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上海市小学数学五年级期末典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上海市小学数学五年级期末典型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09 10:0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上海市小学数学五年级期末典型试卷1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一个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中最多有(  )个面完全相同.
A.2 B.4 C.5 D.6
2.下面各组数中,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是(  )
A.38,56 B.12,36 C.18,47
3.营养学家建议:儿童每天喝水的摄入量约为1500毫升,要达到这个要求,小明每天用底面直径8cm,高10cm的圆柱形水杯喝水,他约喝(  )杯水比较好.
A.2 B.3 C.4 D.5
4.下图中甲的表面积(  )乙的表面积.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5.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的苹果数占这些苹果的(  )
A. B. C.
6.左图是由经过(  )变换得到的.
A.平移 B.旋转 C.对称 D.折叠
7.如图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图形是(  )
A. B. C.
8.一杯牛奶,喝了它的,还剩这杯牛奶的(  )
A.1杯 B. C.
9.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8吨时,每吨价格为3元;当用水量超过8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4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0.如图,绳子的长是   厘米.
11.50以内6和9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
12.在2、9、23、39、110、111中,   能被2整除,3的倍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
13.一个长方体框架,长8cm,宽6cm,高4cm,做这个框架至少要   cm的铁丝,若在表面贴上塑料板,则至少要   cm2塑料板,围上铁皮后在里面最多能装   L水,这个盒子占空间   cm3(铁皮的厚度忽略不计).
14.3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去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15.就是   个,再加上4个,等于   个,也就是   .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6.长方体的面中可能有正方形,正方体的面中不可能有长方形.   .(判断对错)
17.因为21÷3=7,所以3和7是因数,21是倍数.   (判断对错)
18.长方形两条对边互相平行,两条邻边互相平行.   (判断对错)
19.2个长方体表面积相等,棱长之和也一定相等.   (判断对错)
20.如图的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判断对错)
21.有10瓶外观同样的水,9瓶质量相同,1瓶稍重.用天平秤,不可能一次就找到这瓶稍重的.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先从下面的数中圈出合数,再把它们分解质因数.
27、39、119、97、45
23.通分,并比较每组数的大小.
(1)和
(2)和
(3)和
24.直接写出得数.
1 240﹣80= 8×500=
305×0= 51×2=
303×7≈ 198×4≈ 505﹣297≈ 203+196≈
五.应用题(共2小题)
25.一个教室长6米,宽4.4米,高3米,要粉刷它的四壁和顶棚,除去门窗28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25千克,那么共需要涂料多少千克?
26.一根绳子长50米,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六.解答题(共4小题)
27.用96厘米的一根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每条棱长多少厘米?
28.用一根240cm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它的长、宽、高的比是1:1:2,再把它的五个面糊上纸(如图,底面不糊纸),做一个长方体孔明灯.
①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②这个孔明灯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9.将方格中的图形按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变成图形B,再将图形B画一个对称图形.
30.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地震之后,社会各界都纷纷捐款,观察下面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到5月18日累计捐款   亿元.
(2)5月16日捐款   亿元.
(3)哪一天捐得款最多?简要的写出自己的推理与计算过程.
2021-2022学年上海市人教新版五年级下学期期末典型试卷汇编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一个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中最多有(  )个面完全相同.
A.2 B.4 C.5 D.6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一般情况,长方体最多有两个面完全相同,最多4条棱长度相等;特殊情况,如果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时,最多有4个面是完全相同,最多8条棱长度相等.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下面各组数中,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是(  )
A.38,56 B.12,36 C.18,47
【分析】根据2、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必须是偶数且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A中38和56都是2的倍数,不是3的倍数.
B中12和3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C中18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47不是2的倍数,也不是3的倍数.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2、3的倍数的特征.
3.营养学家建议:儿童每天喝水的摄入量约为1500毫升,要达到这个要求,小明每天用底面直径8cm,高10cm的圆柱形水杯喝水,他约喝(  )杯水比较好.
A.2 B.3 C.4 D.5
【分析】此题可先求出这个圆柱形水杯的容积,然后再求出1500毫升是几杯水的毫升数,问题得解.
【解答】解:3.14×(8÷2)2×10
=3.14×16×10
=50.24×10
=502.4(立方厘米)
=502.4毫升
≈500毫升
1500÷500=3(杯)
答:他约喝3杯水比较好.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水杯的容积.
4.下图中甲的表面积(  )乙的表面积.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分析】因为在顶点处的小正方体外露小正方体的3个面,拿掉这个小正方体后又露出和原来相同的3个面,虽然乙的体积比甲减少了,但是乙的表面积和甲的表面积相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从乙的顶点处拿掉这个小正方体后又露出和原来相同的3个面,所以甲的表面积和乙的表面积相等.
答:甲的表面积等于乙的表面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应用.
5.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的苹果数占这些苹果的(  )
A. B. C.
【分析】把这10个苹果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每个盘子里放1份,即每个盘子放的苹果数占这些苹果的.
【解答】解:1÷2
答:每个盘子放的苹果数占这些苹果的.
故选:B.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6.左图是由经过(  )变换得到的.
A.平移 B.旋转 C.对称 D.折叠
【分析】采用平移的方法,平移4次,复制下图案,即可得到左图.
【解答】解:采用平移的方法,平移4次,复制下图案,即可得到左图.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
7.如图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图形是(  )
A. B. C.
【分析】找一张纸,裁一个正方形,上折,右折,沿虚线剪开,然后把余下的部分展开,即可得解.
【解答】解:经过实践,两次折叠后沿虚线剪开,图形展开,即可得解,图形是B的图形;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
8.一杯牛奶,喝了它的,还剩这杯牛奶的(  )
A.1杯 B. C.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杯牛奶的总量看作单位“1”,用1减去喝的牛奶占这杯牛奶的分率,求出还剩这杯牛奶的几分之几即可.
【解答】解:1
答:还剩这杯牛奶的.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运算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用减法解答.
9.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8吨时,每吨价格为3元;当用水量超过8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4元.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分析】图A,表示用水量与水费成正比例,说明每吨水的单价不变,不符合题意;
图B,表示用水量超过8吨后每吨水费价格不是3元,符合题意;
图C,表示用水量超过8吨后每吨水的水费低于3元,不符合题意;
图D,表示用水量超过4吨后每吨水的水费大于3元,不符合题意;据此解答.
【解答】解:图A,表示用水量与水费成正比例,说明每吨水的单价不变,不符合题意;
图B,表示用水量超过8吨后每吨水费价格不是3元,符合题意;
图C,表示用水量超过8吨后每吨水的水费低于3元,不符合题意;
图D,表示用水量超过4吨后每吨水的水费大于3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0.如图,绳子的长是 340 厘米.
【分析】由图可以观察,绳子的长度是2个长宽的长度和4个高的长度以及打结部分构成,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60+40+)×2+30×4+20=100×2+120+20=340厘米;
答:绳子的长是340厘米.
故答案为:340.
【点评】此题要看清绳子的段数.
11.50以内6和9的公倍数有 18,36 ,最小公倍数是 18 .
【分析】根据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由此解答.
【解答】解:50以内6的倍数有:6,12,18,24,30,36,42,48;
50以内9的倍数有:9,18,27,36,45;
50以内6和9的公倍数有:18,36;
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
故答案为:18,36;18.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2.在2、9、23、39、110、111中, 2,110 能被2整除,3的倍数有 9,39,111 ,质数有 2,23 ,合数有 9,39,110,111 .
【分析】能被2整除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除了1和它本身没有别的因数的数是质数,还有别的因数的数是合数,据此填空.
【解答】解:(1)2,110个位上分别是2和0,所以这两个数能被2整除.
(2)9,39,111这三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和能被3整除,所以这三个数是3的倍数.
(3)2的因数有:1.2.23的因数有:1,23.所以2,23是质数.
(4)9的因数有:1,3,9.39的因数有:1.3,13,39.110的因数有:1,2,11,55,110.111的因数有:1,3,37,111.
故答案为:2,110;9,39,111;2,23;9,39,110,111.
【点评】这道题目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2,3,5的倍数特征,以及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13.一个长方体框架,长8cm,宽6cm,高4cm,做这个框架至少要 72 cm的铁丝,若在表面贴上塑料板,则至少要 208 cm2塑料板,围上铁皮后在里面最多能装 0.192 L水,这个盒子占空间 192 cm3(铁皮的厚度忽略不计).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a+b+h)×4,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长方体的容积(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8+6+4)×4
=18×4
=72(厘米),
(8×6+8×4+6×4)×2
=(48+32+24)×2
=104×2
=208(平方厘米),
8×6×4=192(立方厘米),
192立方厘米=0.192升,
答:做这个框架至少需要72厘米的铁丝,至少需要208平方厘米的塑料板,围上铁皮后在里面最多能装0.192升水,这个盒子的占空间192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72、208、0.192、192.
【点评】解答有关长方体计算的实际问题,一定要搞清所求的是什么,再进一步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解答问题.
14.3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26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去掉 12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分析】把3化成假分数是,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表示这样的26份.根据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即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它里面有26个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最小的质数是2,2,即14个这样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要去掉(26﹣14)个,即12这样的分数单位.
【解答】解:3的分数单位是 ,它里面有 26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去掉 1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故答案为:,26,12.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分数及分数单位的意义、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分数(m、n均为等于0的自然数),就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n就是这样分数单位的个数.
15.就是 3 个,再加上4个,等于 7 个,也就是 1 .
【分析】里面有1个,里面有2个,1个加上2个,是3个,再加上4个,等,7个,也就是1,据此解答.
【解答】解:就是3个,再加上4个,等于7个,也就是1.
故答案为:3,7,1
【点评】考查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三.判断题(共6小题)
16.长方体的面中可能有正方形,正方体的面中不可能有长方形. √ .(判断对错)
【分析】长方体的面中可能有正方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正方体的面中不可能有长方形,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长方体的面中可能有正方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正方体的面中不可能有长方形,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运用.
17.因为21÷3=7,所以3和7是因数,21是倍数. × (判断对错)
【分析】因数和倍数是相对的,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只能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另一个数是这个数的因数;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因为21÷7=3,只能说21是7的倍数,7是21的因数;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应明确倍数和因数是相对的,一个不能独立存在.
18.长方形两条对边互相平行,两条邻边互相平行.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可知,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相对的两边互相平行.
【解答】解:长方形两条对边互相平行,两条邻边互相垂直.
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特征.
19.2个长方体表面积相等,棱长之和也一定相等.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通过举例证明,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厘米、4厘米、6厘米,
表面积为:(2×4+2×6+4×6)×2
=44×2
=88(平方厘米)
棱长总和为:(2+4+6)×4
=12×4
=48(厘米)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厘米、2厘米、10厘米,
表面积为:(2×2+2×10+2×10)×2
=44×2
=88(平方厘米),
棱长总和为:(2+2+10)×4
=14×4
=56(厘米);
所以“2个长方体表面积相等,棱长之和也一定相等”的说法是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棱长总和公式进行分析判断.
20.如图的空白部分占整个图形的. × .(判断对错)
【分析】将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为分数,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如下图:
此三角形的面积虽然分成了3份,但不是“平均分”成3份,所以空白部分不占整个图形的;
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注意“平均分”这一要素.
21.有10瓶外观同样的水,9瓶质量相同,1瓶稍重.用天平秤,不可能一次就找到这瓶稍重的.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题意,如果任取2瓶,分别放在天平两侧,天平不平衡,则下沉的一瓶就是稍重的一瓶。据此判断。
【解答】解:如果任取2瓶,分别放在天平两侧,天平不平衡,则下沉的一瓶就是稍重的一瓶,所以有10瓶外观同样的水,9瓶质量相同,1瓶稍重.用天平秤,有可能一次就找到这瓶稍重的一瓶。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天平秤平衡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题(共3小题)
22.先从下面的数中圈出合数,再把它们分解质因数.
27、39、119、97、45
【分析】自然数中,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一个合数可以写成几个质数连乘积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由此解答.
【解答】解:如图所示:
27=3×3×3
39=3×13
119=7×17
45=3×3×5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和掌握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及意义,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23.通分,并比较每组数的大小.
(1)和
(2)和
(3)和
【分析】通分就是把几个不同分母(或分子)的分数化成相同分母(或分子)的分数,方法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一个数,使分母(或分子)为两个分数的分母(或分子)的最小公倍数,而大小变的分数.同分母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或同分子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就是大).
【解答】解:(1)(1)和
11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1×5=55


(2)和
12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3×3×4=36


(3)和
15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90


【点评】通分是分数加减运算或分数比较大小的重要一步,要熟练掌握.
24.直接写出得数.
1 240﹣80= 8×500=
305×0= 51×2=
303×7≈ 198×4≈ 505﹣297≈ 203+196≈
【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估算方法以及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口算即可.
【解答】解:
1 1 240﹣80=160 8×500=4000
305×0=0 51×2=102
303×7≈2100 198×4≈800 505﹣297≈200 203+196≈400
【点评】本题属于基本的计算,在平时注意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五.应用题(共2小题)
25.一个教室长6米,宽4.4米,高3米,要粉刷它的四壁和顶棚,除去门窗28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用涂料0.25千克,那么共需要涂料多少千克?
【分析】首先搞清这道题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其次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由五个长方形组成,缺少下面,最后计算这五个面的面积减去门窗面积就是粉刷的面积,然后用粉刷的面积乘每平方米用涂料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6×4.4+6×3×2+4.4×3×2﹣28)×0.25
=(26.4+36+26.4﹣28)×0.25
=(88.8﹣28)×0.25
=60.8×0.25
=15.2(千克)
答:共需要涂料15.2千克.
【点评】这是一道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在计算时要分清需要计算几个长方形面的面积,缺少的是哪一个面的面积,从而列式解答即可.
26.一根绳子长50米,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分析】求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50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都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1÷7
50÷7(米)
答:每段占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
六.解答题(共4小题)
27.用96厘米的一根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每条棱长多少厘米?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用棱长总和除以12即可.
【解答】解:96÷12=8(厘米),
答:这个框架的棱长是8厘米.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棱长总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28.用一根240cm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它的长、宽、高的比是1:1:2,再把它的五个面糊上纸(如图,底面不糊纸),做一个长方体孔明灯.
①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②这个孔明灯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用棱长总和除以4求出长、宽、高的和,再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分别求出长、宽、高;
①下面为空,是求剩下5个面的总面积,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②求容积,根据容积(体积)公式:v=abh进行求解即可.
【解答】解:①240÷4=60(厘米)
1+1+2=4
60(厘米)
60(厘米)
60(厘米)
15×15+15×30×4
=225+450×4
=225+1800
=2025(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2025平方厘米的纸.
②15×15×30=6750(立方厘米);
答:个孔明灯的容积是6750立方厘米.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掌握长方体特征、棱长总和公式、表面积、容积公式,关键是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分别求出长、宽、高.
29.将方格中的图形按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变成图形B,再将图形B画一个对称图形.
【分析】(1)根据旋转图形的特征,图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点均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边线垂直于对称轴,在直线a的另一旁分别画出图B的各个对称点,然后依次连接起来即可得到图B的轴对称图形C.
【解答】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点评】本题是考查作旋转图形、轴对称图形,作图时要根据旋转图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画.
30.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地震之后,社会各界都纷纷捐款,观察下面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到5月18日累计捐款 89.45 亿元.
(2)5月16日捐款 18.31 亿元.
(3)哪一天捐得款最多?简要的写出自己的推理与计算过程.
【分析】(1)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到5月18日累计捐款89.45万元.
(2)用5月16日累计捐款的数量减去5月16日累计捐款的数量就是5月16日捐款的数量,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减法.
(3)要想知道哪一天捐款的数量最多,先用后一天累计捐款的数量减去前一天累计捐款的数量,分别求出每天的捐款数量,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1)答:到5月18日累计捐款89.45万元.
(2)31.75﹣13.44=18.31(万元),
答:5月16日即可18.31万元.
(3)89.45﹣60.23=29.22(万元),
60.23﹣31.75=28.48(万元),
31.75﹣13.44=18.31(万元),
13.44﹣8.77=4.67(万元),
8.77﹣2.21=6.56(万元),
29.22>28.48>18.31>4.67>6.56,
答:5月18日即可最多.
故答案为:89.45;18.31.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