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06 17:07:07

文档简介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非洲”的原因是
A.90%以上的人口是黑色人种 B.盛产黑芝麻等
C.大量动物的颜色为黑色 D.土地肥沃,呈黑色
【答案】A
【知识点】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黑种人:
黑 色人种,即黑种人,又称尼格罗人种,黑人的种族分类主要有苏丹尼格罗人、班图尼格罗人(两者占黑色非洲人口的绝大部分)、科伊桑尼格罗人、库希特尼格罗人 (属于黑白混血种族)、澳大利亚原住民等。在中世纪时期和中世纪以前,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后来因为欧洲国家的帝国主义和重商主义,大批量 的黑人被迫作为奴隶送于南美洲和北美洲。
【分析】因该区主体为黑色人种,故称“黑非洲”.
故选:A.
2.(2019七下·吉林期末)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的地形为(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因此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的地形为高原,故答案为:C。
【点评】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称为高原大陆。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岸线平直。主要高原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主要山脉有东南部的德拉肯斯山脉,最高峰为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也是非洲最高峰。
3.(2019七下·泰兴期末)关于下列描述,不属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  )
A.黑种人的故乡 B.饥饿的大陆
C.世界原料仓库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
【解析】【分析】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气候,被称为“热带大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是“黑种人的故乡”;‘’非洲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原料库”;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是澳大利亚,由于远离海洋,自然环境单一,保留了许多古老的物种;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上有许多野生动物:
4.(2020七下·遵化期中)贫穷、饥饿和疾病正威胁着非洲,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非洲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大洲 B.长期受殖民者占领和疯狂掠夺
C.非洲开发历史比较晚 D.非洲人不思进取
【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解:贫穷、饥饿和疾病正威胁着非洲,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里长期受到殖民者占领和疯狂掠夺,工业基础落后,生产技术条件落后,非洲的资源丰富,也不是因为这里开发晚,更不是非洲人不思进取,故答案为:B.
【点评】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大洲。同时非洲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人们不断的破坏生存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5.(2020七下·遵化期中)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
B.气候和自然景观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C.它不仅是一个高原大陆,平均海拔最高,还是一个热带大陆
D.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气候和自然景观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C错,ABD对。故答案为:C。
【点评】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是因为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因为地形以高原为主,号称“非洲屋脊”的是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也被称为“富饶大陆”,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非洲著名矿产品有黄金、金刚石等。
6.(2019七下·龙州期末)以下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
B.农业落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与粮食、环境的矛盾不突出
C.热带草原广布,有众多的野生动物
D.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A. 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A正确;
B. 农业落后,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与粮食、环境的矛盾突出,B错误;
C. 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广布,有众多的野生动物,C正确;
D. 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大洲。同时非洲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人们不断的破坏生存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7.(2019七下·大庆期中)撒哈拉以南非洲产量和储量均居世界首位的矿产资源是(  )
A.铜矿、金刚石 B.石油、天然气
C.煤矿、铁矿 D.黄金、金刚石
【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长期受到殖民统治的影响,这里的经济一直是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有“富饶大陆”称号,其中黄金、金刚石的产量和储量居世界首位。
故答案为:D。
【点评】非洲已探明矿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铁、铜、磷酸盐等储量很大,黄金、金刚石久负盛名,引起世人瞩目,许多矿物的储量位居世界的前列。石油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安哥拉和埃及五国,产油量约占非洲总量80%以上。金刚石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集中在刚果(金)、博茨瓦纳和南非,其中南非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几内亚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
8.(2020七下·岑溪期末)下列物品中属于工业制成品的是(  )
A.金刚石 B.活牲口 C.咖啡 D.牛肉罐头
【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各选项中, 牛肉罐头属于工业制成品,金刚石、活牲口、咖啡都属于初级产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工业制成品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产品;初级产品是指未经加工的农产品、经济作物或矿产品,与工业制成品有区别。
9.(2020七下·襄州期末)目前非洲社会经济虽然发展快,但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  )
①粮食短缺  ②矿产资源短缺 ③人口多,增长快 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目前,虽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其人口多、增长快,粮食短缺问题严重,气候较干旱,毁林开荒、开垦草原等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这一系列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故答案为:A。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的人地关系非常不和谐,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都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合理放牧和种植,保护环境,加强团结与合作,互利共赢,大量引进人才和技术。
10.(2020七下·邵阳期末)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贫乏 B.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C.被称为“热带大陆” 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据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点是(  )
A.北高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西高东低 D.东南高西北低
(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的成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非洲一些国家为改变“单一商品经济”的局面,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B.大力进口外国工业产品
C.扩大初级产品生产 D.大力引进人才
【答案】(1)C
(2)D
(3)B
(4)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被称为“热带大陆”故答案为:C;
(2)从图中海拔来看,非洲大陆的地势特点总体是东南高,西北低,故答案为:D;
(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因为海拔非常高,所以即使在赤道附近的炎热地区,山顶也是终年的积雪,故答案为:B;
(4)非洲国家一直以出口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国内资源流失严重,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商品经济,可以做的事有努力发展民族工业,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1)C; (2) D;(3)B;(4)A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绝大部分为于热带,地形以高原未住,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90%以上为黑种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出口初级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财富流失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11.(2019七下·盐田期末)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能起显著作用的是(  )
A.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C.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A、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只能暂时性解决粮食问题,对其它两个问题没有解决,还可能恶化环境问题。故A错误。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同样只能解决粮食问题,没有起到根本作用。故B错误。
C、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对保护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其它两个问题不能解决。故C错误。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根本措施,解决好了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就会跟着得到解决,因为人口问题是非洲问题的根本。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属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因此要解决贫困发展生产,首要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另外还可以发展民族工业摆脱依靠出口单一农矿产品的现状;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粮食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12.(2020七下·钦州港月考)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符合的是(  )
A.殖民统治不是导致本区经济落后的一个原因
B.扩大耕地面积是解决本区粮食问题的唯一出路
C.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样主要是黑种人
D.人口增长太快是阻碍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解: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故A错;为了满足粮食需要,扩大耕地面积,造成土地荒漠化,破坏生存环境,使环境恶化,不是解决本区粮食问题的唯一出路,故B错;北非是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是黑种人,故C错;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个洲,人口增长太快是阻碍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非洲人民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13.(2019七下·东莞期末)读图“撒哈拉以南非洲四个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国中出口原油比重最大的是(  )
A.索马里 B.博茨瓦纳 C.尼日利亚 D.刚果
(2)四国的经济共同特征是主要商品(  )
A.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B.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C.工业发达,对外依赖性强 D.劳动力丰富,农业发达
【答案】(1)C
(2)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索马里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活牲口;博茨瓦纳出口的主要产品是金刚石;尼日利亚出口的主要产品是原油,大约占90%;刚果出口的主要产品是原油、木材,大约占50%;故答案为:C。(2)撒哈拉以南非洲四个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主要出口的商品是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农产品等的农矿初级产品,农牧业生产落后,粮食供应不足成为该地区普遍遇到的问题;故答案为:B。
【点评】(1)非洲已探明的矿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石油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安哥拉和埃及五国,产油量约占非洲总量80%以上。金刚石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集中在刚果(金)、博茨瓦纳和南非,其中南非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几内亚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此外,赞比亚的铜矿储量也相当可观,摩洛哥有“磷酸王国”之称。
(2)非洲由于殖民主义长期占领和掠夺,使本区许多国家成为单一商品经济,即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种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模式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因此要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其他产业。
14.(2019七下·渭滨期末)要改变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现状,这些国家应该(  )
①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②大力引进原材料,利用本国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深加工
③大力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 ④大力加强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之间的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是振兴非洲经济的必由之路.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非洲经济落后,技术缺乏,需要大力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振兴本国经济.非洲大部分地区有发展生产的良好条件,非洲国家不但要和发达国家进行合作,也要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之间的合作,故答案为:D.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出口初级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财富流失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国家的解决途径是在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产品出口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例如尼日利亚大力发展化学工业,肯尼亚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
15.(2019七下·忠县期中)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
A.热带沙漠中 B.热带草原上 C.热带雨林中 D.温带荒漠上
【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解: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根据题干描述,该景观出现在热带草原上。故答案为:B。
【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16.(2019七下·綦江期中)下图所反映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外贸易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许多国家从该贸易中获得较高收入
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D.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制造业落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少,
故A不符合题意;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经济类型为单一商品经济,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许多国家从该贸易中获得较低收入,故
B不符合题意;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C符合题意;
D、本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最广,小麦和稻米产量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非洲由于殖民主义长期占领和掠夺,使本区有许多国家成为单一商品经济,即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种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模式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因此要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其他产业。
二、综合题
17.(2018七下·临洮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序号所代表的的地理事物:①   洲、②   洲、③   洋、④   洋、⑤   海、⑥   湾、⑦   岛、⑧   半岛。
(2)根据字母写出非洲主要的地形区:A   高原、B   高原、C   沙漠。
(3)A处为   气候,⑩处为   气候。
【答案】(1)亚;欧;印度;大西;红;几内亚;马达加斯加;索马里
(2)东非;南非;撒哈拉
(3)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该题以读非洲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区、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⑴读图可知,序号所代表的的地理事物①是亚洲 ;②是欧洲;③是印度洋;④是大西洋;⑤是红海;⑥是几内亚湾;⑦是马达加斯加岛;⑧是索马里半岛。
⑵读图可知,字母写出非洲主要的地形区A是东非高原;B是南非高原;C是撒哈拉沙漠。
⑶读图可知,A处为热带草原气候,⑩处为热带雨林气候。
【点评】(1)非洲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面临大西洋,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2)气候:非洲绝大部分在热带,平均气温高(25℃以上)称为“热带大陆”或“阳光灼热的大陆”,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国家。
非洲气候特点: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状分布,南北到赤道: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高原地区:高原气候
18.(2019七下·凤县期末)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位置是:   穿过其中部,大部分地区位于   之间。
(2)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大洋是   ,B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结合图中B区域某地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判断该气候的特征是   。
(3)非洲为“热带大陆”“高原大陆”“资源大陆”,请列举图中信息任选两个加以说明。
热带大陆:   。
高原大陆:   。
资源大陆:   。
(4)撒哈拉以南非洲茫茫的大草原上,人们习惯用树枝、茅草搭建房屋,请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分析原因:   。
(5)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出口   产品,形成了   经济类型。
【答案】(1)赤道;南北回归线
(2)大西洋;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3)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为主,所以被称为热带大陆;以高原地形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矿产资源自然资源都比较丰富,被称为资源大陆
(4)当地大面积的热带草原,便于就地取材;气候常年高温,茅草屋便于散热
(5)初级产品;单一商品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且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2)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大洋是大西洋,B区域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3)热带大陆: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为主,所以被称为热带大陆; 高原大陆:以高原地形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资源大陆:矿产资源自然资源都比较丰富,被称为资源大陆。(4)当地大面积的热带草原,便于就地取材;气候常年高温,茅草屋便于散热,所以人们习惯用树枝、茅草搭建房屋。(5)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不发达,出口初级产品,并形成单一商品经济。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绝大部分为于热带,地形以高原未住,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90%以上为黑种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出口初级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财富流失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19.(2020七下·钦州港月考)读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为    国,它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的总部所在地,该国的    和D国的    ,都是制作饮料等食品的重要原料。
(2)B为肯尼亚,该国每年野生动物迁徙蔚为壮观.为中国帮助该国发展     业创造了条件。
(3)C为安哥拉,D尼日利亚
    资源丰富,可以发展     工业.历史上,中国人为建设从E地区通往F地的坦赞铁路做出了巨大牺牲,该铁路不但有助于将E地的    (矿产资源)运往港口,还加强了非洲的国家间合作。
(4)未来,中国将于非洲国家扩大轻轨,高速公路等方面的互利合作.这是帮助撒哈拉以南地区加强
    建设的举措.长期以来,
    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为此中方同非盟进行的减贫合作中,将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
    发展。
【答案】(1)埃塞俄比亚;咖啡;可可
(2)旅游
(3)石油;化学;铜矿
(4)基础设施;粮食;可持续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解: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A为埃塞俄比亚国,它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的总部所在地,该国的咖啡和尼日利亚的可可,都是制作饮料等食品的重要原料;B为肯尼亚,该国每年野生动物迁徙蔚为壮观.为中国帮助该国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条件;C为安哥拉,D尼日利亚 石油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化学工业。历史上,中国人为建设从E赞比亚地区通往F坦桑尼亚地区的坦赞铁路做出了巨大牺牲,该铁路不但有助于将E赞比亚的铜矿运往港口,还加强了非洲的国家间合作。未来,中国将于非洲国家扩大轻轨,高速公路等方面的互利合作,这是帮助撒哈拉以南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长期以来,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为此中方同非盟进行的减贫合作中,将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点评】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并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0.(2018七下·厦门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主要物产分布图、非洲草原景观图。
(1)非洲北临   海,东临   洋。
(2)你认为A,B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   河,判断理由是   。
(3)德班主要的人种是   。
(4)右图中是非洲   景观。
(5)资源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将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你认为非洲的自然资源有哪些优势?
(6)目前,制约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是   。长期以来,非洲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出口,利润低,价格波动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这种状况?   (至少答2种)
【答案】(1)地中;印度
(2)B;A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而B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3)黑色人种
(4)热带草原
(5)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6)人口增长过快;①发展民族工业,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②发展多样化农业;③建立区域合作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非洲的地理概况。(1)读图可知,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2)图中A河是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明显;B河是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水量丰富;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B河。(3)德班位于非洲南部,其主要的人种是黑种人。(4)右图中是非洲的热带草原景观,这种气候在非洲分布面积最广大。(5)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非洲的自然资源中,黄金、金刚石两项的储量世界第一。(6)目前,制约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口增长过快.长期以来,非洲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出口,利润低,价格波动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应该采取①发展民族工业,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②发展多样化农业等措施改变这种状况。
故答案为:(1)地中;印度;(2)B;A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而B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3)黑色人种;(4)热带草原;(5)矿产、生物资源丰富;(6)人口增长过快;发展民族工业,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多样化农业;建立区域合作。
【点评】(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2)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干燥少雨,热带草原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3)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目前该区的黑种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他们有着多种多样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宗教。
(4)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季。
(5)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6)历史上撒哈拉以南非洲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非洲”的原因是
A.90%以上的人口是黑色人种 B.盛产黑芝麻等
C.大量动物的颜色为黑色 D.土地肥沃,呈黑色
2.(2019七下·吉林期末)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的地形为(  )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盆地
3.(2019七下·泰兴期末)关于下列描述,不属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是(  )
A.黑种人的故乡 B.饥饿的大陆
C.世界原料仓库 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4.(2020七下·遵化期中)贫穷、饥饿和疾病正威胁着非洲,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非洲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大洲 B.长期受殖民者占领和疯狂掠夺
C.非洲开发历史比较晚 D.非洲人不思进取
5.(2020七下·遵化期中)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
B.气候和自然景观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C.它不仅是一个高原大陆,平均海拔最高,还是一个热带大陆
D.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
6.(2019七下·龙州期末)以下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
B.农业落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与粮食、环境的矛盾不突出
C.热带草原广布,有众多的野生动物
D.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7.(2019七下·大庆期中)撒哈拉以南非洲产量和储量均居世界首位的矿产资源是(  )
A.铜矿、金刚石 B.石油、天然气
C.煤矿、铁矿 D.黄金、金刚石
8.(2020七下·岑溪期末)下列物品中属于工业制成品的是(  )
A.金刚石 B.活牲口 C.咖啡 D.牛肉罐头
9.(2020七下·襄州期末)目前非洲社会经济虽然发展快,但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  )
①粮食短缺  ②矿产资源短缺 ③人口多,增长快 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2020七下·邵阳期末)读“非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贫乏 B.出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C.被称为“热带大陆” 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据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点是(  )
A.北高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西高东低 D.东南高西北低
(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积雪的成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拔高度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4)非洲一些国家为改变“单一商品经济”的局面,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努力发展民族工业 B.大力进口外国工业产品
C.扩大初级产品生产 D.大力引进人才
11.(2019七下·盐田期末)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能起显著作用的是(  )
A.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C.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12.(2020七下·钦州港月考)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相符合的是(  )
A.殖民统治不是导致本区经济落后的一个原因
B.扩大耕地面积是解决本区粮食问题的唯一出路
C.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样主要是黑种人
D.人口增长太快是阻碍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13.(2019七下·东莞期末)读图“撒哈拉以南非洲四个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国中出口原油比重最大的是(  )
A.索马里 B.博茨瓦纳 C.尼日利亚 D.刚果
(2)四国的经济共同特征是主要商品(  )
A.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B.以出口初级农矿产品为主
C.工业发达,对外依赖性强 D.劳动力丰富,农业发达
14.(2019七下·渭滨期末)要改变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经济现状,这些国家应该(  )
①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 ②大力引进原材料,利用本国先进的技术,对其进行深加工
③大力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 ④大力加强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之间的合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2019七下·忠县期中)羚羊在狂奔,长颈鹿伸着脖子吃树梢上的嫩枝绿叶,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紧追其后,赶上落后的斑马,饱餐一顿。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
A.热带沙漠中 B.热带草原上 C.热带雨林中 D.温带荒漠上
16.(2019七下·綦江期中)下图所反映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外贸易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许多国家从该贸易中获得较高收入
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D.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二、综合题
17.(2018七下·临洮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序号所代表的的地理事物:①   洲、②   洲、③   洋、④   洋、⑤   海、⑥   湾、⑦   岛、⑧   半岛。
(2)根据字母写出非洲主要的地形区:A   高原、B   高原、C   沙漠。
(3)A处为   气候,⑩处为   气候。
18.(2019七下·凤县期末)读“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纬度位置是:   穿过其中部,大部分地区位于   之间。
(2)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大洋是   ,B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结合图中B区域某地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判断该气候的特征是   。
(3)非洲为“热带大陆”“高原大陆”“资源大陆”,请列举图中信息任选两个加以说明。
热带大陆:   。
高原大陆:   。
资源大陆:   。
(4)撒哈拉以南非洲茫茫的大草原上,人们习惯用树枝、茅草搭建房屋,请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分析原因:   。
(5)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出口   产品,形成了   经济类型。
19.(2020七下·钦州港月考)读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为    国,它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的总部所在地,该国的    和D国的    ,都是制作饮料等食品的重要原料。
(2)B为肯尼亚,该国每年野生动物迁徙蔚为壮观.为中国帮助该国发展     业创造了条件。
(3)C为安哥拉,D尼日利亚
    资源丰富,可以发展     工业.历史上,中国人为建设从E地区通往F地的坦赞铁路做出了巨大牺牲,该铁路不但有助于将E地的    (矿产资源)运往港口,还加强了非洲的国家间合作。
(4)未来,中国将于非洲国家扩大轻轨,高速公路等方面的互利合作.这是帮助撒哈拉以南地区加强
    建设的举措.长期以来,
    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为此中方同非盟进行的减贫合作中,将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
    发展。
20.(2018七下·厦门期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非洲主要物产分布图、非洲草原景观图。
(1)非洲北临   海,东临   洋。
(2)你认为A,B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   河,判断理由是   。
(3)德班主要的人种是   。
(4)右图中是非洲   景观。
(5)资源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将采取多样的合作方式与非洲国家共同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帮助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你认为非洲的自然资源有哪些优势?
(6)目前,制约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是   。长期以来,非洲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出口,利润低,价格波动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这种状况?   (至少答2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非洲的位置与国家;非洲的自然环境(地形地势、气候、河流)
【解析】黑种人:
黑 色人种,即黑种人,又称尼格罗人种,黑人的种族分类主要有苏丹尼格罗人、班图尼格罗人(两者占黑色非洲人口的绝大部分)、科伊桑尼格罗人、库希特尼格罗人 (属于黑白混血种族)、澳大利亚原住民等。在中世纪时期和中世纪以前,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后来因为欧洲国家的帝国主义和重商主义,大批量 的黑人被迫作为奴隶送于南美洲和北美洲。
【分析】因该区主体为黑色人种,故称“黑非洲”.
故选:A.
2.【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因此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的地形为高原,故答案为:C。
【点评】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不大,称为高原大陆。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海岸线平直。主要高原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主要山脉有东南部的德拉肯斯山脉,最高峰为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也是非洲最高峰。
3.【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
【解析】【分析】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气候,被称为“热带大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是“黑种人的故乡”;‘’非洲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原料库”;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是澳大利亚,由于远离海洋,自然环境单一,保留了许多古老的物种;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黑种人,有“黑非洲”之称。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上有许多野生动物:
4.【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解:贫穷、饥饿和疾病正威胁着非洲,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这里长期受到殖民者占领和疯狂掠夺,工业基础落后,生产技术条件落后,非洲的资源丰富,也不是因为这里开发晚,更不是非洲人不思进取,故答案为:B.
【点评】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大洲。同时非洲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人们不断的破坏生存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5.【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气候和自然景观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C错,ABD对。故答案为:C。
【点评】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是因为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因为地形以高原为主,号称“非洲屋脊”的是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也被称为“富饶大陆”,矿产资源储量丰富,非洲著名矿产品有黄金、金刚石等。
6.【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A. 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A正确;
B. 农业落后,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与粮食、环境的矛盾突出,B错误;
C. 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广布,有众多的野生动物,C正确;
D. 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由于长期种族冲突、热带疾病丛生、工业化引发的环境破坏,使非洲成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大洲。同时非洲也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人们不断的破坏生存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
7.【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由于长期受到殖民统治的影响,这里的经济一直是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有“富饶大陆”称号,其中黄金、金刚石的产量和储量居世界首位。
故答案为:D。
【点评】非洲已探明矿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铁、铜、磷酸盐等储量很大,黄金、金刚石久负盛名,引起世人瞩目,许多矿物的储量位居世界的前列。石油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安哥拉和埃及五国,产油量约占非洲总量80%以上。金刚石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集中在刚果(金)、博茨瓦纳和南非,其中南非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几内亚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
8.【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各选项中, 牛肉罐头属于工业制成品,金刚石、活牲口、咖啡都属于初级产品。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工业制成品是把原料进行加工,制造成的各种各样的产品;初级产品是指未经加工的农产品、经济作物或矿产品,与工业制成品有区别。
9.【答案】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目前,虽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其人口多、增长快,粮食短缺问题严重,气候较干旱,毁林开荒、开垦草原等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严重,这一系列问题制约着该地区的发展,故答案为:A。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前的人地关系非常不和谐,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放牧更多的牲畜,这些都导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草原退化,使生态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可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学技术,增加粮食产量,合理放牧和种植,保护环境,加强团结与合作,互利共赢,大量引进人才和技术。
10.【答案】(1)C
(2)D
(3)B
(4)A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出口以初级产品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被称为“热带大陆”故答案为:C;
(2)从图中海拔来看,非洲大陆的地势特点总体是东南高,西北低,故答案为:D;
(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因为海拔非常高,所以即使在赤道附近的炎热地区,山顶也是终年的积雪,故答案为:B;
(4)非洲国家一直以出口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国内资源流失严重,为了改变这种单一的商品经济,可以做的事有努力发展民族工业,故答案为:A;
故答案为:(1)C; (2) D;(3)B;(4)A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绝大部分为于热带,地形以高原未住,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90%以上为黑种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出口初级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财富流失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11.【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A、大量垦荒,增加土地面积只能暂时性解决粮食问题,对其它两个问题没有解决,还可能恶化环境问题。故A错误。
B、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同样只能解决粮食问题,没有起到根本作用。故B错误。
C、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对保护环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其它两个问题不能解决。故C错误。
D、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根本措施,解决好了人口问题,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就会跟着得到解决,因为人口问题是非洲问题的根本。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属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因此要解决贫困发展生产,首要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另外还可以发展民族工业摆脱依靠出口单一农矿产品的现状;从发达国家引进人才和技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粮食问题;保护生态环境。
12.【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解: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故A错;为了满足粮食需要,扩大耕地面积,造成土地荒漠化,破坏生存环境,使环境恶化,不是解决本区粮食问题的唯一出路,故B错;北非是白色人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是黑种人,故C错;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个洲,人口增长太快是阻碍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故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为了满足粮食需要,不断的破坏生存的环境,现阶段人口、粮食、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现阶段,非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控制人口增长;发展多元化经济;培养科技人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科技兴农等,其中控制人口增长是非洲人民面临的最紧迫任务。
13.【答案】(1)C
(2)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索马里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活牲口;博茨瓦纳出口的主要产品是金刚石;尼日利亚出口的主要产品是原油,大约占90%;刚果出口的主要产品是原油、木材,大约占50%;故答案为:C。(2)撒哈拉以南非洲四个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主要出口的商品是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农产品等的农矿初级产品,农牧业生产落后,粮食供应不足成为该地区普遍遇到的问题;故答案为:B。
【点评】(1)非洲已探明的矿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石油主要分布在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安哥拉和埃及五国,产油量约占非洲总量80%以上。金刚石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集中在刚果(金)、博茨瓦纳和南非,其中南非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几内亚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此外,赞比亚的铜矿储量也相当可观,摩洛哥有“磷酸王国”之称。
(2)非洲由于殖民主义长期占领和掠夺,使本区许多国家成为单一商品经济,即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种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模式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因此要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其他产业。
14.【答案】D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是振兴非洲经济的必由之路.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非洲经济落后,技术缺乏,需要大力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振兴本国经济.非洲大部分地区有发展生产的良好条件,非洲国家不但要和发达国家进行合作,也要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之间的合作,故答案为:D.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出口初级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财富流失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国家的解决途径是在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产品出口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例如尼日利亚大力发展化学工业,肯尼亚发展花卉业和旅游业。
15.【答案】B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解: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根据题干描述,该景观出现在热带草原上。故答案为:B。
【点评】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16.【答案】C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制造业落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少,
故A不符合题意;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经济类型为单一商品经济,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许多国家从该贸易中获得较低收入,故
B不符合题意;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C符合题意;
D、本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最广,小麦和稻米产量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 非洲由于殖民主义长期占领和掠夺,使本区有许多国家成为单一商品经济,即出口矿产、木材、畜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初级产品,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种过分依赖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模式不利于经济长期发展,因此要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水产业等其他产业。
17.【答案】(1)亚;欧;印度;大西;红;几内亚;马达加斯加;索马里
(2)东非;南非;撒哈拉
(3)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
【解析】【分析】该题以读非洲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区、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⑴读图可知,序号所代表的的地理事物①是亚洲 ;②是欧洲;③是印度洋;④是大西洋;⑤是红海;⑥是几内亚湾;⑦是马达加斯加岛;⑧是索马里半岛。
⑵读图可知,字母写出非洲主要的地形区A是东非高原;B是南非高原;C是撒哈拉沙漠。
⑶读图可知,A处为热带草原气候,⑩处为热带雨林气候。
【点评】(1)非洲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南北回归线穿过南北,主要位于热带地区。
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面临大西洋,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2)气候:非洲绝大部分在热带,平均气温高(25℃以上)称为“热带大陆”或“阳光灼热的大陆”,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国家。
非洲气候特点: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状分布,南北到赤道: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高原地区:高原气候
18.【答案】(1)赤道;南北回归线
(2)大西洋;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3)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为主,所以被称为热带大陆;以高原地形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矿产资源自然资源都比较丰富,被称为资源大陆
(4)当地大面积的热带草原,便于就地取材;气候常年高温,茅草屋便于散热
(5)初级产品;单一商品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气候;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1)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且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2)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大洋是大西洋,B区域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3)热带大陆: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以热带气候为主,所以被称为热带大陆; 高原大陆:以高原地形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资源大陆:矿产资源自然资源都比较丰富,被称为资源大陆。(4)当地大面积的热带草原,便于就地取材;气候常年高温,茅草屋便于散热,所以人们习惯用树枝、茅草搭建房屋。(5)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不发达,出口初级产品,并形成单一商品经济。
【点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绝大部分为于热带,地形以高原未住,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其中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90%以上为黑种人,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出口初级农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导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财富流失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19.【答案】(1)埃塞俄比亚;咖啡;可可
(2)旅游
(3)石油;化学;铜矿
(4)基础设施;粮食;可持续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与环境
【解析】【分析】解: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A为埃塞俄比亚国,它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是非盟的总部所在地,该国的咖啡和尼日利亚的可可,都是制作饮料等食品的重要原料;B为肯尼亚,该国每年野生动物迁徙蔚为壮观.为中国帮助该国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条件;C为安哥拉,D尼日利亚 石油资源丰富,可以发展化学工业。历史上,中国人为建设从E赞比亚地区通往F坦桑尼亚地区的坦赞铁路做出了巨大牺牲,该铁路不但有助于将E赞比亚的铜矿运往港口,还加强了非洲的国家间合作。未来,中国将于非洲国家扩大轻轨,高速公路等方面的互利合作,这是帮助撒哈拉以南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长期以来,粮食供应不足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普遍遇到的问题,为此中方同非盟进行的减贫合作中,将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点评】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并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0.【答案】(1)地中;印度
(2)B;A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而B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3)黑色人种
(4)热带草原
(5)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6)人口增长过快;①发展民族工业,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②发展多样化农业;③建立区域合作
【知识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国家、居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非洲的地理概况。(1)读图可知,非洲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赤道穿过非洲的中部,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2)图中A河是尼罗河,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明显;B河是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水量丰富;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B河。(3)德班位于非洲南部,其主要的人种是黑种人。(4)右图中是非洲的热带草原景观,这种气候在非洲分布面积最广大。(5)非洲国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非洲的自然资源中,黄金、金刚石两项的储量世界第一。(6)目前,制约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口增长过快.长期以来,非洲许多国家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的出口,利润低,价格波动大,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应该采取①发展民族工业,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②发展多样化农业等措施改变这种状况。
故答案为:(1)地中;印度;(2)B;A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区,而B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3)黑色人种;(4)热带草原;(5)矿产、生物资源丰富;(6)人口增长过快;发展民族工业,对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发展多样化农业;建立区域合作。
【点评】(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2)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是全年干燥少雨,热带草原的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3)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目前该区的黑种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他们有着多种多样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原始宗教。
(4)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干湿季。
(5)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矿产资源的宝库,不仅种类多,而且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6)历史上撒哈拉以南非洲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