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5-12 10:3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地形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2.比较平原地区和山区聚落的布局和形态特征有何不同?
3.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结合实例,分析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三)情感目标
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成功乐趣,增强地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情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教学重点
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3.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影响交通的因素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指导自学法
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几组图片的分析、比较,引出聚落的概念以及分类
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聚落的概念及分类
[比一比]: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区别
[介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二) 地形条件对聚落的影响及其表现
[比一比] :读图,比较一下不同地形影响下,南北方乡村的规模、形状、人口数量等方面的区别。
[案例分析]:请阅读课文P89—90页活动中的三个案例,“山区聚落和平原聚落”、“丽江古城”、“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小组讨论一下所提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指点]: 答案要点
1、(1)图4-3是山区的聚落,图4-4是平原的聚落
(2)山区地形复杂,耕地面积小而分散,以散居最为方便;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广阔,聚落规模大,多呈团聚式
2、(1)丽江古城位于云贵高原上,地势较高,夏季气温较低,所以夏无酷暑;又因为纬度较低和地形的阻隔,受冬季风的影响小,因而冬季温暖。
(2)丽江古城位于地势开阔平坦的山间盆地,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分成多股支流,穿越城区,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聚落特征。
3、在塔里木盆地中,城镇主要分布在山前冲积扇的中下部和主要交通线上。此处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业生产相对发达。
[提问]:你知道,除地形外,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还有哪些吗?
[学生活动]:看图,分析,总结出影响聚落分布的土壤因素、水源因素、气候因素、自然资源因素、交通因素等。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古往今来,交通线路一直是与人们相互联系的纽带。
学生列举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教师归纳):在众多的因素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其深刻。
2.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1)地形大势影响交通线路密度
(实物投影):图4-8中国地势三大阶梯
图4-9 2000年中国交通线路密度分布
(学生回答)
a.对比分析我国地势三大阶梯上交通线路密度
答:第三阶梯密度最大,第二阶梯次之,第一阶梯最小
b.讨论我国地形大势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并且分析原因
答: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交通线路密度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
(教师归纳):练习册P98
(教师讲解):当我们选择中等尺度区域,考察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时,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形区域内,交通线路表现出不同的布局和形态特征。
(实物投影):图4-10四川地形和交通线路分布
(教师提问):四川省不同地形区内交通线路的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
东部盆地的交通线路的布局考虑把城镇连接起来,交通线路形态呈现网状
西部川西高原的交通线路布局考虑避开高大山脉,减缓道路坡度,多呈现线状,沿山谷延伸
2)地形影响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成
(学生回答)
平原地区限制较少,一般呈现网状
山区限制因素教多,呈现“之”字形分布
(教师归纳):惊醒交通线路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实物投影):图4-12兰州城区影像 图4-13兰州城区主要交通线路
图4-14铁路选线
(学生讨论)
3)地形影响交通线路走向
(学生归纳):山区沿山谷或者河谷延伸
(教师讲解):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掌握的工程技能越来越多,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交通线路
4)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不断降低
(实物投影):图4-15成昆铁路盘山路段
图4-16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铁路
(活动讨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到“蜀道不再难”的原因,课后收集资料,查找四川省地形图和交通线路图解决问题,作为课后作业,我们下一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