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邵阳)《都嘟》中写道:“1918年的数据是,当时日货占中国所有进口货的44%,1920年降到24%,近乎腰斩了。这是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这次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 )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指的是1894——1895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范围,故A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指的是1900——1901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范围,故B不符合题意;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因此,题干的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五四运动时期。故C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时期指的是1924——1927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范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时间“1918年”和“1920年”,根据此时间段判断四个选项中只有C符合题意。
2.(2018八下·大庆月考)某学校准备开展一场庆祝五四运动的纪念活动,如果让你为这次活动选择一个主题,下列哪一个最为准确( )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青春火炬,热血救国
C.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五四运动”。结合课本所学,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后,消息传到中国。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游行示威,掀起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由此5月4日被定为青年节。B符合题意;1921年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A不符合题意;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洪流奔涌”指的是国民大革命,国共两党领导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D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内容,是开放性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从选项中摘取最能代表五四运动精神的词语。
3.(2018八下·大庆月考)五四运动之所以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主要原因是( )
A.它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运动为主,后来,作为无产阶级的工人纷纷罢工,加入到运动中来,并逐渐成为运动的主力,对这场斗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至此无产阶级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阶段。这是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最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内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4.(2018八下·大庆月考)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资失败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将中国山东的主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内容,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导致了国内出现的这场运动,捍卫国家主权。
5.(2018八下·大庆月考)五四运动期间,镇压学生运动的政府是( )
A.清政府 B.以袁世凯为首的国民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五四运动期间”,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学生游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北洋军阀政府进行镇压学生运动,逮捕学生三十多人。C符合题意;1912年,宣统皇帝宣布退位,清政府不复存在,A不符合题意;袁世凯于1916年去世,B不符合题意;1927年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成立。D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内容,当时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学生运动,逮捕了学生,是考试的难点。
6.(2018八下·太平开学考)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京学生作为先锋队举行抗议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第一次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前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领导无产阶级革命。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五四运动。本题难度适中。
7.(2018八上·南山期末)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和约签字”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既有反帝内容也有反封建内容,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本题难度适中。
8.(2018八下·惠民开学考)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的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和新中国的成立 B.洋务运动和新中国的成立
C.南昌起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D.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答案】A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起止时间是1919年到1949年,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之前的民主革命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所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A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是近代化探索活动,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完成了反帝的民主革命任务,但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掌握五四运动和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9.(2018八下·惠民开学考)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辛亥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民革命
【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的“三十年以来”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共三十年。C符合题意;
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是一百多年,A不合题意;
1911年辛亥革命1949年建立纪念碑,三十多年,B不合题意;
1924——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五四运动的地位。本题难度适中。
10.(2017八上·顺德月考)九十五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一场什么运动(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将中国山东划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故答案为B。
【点评】除了掌握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时过程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7八上·茂名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上述材料均与哪一次运动有关?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据此,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
(3)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1)五四爱国运动。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可知,这是五四运动的口号;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体现了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6月3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五四运动属于常考的知识点,也是重点掌握的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12.(2018八下·太平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的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以致上海市外市内、海上陆上、交通和电话通讯等均告断绝。与此同时,全国30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在这种种巨大压力下,北京政府开始动摇,终于恐慌……五四运动取得史无前例的胜利。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五四”胜利以后,反帝斗争与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摘编自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哪一斗争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城市。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9年6月5日起,“五四运动”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答案】(1)夺回被日本强占的中国山东主权;北京。
(2)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全国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
(3)反帝爱国运动深入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和进步社团大量涌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
(4)五四运动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人民群众的广泛斗争是五四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革命力量);五四运动的胜利进一步推动中国革命的进步和发展等。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提出的斗争目标是夺回被日本强占的中国山东主权;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声势浩大。
(2)根据材料二“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的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和“与此同时,全国30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的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全国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1919年6月5日起,“五四运动”的斗争主力有学生转移到工人阶级,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
(3)根据材料三“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运动深入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和进步社团大量涌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人民群众的广泛斗争是五四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革命力量;五四运动的胜利进一步推动中国革命的进步和发展。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结合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图片的内容,确定的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本题难度较大。
13.阅读有关五四运动的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下图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的情景。
材料二:1919年6月5日某地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也举行了罢市……
材料三:青春作伴,激情飞扬,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放歌四海,奉献爱心,播洒希望,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诞生85周年。
——ctv.tom消息(新闻联播,2004年5月4日)
请回答: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3)五四运动有怎样的历史影响?
(4)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去唱好这首“青春之歌”。
【答案】(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移为工人。
(3)中国近代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1919年1月至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在法国巴黎召开了著名的巴黎和会,这是一次分赃会议。一战时,中国也参加对德作战,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但中国代表提出的一系列合理要求却遭到拒绝,从而引发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2)五四爱国运动以1919年6月3日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在北京,青年学生是其主力;后期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其主力军,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移为工人。
(3)中国近代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学生既要认真看图,又要细心阅读材料。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第13课五四运动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邵阳)《都嘟》中写道:“1918年的数据是,当时日货占中国所有进口货的44%,1920年降到24%,近乎腰斩了。这是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抵制日货运动。”这次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 )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B.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北伐战争时期
2.(2018八下·大庆月考)某学校准备开展一场庆祝五四运动的纪念活动,如果让你为这次活动选择一个主题,下列哪一个最为准确( )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青春火炬,热血救国
C.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3.(2018八下·大庆月考)五四运动之所以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主要原因是( )
A.它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B.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中国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
4.(2018八下·大庆月考)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A.新文化运动促成中国人民新的觉醒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C.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求荣
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资失败
5.(2018八下·大庆月考)五四运动期间,镇压学生运动的政府是( )
A.清政府 B.以袁世凯为首的国民政府
C.北洋军阀政府 D.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
6.(2018八下·太平开学考)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北京学生作为先锋队举行抗议
C.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第一次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
7.(2018八上·南山期末)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和约签字”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8.(2018八下·惠民开学考)标志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的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和新中国的成立 B.洋务运动和新中国的成立
C.南昌起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D.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9.(2018八下·惠民开学考)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中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辛亥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民革命
10.(2017八上·顺德月考)九十五年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在参加一次国际会议时发出这样的愤慨:“偌大一个省份见夺于他国,这难道是中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报酬吗?”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次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一场什么运动(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7八上·茂名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上述材料均与哪一次运动有关?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精神?据此,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
(3)从材料三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12.(2018八下·太平开学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的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以致上海市外市内、海上陆上、交通和电话通讯等均告断绝。与此同时,全国30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在这种种巨大压力下,北京政府开始动摇,终于恐慌……五四运动取得史无前例的胜利。
——摘编自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五四”胜利以后,反帝斗争与反军阀斗争结合在一起,一浪接着一浪,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
——摘编自王桧林、郭大钧主编《中国现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五四运动”的哪一斗争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爆发城市。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19年6月5日起,“五四运动”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五四运动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13.阅读有关五四运动的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下图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的情景。
材料二:1919年6月5日某地的工人举行罢工,商人也举行了罢市……
材料三:青春作伴,激情飞扬,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放歌四海,奉献爱心,播洒希望,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诞生85周年。
——ctv.tom消息(新闻联播,2004年5月4日)
请回答: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3)五四运动有怎样的历史影响?
(4)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去唱好这首“青春之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指的是1894——1895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范围,故A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指的是1900——1901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范围,故B不符合题意;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由于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因此,题干的抵制日货运动发生在五四运动时期。故C符合题意;北伐战争时期指的是1924——1927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范围,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时间“1918年”和“1920年”,根据此时间段判断四个选项中只有C符合题意。
2.【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五四运动”。结合课本所学,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后,消息传到中国。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会讲演,随后游行示威,掀起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由此5月4日被定为青年节。B符合题意;1921年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A不符合题意;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不符合题意;“国民革命,洪流奔涌”指的是国民大革命,国共两党领导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D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内容,是开放性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从选项中摘取最能代表五四运动精神的词语。
3.【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运动为主,后来,作为无产阶级的工人纷纷罢工,加入到运动中来,并逐渐成为运动的主力,对这场斗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至此无产阶级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阶段。这是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最主要原因。D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内容,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的开端,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4.【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将中国山东的主权转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导火线,ABC均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内容,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导致了国内出现的这场运动,捍卫国家主权。
5.【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关键词“五四运动期间”,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学生游行示威,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北洋军阀政府进行镇压学生运动,逮捕学生三十多人。C符合题意;1912年,宣统皇帝宣布退位,清政府不复存在,A不符合题意;袁世凯于1916年去世,B不符合题意;1927年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成立。D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五四运动的内容,当时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学生运动,逮捕了学生,是考试的难点。
6.【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前的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领导无产阶级革命。
故答案为C。
【点评】解答本题需掌握五四运动。本题难度适中。
7.【答案】D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既有反帝内容也有反封建内容,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A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起止时间是1919年到1949年,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之前的民主革命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所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A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的时间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是近代化探索活动,领导阶级是地主阶级;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完成了反帝的民主革命任务,但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掌握五四运动和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9.【答案】C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的“三十年以来”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共三十年。C符合题意;
旧民主主义革命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是一百多年,A不合题意;
1911年辛亥革命1949年建立纪念碑,三十多年,B不合题意;
1924——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D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五四运动的地位。本题难度适中。
10.【答案】B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将中国山东划给日本,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故答案为B。
【点评】除了掌握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外,学生还要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时过程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11.【答案】(1)五四爱国运动。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可知,这是五四运动的口号;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体现了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和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3)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6月3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主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五四运动的有关知识。五四运动属于常考的知识点,也是重点掌握的内容。本题难度适中。
12.【答案】(1)夺回被日本强占的中国山东主权;北京。
(2)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全国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
(3)反帝爱国运动深入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和进步社团大量涌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
(4)五四运动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人民群众的广泛斗争是五四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革命力量);五四运动的胜利进一步推动中国革命的进步和发展等。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提出的斗争目标是夺回被日本强占的中国山东主权;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声势浩大。
(2)根据材料二“北京“六三”大逮捕消息传到上海后,经上海学联的联络,实现了商店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的“三罢”斗争,……罢工斗争不断扩大……进入最高潮”和“与此同时,全国30多个城市,也卷入到斗争中来,五四爱国运动已成燎原之势”的信息可知,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全国各界群众的联合斗争。1919年6月5日起,“五四运动”的斗争主力有学生转移到工人阶级,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
(3)根据材料三“表明全国反帝爱国运动在继续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进步社团也在各地大量涌现。……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出现了一个介绍和宣传社会主义的热潮”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反帝爱国运动深入发展;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和进步社团大量涌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根据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是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人民群众的广泛斗争是五四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显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革命力量;五四运动的胜利进一步推动中国革命的进步和发展。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结合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图片的内容,确定的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本题难度较大。
13.【答案】(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移为工人。
(3)中国近代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知识点】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1)1919年1月至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在法国巴黎召开了著名的巴黎和会,这是一次分赃会议。一战时,中国也参加对德作战,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巴黎和会,但中国代表提出的一系列合理要求却遭到拒绝,从而引发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
(2)五四爱国运动以1919年6月3日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在北京,青年学生是其主力;后期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其主力军,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移为工人。
(3)中国近代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4)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五四爱国运动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学生既要认真看图,又要细心阅读材料。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