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元朝的统治》模拟课例
课程内容
元代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教学目标
知道元朝辽阔的疆域范围;知道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影响深远;知道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元朝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通过识读《元朝疆域图(1330年)》,学会联系地理信息掌握元朝统治的系列治理措施。
元朝在西藏、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实行有效管辖,再次表明西藏、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材分析
本课为教材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第六课。在衔接第五课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讲述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治理,推行了行省制度,全国分设10个行省;对边疆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治理,设宣政院管辖西藏。通过一系列有建树的行政措施,巩固了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元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次尝试,对后代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本课为后面几课的讲述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在单元中的位置至关重要。
本课分为“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行省制度”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三个子目,其中第二子目行省制度是元朝巩固统一的一大创举,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第三子目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也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元朝的统治,属于政治方面的内容,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其内容也比较枯燥;相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在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经过了一个多学期历史的学习,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和对历史图片的识读能力也有所提高,加上行省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学生可通过寻找家乡现在行省名称和建制与元朝所属行省的关系来提高对本课的认识,为重、难点的突破奠定基础。
重点
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难点
行省制度
教学资源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版
(2)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3)樊树志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版
(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简明中国历史读本》2012年7月版
(5)何成刚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下)》2017年12月第1版
教学过程
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姚大力教授曾这样评价:元代的统一,给中国带来了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伟大成就……它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朝代相比,是一个毫不逊色的王朝。它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既不应该被抹杀,也是无法被抹杀的。
为什么姚教授会对元朝给予这样的评价呢?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究竟有何无法抹杀的贡献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元朝,共同了解元朝的统治。
提起元朝,不得不要说一下它的疆域,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幅《元朝疆域图(1330年)》,明代的宋濂在《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一中曾这样写道: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同学们能根据材料说出元朝的疆域范围吗?(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朝强盛时期的疆域北至阴山以北,南至南海诸岛,东北到今库页岛,西北达到新疆、中亚地区。
另外从材料可知,元朝的疆域超越了汉、隋、唐、宋朝代,请同学们对比唐朝时期的疆域图,小组讨论说说元朝的疆域较唐朝时期有什么拓展?
对了,与唐疆域相比,今天的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阔、国力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除了辽阔的疆域外,更多的民族也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元朝时,包括蒙古族在内的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的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但是,面对如此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到底该如何统治它呢?多年的政治积累,使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在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统治方式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了他的统治模式,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2页最后两段正文,对照ppt,画出元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这些权力最终都集中在皇帝手中,这就是所谓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完成了对中央的顶层设计后,在地方上为巩固统一,元朝也有一大创举,那就是实行行省制度,一起再来看这张“元朝疆域图”,请同学们找出元朝在全国各地设置的十个行省(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在行省之下又设置了路、府、州、县等行政机构。
除此之外,它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为“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那些中书省和行省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行省官员有何权力呢?一起来看这两段材料。
材料一各行省重大民政事物,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必须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的诏令,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
由材料一可知,元朝的行省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由中书省派省臣到各地方行省执政,主要是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由材料二可知,行省官员具有处理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事务,聚地方财富上供中央的权力。
这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是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而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这类职务通常也不授予汉人,除此之外,中央还通过监察等各种制度杠杆对行省进行遥控,慢慢地,它就起到了代表中央控制地方局势、征敛财富的作用,成为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而且,它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同学们对照元朝地图和现行中国行政区划分图,想一想:今天中国的省,从建制到名称上与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什么关系?我们所处的南通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省呢?
对比后我们发现,例如原来的陕西行省,现在的建制中有陕西省;原来的江浙行省,现在的建制中有江苏省和浙江省,名称大体相近,建制上都是代表中央管理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所以说,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其建制和名称都来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另外,现在的南通,在元朝时称为通州,属于河南江北行省,元初至元二十年,曾升为通州路,元二十一年恢复为州,属扬州路。这是我们的地方历史,同学们也要大致了解哦。
但是,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由行省管辖的,在不设行省的区域元朝也因地制宜的进行了很好地管理,同学们能举个例子吗?
对了,例如现在的西藏地区,属于西部边疆,政教合一,宗教在地区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在元朝时在那里设置了宣政院,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区域。后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关于汉藏两族的交往,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史实呢?小组间讨论说说看。(西藏在唐朝称吐蕃,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赞普松赞干布,表明汉藏两族已“合同为一家”;元朝时设置宣政院,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由此可知,西藏自古以来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些妄图分裂祖国领土的行径都是不能得逞的,必将遭到失败。
那西藏是如何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的呢?一起来看这几段材料。
材料研读
材料一1247年,喇嘛教萨迦派领袖萨班与阔端协商,蒙古与西藏建立了宗藩关系,西藏正式归顺蒙古国管辖。
——《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
材料二“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
材料三“至元初,立总制院(后改称宣政院)而领之以国师。……(总制院的职责是)“掌浮图事之教,兼治吐蕃之事。”
——《元史》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课本53页内容小组讨论说出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理的大致过程。
由材料一可知,1274年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萨迦班智达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其实早在之前进攻宋朝的同时,就开始对西藏用兵和招降了。
材料二说的是元朝驿站发达。对于西藏而言,在其归顺后,蒙古统治者就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了。
由材料三可知,元朝建立后,设置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地区,封八思巴为帝师,管辖全国佛教和吐蕃政务,在地方分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另外,东南地区的澎湖列岛和台湾,从地理位置上看,属于海疆,隔海相望,不便管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元朝以前大陆与台湾有过怎样的交往呢?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隋朝时期,台湾称作流求,大陆商人常到流求贸易。)
到元朝时期,台湾称作琉球,后来设置澎湖巡检司加以管辖,所以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关于澎湖巡检司一职,我们可以从下面的材料一中得到印证。
材料一 岛分三十有六……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年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元】汪大渊《岛夷志略》
材料二
元宣政院印
由材料一可以得出两个信息,其一是,在至元年间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意义非凡。其二是它当时隶属于泉州路晋江县,属于福建行省的一个地方行政机构,级别较低(九品),它和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宣政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老师查找了很多资料,并没有找到澎湖巡检司印章资料,而宣政院印则在很多史书上都有出现,这可能也是一个例证。但无论怎么说,澎湖巡检司的出现,说明元朝时中央政府已经有建制的对台湾地区实行管辖。
除了在东南的台湾地区和西南的西藏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外,元朝统治者还根据各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其他地区也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以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例如:在民族复杂的东北地区,由于山北辽东道、开元等路宣慰司威望不够,不足以震慑诸王,后设立了辽阳行省,管辖东到大海,包括库页岛在内,东南与高丽接壤。
西北在忽必烈定都汉地以后失去了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改设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升为岭北行省,这一地区没有州、县建置,实际基层行政单位仍然是蒙古社会中传统的千户、百户组织。
天山南北,少数民族较多,为便于对西域军政事务的管理,设置了北庭都护府,以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
云南民族成分众多且发展不平衡,大理政权归服后,在原来基础上建立云南行省,行省之下设立若干宣慰司兼都元帅府,边远地区实行土官制度,这样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
回顾元朝的政治建制,我们可以用这张结构图加以概括,请同学们结合示意图及本课所学知识,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说说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小组讨论)
同学们说的都不错,元朝的统一,它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政权并立的政治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体确定了中国后来疆域的轮廓;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堂总结:但是,元朝的统治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局限之处,例如四等人制的民族等级制度和比较突出的吏治腐败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后来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但是,无论怎样,元朝的统治是中国历史上管理如此广大疆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次伟大尝试,对后代都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影响,本单元的后面几节课将会带领大家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元朝的各项成就,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不少收获的。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
二、行省制度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