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二章 第2节 气温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二章 第2节 气温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19 10:13:24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二章 第2节 气温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苍南期末)2019年12月22日是冬至,当天苍南天气预报:小雨,降水量3毫米-5毫米,东北风2级,全天气温8℃~15℃,当前相对湿度91%。对这段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  )
A. 当日平均气温是11.5℃ B.东北风是指西南吹向东北的风
C.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D.降水量是指雨量筒中水的体积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 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因此,风来自北方叫做北风,风来自南方叫做南风。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得数是一个百分比。(也就是指某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之比,这个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雨量筒是用来收集降水的专用器具,用来测定以毫米为单位的降水量。
【解答】A、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因此当日平均气温并不是11.5℃,A不符合题意。
B、东北风就是从东北方向吹来的风,吹向西南方向,B不符合题意。
C、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那么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所以降雨概率会越高,C符合题意。
D、降水量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2019八上·余杭期中)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
C.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百叶箱内温度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相比,箱内平均值低,数值变化小
【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①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②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③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也不一样,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而且南北半球季节相反。④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22℃接近23℃,A不符合题意。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B符合题意。
C、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同一纬度,海拔高,气温低,C不符合题意。
D、百叶箱中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能更客观的反应气温的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2019八上·诸暨月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
A.春天来了,花儿争奇斗艳
B.暖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天气
C.暖锋过境,带来降雪、气温将升高
D.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天气
【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冷锋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可以看出天气变化比较快,而且有降雪,说明是冷锋活动。
故答案为:D
4.(2018八上·湖州期中)据我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小雨,温度:6℃~11℃,风向:无持续风向 ,风力: 微风级”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 6℃~11℃是通过温度计测得
B.“小雨”说明这一天是受高气压控制
C.风向是通过风向标测得
D.风力是通过风速仪测得
【答案】B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通过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测得的; 风向是通过风向标测得 ; 风力是通过风速仪测得 ;高压区多晴朗干燥天气,低压区多阴雨天气。
【解答】A:气温是通过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测得的,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雨”说明这一天是受低气压控制而不是高气压控制,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C:风向是通过风向标测得,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风力是通过风速仪测得,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2018八上·温州期中)下列现象属于描述温州天气的是(  )
A.春季多梅雨 B.冬季无严寒 C.今天阴转晴 D.夏季多台风
【答案】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解答】ABD、春季多梅雨、冬季无严寒、夏季多台风都是温州长期的天气特征,属于气候;故ABD错误;
C、今天阴转晴,描述的短时间的天气状况,属于天气;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6.(2018八上·温州期中)冷锋或暖锋发生时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降雨 B.降温 C.升温 D.台风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暖锋是指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
【解答】冷锋过境会带来降水和降温;暖锋过境会带来降水和升温;故A符合;
故答案为:A。
7.(2018八上·温州期中)下列描述中属于温州的天气现象的是(  )
A.夏季多雨 B.小雨转阴 C.四季分明 D.冬暖夏凉
【答案】B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解答】ACD、夏季多雨、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描述的都是长期的天气表现,属于气候;故ACD错误;
B、小雨转阴是短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属于天气;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8.(2018八上·柯桥期中)人们用“晨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气候的一个特点:气温的日较差远比沿海地区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不同
C.地貌的不同
D.人类活动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地貌类型分为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
【解答】 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及其中的呼伦贝尔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阿尔金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貌类型分为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因此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貌不同。
故答案为:C
9.由下图可知,若重庆气温为28 ℃,此时峨眉山的气温大约是(  )
A.28 ℃ B.11 ℃ C.8 ℃ D.16 ℃
【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气温随高度的改变问题,在对流层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解答】由图可知,峨眉山的高度约为3000米,重庆约为260米,则高度差为:2740米;气温降低:(2740÷100)×0.6℃=16.44℃;所以峨眉山的温度为:28℃-16.44℃=11.56℃;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10.百叶箱内温度计的读数和百叶箱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的读数相比(  )
A.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大 B.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大
C.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 D.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小
【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膨胀测温法采用几何量(体积、长度)作为温度的标志。最常见的是利用液体的体积变化来指示温度的玻璃液体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里,不是阳光直接照射,能准确表示气温。
【解答】百叶箱里的温度计白天和晚上的数值比较客观的反应实际的气温。百叶箱里的数值比太阳光直射下的要低一点。因为太阳光直射下的温度计肯定会比百叶窗内的高,因为外面的是直射.而到了夜里,两者的温度下降一致,所以数值变化会小些.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1.(2019八上·诸暨月考)如图所示是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   。
(2)图中C、D两处中,   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   的影响,届时该地将出现   天气。
【答案】(1)高气压;晴朗
(2)C;冷锋;降温,降雨,大风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大气涡旋称为"高气压" ,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冷锋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答】(1) 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高气压,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晴朗。
(2) 图中C、D两处中,C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冷锋的影响,因为由图片中可以看出,C处尖三角的图案代表的是冷锋符号,冷锋过境时出现降温,降雨,大风 天气。
故答案为:(1)高气压;晴朗(2)C;冷锋;降温;降雨;大风
12.(2018八上·湖州月考)某地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如图为A、B两地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温差达到   ℃。
(2)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   是海洋。
【答案】(1)A;15
(2)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被称为气温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A比B日温差大;一天当中日出气温最低,午后2点气温最高,A地区日温差达15摄氏度;
(2)海洋水的比热大,所以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小,反过来,大陆砂石比热小,气温变化幅度大;故B地是海洋。
故答案为:(1)A;15; (2)B
13.天气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   (长时间、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它的突出特点是   (多变、稳定).
【答案】短时间;多变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
故答案为:短时间;多变.
14.任意写出三个常见的天气谚语.
(1)    
(2)    
(3)    
【答案】(1)蟑螂乱飞,有阵雨
(2)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3)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气象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经验性俗语,在民间流传广泛而且久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解答】解: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蜘蛛结网,久雨必晴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动物对下雨的预报,如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故答案为:(1)蟑螂乱飞,有阵雨;(2)蜘蛛结网,久雨必晴;(3)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15.(2015八上·浙江期中)读下面某北半球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在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以   为特征。
(2)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   锋,该锋面在丁地过境后,丁地的气温会   。
【答案】(1)低;阴雨
(2)暖;上升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甲地为气压中心,天气晴朗。
【解答】(1)从气压线的数值从外到内由高到低,可以判断是甲是在低气压的控制下,通常情况下,低气压控制的地区是阴冷多雨的天气,而高气压控制的地区是晴天少雨,可以判断甲地区天气阴雨为特征。(2)暖锋过境比较平缓,用半圆符号表示,因此,丁地区是暖锋过境,之后气温会上升。
三、解答题
16.读株洲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点 B.约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2)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株洲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0.5℃ B.9℃ C.11.5℃ D.67.5℃
(3)下列对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描述,与这一天株洲所处的季节不相符合的是(  )
A.超市大量销售消暑食品 B.学校放暑假
C.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降温 D.农民采摘春茶
【答案】(1)B
(2)C
(3)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温是一种地理名词,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解答】(1)根据株洲市的气温日变化曲线来看,一天中的最高气温是39度,对应的时间是14时。
(2)气温的日较差的计算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根据图中信息计算得出即可。即39-27.5=11.5
(3)根据一天的气温来看,最低气温都在27.5度,说明可能是夏季,气温比较高。农民采春茶一般在春季。
故答案为:(1)B(2)C(3)D。
17.小明进行一次气温观测实验:他用两支温度计对4月3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观测.他将一支温度计放在阳光下,另一支放在室内,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其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刻 室外温度/℃ 室内温度/℃
2 7 16
4 6 16
6 5 15.5
8 9 16
10 12 18
12 18 20
14 26 21
16 22 20
18 19 19
20 15 18
22 10 17.5
24 8.5 17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室内、室外温度波动的情况是   .
(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
(3)小明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两处的目的是进行   .
【答案】(1)室外波动较大
(2)14时;6时
(3)对照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本题给出了气温观测的实验,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气温的变化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即可。
【解答】从表中能明显得出室内、室外 温度变化的情况是室外波动较大,还可以得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放两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故答案为:(1)室外波动较大(2)14时;6时(3)对照。
18.你会描述天气吗?
如:晴﹣这几天天气真好,天空蓝极了,有时候有云飘过来,清风徐徐,真舒服.
参考教材42页,请你在阴、雨、雪、雹、热、雾、扬尘等天气状况中任选出两种进行描述,并描述一下上本节课时教室外的天气状况.
【答案】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故答案为:今天天气晴转阴,有雾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四、实验探究题
19.按照下列要求,完成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等工具1套。
(1)实践过程:①按照测定气温要求,将   (填仪器)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1.5米);②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   时、14时、20时;③记录观测结果。根据上图可知,当天最高气温    ℃;日平均气温为4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当日的平均气温为    ℃。
(2)已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假如上图的最高气温TA和最低气温TB是同一时间A、B两地测得的数据,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答案】(1)温度计;8;16;10.25
(2)2000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解答】(1)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气温的测量时间由图中信息可知,分别是2时,8时,14时,20时;对比4个温度可知,最高温度为16℃;其平均值为:(4+10+12+16)÷4=10.25;故答案为:温度计;8;16;10.25;
(2)由图中信息可知,A地温度为:16℃;B地的温度为:4℃;(16-4)÷0.6℃=20;所以相对高度为:20×100m=2000m;故答案为:2000;
故答案为:(1)温度计;8;16;10.25;(2)2000.
20.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 ℃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反射型三款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三辆小轿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该实验选取的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   。
(2)该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   ,不足之处是   。
(3)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____。(填字母)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4)15分钟后研究人员发现三个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遮阳帘 普通型 加厚型 折叠反射型
温度/℃ 45 40 30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遮阳帘的遮阳效果最好。
【答案】(1)相同
(2)控制变量法;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
(3)B
(4)折叠反射型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题目叙述可知,该实验中遮阳帘的种类不同,属于变量;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其他量要完全相同,所以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药相同才可以;故答案为:相同;
(2)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该实验过程中的三辆车都加了遮阳帘,没有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存在,现象不够明显;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
(3)既然是对比遮阳帘的效果,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要选择温度比较高的中午最合适,早晨和傍晚气温较低,车内的温度变化较小,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故答案为:B;
(4)遮阳帘的效果好,则应该出现的现象是车内温度最低;对比温度可知,折叠反射型的遮阳帘的遮阳效果最好;故答案为:折叠反射型;
故答案为:(1)相同;(2)控制变量法;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3)B;(4)折叠反射型。
1 / 1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 第二章 第2节 气温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苍南期末)2019年12月22日是冬至,当天苍南天气预报:小雨,降水量3毫米-5毫米,东北风2级,全天气温8℃~15℃,当前相对湿度91%。对这段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  )
A. 当日平均气温是11.5℃ B.东北风是指西南吹向东北的风
C.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D.降水量是指雨量筒中水的体积
2.(2019八上·余杭期中)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
C.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百叶箱内温度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相比,箱内平均值低,数值变化小
3.(2019八上·诸暨月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
A.春天来了,花儿争奇斗艳
B.暖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天气
C.暖锋过境,带来降雪、气温将升高
D.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天气
4.(2018八上·湖州期中)据我市气象台发布天气预报:“小雨,温度:6℃~11℃,风向:无持续风向 ,风力: 微风级”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 6℃~11℃是通过温度计测得
B.“小雨”说明这一天是受高气压控制
C.风向是通过风向标测得
D.风力是通过风速仪测得
5.(2018八上·温州期中)下列现象属于描述温州天气的是(  )
A.春季多梅雨 B.冬季无严寒 C.今天阴转晴 D.夏季多台风
6.(2018八上·温州期中)冷锋或暖锋发生时都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降雨 B.降温 C.升温 D.台风
7.(2018八上·温州期中)下列描述中属于温州的天气现象的是(  )
A.夏季多雨 B.小雨转阴 C.四季分明 D.冬暖夏凉
8.(2018八上·柯桥期中)人们用“晨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形容我国西北广大地区气候的一个特点:气温的日较差远比沿海地区大。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影响
B.海陆位置的不同
C.地貌的不同
D.人类活动的影响
9.由下图可知,若重庆气温为28 ℃,此时峨眉山的气温大约是(  )
A.28 ℃ B.11 ℃ C.8 ℃ D.16 ℃
10.百叶箱内温度计的读数和百叶箱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的读数相比(  )
A.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大 B.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大
C.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 D.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小
二、填空题
11.(2019八上·诸暨月考)如图所示是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   。
(2)图中C、D两处中,   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   的影响,届时该地将出现   天气。
12.(2018八上·湖州月考)某地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如图为A、B两地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温差达到   ℃。
(2)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   是海洋。
13.天气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   (长时间、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它的突出特点是   (多变、稳定).
14.任意写出三个常见的天气谚语.
(1)    
(2)    
(3)    
15.(2015八上·浙江期中)读下面某北半球地区天气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在   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以   为特征。
(2)丁地附近活动的锋面是   锋,该锋面在丁地过境后,丁地的气温会   。
三、解答题
16.读株洲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点 B.约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2)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株洲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0.5℃ B.9℃ C.11.5℃ D.67.5℃
(3)下列对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描述,与这一天株洲所处的季节不相符合的是(  )
A.超市大量销售消暑食品 B.学校放暑假
C.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降温 D.农民采摘春茶
17.小明进行一次气温观测实验:他用两支温度计对4月3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观测.他将一支温度计放在阳光下,另一支放在室内,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其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刻 室外温度/℃ 室内温度/℃
2 7 16
4 6 16
6 5 15.5
8 9 16
10 12 18
12 18 20
14 26 21
16 22 20
18 19 19
20 15 18
22 10 17.5
24 8.5 17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室内、室外温度波动的情况是   .
(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
(3)小明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两处的目的是进行   .
18.你会描述天气吗?
如:晴﹣这几天天气真好,天空蓝极了,有时候有云飘过来,清风徐徐,真舒服.
参考教材42页,请你在阴、雨、雪、雹、热、雾、扬尘等天气状况中任选出两种进行描述,并描述一下上本节课时教室外的天气状况.
四、实验探究题
19.按照下列要求,完成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等工具1套。
(1)实践过程:①按照测定气温要求,将   (填仪器)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1.5米);②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   时、14时、20时;③记录观测结果。根据上图可知,当天最高气温    ℃;日平均气温为4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当日的平均气温为    ℃。
(2)已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假如上图的最高气温TA和最低气温TB是同一时间A、B两地测得的数据,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20.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 ℃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反射型三款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三辆小轿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该实验选取的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   。
(2)该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   ,不足之处是   。
(3)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____。(填字母)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4)15分钟后研究人员发现三个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遮阳帘 普通型 加厚型 折叠反射型
温度/℃ 45 40 30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遮阳帘的遮阳效果最好。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 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因此,风来自北方叫做北风,风来自南方叫做南风。 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绝对湿度的比值,得数是一个百分比。(也就是指某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之比,这个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雨量筒是用来收集降水的专用器具,用来测定以毫米为单位的降水量。
【解答】A、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2时、8时、14时、20时四个时刻的平均气温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四个气温相加除以4),因此当日平均气温并不是11.5℃,A不符合题意。
B、东北风就是从东北方向吹来的风,吹向西南方向,B不符合题意。
C、降水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那么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汽越多,所以降雨概率会越高,C符合题意。
D、降水量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①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②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③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也不一样,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而且南北半球季节相反。④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22℃接近23℃,A不符合题意。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B符合题意。
C、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同一纬度,海拔高,气温低,C不符合题意。
D、百叶箱中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能更客观的反应气温的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冷锋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可以看出天气变化比较快,而且有降雪,说明是冷锋活动。
故答案为:D
4.【答案】B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通过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测得的; 风向是通过风向标测得 ; 风力是通过风速仪测得 ;高压区多晴朗干燥天气,低压区多阴雨天气。
【解答】A:气温是通过百叶箱中的温度计测得的,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雨”说明这一天是受低气压控制而不是高气压控制,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C:风向是通过风向标测得,C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D:风力是通过风速仪测得,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解答】ABD、春季多梅雨、冬季无严寒、夏季多台风都是温州长期的天气特征,属于气候;故ABD错误;
C、今天阴转晴,描述的短时间的天气状况,属于天气;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6.【答案】A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暖锋是指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
【解答】冷锋过境会带来降水和降温;暖锋过境会带来降水和升温;故A符合;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
【解答】ACD、夏季多雨、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描述的都是长期的天气表现,属于气候;故ACD错误;
B、小雨转阴是短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属于天气;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8.【答案】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地貌类型分为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
【解答】 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及其中的呼伦贝尔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鄂尔多斯高原。河西走廊。新疆境内山脉和盆地相间: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阿尔金山。吐鲁番盆地。塔里木河。塔克拉玛干沙漠。地貌类型分为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因此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貌不同。
故答案为:C
9.【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气温随高度的改变问题,在对流层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解答】由图可知,峨眉山的高度约为3000米,重庆约为260米,则高度差为:2740米;气温降低:(2740÷100)×0.6℃=16.44℃;所以峨眉山的温度为:28℃-16.44℃=11.56℃;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10.【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膨胀测温法采用几何量(体积、长度)作为温度的标志。最常见的是利用液体的体积变化来指示温度的玻璃液体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里,不是阳光直接照射,能准确表示气温。
【解答】百叶箱里的温度计白天和晚上的数值比较客观的反应实际的气温。百叶箱里的数值比太阳光直射下的要低一点。因为太阳光直射下的温度计肯定会比百叶窗内的高,因为外面的是直射.而到了夜里,两者的温度下降一致,所以数值变化会小些.
故答案为:C。
11.【答案】(1)高气压;晴朗
(2)C;冷锋;降温,降雨,大风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大气涡旋称为"高气压" ,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冷锋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答】(1) 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高气压,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晴朗。
(2) 图中C、D两处中,C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冷锋的影响,因为由图片中可以看出,C处尖三角的图案代表的是冷锋符号,冷锋过境时出现降温,降雨,大风 天气。
故答案为:(1)高气压;晴朗(2)C;冷锋;降温;降雨;大风
12.【答案】(1)A;15
(2)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被称为气温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A比B日温差大;一天当中日出气温最低,午后2点气温最高,A地区日温差达15摄氏度;
(2)海洋水的比热大,所以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小,反过来,大陆砂石比热小,气温变化幅度大;故B地是海洋。
故答案为:(1)A;15; (2)B
13.【答案】短时间;多变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
故答案为:短时间;多变.
14.【答案】(1)蟑螂乱飞,有阵雨
(2)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3)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气象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经验性俗语,在民间流传广泛而且久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解答】解: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蜘蛛结网,久雨必晴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动物对下雨的预报,如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故答案为:(1)蟑螂乱飞,有阵雨;(2)蜘蛛结网,久雨必晴;(3)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15.【答案】(1)低;阴雨
(2)暖;上升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甲地为气压中心,天气晴朗。
【解答】(1)从气压线的数值从外到内由高到低,可以判断是甲是在低气压的控制下,通常情况下,低气压控制的地区是阴冷多雨的天气,而高气压控制的地区是晴天少雨,可以判断甲地区天气阴雨为特征。(2)暖锋过境比较平缓,用半圆符号表示,因此,丁地区是暖锋过境,之后气温会上升。
16.【答案】(1)B
(2)C
(3)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温是一种地理名词,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解答】(1)根据株洲市的气温日变化曲线来看,一天中的最高气温是39度,对应的时间是14时。
(2)气温的日较差的计算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根据图中信息计算得出即可。即39-27.5=11.5
(3)根据一天的气温来看,最低气温都在27.5度,说明可能是夏季,气温比较高。农民采春茶一般在春季。
故答案为:(1)B(2)C(3)D。
17.【答案】(1)室外波动较大
(2)14时;6时
(3)对照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本题给出了气温观测的实验,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气温的变化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即可。
【解答】从表中能明显得出室内、室外 温度变化的情况是室外波动较大,还可以得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放两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故答案为:(1)室外波动较大(2)14时;6时(3)对照。
18.【答案】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故答案为:今天天气晴转阴,有雾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19.【答案】(1)温度计;8;16;10.25
(2)2000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解答】(1)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气温的测量时间由图中信息可知,分别是2时,8时,14时,20时;对比4个温度可知,最高温度为16℃;其平均值为:(4+10+12+16)÷4=10.25;故答案为:温度计;8;16;10.25;
(2)由图中信息可知,A地温度为:16℃;B地的温度为:4℃;(16-4)÷0.6℃=20;所以相对高度为:20×100m=2000m;故答案为:2000;
故答案为:(1)温度计;8;16;10.25;(2)2000.
20.【答案】(1)相同
(2)控制变量法;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
(3)B
(4)折叠反射型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题目叙述可知,该实验中遮阳帘的种类不同,属于变量;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其他量要完全相同,所以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药相同才可以;故答案为:相同;
(2)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该实验过程中的三辆车都加了遮阳帘,没有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存在,现象不够明显;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
(3)既然是对比遮阳帘的效果,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要选择温度比较高的中午最合适,早晨和傍晚气温较低,车内的温度变化较小,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故答案为:B;
(4)遮阳帘的效果好,则应该出现的现象是车内温度最低;对比温度可知,折叠反射型的遮阳帘的遮阳效果最好;故答案为:折叠反射型;
故答案为:(1)相同;(2)控制变量法;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3)B;(4)折叠反射型。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