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基因在染色体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5-12 10:3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7张PPT。第2章理解
教材
新知把握
热点
考向知识点一知识点二考向一应用创新演练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第2节考向二 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
有许多基因。
3.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
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萨顿的“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
假说是运用了类比推理法。
6.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利用了假说—演绎
法。[自读教材·夯基础]1.萨顿的假说[填空]
(1)内容: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关系。
(2)依据: 平行完整性和独立性形态结构单个成对单条父方母方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填空]
(1)实验现象:红眼 (2)实验现象的解释:F2XWYXWXw白眼雄性(3)实验结论: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1.萨顿和摩尔根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提示:萨顿采用的是类比推理的方法,摩尔根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2.果蝇细胞内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吗?请举例说明。
提示:不是。细胞质内的基因不位于染色体上,只有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跟随名师·解疑难]1.果蝇的染色体组成2.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分析
(1)实验现象: (2)相关说明:
①果蝇的红眼、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②F1全为红眼,则红眼是显性性状。
③F2中红眼∶白眼=3∶1,符合分离定律,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④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联系。即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关基因。各种果蝇的基因型及表现型如下表:(3)验证:测交实验。
①过程: ②测交结果:后代中红眼∶白眼=1∶1,符合分离定律。
③结论:决定果蝇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自读教材·夯基础]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填空]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判断正误]
(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 )
(2)在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1.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什么时期?
提示: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具体地说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非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是否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跟随名师·解疑难] 1.遗传因子与染色体上基因的对应关系
(1)分离定律中的一对遗传因子指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不同对的遗传因子指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2.两个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1)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如图: (2)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如图: [例1] 果蝇的大翅和小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用大翅雌果蝇和小翅雄果蝇进行交配,再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实验结果如下:
F1:大翅雌果蝇、雄果蝇共1 237只。
F2:大翅雌果蝇2 159只,大翅雄果蝇1 011只,小翅雄果蝇982只。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果蝇翅形大翅对小翅为显性
B.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果蝇的翅形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C.根据实验结果可证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F2中雌果蝇基因型相同,雄果蝇有两种基因型[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大翅雌果蝇和小翅雄果蝇进行交配,F1全是大翅果蝇,所以大翅对小翅为显性。根据题中信息“F2:大翅雌果蝇2 159只,大翅雄果蝇1 011只,小翅雄果蝇982只”可知,大翅∶小翅≈3∶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又因为大翅果蝇雌雄不等,可推知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遗传图解如下:可见,F2中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分别为XAXA和XAXa。
[答案] D 设计杂交实验,若子代性状与性别相联系,即某一性状只出现在某一性别中,或在不同性别中性状出现的比例不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例2] 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
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  )
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
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
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
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思路点拨] [精讲精析] 由图可知,该果蝇为雄性个体,图中7为X染色体,8为Y染色体,因此,从染色体情况看,它能形成X、Y两种配子。 A项全错误;e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所以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雄性个体中出现的概率高于在雌性个体中出现的概率。B项全错误;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AB进入一个配子,ab进入另一个配子,它们连锁在一起,因此,A、a与B、b之间不能自由组合。C项全错误;只考虑3、4与7、8两对同源染色体时,该果蝇基因型可写成DdXeY,产生DXe、dXe、DY、dY四种配子且数量相等。D项正确。
[答案] D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独立地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答案:C1.探究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探究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性染色体上。典例剖析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方法提出“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起初对此假说持怀疑态度。他和其他同事设计果蝇杂交实验对此进行研究。杂交实验图解如下:P   红眼 (雌)×白眼(雄)
      ↓
F1      红眼(雌、雄)
       ↓ F1雌雄交配
F2  红眼(雌、雄) 白眼(雄)
    3/4   1/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果蝇杂交实验现象________(“支持”或“不支持”)萨顿的假说。根据同时期其他生物学家发现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的事实,摩尔根等人提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使上述遗传现象得到合理的解释。(不考虑眼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的情况) (2)摩尔根等人通过测交等方法力图验证他们提出的假设。以下的实验图解是他们完成的测交实验之一: P 红眼(F1雌)  ×   白眼(雄)
          ↓
测交子代 红眼(雌) 红眼(雄) 白眼(雌) 白眼(雄)
   1/4    1/4   1/4    1/4
(说明:测交亲本中的红眼雌蝇来自于杂交实验的F1)
  ①上述测交实验现象并不能充分验证其假设,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充分验证其假设,请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再补充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和预期子代的基因型即可,控制眼色的等位基因为B、b。提示:亲本从上述测交子代中选取)
写出实验亲本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子代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摩尔根的杂交实验说明果蝇红眼和白眼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又由于白眼性状始终与性别相联系,由此摩尔根推测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上。
(2)①由于测交实验子代性状与性别无关,控制眼色的基因无论位于常染色体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测交结果都相同,因此不能充分验证假设。
②要验证假设,选用的杂交组合要求子代性状与性别有关,常选用隐性雌和显性雄个体杂交: P    XbXb×XBY    
  ↓
测交子代  XBXb(红眼) XbY(白眼) [答案] (1)支持 控制眼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2)①控制眼色的基因无论位于常染色体还是只位于X染色体上,测交实验结果皆相同 ②XbXb、XBY XBXb、XbY归纳拓展 类比推理与假说—演绎法的比较
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假说—演绎是提出问题,作出相应的假说解释,然后通过实验验证其正误。点击下列图片进入点击下列图片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