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上海市小学数学五年级期末典型试卷3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面图形中,是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2.从0、1、5、6这四个数中,任意选出三个数组成三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
A.510 B.610 C.615 D.650
3.363至少减去( )后,能同时被2、3、5整除.
A.3 B.13 C.23 D.8
4.如图中,甲、乙两部分的周长相比较,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5.把一个棱长为a米的正方体,任意截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米.
A.6a2 B.8a2 C.10a2 D.12a2
6.把化成分数部分是最简真分数的带分数的方法应该是( )
A.先约简再化成带分数
B.先化成带分数再把分数部分约简
C.都可以,结果一样
D.不可以,结果不一样
7.有10个玻璃珠,其中一个略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才能保证找到它.
A.2 B.3 C.4
二.填空题(共4小题)
8.一个三位数,含有因数3,又是2和5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 .
9.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
10.下列图形中有 个轴对称图形,其中图形 只有1条对称轴.
11.三个人分一袋糖,前两个人分别分得和,第三个人得到这一袋糖的
三.判断题(共4小题)
12.长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对错判断)
13.的分母扩大5倍,分子增加28后,分数大小不变. (判断对错)
14.一块地,种了黄瓜,还剩公顷没种. (判断对错)
15.有10瓶外观同样的水,9瓶质量相同,1瓶稍重.用天平秤,不可能一次就找到这瓶稍重的.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6.看图计算.
①
②
17.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 1()
()
五.应用题(共4小题)
18.做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2厘米、9厘米、6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木条?
19.有642盒牛奶,分别用6盒装和8盒装的箱子去装,选哪种箱子才能正好装完呢?
20.一间会议室长9米,宽6米,高4米,门窗面积一共是20平方米.在会议室的四壁和顶棚贴上壁纸,一共花了3080元.每平方米壁纸花多少元?
21.一根绳子长50米,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六.操作题(共1小题)
22.如图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是的请在□里画“√”.
七.解答题(共5小题)
23.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长8dm,宽6dm,高4dm,水深2.8dm.如果投入一块棱长为4dm的正方体铁块,缸里的水溢出多少升?
24.小船图从左下方移至右上方,要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
25.某商场去年下半年每月羊毛衫的销售情况如表
月份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销售量(件) 200 370 700 1200 800 300
(1)根据表中是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这个商场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羊毛衫多少件?
26.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地的折线统计图.
①甲、乙两位同学 先到达B地.
②前1小时,甲同学骑了 米,乙同学骑了 米
③前4千米, 跑得快些,最后4千米, 跑得快些、
27.有13盒糖果,其中12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几颗糖,如果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可以找出这盒糖果?请写出过程.
2021-2022学年上海市人教新版五年级下学期期末典型试卷汇编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面图形中,是正方体的是( )
A. B. C. D.
【分析】依据正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它是由六个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所有的面完全相同,十二条棱长短完全相同.据此即可判断.
【解答】解:A是正方体,B是长方体,C是正方形,D是棱台;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依据正方体的特征解决问题.
2.从0、1、5、6这四个数中,任意选出三个数组成三位数,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 )
A.510 B.610 C.615 D.650
【分析】根据2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如果是偶数,这个数就是2的倍数;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是0或5,这个数就是5的倍数;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要想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一定是0;再根据要想组成的数最大,要把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要想组成的数最小,要把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排下来,但是最高位不能是零.即可解答.
【解答】解:在0、1、5、6这四个数中,选择三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最大三位数是:510;
故选:A.
【点评】本题是考查2、3、5的倍数的特征,注意,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个位一定是0.
3.363至少减去( )后,能同时被2、3、5整除.
A.3 B.13 C.23 D.8
【分析】根据2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如果是偶数,这个数就是2的倍数;根据5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是0或5,这个数就是5的倍数;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要想同时是2、3、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一定是0,各位上的数字之和一定是3的倍数.
【解答】解:363﹣3=360
3+6+0=9
9是3的倍数
因此,363至少减去3后,能同时被2、3、5整除.
故选:A.
【点评】此题是考查2、3、5的倍数特征,一个数要想同时能被2、3、5整除,这个数必须同时具备2、3、5的倍数特征.
4.如图中,甲、乙两部分的周长相比较,甲的周长( )乙的周长.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分析】由图意可知:甲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宽+公共曲线边长,乙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宽+公共曲线边长,所以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解答】解:因为甲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宽+公共曲线边长,
乙的周长=长方形的长+宽+公共曲线边长,
所以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故选:C.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曲线部分是二者的公共边长,从而轻松求解.
5.把一个棱长为a米的正方体,任意截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米.
A.6a2 B.8a2 C.10a2 D.12a2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一个棱长为a米的正方体,任意截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面的面积,即增加了2a2平方米,于是可以求出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解答】解:a×a×6+a×a×2,
=6a2+2a2,
=8a2;
答: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8a2平方米.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把一个正方体任意截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面的面积.
6.把化成分数部分是最简真分数的带分数的方法应该是( )
A.先约简再化成带分数
B.先化成带分数再把分数部分约简
C.都可以,结果一样
D.不可以,结果不一样
【分析】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时,可以先约简再化成带分数或先化成带分数再把分数部分约简.
【解答】解:把化成分数部分是最简真分数的带分数的方法应该是先约简再化成带分数或化成带分数再把分数部分约简.
故选:C.
【点评】此题是考查假分数化带分数的方法,可以先约分再化带分数,也可以化成带分数再把分数部分进行约分.
7.有10个玻璃珠,其中一个略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才能保证找到它.
A.2 B.3 C.4
【分析】第一次:把10个玻璃珠平均分成两份,每份5个,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第二次:从天平秤较高端的5个玻璃珠中任取4个,平均分成两份,每份2个,若天平秤平衡,则未取那个玻璃珠即为较轻的,若天平秤不平衡;第三次:把天平秤较高端的2个玻璃珠,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较高端的即为较轻的,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第一次:把10个玻璃珠平均分成两份,每份5个,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第二次:从天平秤较高端的5个玻璃珠中任取4个,平均分成两份,每份2个,若天平秤平衡,则未取那个玻璃珠即为较轻的,若天平秤不平衡;第三次:把天平秤较高端的2个玻璃珠,分别放在天平秤两端,较高端的即为较轻的.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天平秤平衡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题(共4小题)
8.一个三位数,含有因数3,又是2和5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 990 .
【分析】根据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可以得出:该两位数的个位是0;进而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即该数各个数位上数的和能被3整除,得出:十位上的数是9;继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一个三位数,既含有因数3,又是2和5的倍数,这个数最大是990.
故答案为:99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判断出个位数,进而根据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推断出十位上的数,继而得出结论.
9.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
3 .
【分析】假分数化带分数或整数的方法是用分子除以分母商为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解答】解:2;
3.
故答案为:2,3,
【点评】此题是考查假分数化带分数或整数的方法,属于基础知识,要记住化法.
10.下列图形中有 4 个轴对称图形,其中图形 ③ 只有1条对称轴.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图形①③④⑥是轴对称图形,共4个;其中图形③只有1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4,③.
【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即可解答问题.
11.三个人分一袋糖,前两个人分别分得和,第三个人得到这一袋糖的
【分析】把一袋糖的总数看作单位“1”,前两个人分别分得和,用1分别减去前两个人分得的数量所占的分率即得第三个人得到这一袋糖的几分之几.
【解答】解:1
答:第三个人得到这一袋糖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标准量,即单位“1”.
三.判断题(共4小题)
12.长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 .(对错判断)
【分析】长方形的性质:有四条边,对边平行且相等;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解答】解: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及性质,应灵活掌握.
13.的分母扩大5倍,分子增加28后,分数大小不变. √ (判断对错)
【分析】的分子增加28,变成7+28=35,是原来的5倍,分母扩大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解答】解:的分母扩大5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也应该扩大5倍,大小才能不变.
7×5=35.
35﹣7=28.
所以当分子增加28后,分数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先观察分子或分母之间的变化,发现规律,再进一步通过计算解答问题.
14.一块地,种了黄瓜,还剩公顷没种. × (判断对错)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一块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种了黄瓜,求剩下没种的用单位“1”减去等于,由于是占得分率,没单位,所以剩下的也得没有单位,据此判断.
【解答】解:1,
答:还剩没种.原题中带单位了,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关键是知道是占得分率,没单位,所以剩下的也得没有单位.
15.有10瓶外观同样的水,9瓶质量相同,1瓶稍重.用天平秤,不可能一次就找到这瓶稍重的. × .(判断对错)
【分析】根据题意,如果任取2瓶,分别放在天平两侧,天平不平衡,则下沉的一瓶就是稍重的一瓶。据此判断。
【解答】解:如果任取2瓶,分别放在天平两侧,天平不平衡,则下沉的一瓶就是稍重的一瓶,所以有10瓶外观同样的水,9瓶质量相同,1瓶稍重.用天平秤,有可能一次就找到这瓶稍重的一瓶。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天平秤平衡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6.看图计算.
①
②
【分析】①两个相同的正三角形,把每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表示.左图表示,右图表示,1.
②两个相同的圆,把每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表示.左图表示,右图表示表从5份中拿走3份还剩下2份,即表示.
【解答】解:①
1
②
.
【点评】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同分母分母相加的算理.
17.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 1()
()
【分析】(1)、(5)根据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2)根据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减法;
(4)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6)按照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解答】解:(1)5
=5﹣()
=5﹣1
=4
(2)
()
1
=1
(3)1()
=1
=1
(4)
=()+()
=1
=1
(5)()
=0
(6)
=1
【点评】考查了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五.应用题(共4小题)
18.做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2厘米、9厘米、6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木条?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12+9+6)×4
=27×4
=108(厘米)
答:至少需要108厘米的木条.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19.有642盒牛奶,分别用6盒装和8盒装的箱子去装,选哪种箱子才能正好装完呢?
【分析】选哪个箱子能正好装完,只要依据整除的意义,谁能整除642,就选那种包装箱,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642÷6=107
642÷8=80.25
所以每箱装6盒能正好把642盒牛奶装完;
【点评】此题主要依据整除的意义解决问题,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一间会议室长9米,宽6米,高4米,门窗面积一共是20平方米.在会议室的四壁和顶棚贴上壁纸,一共花了3080元.每平方米壁纸花多少元?
【分析】首先搞清这道题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其次分清装饰的是顶棚和四壁,缺少下面,计算这5个面的总面积,再减去门窗面积,就是需要贴壁纸的面积;用总钱数除以需要贴壁纸的面积,即可得解;由此解答.
【解答】解:9×6+9×4×2+6×4×2﹣20
=54+72+48﹣20
=174﹣20
=154(平方米);
3080÷154=20(元);
答:每平方米壁纸花20元.
【点评】这是一道长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在计算时要分清需要计算几个长方形面的面积,缺少的是哪一个面的面积.
21.一根绳子长50米,平均分成7段,每段占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
【分析】求每段长是这根绳子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求的是分率;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50米,求的是具体的数量;都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1÷7
50÷7(米)
答:每段占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具体的数量还是分率,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
六.操作题(共1小题)
22.如图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是的请在□里画“√”.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依次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知:
【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七.解答题(共5小题)
23.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长8dm,宽6dm,高4dm,水深2.8dm.如果投入一块棱长为4dm的正方体铁块,缸里的水溢出多少升?
【分析】由题意可知:正方体铁块的体积+原有水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3即可逐步求解.
【解答】解:4×4×4+8×6×2.8﹣8×6×4
=16×4+48×2.8﹣48×4
=64+134.4﹣192
=198.4﹣192
=6.4(立方分米)
6.4立方分米=6.4升
答:缸里的水溢出6.4升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正方体铁块的体积+原有水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从而可以逐步求解.
24.小船图从左下方移至右上方,要先向 右(或上) 平移 7(或4) 格,再向 上(或右) 平移 4(或7) 格.
【分析】根据图形平移的特征,小船图从左下方移至右上方,要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4格,或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7格.
【解答】解:如图:
小船图从左下方移至右上方,要先向右(或上)平移7(或4)格,再向上(或右)平移4(或7)格.
故答案为:右(或上),7(或4),上(或右),4(或7).
【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平移,注意:平移格数是指对应点(边)平移的格数,不是两图的距离的格数.
25.某商场去年下半年每月羊毛衫的销售情况如表
月份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销售量(件) 200 370 700 1200 800 300
(1)根据表中是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
(2)这个商场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羊毛衫多少件?
【分析】(1)根据下半年每月羊毛衫的销售情况表,在统计图中分别找出月数对应的销售件数,连接即可;
(2)把下半年每月销售羊毛衫加起来再除以6件数这个商场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羊毛衫的件数.
【解答】解:(1)如图:
(2)(200+370+700+1200+800+300)÷6
=3570÷6
=595(件),
答:这个商场下半年平均每月销售羊毛衫595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统计表画出条形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基本的信息,解决要求的问题.
26.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地的折线统计图.
①甲、乙两位同学 乙 先到达B地.
②前1小时,甲同学骑了 5800 米,乙同学骑了 9000 米
③前4千米, 甲 跑得快些,最后4千米, 乙 跑得快些、
【分析】(1)由统计图知,乙用2小时到达,甲用2.5小时到达,所以乙先到达B地,两人所用的时间相差是:2.5﹣2=0.5小时,
(2)由图可知:前1小时,甲同学骑了5800米,乙同学骑了9000米;
(3)前4千米,甲跑得快些,最后4千米,乙跑得快些.
【解答】解:通过统计图可知:①甲、乙两位同学乙先到达B地.
②前1小时,甲同学骑了5800米,乙同学骑了9000米
③前4千米,甲跑得快些,最后4千米,乙跑得快些;
故答案为:乙,5800,9000,甲,乙.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折线统计图得出正确的信息,解决的是实际问题,比较典型.
27.有13盒糖果,其中12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几颗糖,如果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可以找出这盒糖果?请写出过程.
【分析】天平是用来称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此题并不是称量物体的质量,而是使用天平来比较物体质量的大小,所以,在调好的天平两盘中分别放上物体,当哪边的托盘上升,则说明这边托盘中的物体质量偏小.
【解答】解:第一次称量:在天平两边各放6盒,可能出现两种情况:(把少的那盒看做次品)
①如果天平平衡,则次品在剩余的那盒;
②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在托盘上升那边的6盒里;
第二次称量:取托盘上升的6盒,在左、右盘中分别放3盒,上升者有次品.
第三次称量:取托盘上升的3盒中的2盒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个是次品,如果不平衡,则上升者是次品.
答:至少3次可以找出这盒糖果.
【点评】该题考查了利用天平判断物体质量的技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借助一定的数学思维方式进行解答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