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会考模拟测试卷一(考试卷+解析卷+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 会考模拟测试卷一(考试卷+解析卷+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10 09:31:2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会考模拟测试卷一【北师大】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需要营养
B.都能运动
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D.都能繁殖后代
【答案】B
【解析】由分析可知,生物都需要营养、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都能繁殖后代,而都能运动不属于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会运动。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来完成的
B.新鲜柠檬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
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D.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其细胞结构与白细胞相同
【答案】D
【解析】A、细胞膜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也不让有害物质轻易地进入细胞,A正确;
B、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新鲜柠檬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B正确;
C、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C正确;
D、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食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D错误。
3.多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分化形成了各种组织
D.细胞分化使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答案】D
【解析】A、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因此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A正确;
B、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B正确;
C、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C正确;
D、细胞分化只有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而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D错误;
4.关于如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乙所示的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B.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C.丙和丁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D.甲中的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
【答案】C
【解析】A、乙图中的胃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属于器官,A正确;
B、丙图中的植物体,在其叶片的上、下表层分布的表皮细胞具有保护叶片内部的功能,属于保护组织,B正确;
C、丁图表示人体,在结构层次上动物体具有系统,植物体没有,所以丙图和丁图代表的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不相同的,C错误;
D、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所以甲图中的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D正确。
5. 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乙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答案】B
【解析】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图中相对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甲、乙、丁,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丁因食物增加而增加,甲因捕食者乙增加而减少,丙因捕食者甲减少而增加,因此会引起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而不是引起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故选项B正确。
6下列关于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需要从外界吸收有机物转运给胚
B.种子的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
D.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答案】A
【解析】A、种子的子叶或胚乳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当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水,子叶或胚乳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因此,在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来种子本身,A错误;
B、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B正确;
C、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C正确;
D、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D正确。
7.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种庄稼要给土壤施农家肥,主要是为了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B.播种前常通过耕和耙使土壤疏松,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有充足的空气
C.早春播种后常用地膜覆盖,主要是为了保持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种子提早萌发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D
【解析】A、播种时施农家肥,主要是给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A正确;
B、播种前土壤要耕和耙,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B正确;
C、北方早春温度较低,播种后,用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以提高温度和湿度,利于种子的呼吸作用,C正确。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提高作物产量,D错误。
8.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根深”和“叶茂”分别与根尖的哪些部位的活动有关(  )
A.根冠 分生区
B.分生区 伸长区
C.伸长区 成熟区
D.分生区和伸长区 成熟区
【答案】D
【解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所以“根深”是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在土壤中延伸的原因是分生区使细胞数目增多和伸长区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的缘故;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9.如图是在一个晴天中某植物两种生理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曲线a、b分别表示(  )
A.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B.吸收作用、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吸收作用 D.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答案】A
【解析】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在一天的24小时中只有白天有光的时候进行,大约6时至18时之间进行,而呼吸作用不受光的限制,在24小时中都能进行,所以图中的a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曲线,b表示的是呼吸作用的曲线。故A正确。
10.插花前常会剪去大量枝叶,以适当延长存活时间。下列生产活动与该原理不相符的是(  )
A.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B.对栽培的植物适时地松土
C.选择阴雨天气或者日落后的傍晚进行移栽
D.移栽前剪掉部分枝叶,避免水分散失过多
【答案】B
【解析】A、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B符合题意;
C、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C符合题意;
D、移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D不符合题意。
11.表中的病因与疾病不相称的是(  )
选项 疾病 病因
A 骨质疏松症 缺乏维生素D或钙
B 神经炎 缺乏维生素A
C 牙龈出血 缺乏维生素C
D 贫血症 缺乏铁或蛋白质
【答案】B
【解析】A、骨质疏松症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或钙引起的,正确;
B、身体内缺乏维生素B1,会引起神经炎,脚气病等,错误;
C、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导致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等,正确;
D、贫血症是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形成的,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因此体内缺乏铁或蛋白质会引起贫血,正确。
12.四名同学讨论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判断他们说法正确的是(  )
A.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B.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
C.循环路线2条,各自独立互不联系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交换在毛细血管处
【答案】D
【解析】A、心脏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A错误;
B、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中流动的血液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B错误;
C、血液循环有两条,即体循环和肺循环,二者同时进行,在现在处又汇合在一起。C错误;
D、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静脉血。D正确。
13.下列与泌尿系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B.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每天形成的尿液大约有180升
C.肾小球和肾小囊有重吸收作用,重吸收葡萄糖等物质
D.肾小管有滤过作用,血细胞等物质能被滤过到肾小管
【答案】A
【解析】A、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和肾小囊合称为肾小体。A正确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每天形成的原尿约为180升,每天形成的尿液大约有1.5升。B错误
C、肾小球和肾小囊具有过滤作用,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C错误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D错误
14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人的生长发育
B.胰岛素可以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答案】C
【解析】A、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A正确;
B、胰腺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B正确;
C、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错误;
D、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促使第二性征的出现、维持人体的第二性征,D正确。
15.下列有关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产生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休息的时候,肌肉细胞不进行呼吸作用
B.人的两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C.完成屈肘动作时,关节起支点的作用
D.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答案】A
【解析】A、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人在休息的时候,肌肉细胞也进行呼吸作用,错误。
B、两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因此感觉比较轻松,正确。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完成屈肘动作时,关节起支点的作用,正确。
D、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由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正确。
16.下列诗句中的动物,有社会行为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答案】B
【解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如“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大雁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而ACD选项中叙述的动物中没有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因此不能称为社会行为。
17.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受精卵是从植入子宫内膜开始发育的
B.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D.男、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卵巢
【答案】A
【解析】AB、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输卵管内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故A错误,B正确;
C、胎儿主要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的,故C正确;
D、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故D正确。
18.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不能进行无性生殖
B.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C.用嫁接或扦插的方法繁殖可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答案】A
【解析】A、有性生殖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克隆羊多莉的产生属于无性生殖,水螅可以进行出芽生殖为无性生殖,A错误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异体,生殖和发育都在水中完成,雌雄蛙抱对后,将精子和卵子产在水中,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抱对可以增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率。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为变态发育,生殖和发育都是在水中完成的,B正确
C、嫁接或扦插的方法属于无性繁殖,后代不会发生变异,可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殖,C正确
D、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特点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D正确
19.如图为染色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是蛋白质
B.正常体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保持不变
C.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D.若该图为一女孩X染色体,则这条染色体一定来自她的母亲
【答案】D
【解析】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 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是蛋白质,A正确;
B、正常体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保持不变,从而保证物种的相对稳定,B正确;
C、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C正确;
D、女孩的X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若该图为一女孩X染色体,则这条染色体不一定来自她的母亲,D错误。
20.2020年6月,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用野生高寒耐盐碱水稻和高产水稻杂交培育出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的多样性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主要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21.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经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制成的口服疫苗
B.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中含有细胞核,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C.枯草杆菌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D.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动物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答案】D
【解析】A、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经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制成的口服疫苗,A正确;
B、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中含有细胞核,靠孢子来繁殖后代,B正确;
C、枯草杆菌属于细菌,它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C正确;
D、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D错误。
22.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
B.青蛙体温恒定,适于水陆两栖生活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D.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适于空中飞翔生活
【答案】B
【解析】A、蝗虫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于陆地干燥环境生活,正确。
B、青蛙属于变温动物,营水陆两栖生活,错误。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正确。
D、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的阻力,前肢变为翼,翼是飞行器官,适于空中飞翔生活,正确。
23.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和酿酒都是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B.白酒酿造过程首先是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
D.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其他细菌
【答案】D
【解析】A、制作酸奶是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而酿酒主要依靠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错误。
B、酿酒要酵母菌和霉菌,其中霉菌主要起到糖化的作用,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再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错误。
C、乳酸菌属于厌氧菌,制作泡菜时要密封,创造无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的发酵,错误。
D、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煮沸,进行高温灭菌是为了杀死其中的杂菌,防止杂菌的影响,正确。
2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越强,对人体健康越有利
B.人体免疫功能可以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C.抗体是在特定病原体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D.计划免疫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答案】A
【解析】A、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A错误;
B、人体免疫具有监视功能,监视人体内的肿瘤细胞;免疫可以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B正确;
C、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C正确;
D、计划免疫可以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属于特异性免疫,D正确。
25.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B.检测蛋白质﹣滴加碘液﹣呈现紫色反应
C.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双缩脲试剂﹣胚乳部分呈现蓝色
D.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
【答案】A
【解析】A、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所以看到的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应把玻片向右下方移动方可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A正确;
B、双缩脲试剂可以验证蛋白质的存在。如果溶液中含有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看到溶液变成紫色。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碘液是验证淀粉的存在,B错误;
C、淀粉等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检测玉米种子淀粉可用碘液,C错误;
D、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7题,每空1分,共50分)
26.(9分)“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生态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积极种植能固氮的豆科植物,收集人畜粪便、枯枝败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经过一定方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请结合如图回答:
(1)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与豆科植物相比,根瘤菌细胞在结构上的明显不同是________。
(2)图中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肥料需经________的分解作用完成,这不仅净化了环境,而且使生物圈中的________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
(3)图中的牲畜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是逐级递减的,因此,多食用________ (肉类/粮食)制品能够缓解全球粮食危机。
(4)传统杀虫剂中的有害物质会在消费者体内造成富集现象,就如图而言,对________的危害最大。近年来,人们更多地采用生物防治来控制农业害虫,该防治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条)。
(5)上述做法为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供了借鉴。请列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共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分解者;物质;
(3)二;粮食;
(4)人;不污染环境;
(5)利用人畜粪便和秸秆生产沼气。
【解析】(1)根瘤菌是细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因此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共生关系。根瘤菌与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根瘤菌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植物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2)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促进和物质的循环。
(3)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作物→人,作物→牲畜→人。可见牲畜是第二营养级。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是逐级递减的,要想缓解粮食危机应该减少能量的消耗,可通过缩短食物链的方式。因此多食用粮食制品能够缓解全球粮食危机。
(4)根据生物富集现象,有害物质沿着食物链逐渐积累,越往食物链的末端,有害物质越多,人在食物链的最末端,受到的危害最大。采用生物防治来控制农业害虫,可减少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
(5)为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应禁止焚烧秸秆,利用人畜粪便和秸秆生产沼气,垃圾发电,秸秆生产酒精等。
27.(7分)图一表示叶芽结构,图二表示枝条,图三表示叶片结构,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 ________组织的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了图二所示的结构。图二中的④是由图一中的________(填序号)发育成的。
(2)图三中的叶片由表皮、叶肉和________(填序号)组成。植物细胞内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
(3)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________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图三中的________(填序号)是水分散失的通道。
【答案】(1)分生;①
(2)⑦;叶绿体;生产
(3)蒸腾;⑦
【解析】(1)图一中分生组织的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了图二所示的结构。图二中的④是由图一中的 ①幼叶发育成的。
(2)图三中的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植物细胞内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3)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 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图三中的⑦叶脉中的导管是水分散失的通道。
28.(5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④⑤表示生理结构。
(1)过程①中,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________(填“大于”或者“小于”)外界大气压。
(2)经过过程②,血液性质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
(3)在B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4)张芳同学在一次野外露营时,不小心受伤,出血持续不断,血液呈暗红色,随行的张芳妈妈立刻在张芳同学伤口的________(填“近心端”或者“远心端”)紧急按压止血。
(5)在D系统中,血液经过⑤的滤过作用和④的________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答案】(1)小于;
(2)由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3)小肠;
(4)远心端;
(5)重吸收。
【解析】(1)A为呼吸系统,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2)②过程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扩散进入肺部毛细血管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转变为动脉血。
(3)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小肠的这些特点是与它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相适应的,因此在B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供给运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4)血液呈暗红色缓慢而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则需从远心端处止血,原因是 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止血时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静脉出血对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处压住而止血。
(5)D泌尿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称为肾单位,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在D系统中,血液先经过⑤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再经过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29.(7分)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保护自己、逃避敌害的结构和行为。请分析回答:
(1)生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保护、防御功能的结构。如被子植物的________对种子起到了保护作用;爬行动物体表覆盖________,既可保护身体又可减少体内水分蒸发;哺乳动物的牙齿有________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消化食物的能力,有的还起到进攻和防御作用。
(2)生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了防御行为。如刺飩遇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鼓起,形似刺球,这种行为是________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人对突发危险会产生趋避反应,完成这种反应过程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这种反应过程是由________共同调节的。
(3)生物的保护结构和防御行为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对生物的________有着重要的意义。
【答案】 (1)果实(果皮);角质的鳞片或甲;门齿、犬齿、臼齿
(2)遗传物质(基因);反射弧;神经系统和激素
(3)生存和繁衍
【解析】(1)生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保护、防御功能的结构。如被子植物的果皮对种子起到了保护作用,种子外有果皮保护所以是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
蒸发,有利于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哺乳动物牙齿分化,分为门齿、犬齿、臼齿,提高了摄取食物、消化食物的能力,有的还起到进攻和防御作用。
(2)生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了防御行为。如刺飩遇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鼓起,形似刺球,属于防御行为,这种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基因)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人对突发危险会产生趋避反应,即对内外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这是反射,完成这种反应过程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这种反应过程是由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的,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主。
(3)生物的保护结构和防御行为是长期进化的结果,自然界中每种动物用各种行为来保护自己,这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有着重要意义。
30.(9分)2020年2月以来,东非地区蝗灾肆虐,一路向东蔓延,波及到了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蝗虫数量之多几十年来罕见,对多国农业造成严重危害,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起了筹款呼吁,用以控制蝗虫的扩散。印度在这次灭蝗行动中下了很大力气,主要采用了人工、农业机械和飞机喷洒灭虫农药的方法,在蝗虫密集的地区大量使用灭虫农药,这些农药有的喷到了蝗虫的身上,使蝗虫直接死亡,有的喷到了农作物上。蝗虫吃了之后也会死亡。治蝗成效卓著。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蝗虫能够迅速扩大分布范围,并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发育阶段是________。
A.卵期
B.若虫期
C.成虫期
D.整个发育过程
(2)蝗虫的发育方式与家蚕有区别,蝗虫的发育是________发育,而家蚕则属于________发育。
(3)使用农药治理蝗灾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可能会导致蝗虫的抗药性增强。下面是运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对蝗虫抗药性增强的过程作出的解释,请你补充完整。
蝗虫繁殖能力很强,由于________的原因,少数个体会存在一定的抗药性。如果长期使用一种农药,蝗虫与环境进行________的过程中,多数蝗虫被杀死。而那些具有抗药性的蝗虫个体却幸运地生存下来,并有机会繁殖自己的后代。经过多代繁殖,蝗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也逐渐增多。达尔文把自然界中这种________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________。
(4)农药治蝗除了可能造成蝗虫的抗药性增强以外,还有可能造成其他一些不良后果,你能列举一种吗?________。除了农药治蝗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答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
(3)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自然选择;
(4)污染环境;生物防治,化学药物防治等。
【解析】(1)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期、若虫期、成虫期三个阶段,蝗虫的幼虫和成虫主要吃禾本科植物的叶,蝗虫的成虫食量大,而且有翅会飞,因此“在蝗虫发育的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成虫期;
(2)蝗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
(3)运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对警戒色形成过程作出的解释:帝王蝶的繁殖能力很强,由于遗传变异的原因,个体之间体存在差异。在与环境中天敌之间进行的生存斗争中,一些其他体色的帝王蝶被天敌捕食,逐渐被淘汰;而黑黄相间体色的个体,使天敌在数次误食中毒后,再看到这种蝴蝶便会畏而远之,因此这些帝王蝶便幸运地生存下来。经过多代积累,这种黑黄相间的体色愈加醒目,成为“警告”天敌“不要吃我”的警戒色。达尔文把自然界中这种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
(4)农药治蝗除了可能造成蝗虫的抗药性增强以外,还有可能造成其他一些不良后果,如污染环境等,除了农药治蝗外,还可以采取人工捕杀,生物防治,化学药物防治等。
31.(7分)水稻胚乳的性状有糯性与非糯性,下表是水稻的三组杂交组合及产生的子代性状表现情况
杂交组合 亲代的性状表现 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数目
第1组 糯性×非糯性 非糯性(800株)、糯性(800株)
第2组 糯性×非糯性 非糯性(1600株)
第3组 非糯性×非糯性 非糯性(1200株)、糯性(400株)
(亲代和子代的水稻数量足够多。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中,把水稻胚乳的糯性与非糯性称为________。第3组杂交组合中,亲代胚乳均是非糯性,而子代出现了糯性胚乳,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2)通过第3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性状表现,可以得出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第1组杂交组合中,亲代糯性与非糯性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如果杂交组合第1组的亲代非糯性与第2组的亲代非糯性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糯性的可能性为________。其原因是第2组的亲代非糯性的基因组成为AA,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组成是________,均表现为非糯性。
【答案】(1)相对性状;变异;
(2)非糯性;
(3)aa;Aa;
(4)0;Aa。
【解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在遗传学中,把水稻胚乳的糯性与非糯性称为相对性状。第3组杂交组合中,亲代胚乳均是非糯性,而子代出现了糯性胚乳,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2)表格中3组,亲代都是非糯性,而后代出现了糯性,表明新出现的糯性是隐性性状,非糯性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3组数据可以推测非糯性是显性性状。糯性是隐性性状;
(3)第1组亲代糯性×非糯性,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数目为非糯性(800株)、糯性(800株),即非糯性:糯性=1:1;遗传图解如下:
亲代糯性与非糯性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a和Aa;
(4)第1组非糯性Aa,第2组非糯性AA,杂交后代基因组成为AA或Aa,都表现为非糯性。
32(6分)资料分析
材料一: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肺炎疫情。我国采取了增建方舱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民众居家隔离和佩戴口罩等一系列措施,队止疫情蔓延。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研究人员发现,引发本次疫情的病毒与引发2003年“非典”的SARS病毒同为冠状病毒,它们的基因组仅有约20%的差异。
材料二:2020年5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称,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在疫苗的研发方面走在全世界第一方阵中。到目前为止,我们有5款疫苗已经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结合上述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设立定点医院收治患者,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科学救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__________。
(2)除了本题中已提到的措施外,你还知道哪些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的措施呢?请列举两种:________、________。
(3)资料中提到,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同为冠状病毒,它们的基因组仅有约20%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生物的________导致的;但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致病机理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相似性,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种传染病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控制传染源;
(2)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
(3)变异;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4)疫苗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
【解析】(1)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设立定点医院收治患者,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科学救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控制传染源。
(2)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 CoV”,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所以为了避免被感染,可以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等。
(3)资料中提到,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同为冠状病毒,它们的基因组仅有约20%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生物的变异导致的。不同种类的生物所处的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之间在形态结构、致病机理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相似性,这说明它们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4)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并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会考模拟测试卷一【北师大】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初中全部内容
第Ⅰ卷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需要营养
B.都能运动
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D.都能繁殖后代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是通过细胞膜来完成的
B.新鲜柠檬的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液泡
C.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D.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其细胞结构与白细胞相同
3.多细胞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B.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分化形成了各种组织
D.细胞分化使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4.关于如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乙所示的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
B.丙中叶片的上、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C.丙和丁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D.甲中的细胞壁和液泡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
5. 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甲、乙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B.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C.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6下列关于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需要从外界吸收有机物转运给胚
B.种子的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根的生长主要依靠根尖的分生区和伸长区
D.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7.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种庄稼要给土壤施农家肥,主要是为了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B.播种前常通过耕和耙使土壤疏松,主要是保证种子萌发有充足的空气
C.早春播种后常用地膜覆盖,主要是为了保持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种子提早萌发
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8.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根深”和“叶茂”分别与根尖的哪些部位的活动有关(  )
A.根冠 分生区
B.分生区 伸长区
C.伸长区 成熟区
D.分生区和伸长区 成熟区
9.如图是在一个晴天中某植物两种生理活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曲线a、b分别表示(  )
A.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B.吸收作用、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吸收作用
D.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10.插花前常会剪去大量枝叶,以适当延长存活时间。下列生产活动与该原理不相符的是(  )
A.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
B.对栽培的植物适时地松土
C.选择阴雨天气或者日落后的傍晚进行移栽
D.移栽前剪掉部分枝叶,避免水分散失过多
11.表中的病因与疾病不相称的是(  )
选项 疾病 病因
A 骨质疏松症 缺乏维生素D或钙
B 神经炎 缺乏维生素A
C 牙龈出血 缺乏维生素C
D 贫血症 缺乏铁或蛋白质
12.四名同学讨论有关血液循环的问题,判断他们说法正确的是(  )
A.心脏有四个腔,上下左右都是相通的
B.动脉里流动脉血,静脉里流静脉血
C.循环路线2条,各自独立互不联系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交换在毛细血管处
13.下列与泌尿系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B.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每天形成的尿液大约有180升
C.肾小球和肾小囊有重吸收作用,重吸收葡萄糖等物质
D.肾小管有滤过作用,血细胞等物质能被滤过到肾小管
14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长激素可以促进人的生长发育
B.胰岛素可以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C.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D.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15.下列有关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产生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在休息的时候,肌肉细胞不进行呼吸作用
B.人的两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
C.完成屈肘动作时,关节起支点的作用
D.骨骼肌只能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16.下列诗句中的动物,有社会行为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7.下列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的受精卵是从植入子宫内膜开始发育的
B.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形成受精卵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D.男、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卵巢
18.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不能进行无性生殖
B.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C.用嫁接或扦插的方法繁殖可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D.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有无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19.如图为染色体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DNA,③是蛋白质
B.正常体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保持不变
C.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包含46个DNA分子
D.若该图为一女孩X染色体,则这条染色体一定来自她的母亲
20.2020年6月,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用野生高寒耐盐碱水稻和高产水稻杂交培育出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高寒耐盐碱高产水稻的培育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
A.物种的多样性 B.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1.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经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制成的口服疫苗
B.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细胞中含有细胞核,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C.枯草杆菌形成的芽孢是它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D.大肠杆菌噬菌体属于动物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22.下列关于动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蝗虫有外骨骼,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生活
B.青蛙体温恒定,适于水陆两栖生活
C.鲫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适于水中生活
D.家鸽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为翼,适于空中飞翔生活
23.下列有关生活中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和酿酒都是利用了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B.白酒酿造过程首先是酵母菌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C.制作泡菜的坛子加水密封隔绝空气是为了抑制乳酸菌繁殖
D.制作酸奶时,先将牛奶加热煮沸是为了杀死其中其他细菌
2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抵抗抗原侵入的反应越强,对人体健康越有利
B.人体免疫功能可以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C.抗体是在特定病原体的刺激下由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特殊蛋白质
D.计划免疫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25.下列对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
A.物像在视野右下方﹣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B.检测蛋白质﹣滴加碘液﹣呈现紫色反应
C.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滴加双缩脲试剂﹣胚乳部分呈现蓝色
D.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生理盐水﹣保持细胞形态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7题,每空1分,共50分)
26.(9分)“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生态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积极种植能固氮的豆科植物,收集人畜粪便、枯枝败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经过一定方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请结合如图回答:
(1)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与豆科植物相比,根瘤菌细胞在结构上的明显不同是________。
(2)图中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肥料需经________的分解作用完成,这不仅净化了环境,而且使生物圈中的________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
(3)图中的牲畜处于第________营养级;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是逐级递减的,因此,多食用________ (肉类/粮食)制品能够缓解全球粮食危机。
(4)传统杀虫剂中的有害物质会在消费者体内造成富集现象,就如图而言,对________的危害最大。近年来,人们更多地采用生物防治来控制农业害虫,该防治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答一条)。
(5)上述做法为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供了借鉴。请列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
27.(7分)图一表示叶芽结构,图二表示枝条,图三表示叶片结构,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 ________组织的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了图二所示的结构。图二中的④是由图一中的________(填序号)发育成的。
(2)图三中的叶片由表皮、叶肉和________(填序号)组成。植物细胞内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
(3)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________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图三中的________(填序号)是水分散失的通道。
28.(5分)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④⑤表示生理结构。
(1)过程①中,膈肌收缩时肺内气压________(填“大于”或者“小于”)外界大气压。
(2)经过过程②,血液性质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
(3)在B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4)张芳同学在一次野外露营时,不小心受伤,出血持续不断,血液呈暗红色,随行的张芳妈妈立刻在张芳同学伤口的________(填“近心端”或者“远心端”)紧急按压止血。
(5)在D系统中,血液经过⑤的滤过作用和④的________作用最终形成尿液。
29.(7分)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保护自己、逃避敌害的结构和行为。请分析回答:
(1)生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保护、防御功能的结构。如被子植物的________对种子起到了保护作用;爬行动物体表覆盖________,既可保护身体又可减少体内水分蒸发;哺乳动物的牙齿有________的分化,提高了摄取食物、消化食物的能力,有的还起到进攻和防御作用。
(2)生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了防御行为。如刺飩遇到危险时,身体会迅速鼓起,形似刺球,这种行为是________决定的先天性行为;人对突发危险会产生趋避反应,完成这种反应过程的神经结构是________,这种反应过程是由________共同调节的。
(3)生物的保护结构和防御行为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对生物的________有着重要的意义。
30.(9分)2020年2月以来,东非地区蝗灾肆虐,一路向东蔓延,波及到了南亚地区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蝗虫数量之多几十年来罕见,对多国农业造成严重危害,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发起了筹款呼吁,用以控制蝗虫的扩散。印度在这次灭蝗行动中下了很大力气,主要采用了人工、农业机械和飞机喷洒灭虫农药的方法,在蝗虫密集的地区大量使用灭虫农药,这些农药有的喷到了蝗虫的身上,使蝗虫直接死亡,有的喷到了农作物上。蝗虫吃了之后也会死亡。治蝗成效卓著。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蝗虫能够迅速扩大分布范围,并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发育阶段是________。
A.卵期 B.若虫期 C.成虫期 D.整个发育过程
(2)蝗虫的发育方式与家蚕有区别,蝗虫的发育是________发育,而家蚕则属于________发育。
(3)使用农药治理蝗灾是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但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可能会导致蝗虫的抗药性增强。下面是运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对蝗虫抗药性增强的过程作出的解释,请你补充完整。
蝗虫繁殖能力很强,由于________的原因,少数个体会存在一定的抗药性。如果长期使用一种农药,
蝗虫与环境进行________的过程中,多数蝗虫被杀死。而那些具有抗药性的蝗虫个体却幸运地生存下来,并有机会繁殖自己的后代。经过多代繁殖,蝗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也逐渐增多。达尔文把自然界中这种________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________。
(4)农药治蝗除了可能造成蝗虫的抗药性增强以外,还有可能造成其他一些不良后果,你能列举一种吗?________。除了农药治蝗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答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
31.(7分)水稻胚乳的性状有糯性与非糯性,下表是水稻的三组杂交组合及产生的子代性状表现情况
杂交组合 亲代的性状表现 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数目
第1组 糯性×非糯性 非糯性(800株)、糯性(800株)
第2组 糯性×非糯性 非糯性(1600株)
第3组 非糯性×非糯性 非糯性(1200株)、糯性(400株)
(亲代和子代的水稻数量足够多。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中,把水稻胚乳的糯性与非糯性称为________。第3组杂交组合中,亲代胚乳均是非糯性,而子代出现了糯性胚乳,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2)通过第3组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性状表现,可以得出________是显性性状。
(3)第1组杂交组合中,亲代糯性与非糯性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如果杂交组合第1组的亲代非糯性与第2组的亲代非糯性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糯性的可能性为________。其原因是第2组的亲代非糯性的基因组成为AA,杂交产生的子代基因组成是________,均表现为非糯性。
32(6分)资料分析
材料一: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肺炎疫情。我国采取了增建方舱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民众居家隔离和佩戴口罩等一系列措施,队止疫情蔓延。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研究人员发现,引发本次疫情的病毒与引发2003年“非典”的SARS病毒同为冠状病毒,它们的基因组仅有约20%的差异。
材料二:2020年5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称,经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在疫苗的研发方面走在全世界第一方阵中。到目前为止,我们有5款疫苗已经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结合上述资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设立定点医院收治患者,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式对患者进行科学救治,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流行环节中的________________。
(2)除了本题中已提到的措施外,你还知道哪些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的措施呢?请列举两种:________、________。
(3)资料中提到,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同为冠状病毒,它们的基因组仅有约20%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生物的________导致的;但它们之间在形态结构、致病机理等方面还是有很大的相似性,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知道为什么接种疫苗能够预防某种传染病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试题 第7页(共10页) 生物试题 第8页(共10页)
生物试题 第1页(共2页) 生物试题 第2页(共2页)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会考模拟测试卷一【北师大】
生物·答题卡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9.[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 11.[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13.[ A ] [ B ] [ C ] [ D ]14.[ A ] [ B ] [ C ] [ D ]15.[ A ] [ B ] [ C ] [ D ]
16.[ A ] [ B ] [ C ] [ D ]17.[ A ] [ B ] [ C ] [ D ]18.[ A ] [ B ] [ C ] [ D ]19.[ A ] [ B ] [ C ] [ D ]20.[ A ] [ B ] [ C ] [ D ] 21.[ A ] [ B ] [ C ] [ D ]22.[ A ] [ B ] [ C ] [ D ]23.[ A ] [ B ] [ C ] [ D ]24.[ A ] [ B ] [ C ] [ D ]25.[ A ] [ B ] [ C ] [ D ]
26.(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7.(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8.(每空1分)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29.(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30.(每空1分)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1.(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2.(每空1分)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