯常在雨后或将种子充分浸泡后再播种就是这个道理.
(4)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
(5)绿色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可见,绿色植物不仅能够涵养水源,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光合作用是指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可见,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因此缺水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农作物减产.
(7)由上可以看出水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在工业、农业、生活等方面注意节约用水,如:工业用水要加大循环使用力度,农业用水要改漫灌为滴灌,生活用水要节约等.
故答案为:(1)原始海洋 (2)蒸腾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4)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 (5)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7)工业用水要加大循环使用力度;农业用水要改漫灌为滴灌;生活用水要节约等
【分析】(1)水是生命之源,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2)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4)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也不同.
(5)绿色植物不仅能够涵养水源,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7)我们要在工业、农业、生活等方面注意节约用水.
14.【答案】(1)原始海洋
(2)是否直立行走
(3)受精卵;胎盘
(4)分娩
(5)性激素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1)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2)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3)人和较高等的多细胞动物为有性生殖,要形成受精卵,生殖器官产生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受精卵开始分裂→发育成成体.所以 人和多细胞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4)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5)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喉结、腋毛、阴毛以及声音变粗等,女孩乳房增大,脂肪积累增多,身体丰满,臀部变圆等.
故答案为:(1)原始海洋(2)是否直立行走(3)受精卵;胎盘(4)分娩(5)性激素
【分析】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涉及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进化、胎儿及人体的发育、青春期发育的特点等内容,逐一分析解答.
15.【答案】(1)原始大气;氧气;闪电;能量
(2)提供水蒸气;降雨过程
(3)多种氨基酸
(4)原始地球能否产生出有机物
(5)原始地球能产生出有机物
(6)在一定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够形成有机小分子,原始地球有可能诞生生命
(7)高温;紫外线;雷电
(8)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1)米勒实验装置中[1]内模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它与现在大气相比主要是不含氧气,进行的火花放电是模拟了闪电,这主要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2)装置中[2]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1]下部的冷凝管让反应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这模拟了降雨过程 。(3)[3]内含有的有机物是多种氨基酸 。(4)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能否产生出有机物。(5)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能产生出有机物。(6)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够形成有机小分子,原始地球有可能诞生生命。(7)原始大气形成氨基酸的条件是高温,紫外线, 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8)米勒的这个实验表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 无机物物质形成简单的有机物的过程是可能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通过实验探究更清楚的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 1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同步练习
生物考试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评分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2020八上·曲阜月考)设计模拟原始大气环境的实验装置,通过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的科学家是( )
A.范﹒海尔蒙特 B.巴斯德
C.米勒 D.雷迪
【答案】C
【知识点】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解答】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
故答案为:C
【分析】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2.(2020八上·景泰期中)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 )
A.原始大气中没有氮气 B.原始大气中没有二氧化碳
C.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D.原始大气中没有水蒸气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虽有少量的水蒸气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分解为氢和氧,但是氢由于太轻而浮到大气层的最高处,大部分逐渐消失在宇宙空间,而氧气很快与地面上的一些物质结合为氧化物,因此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故答案为:C
【分析】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氨、氢、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原始地球大气与现代地球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成分中没有“氧”.
3.(2020八上·盐城月考)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所做的化学模拟实验,支持了生命起源的哪一步? ( )
A.无机物→有机小分子 B.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
C.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 D.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分析】解:地球在宇宙中形成以后,开始是没有生命的。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化学演化,就是说大气中的无机无小分子氢、碳、氮、氧、硫、磷等在自然界各种能源(如闪电、紫外线、宇宙线、火山喷发等等)的作用下,合成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这些有机小分子进一步合成,变成有机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核酸等)。这一段过程叫做化学演化。最后原始生命诞生了,最早的原始生命是原核单细胞生物。
所以生命的起源历程分四个阶段:无机物→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单细胞生物)。
米勒模拟实验:模拟在原始地球中,还原性大气在雷鸣闪电作用下生成有机物(特别是氨基酸),以论证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实验。该实验证明了:原始地表条件下,无机物能合成有机小分子。
故答案为:A
【分析】推测化学进化过程 ①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在原始大气中)②简单有机物形成复杂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③复杂有机物形成多分子体系(在原始海洋中)④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细胞(在原始海洋中)。
米勒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条件下,简单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
4.(2020八上·大丰月考)科学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关于“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设计和结果,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证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够形成生命
B.装置中的电极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闪电
C.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有氧气
D.有机小分子的形成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球原始条件模拟实验
【解析】【分析】解:A.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A符合题意。
B.装置中的电极模拟了原始地球上的闪电,为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
C.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C不符合题意。
D.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D不符合题意。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推测化学进化过程 ①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在原始大气中)②简单有机物形成复杂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③复杂有机物形成多分子体系(在原始海洋中)④多分子体系进化为原始细胞(在原始海洋中)。米勒模拟实验证明原始地球条件下,简单无机物形成简单有机物是完全可能的。
5.(2020八上·兰州期中)研究生命起源的米勒实验证实了( )
A.原始地球具备产生构成生命体有机物的条件
B.原始地球不具备产生构成生命体有机物的条件
C.原始地球可以形成生命
D.原始地球具备生物生存所需的条件
【答案】A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米勒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米勒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这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米勒实验为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故答案为:A。
【分析】有关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6.(2020八上·东台期中)关于地球原始大气的形成,下列哪一项叙述正确( )
A.原始海洋中水分蒸发形成
B.宇宙空间的气体被地球吸引形成
C.地球上火山喷发形成
D.太阳喷出的气体到达地球形成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7.(2020八下·郓城期末)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成场所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
A.原始海洋、原始海洋 B.原始大气、原始海洋
C.原始海洋、原始大气 D.原始大气、原始陆地
【答案】B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原始大气在高温、雷电以及紫外线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该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起源的后三个阶段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氨基酸小分子的形成是在原始大气中。故答案为:B。
【分析】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8.(2020八下·泾阳月考)1953年,美国科学家米勒模拟原始地球闪电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合成了( )
A. 核酸 B.蛋白质 C.氨基酸 D.脂肪
【答案】C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解: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
米勒的实验中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可见C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
9.(2019·巴中)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学说的正确顺序是( )
①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②有机大分子物质形成原始生命
③原始生命形成原始单细胞生物
④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④①②③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原始大气中的无机小分子物质在紫外线、闪电、高温和宇宙射线等条件的激发下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雨水汇入原始海洋,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逐渐聚集并在外表形成了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这些独立的体系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形式。可见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无机小分子→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10.生命起源于外太空的观点曾令无数研究者激动.根据这种假说,构成生命的分子首先在星云或彗星中生成,然后被陨石和灰尘带入海洋并在那里形成生命.部分科学 家认为原始生命有机体在来到地球以前是在太阳系的另一行星﹣﹣金星或火星上形成的.欧洲火星探测器的最新发现证明了45亿年前火星上有过湖泊和海洋,如果 找到相应的化石,则此说将得以证明.以下哪一项证据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 )
A.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
B.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
C.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
【答案】D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在众多的生命起源的观点中,就有一种观点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推测虽然缺乏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是也有了一些证据.如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等.陨石中发现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天文学家在星际空间发现了数十种有机物,最近发现火星除两极有少量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都能够证明“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
故A、B、C三个选项都不合题意.
D、美国青年学者米勒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大气和闪电,人工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所能证明的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而不是“生命起源于外星球”的观点.故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自然科学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 说,并有很多争议.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 说.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二、实验探究题
得分
11.(2016八上·惠民月考)在探索生命起源的研究中,美国学者米勒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水加入500毫升烧瓶中,抽真空后,从左侧活栓泵入的混合气体中绝不会含下列( )
A.甲烷 B.氧气 C.氨气 D.氢气
(2)再把500毫升烧瓶中的水煮沸,是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沿玻璃管流入5升烧瓶。此时钨电极连续放电,模拟的是下列( )
A.宇宙射线 B.地球喷发出的热
C.大气圈的闪电 D.地球岩石产生的放射线
(3)混合气体在5升烧瓶中反应7天,经冷凝器冷却后,产物沉积在U形管中,对U形管内混合物分析发现,生成的有机小分子物质主要是 ,
(4)该实验表明 。
【答案】(1)B
(2)C
(3)氨基酸
(4)在生命起源过程中,从无机物小分子合成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1)(2)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有水蒸气、氨气、甲烷等,与现在大气成分的主要区别是无氧气.正负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闪电。这主要是为该实验提供了条件。
(3)U形管处为取样活塞,若取样鉴定,可检验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此装置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4)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物形成有机物,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分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水蒸气、氨气、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2.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根据地质学的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 年前形成的。那时,地球的温度 ,地面上常常发生 ,天空中有 。
(2)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 。
(3)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形成了降雨,这些 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 中。
【答案】(1)46;很高;火山喷发;电闪雷鸣
(2)有机物
(3)简单的有机物;简单的有机物;海洋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1)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科学研究还表明,地球经常受到陨石的撞击。 (2)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3)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简单的有机物。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形成了降雨,这些简单的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通过基础概念加深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的理解。
13.去年秋末直至今年春初的连续干旱使我市大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农作物面临大量减产或绝收.请回答:
(1)水是生命之源,在 中,有机物相互作用形成了最初的生命,即原始生命诞生于水,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2)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3)干旱影响春播,从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是因为 ,农民伯伯常在雨后或将种子充分浸泡后再播种就是这个道理.
(4)下表为某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统计数据,表中数据说明:水是 ;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 .
部位 根尖嫩梢 树干 干燥的种子 肉果类果实
含水量/% 60~90 40~50 10~14 60~90
(5)植物主要通过根毛“疯狂喝水”,喝进来的水分绝大多数用于蒸腾作用.“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说明绿色植物不仅能够涵养水源,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 .
(6)缺水引起农作物减产,说明水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是 .
(7)城市管网漏水、农田大水漫灌、工业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不高等水资源浪费现象俯拾皆是.如果你是一名环保专家,你将对我们的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提供什么建议?(至少3条) .
【答案】(1)原始海洋
(2)蒸腾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4)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
(5)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7)工业用水要加大循环使用力度;农业用水要改漫灌为滴灌;生活用水要节约等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1)水是生命之源,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有机物相互作用形成了最初的生命,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生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
(2)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即: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干旱影响春播,从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农民伯伯常在雨后或将种子充分浸泡后再播种就是这个道理.
(4)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
(5)绿色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把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可见,绿色植物不仅能够涵养水源,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光合作用是指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可见,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因此缺水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农作物减产.
(7)由上可以看出水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在工业、农业、生活等方面注意节约用水,如:工业用水要加大循环使用力度,农业用水要改漫灌为滴灌,生活用水要节约等.
故答案为:(1)原始海洋 (2)蒸腾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4)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 (5)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7)工业用水要加大循环使用力度;农业用水要改漫灌为滴灌;生活用水要节约等
【分析】(1)水是生命之源,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2)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3)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4)不同植物含水量不同,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含水量也不同.
(5)绿色植物不仅能够涵养水源,还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6)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7)我们要在工业、农业、生活等方面注意节约用水.
14.(2017七下·容县月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怎样生长?”……生命现象是一个最伟大的秘密,等待着我们无止境地探索。请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而来的。原始生命的诞生的摇篮是 。
(2)古生物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表明: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学家将 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3)作为生物圈中的普通一员,人类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 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胚胎在母体子宫内,通过脐带和 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排出废物。
(4)胎儿在母体内生活40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 ,此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5)进入青春期后,在 的作用下,男孩表现出长出胡须、喉结突出、声音低沉,女孩表现出骨盆宽大、乳房隆起、声调变高等第二性征。
【答案】(1)原始海洋
(2)是否直立行走
(3)受精卵;胎盘
(4)分娩
(5)性激素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其卫生;胚胎发育和营养
【解析】【解答】(1)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2)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学家将是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3)人和较高等的多细胞动物为有性生殖,要形成受精卵,生殖器官产生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受精),受精卵开始分裂→发育成成体.所以 人和多细胞动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4)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40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5)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喉结、腋毛、阴毛以及声音变粗等,女孩乳房增大,脂肪积累增多,身体丰满,臀部变圆等.
故答案为:(1)原始海洋(2)是否直立行走(3)受精卵;胎盘(4)分娩(5)性激素
【分析】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题目,涉及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进化、胎儿及人体的发育、青春期发育的特点等内容,逐一分析解答.
15.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米勒实验装置中[1]内模拟了 的成分,它与现在大气相比主要是不含 ,进行的火花放电是模拟了 ,这主要为该实验提供 。
(2)装置中[2]的作用是 ,[1]下部的冷凝管让反应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这模拟了 。
(3)[3]内含有的有机物是 。
(4)米勒提出的问题是
(5)米勒作出的假设是
(6)米勒得出的结论是
(7)原始大气形成氨基酸的条件是 , ,以及 等自然条件。
(8)米勒的这个实验表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 物质形成 的过程是可能的。
【答案】(1)原始大气;氧气;闪电;能量
(2)提供水蒸气;降雨过程
(3)多种氨基酸
(4)原始地球能否产生出有机物
(5)原始地球能产生出有机物
(6)在一定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够形成有机小分子,原始地球有可能诞生生命
(7)高温;紫外线;雷电
(8)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
【知识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解析】【解答】(1)米勒实验装置中[1]内模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它与现在大气相比主要是不含氧气,进行的火花放电是模拟了闪电,这主要为该实验提供能量 。(2)装置中[2]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气,[1]下部的冷凝管让反应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这模拟了降雨过程 。(3)[3]内含有的有机物是多种氨基酸 。(4)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能否产生出有机物。(5)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能产生出有机物。(6)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条件下,无机小分子能够形成有机小分子,原始地球有可能诞生生命。(7)原始大气形成氨基酸的条件是高温,紫外线, 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8)米勒的这个实验表明了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 无机物物质形成简单的有机物的过程是可能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通过实验探究更清楚的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