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七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七上·柯桥期中)下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①位于液泡的上方 ②位于液泡的下方 ③逆时针 ④顺时针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倒像,左右相反、上下对调。要知道细胞中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移动方向的方法有两种,一、可通过画左右对称图形和上下对称图形得到实际细胞的位置;二、可通过将画有细胞像的纸旋转180 所看到的即是实际的物体的位置。
【解答】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倒像。根据分析中提供的方法可通过将画有细胞像的纸旋转180 ,能发现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上方,移动的方向不变仍是逆时针的,所以①③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
2.临时装片出现了气泡,这主要是哪个操作步骤不符合要求( )
A.净片 B.滴水 C.盖片 D.染色
【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装片出现了气泡,是在盖片的时候没有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而产生的。在盖片时,应该先将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另一侧缓缓地放下。故答案选: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临时装片制作时盖片的方法。
3.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如果看不清纤毛,应该如何调节( )
A.减小光圈 B.增大光圈
C.移动装片 D.使用凹面反光镜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此题可从显微镜的使用常识中获得解答:标本染色时我们使用较明亮的视野观察,标本不染色时我们用暗视野观察.
【解答】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为避免染液对草履虫的伤害,对制成的标本不进行染色;因此要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用暗视野.选项中,减小光圈可以使视野变暗.故选:A.
4.如图是小红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其中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甲→丙 D.甲→丙→乙→丁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原细胞(甲)细胞染色体进行复制后,细胞核一分为二(丙),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丁),最后形成两个子细胞(乙)。因此本题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
5.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染色方法应是( )
A.先滴碘液,再盖盖玻片
B.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表皮上
C.先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再将洋葱表皮展平在其中
D.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在染色时,应该先盖上盖玻片,然后再盖玻片的一侧滴上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溪吸引,因此答案选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染色方法。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
A.模糊、变暗 B.模糊、变亮 C.清晰、变亮 D.清晰、变暗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先用低倍镜再转换高倍镜的时,焦点产生微小变化,需要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焦,不然视野会模糊;同时,因为放大倍数的增加,进入视野的光线变少,所以会导致变暗。因此本题应该选A。
【分析】解答本题的方法在于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7.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成熟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在生物体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分裂出许多的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外,大部分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发生了变化,形成的不同的组织。干细胞通过诱导,能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这就是细胞的分化过程。故答案选: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分化的作用。
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的不同结构主要是由于细胞( )
A.生长的结果 B.分裂的结果 C.分化的结果 D.癌变的结果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基本的生命活动:分裂、生长、分化。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多;生长是使细胞的体积由小变大;分化是使细胞形成不同的结构,执行不同的功能。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结构主要是由于细胞的分化。故答案选: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就是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过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
9.下列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
B.人体内担负着运输任务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
C.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D.系统是动物体具有而植物体不具有的结构层次
【答案】D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动植物的组织类型。A项,植物的体表为保护组织,动物的体表覆盖着的为上皮组织;B项,人体能担负着运输任务的是血液,血液为结缔组织;C项,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细胞构成,属于肌肉组织。因此本题选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动植物组织类型的区别。
10.某同学列出的几种组织及举例,错误的一项是( )
A.上皮组织﹣﹣汗腺
B.输导组织﹣﹣血液
C.结缔组织﹣﹣骨质
D.营养组织﹣﹣叶肉
【答案】B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动植物的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所特有的,而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本题应该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会区分动植物基本组织的类型,及掌握常见结构的组织类型。
11.属于组织的一项是( )
A.肌细胞 B.血液 C.唾液腺 D.肱二头肌
【答案】B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组织器官的概念。细胞分化后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叫做组织。肌细胞在层次结构上属于细胞;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唾液腺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功能,属于器官;肱二头肌由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等构成,能完成收缩牵引骨移动,既由不同组织构成又具备一定功能,所以属于器官。故答案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区别组织与器官的特点。
12.有关动植物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B.植物的叶片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果实和人体的皮肤都属于组织
D.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
【答案】C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各种不同的组织都是由细胞的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而形成的;植物的叶片表皮属于上皮组织,动物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植物的叶、花、果实和人体的皮肤都属于器官;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3.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①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③细胞核平分为二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植物细胞在分裂时,首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是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把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细胞核。因此本题应该选C。
【分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细胞分裂的第一步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因此第一步的序号为③,排除掉A、B、D项,选C。
14.如图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C.过程②染色体数会减半
D.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
【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①过程细胞由小变大,是细胞的生长过程,②过程是母细胞一分为二,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是细胞的分裂过程,③是细胞在形态、功能方面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是细胞的分化过程。因此本题选A。
【分析】解答本题的在于掌握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过程。细胞的分化是在细胞的生长、分裂的基础上产生的。
15.恶性肿瘤的形成是因为细胞( )
A.不断分化而不分裂 B.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C.不断分裂而不生长 D.不断生长而不分裂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的癌变。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细胞的癌变的因为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能够疯狂地进行分裂而不分化,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并会进行转移危害其他的组织器官。故答案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了解细胞的癌变。
16.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 )
A.细胞的成熟 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分裂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在生物体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外,大部分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的不同的组织,形成各种器官。故答案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分化的作用: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
17.皮肤在人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当皮肤被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这主要是皮肤中有哪种组织分布的缘故(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动物基本组织的类型。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为: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人的皮肤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一个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血液)、神经组织等组成。在皮肤被划伤使产生痛觉是由于皮肤中分布着神经组织。故答案选: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动物基本组织的类型及特点。
18.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物象时一般用右眼,左眼闭合
B.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C.先用高倍镜寻找物象,再用低倍镜观察
D.为将物象从右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在观察物像时,一般是使用左眼观察,右眼睁开或闭合;光线较暗使使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可以增加进入视野的光线,提高亮度;在观察时候,应该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观察到物像在右上方,而实际上物体是在左下方,因此应该外右下方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到中央。因此本题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成像特点。
19.昆明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导管 D.筛管
【答案】C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选C。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中。
【分析】木本植物茎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
20.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一般步骤应该是( )
①盖上盖玻片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染色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⑥①⑤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第一步是用吸水纸拭擦载玻片和盖玻片;第二步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第三是从实验材料上撕取一小块材料;第四步是将撕取下来的材料放入水滴中展平;第五步的盖上盖玻片;第六步是进行染色。因此选择的是B。
【分析】解答这一类题目可以按顺序记住6个字:擦→滴→撕→展→盖→染
21.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可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A.遮光器和载物台 B.遮光器和反光镜
C.反光镜和通光孔 D.反光镜和载物台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遮光器上有光圈,通过控制光圈的大小能调节光线的强弱。小光圈穿过的光线弱;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强。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的凹面镜。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弱;凹面镜放射的光线强。因此本题选择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显微镜上两个调节光线强度的结构:遮光器和反光镜。
2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
①目镜15× 物镜10× ②目镜10× 物镜10× ③目镜15× 物镜25× ④目镜10×物镜25×
A.①② B.④① C.③②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在观察显微镜的过程中,细胞最少,说明放大倍数最大。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应该是③。进入视野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的时候,进入视野的光线就越多。所以要使视野中最亮的镜头组合应该是②。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视野细胞数目、明暗度与显微镜实际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23.在载玻片上面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考查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因此,本题应该选C。
【分析】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可将试卷旋转180°,所看到的图像便是显微镜下所能看到的结构。
24.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为( )
A.擦→滴→撕→展→盖→染 B.滴→撕→展→擦→盖→染
C.擦→滴→展→撕→盖→染 D.擦→滴→撕→展→染→盖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第一步是用吸水纸拭擦载玻片和盖玻片;第二步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第三是从实验材料上撕取一小块材料;第四步是将撕取下来的材料放入水滴中展平;第五步的盖上盖玻片;第六步是进行染色。因此选择的是A。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制作装片的过程。
2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
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
D.细胞分裂开始时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的分裂结构是是细胞的数目增加,A正确;细胞分裂一次产生两个子细胞,并且这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同,B错误;分裂时,染色体与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C正确;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D正确。故答案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
26.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构成颅骨的主要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动物的基本组织。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因此本题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人体常见结构的组织类型。
27.如果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恰当,很容易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中,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图中半扁圆形结构代表水滴,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在盖上盖玻片的时候,应注意要使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的一边,然后轻轻地盖上,便不易产生水泡。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盖盖玻片的方式方法。
28.在操作显微镜时,要使镜筒升降的幅度最大,应该调节( )
A.光圈 B.粗准焦螺旋 C.细准焦螺旋 D.物镜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在操作显微镜时,能使镜筒上升与下降的是准焦螺旋。准焦螺旋分为两种,一种是细准焦螺旋;另一种是粗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上升的幅度是最大的。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粗准焦螺旋的功能:能使镜筒大幅度的上升和下降。
二、填空题
29.下图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填出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答案】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最外面一层为细胞壁,紧贴着细胞壁的是细胞膜,中央是细胞核,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的液体称为细胞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器。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结构与示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30.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为 ,②过程为 。
(2)A、B、C三种细胞中, 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3)①过程与②过程中,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为 ,怎样才能观察到染色体? 。
【答案】(1)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
(2)A
(3)①过程;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1)①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②过程中,一部分细胞保持分裂能力,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开始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2)人体的组织各具有一定的功能。据图所示,A图为神经组织,B为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C为肌肉细胞。其中,神经组织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3)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要先进行复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此时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因此,可以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后,放置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动物细胞的分裂分化及人体的结构层次。
3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其目的是 。而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 ,目的是 。染色时都采用 进行染色,并用 在另一侧吸引。
【答案】清水;保持实验材料的新鲜;生理盐水;使细胞的功能形态保持正常;碘液;吸水纸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动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其目的是保持实验材料的新鲜|。而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使细胞的功能形态保持正常。染色时都采用碘液进行染色,并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动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
32.下列图片中,放大倍数最大物镜的是 ;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的是 ,你判断的依据是 。
【答案】A;D;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对物镜与目镜的辨别及放大倍数与长度的关系。物镜上端有螺旋而目镜没有。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本题应该选A|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图片识别物镜目镜的区别。
33.(2017七上·海宁月考)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 (填图中序号)。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 )。(多选)
A.大光圈 B.平面镜 C.小光圈 D.凹面镜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 黑点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上。
(4)把字形“┣”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字形应是( )
A.┣ B.┫ C.┳ D.┻
(5)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中甲转为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 是:首先将玻片往 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6)如图所示,1、2 为物镜长度;3、4 为目镜长度;5、6 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 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 )
A.2、3、6 B.2、4、6 C.2、3、5 D.2、4、5
(7)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答案】(1)5、7
(2)A;D
(3)目镜
(4)B
(5)左下方
(6)C
(7)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显微镜能将细胞等微小的物体放大进行观察,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有物镜和目镜;
(2)显微镜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强时可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弱时可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3)判断显微镜中看到的小黑点,可使用替换法。黑点有可能出现的地方是装片上、物镜上和目镜上,可以通过移动或替换镜头的方式确定黑点的位置;
(4)在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倒像(左右相反,上下对调)。告诉你物体的形状要你说出像的形状有两种简单的方法:一、可以利用数学中画对称图形的方式得到结果,先画左右对称,再由上面画出的像画出上下对称的图形,即为看到的倒像;方法二、可将物体画在一张纸上然后将纸旋转180 得到的形状即为看到的倒像;
(5)将物像从一侧移动视里的中央并进行放大,涉及的操作有移动装片,由于所成的像是倒像移动装片方向与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换用高倍镜可调节物镜转换器;
(6)显微镜放大倍数由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决定。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可以根据镜的长度进行判断,目镜一端有螺纹,目镜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没有螺纹,物镜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大,反之则相反。放大倍数较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较大,放大倍数较大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较小。
(7)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步骤有:擦、滴、撕、展、盖、染等。
【解答】(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目镜和物镜,序号分别是5、7;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选AD。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说明小黑点不在载玻片上;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说明小黑点在目镜上。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目镜上;
(4)把字形“┣”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字形,可将原图形所在纸旋转180 得到的图形如B选项所示,所以B选项正确。
(5)甲图中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实际物体在右上方,要将像移动视野的中央,必须将实际物向左下方移;
(6)显微镜放大倍数由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决定。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可以根据镜的长度进行判断,目镜一端有螺纹,目镜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没有螺纹,物镜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大,反之则相反。放大倍数较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较大,放大倍数较大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较小。要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需要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由图可知物镜2的放大倍数最大,目镜3的放大倍数最大,放大倍数大时物镜距离装片的距离较小为5,所以2、3、5正确,故选C。
(7)“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步骤有:擦、滴、撕、展、盖、染等。所以图四四步中,排第一的是滴③;第二步是撕④;第三步是展②;第四步是盖①,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5、7;(2)A、D;(3)目镜;(4)B;(5)左下方;(6)C;(7)D
34.仔细观察甲、乙两图,回答问题(注:只填标号):
(1)组成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图.
(2)甲图比乙图多一种结构是标号 ,生物体可以通过这种结构进行光合作用.
(3)含遗传信息决定生物的性状的结构存在于图中的标号 内.
(4)在两幅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标号 .
(5)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图中的标号 .
【答案】(1)乙
(2)3
(3)4
(4)2
(5)1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解答】(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乙图为动物细胞结构图.
(2)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细胞核上有决定生物的性状的基因.
(4)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5)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故答案为:(1)乙(2)3(3)4(4)2(5)1
【分析】(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图中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7线粒体.
35.如图所示是从受精卵到一株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 过程,[b]是 过程.构成一株油菜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
(2)油菜花完成传粉受精后, 将发育成果实.
(3)花的颜色往往是花瓣的颜色,决定油菜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 中.
【答案】(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子房
(3)液泡(细胞液)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后的细胞与原细胞的功能是相同的.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了,分裂后的细胞形态,结构、功能都相同.图中的a表示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分裂后产生的细胞,起初功能相同,其形态和结构也相同,但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这些细胞的功能各自不同,它们的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图中的b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再由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油菜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
(3)花的颜色往往是花瓣的颜色,决定油菜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液泡中.
故答案为:(1)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子房
(3)液泡(细胞液)
【分析】(1)图中a表示细胞的分裂,b表示细胞的分化,c表示组织形成器官,d表示器官构成植物体.
(2)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情况为:
36.如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椐图回答问题:图中 图是动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液泡、 .
【答案】甲;叶绿体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解答】: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所以甲图是动物细胞,乙图是植物细胞.
故答案为:甲; 叶绿体.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
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质,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叶绿体.
37. 根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问题:
(1)在擦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2)观察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 .
(3)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 移动.
(4)如果目镜是10×,物镜是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答案】(1)生理盐水
(2)物镜
(3)左下方
(4)100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1)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0.9%的生理盐水,它能使细胞保持原有形态.因为人体的组织细胞生活在0.9%的生理盐水中,可使它保持原有的形态.如果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会使细胞脱水萎缩;如果外界溶液浓度过低,细胞会吸水胀破.
(2)观察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 物镜,以免压坏玻片.
(3)由于显微镜成的是倒像,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 左下方移动.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如果目镜是10×,物镜是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100倍.
故答案为:(1)生理盐水
(2)物镜
(3)左下方
(4)100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简称: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滴(稀碘液)、吸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0.9%的生理盐水,它能使细胞保持原有形态.因为人体的组织细胞生活在0.9%的生理盐水中,可使它保持原有的形态.如果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会使细胞脱水萎缩;如果外界溶液浓度过低,细胞会吸水胀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5)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6)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三、解答题
38.如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
(2)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
(5)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和 。
【答案】(1)受精卵
(2)分裂;染色体
(3)分化
(4)E
(5)消化;吸收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组织,构成不同的器官及系统的过程。(1)A图表示的是一个细胞,最后发育为一个个体,因此它应该是受精卵。每个个体都是有受精卵发育而来的。(2)A细胞变成了形态相似数目多的B细胞,是通过分裂形成的。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首先是染色体的复制,最后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3)B细胞的形态相似,C图为各种类型的细胞,说明B通过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组织,在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4)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由此可见动物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系统,即为E图。(5)图中所示的系统为消化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是消化、吸收。
【分析】本题的综合性比较强,综合了整章的知识点,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较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将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组织,构成不同的器官及系统的过程联会贯通。
39.秋天来了,到处是丰收的景象,硕果累累,同学们可知道每个果实都是来之不易的,如图是一颗番茄和组织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过程表示 ,b过程表示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变化而进行了 。
(2)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母细胞中会出现 ,最终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3)番茄酸甜可口,我们吃的果肉是 组织。
(4)整个番茄果实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中属于 。
(5)图乙中属于番茄的营养器官的是 (用数字表示)。
(6)从受精卵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人体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答案】(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2)染色体复制
(3)营养
(4)器官
(5)3、4、5
(6)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系统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本题是综合性的题目,考查细胞的分裂与 分化,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答】(1)从圆到圆,细胞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表示细胞的分裂,从圆到三角形,表示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功能发生了变化,是细胞的分化;
(2)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3)植物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属于营养组织,
(4)果实属于器官.
(5)植物的营养器包括根、茎、叶,
(6)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四、实验探究题
40. 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要使视野从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 移动.
(2)本实验使用的物镜有10×和4×两种,要使视野从②变为③,应选用的物镜是 .
(3)要使视野从③变为④,应调节 准焦螺旋.
(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5)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和 .
【答案】(1)右下方
(2)10×
(3)细
(4)B
(5)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①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左上方,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题中显微镜的物镜组合有两种:应选物镜的最大倍数即10×;
(3)物像③不清晰,物像④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4)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故答案为:(1)右下方;(2)10×;(3)细;(4)B;(5)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分析】根据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放大的倍数、各部分的作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分析解答.
1 / 1华师大七上科学第四章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17七上·柯桥期中)下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①位于液泡的上方 ②位于液泡的下方 ③逆时针 ④顺时针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临时装片出现了气泡,这主要是哪个操作步骤不符合要求( )
A.净片 B.滴水 C.盖片 D.染色
3.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时如果看不清纤毛,应该如何调节( )
A.减小光圈 B.增大光圈
C.移动装片 D.使用凹面反光镜
4.如图是小红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其中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甲→丙 D.甲→丙→乙→丁
5.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正确的染色方法应是( )
A.先滴碘液,再盖盖玻片
B.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表皮上
C.先在载玻片上滴碘液,再将洋葱表皮展平在其中
D.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若不调整准焦螺旋,此时视野的清晰度和亮度变化是( )
A.模糊、变暗 B.模糊、变亮 C.清晰、变亮 D.清晰、变暗
7.美国宾州匹兹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取自人类皮肤细胞得出的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制作出了心肌细胞,向制造整个心脏迈出了重要一步,这主要体现了干细胞的哪项生理过程?( )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成熟
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的不同结构主要是由于细胞( )
A.生长的结果 B.分裂的结果 C.分化的结果 D.癌变的结果
9.下列与多细胞生物体结构层次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体表的组织都有保护作用,都属于保护组织
B.人体内担负着运输任务的组织属于输导组织
C.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
D.系统是动物体具有而植物体不具有的结构层次
10.某同学列出的几种组织及举例,错误的一项是( )
A.上皮组织﹣﹣汗腺
B.输导组织﹣﹣血液
C.结缔组织﹣﹣骨质
D.营养组织﹣﹣叶肉
11.属于组织的一项是( )
A.肌细胞 B.血液 C.唾液腺 D.肱二头肌
12.有关动植物结构层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B.植物的叶片表皮、动物的血液都属于组织
C.植物的叶、花、果实和人体的皮肤都属于组织
D.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
13.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
①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细胞核 ②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 ③细胞核平分为二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14.如图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B.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C.过程②染色体数会减半
D.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
15.恶性肿瘤的形成是因为细胞( )
A.不断分化而不分裂 B.不断分裂而不分化
C.不断分裂而不生长 D.不断生长而不分裂
16.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 ( )
A.细胞的成熟 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生长 D.细胞的分裂
17.皮肤在人体表面起保护作用,当皮肤被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这主要是皮肤中有哪种组织分布的缘故(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结缔组织 D.神经组织
18.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物象时一般用右眼,左眼闭合
B.光线较暗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C.先用高倍镜寻找物象,再用低倍镜观察
D.为将物象从右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装片应向左下方移动
19.昆明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 C.导管 D.筛管
20.在制作临时装片时,一般步骤应该是( )
①盖上盖玻片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染色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开
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②⑥①⑤
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
21.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可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A.遮光器和载物台 B.遮光器和反光镜
C.反光镜和通光孔 D.反光镜和载物台
2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在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和视野最亮的镜头组合是( )
①目镜15× 物镜10× ②目镜10× 物镜10× ③目镜15× 物镜25× ④目镜10×物镜25×
A.①② B.④① C.③② D.③④
23.在载玻片上面画一个“↗”符号,用低倍镜观察时,在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
A.↘ B.↖ C.↙ D.→
24.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化为( )
A.擦→滴→撕→展→盖→染 B.滴→撕→展→擦→盖→染
C.擦→滴→展→撕→盖→染 D.擦→滴→撕→展→染→盖
2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
B.细胞分裂一次形成两个子细胞,两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一样
C.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
D.细胞分裂开始时染色体位于细胞中央
26.在人体的四种组织中,构成颅骨的主要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27.如果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恰当,很容易出现气泡,影响观察效果。下列四种盖盖玻片的方法中,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图中半扁圆形结构代表水滴,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 )
A. B.
C. D.
28.在操作显微镜时,要使镜筒升降的幅度最大,应该调节( )
A.光圈 B.粗准焦螺旋 C.细准焦螺旋 D.物镜
二、填空题
29.下图是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填出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30.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为 ,②过程为 。
(2)A、B、C三种细胞中, 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3)①过程与②过程中,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为 ,怎样才能观察到染色体? 。
3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 ,其目的是 。而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 ,目的是 。染色时都采用 进行染色,并用 在另一侧吸引。
32.下列图片中,放大倍数最大物镜的是 ;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的是 ,你判断的依据是 。
33.(2017七上·海宁月考)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 (填图中序号)。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 )。(多选)
A.大光圈 B.平面镜 C.小光圈 D.凹面镜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移动目镜,小 黑点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 上。
(4)把字形“┣”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字形应是( )
A.┣ B.┫ C.┳ D.┻
(5)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中甲转为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 是:首先将玻片往 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6)如图所示,1、2 为物镜长度;3、4 为目镜长度;5、6 为观察时物镜与标本切片距离 大小。欲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的组合是( )
A.2、3、6 B.2、4、6 C.2、3、5 D.2、4、5
(7)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34.仔细观察甲、乙两图,回答问题(注:只填标号):
(1)组成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图.
(2)甲图比乙图多一种结构是标号 ,生物体可以通过这种结构进行光合作用.
(3)含遗传信息决定生物的性状的结构存在于图中的标号 内.
(4)在两幅图中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标号 .
(5)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图中的标号 .
35.如图所示是从受精卵到一株油菜的生长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 过程,[b]是 过程.构成一株油菜的结构层次依次是 .
(2)油菜花完成传粉受精后, 将发育成果实.
(3)花的颜色往往是花瓣的颜色,决定油菜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 中.
36.如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椐图回答问题:图中 图是动物细胞,对比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植物细胞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基本结构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液泡、 .
37. 根据“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回答问题:
(1)在擦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
(2)观察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 .
(3)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 移动.
(4)如果目镜是10×,物镜是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三、解答题
38.如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
(2)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
(5)系统是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次序的组合。图中所示的系统具有的生理功能是 和 。
39.秋天来了,到处是丰收的景象,硕果累累,同学们可知道每个果实都是来之不易的,如图是一颗番茄和组织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过程表示 ,b过程表示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变化而进行了 。
(2)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母细胞中会出现 ,最终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3)番茄酸甜可口,我们吃的果肉是 组织。
(4)整个番茄果实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中属于 。
(5)图乙中属于番茄的营养器官的是 (用数字表示)。
(6)从受精卵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人体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四、实验探究题
40. 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要使视野从①变为②,应将装片向 移动.
(2)本实验使用的物镜有10×和4×两种,要使视野从②变为③,应选用的物镜是 .
(3)要使视野从③变为④,应调节 准焦螺旋.
(4)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
(5)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和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显微镜中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倒像,左右相反、上下对调。要知道细胞中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和移动方向的方法有两种,一、可通过画左右对称图形和上下对称图形得到实际细胞的位置;二、可通过将画有细胞像的纸旋转180 所看到的即是实际的物体的位置。
【解答】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倒像。根据分析中提供的方法可通过将画有细胞像的纸旋转180 ,能发现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位于液泡的上方,移动的方向不变仍是逆时针的,所以①③正确,D选项正确。
故选D
2.【答案】C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装片出现了气泡,是在盖片的时候没有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操作而产生的。在盖片时,应该先将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另一侧缓缓地放下。故答案选: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临时装片制作时盖片的方法。
3.【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此题可从显微镜的使用常识中获得解答:标本染色时我们使用较明亮的视野观察,标本不染色时我们用暗视野观察.
【解答】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为避免染液对草履虫的伤害,对制成的标本不进行染色;因此要观察草履虫的纤毛应用暗视野.选项中,减小光圈可以使视野变暗.故选:A.
4.【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原细胞(甲)细胞染色体进行复制后,细胞核一分为二(丙),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丁),最后形成两个子细胞(乙)。因此本题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
5.【答案】D
【知识点】观察细胞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在染色时,应该先盖上盖玻片,然后再盖玻片的一侧滴上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溪吸引,因此答案选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染色方法。
6.【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先用低倍镜再转换高倍镜的时,焦点产生微小变化,需要使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焦,不然视野会模糊;同时,因为放大倍数的增加,进入视野的光线变少,所以会导致变暗。因此本题应该选A。
【分析】解答本题的方法在于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7.【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在生物体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分裂出许多的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外,大部分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发生了变化,形成的不同的组织。干细胞通过诱导,能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细胞,这就是细胞的分化过程。故答案选: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分化的作用。
8.【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基本的生命活动:分裂、生长、分化。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数目增多;生长是使细胞的体积由小变大;分化是使细胞形成不同的结构,执行不同的功能。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结构主要是由于细胞的分化。故答案选:C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就是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过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
9.【答案】D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动植物的组织类型。A项,植物的体表为保护组织,动物的体表覆盖着的为上皮组织;B项,人体能担负着运输任务的是血液,血液为结缔组织;C项,心脏主要是由心肌细胞构成,属于肌肉组织。因此本题选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动植物组织类型的区别。
10.【答案】B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动植物的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是植物所特有的,而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本题应该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会区分动植物基本组织的类型,及掌握常见结构的组织类型。
11.【答案】B
【知识点】器官和系统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组织器官的概念。细胞分化后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叫做组织。肌细胞在层次结构上属于细胞;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唾液腺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的功能,属于器官;肱二头肌由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等构成,能完成收缩牵引骨移动,既由不同组织构成又具备一定功能,所以属于器官。故答案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区别组织与器官的特点。
12.【答案】C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各种不同的组织都是由细胞的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而形成的;植物的叶片表皮属于上皮组织,动物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植物的叶、花、果实和人体的皮肤都属于器官;动植物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故答案选:C
【分析】本题考查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3.【答案】C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植物细胞在分裂时,首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接着是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把细胞质平分为二,各含一个细胞核。因此本题应该选C。
【分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细胞分裂的第一步是细胞核一分为二,因此第一步的序号为③,排除掉A、B、D项,选C。
14.【答案】A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①过程细胞由小变大,是细胞的生长过程,②过程是母细胞一分为二,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是细胞的分裂过程,③是细胞在形态、功能方面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是细胞的分化过程。因此本题选A。
【分析】解答本题的在于掌握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过程。细胞的分化是在细胞的生长、分裂的基础上产生的。
15.【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的癌变。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细胞的癌变的因为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能够疯狂地进行分裂而不分化,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并会进行转移危害其他的组织器官。故答案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了解细胞的癌变。
16.【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在生物体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具有分裂能力,后来除了一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外,大部分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发生了变化。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的不同的组织,形成各种器官。故答案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分化的作用: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
17.【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组织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动物基本组织的类型。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为: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人的皮肤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器官,一个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血液)、神经组织等组成。在皮肤被划伤使产生痛觉是由于皮肤中分布着神经组织。故答案选: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动物基本组织的类型及特点。
18.【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在观察物像时,一般是使用左眼观察,右眼睁开或闭合;光线较暗使使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可以增加进入视野的光线,提高亮度;在观察时候,应该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观察到物像在右上方,而实际上物体是在左下方,因此应该外右下方移动装片才能将物像移到中央。因此本题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成像特点。
19.【答案】C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茎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选C。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中。
【分析】木本植物茎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
20.【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第一步是用吸水纸拭擦载玻片和盖玻片;第二步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第三是从实验材料上撕取一小块材料;第四步是将撕取下来的材料放入水滴中展平;第五步的盖上盖玻片;第六步是进行染色。因此选择的是B。
【分析】解答这一类题目可以按顺序记住6个字:擦→滴→撕→展→盖→染
21.【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遮光器上有光圈,通过控制光圈的大小能调节光线的强弱。小光圈穿过的光线弱;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强。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另一面的凹面镜。平面镜反射的光线弱;凹面镜放射的光线强。因此本题选择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显微镜上两个调节光线强度的结构:遮光器和反光镜。
22.【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在观察显微镜的过程中,细胞最少,说明放大倍数最大。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应该是③。进入视野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的时候,进入视野的光线就越多。所以要使视野中最亮的镜头组合应该是②。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视野细胞数目、明暗度与显微镜实际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23.【答案】C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考查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因此,本题应该选C。
【分析】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可将试卷旋转180°,所看到的图像便是显微镜下所能看到的结构。
24.【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第一步是用吸水纸拭擦载玻片和盖玻片;第二步是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第三是从实验材料上撕取一小块材料;第四步是将撕取下来的材料放入水滴中展平;第五步的盖上盖玻片;第六步是进行染色。因此选择的是A。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制作装片的过程。
25.【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的分裂结构是是细胞的数目增加,A正确;细胞分裂一次产生两个子细胞,并且这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相同,B错误;分裂时,染色体与细胞质都要平均分配到新细胞中去,C正确;在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D正确。故答案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
26.【答案】B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动物的基本组织。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和营养等功能,骨组织、软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因此本题选B。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人体常见结构的组织类型。
27.【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在盖上盖玻片的时候,应注意要使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的一边,然后轻轻地盖上,便不易产生水泡。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盖盖玻片的方式方法。
28.【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在操作显微镜时,能使镜筒上升与下降的是准焦螺旋。准焦螺旋分为两种,一种是细准焦螺旋;另一种是粗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上升的幅度是最大的。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粗准焦螺旋的功能:能使镜筒大幅度的上升和下降。
29.【答案】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最外面一层为细胞壁,紧贴着细胞壁的是细胞膜,中央是细胞核,细胞核与细胞膜之间的液体称为细胞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器。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掌握细胞结构与示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30.【答案】(1)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化
(2)A
(3)①过程;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进行染色,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1)①表示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形成很多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②过程中,一部分细胞保持分裂能力,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开始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2)人体的组织各具有一定的功能。据图所示,A图为神经组织,B为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C为肌肉细胞。其中,神经组织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3)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要先进行复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此时能观察到染色体变化的过程。因此,可以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后,放置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动物细胞的分裂分化及人体的结构层次。
31.【答案】清水;保持实验材料的新鲜;生理盐水;使细胞的功能形态保持正常;碘液;吸水纸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动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先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其目的是保持实验材料的新鲜|。而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使细胞的功能形态保持正常。染色时都采用碘液进行染色,并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动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
32.【答案】A;D;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对物镜与目镜的辨别及放大倍数与长度的关系。物镜上端有螺旋而目镜没有。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本题应该选A|D。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图片识别物镜目镜的区别。
33.【答案】(1)5、7
(2)A;D
(3)目镜
(4)B
(5)左下方
(6)C
(7)D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分析】(1)显微镜能将细胞等微小的物体放大进行观察,具有放大作用的结构有物镜和目镜;
(2)显微镜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强时可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弱时可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3)判断显微镜中看到的小黑点,可使用替换法。黑点有可能出现的地方是装片上、物镜上和目镜上,可以通过移动或替换镜头的方式确定黑点的位置;
(4)在显微镜中所成的像是倒像(左右相反,上下对调)。告诉你物体的形状要你说出像的形状有两种简单的方法:一、可以利用数学中画对称图形的方式得到结果,先画左右对称,再由上面画出的像画出上下对称的图形,即为看到的倒像;方法二、可将物体画在一张纸上然后将纸旋转180 得到的形状即为看到的倒像;
(5)将物像从一侧移动视里的中央并进行放大,涉及的操作有移动装片,由于所成的像是倒像移动装片方向与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换用高倍镜可调节物镜转换器;
(6)显微镜放大倍数由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决定。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可以根据镜的长度进行判断,目镜一端有螺纹,目镜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没有螺纹,物镜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大,反之则相反。放大倍数较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较大,放大倍数较大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较小。
(7) “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步骤有:擦、滴、撕、展、盖、染等。
【解答】(1)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有目镜和物镜,序号分别是5、7;
(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弱,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选AD。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小黑点不动,说明小黑点不在载玻片上;移动目镜,小黑点移动,说明小黑点在目镜上。由此可以判断小黑点可能在目镜上;
(4)把字形“┣”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字形,可将原图形所在纸旋转180 得到的图形如B选项所示,所以B选项正确。
(5)甲图中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实际物体在右上方,要将像移动视野的中央,必须将实际物向左下方移;
(6)显微镜放大倍数由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决定。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可以根据镜的长度进行判断,目镜一端有螺纹,目镜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没有螺纹,物镜越长的放大倍数越大,反之则相反。放大倍数较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较大,放大倍数较大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较小。要获得最大倍数的观察效果,需要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物镜,由图可知物镜2的放大倍数最大,目镜3的放大倍数最大,放大倍数大时物镜距离装片的距离较小为5,所以2、3、5正确,故选C。
(7)“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步骤有:擦、滴、撕、展、盖、染等。所以图四四步中,排第一的是滴③;第二步是撕④;第三步是展②;第四步是盖①,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1)5、7;(2)A、D;(3)目镜;(4)B;(5)左下方;(6)C;(7)D
34.【答案】(1)乙
(2)3
(3)4
(4)2
(5)1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解答】(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乙图为动物细胞结构图.
(2)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细胞核上有决定生物的性状的基因.
(4)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5)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故答案为:(1)乙(2)3(3)4(4)2(5)1
【分析】(1)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它们的异同点如下:
相同点 不同点
植物细胞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动物细胞 没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2)图中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7线粒体.
35.【答案】(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子房
(3)液泡(细胞液)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结构与层次;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解析】【解答】(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分裂后的细胞与原细胞的功能是相同的.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了,分裂后的细胞形态,结构、功能都相同.图中的a表示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分裂后产生的细胞,起初功能相同,其形态和结构也相同,但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这些细胞的功能各自不同,它们的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图中的b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再由不同的组织再组成器官,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由这六大器官直接构成整个绿色开花植物体.可见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油菜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
(3)花的颜色往往是花瓣的颜色,决定油菜花颜色的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瓣细胞的液泡中.
故答案为:(1)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子房
(3)液泡(细胞液)
【分析】(1)图中a表示细胞的分裂,b表示细胞的分化,c表示组织形成器官,d表示器官构成植物体.
(2)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情况为:
36.【答案】甲;叶绿体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解答】: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所以甲图是动物细胞,乙图是植物细胞.
故答案为:甲; 叶绿体.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
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质,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叶绿体.
37.【答案】(1)生理盐水
(2)物镜
(3)左下方
(4)100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1)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0.9%的生理盐水,它能使细胞保持原有形态.因为人体的组织细胞生活在0.9%的生理盐水中,可使它保持原有的形态.如果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会使细胞脱水萎缩;如果外界溶液浓度过低,细胞会吸水胀破.
(2)观察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要注视 物镜,以免压坏玻片.
(3)由于显微镜成的是倒像,如果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向 左下方移动.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和物镜的乘积,所以如果目镜是10×,物镜是10×,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100倍.
故答案为:(1)生理盐水
(2)物镜
(3)左下方
(4)100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简称:擦、滴(生理盐水)、刮、涂、盖、滴(稀碘液)、吸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0.9%的生理盐水,它能使细胞保持原有形态.因为人体的组织细胞生活在0.9%的生理盐水中,可使它保持原有的形态.如果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会使细胞脱水萎缩;如果外界溶液浓度过低,细胞会吸水胀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5)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6)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38.【答案】(1)受精卵
(2)分裂;染色体
(3)分化
(4)E
(5)消化;吸收
【知识点】细胞的分裂、生长与分化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组织,构成不同的器官及系统的过程。(1)A图表示的是一个细胞,最后发育为一个个体,因此它应该是受精卵。每个个体都是有受精卵发育而来的。(2)A细胞变成了形态相似数目多的B细胞,是通过分裂形成的。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首先是染色体的复制,最后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3)B细胞的形态相似,C图为各种类型的细胞,说明B通过分化形成了各种类型的组织,在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4)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由此可见动物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系统,即为E图。(5)图中所示的系统为消化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是消化、吸收。
【分析】本题的综合性比较强,综合了整章的知识点,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比较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将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组织,构成不同的器官及系统的过程联会贯通。
39.【答案】(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2)染色体复制
(3)营养
(4)器官
(5)3、4、5
(6)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系统
【知识点】结构与层次
【解析】【分析】本题是综合性的题目,考查细胞的分裂与 分化,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解答】(1)从圆到圆,细胞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表示细胞的分裂,从圆到三角形,表示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功能发生了变化,是细胞的分化;
(2)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3)植物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属于营养组织,
(4)果实属于器官.
(5)植物的营养器包括根、茎、叶,
(6)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40.【答案】(1)右下方
(2)10×
(3)细
(4)B
(5)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
【解析】【解答】(1)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视野①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左上方,视野②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题中显微镜的物镜组合有两种:应选物镜的最大倍数即10×;
(3)物像③不清晰,物像④清晰,要想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4)制作临时装片时,“盖”这一步的正确操作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其目的是防止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故答案为:(1)右下方;(2)10×;(3)细;(4)B;(5)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分析】根据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放大的倍数、各部分的作用;制作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分析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