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9 18:1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重难点分析
  契丹族与党项族
  契丹族与党项族这一子目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对两个民族的起源、发展和政权的建立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
  在中国古代史上,先后出现过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学生容易混淆。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区分:一是兴起时间;二是地理位置。
  契丹族原是活动在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916年,耶律阿保机于唐亡后的乱世中建立契丹政权,其子耶律德光曾一度改国号为辽,故契丹政权也称为辽。契丹政权的疆域大致以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地区为中心,雄跨长城内外。
  党项族是古代羌族的一支,原生活在四川、甘肃、青海一带。唐太宗时期,党项族归附唐朝,统治者受赐李姓,后受吐蕃兴起的挤压,逐步迁居甘肃、陕北和宁夏一带,称为平夏部。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夏立国时,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以及陕西北部地区,因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史称西夏。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出示《北宋形势图(1111年)》,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在地图上标注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在学生活动的同时,教师可从旁指导,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在边疆开拓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认识。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启发学生完成表格,对政权名称、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等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
  上述活动前,教师可提问:契丹族和党项族的生活方式如何?隋唐时期,他们与汉族的关系怎样?与汉族的交往,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变化?由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认识到,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毗邻而居,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紧密,隋唐以来逐步接触、接受、学习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并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壮大。

  辽与北宋的和战
  辽与北宋的和战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从辽与北宋关系的角度阐述和与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
  首先,教师可让学生提炼信息,梳理知识点,将辽与北宋的关系演变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帮助学生对辽与北宋的关系形成整体认识。
  其次,引导学生识读《北宋形势图(1111年)》,尤其是辽与北宋的边界,在地图上找到燕云十六州,了解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配合教材《相关史事》,知道辽宋战争的起因是争夺燕云十六州。
  最后,关于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教学重点是澶渊之盟。学生学到这里往往会产生疑惑,为什么北宋打了胜仗还要签订盟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提供相关考古成果和文献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澶渊之盟是辽与北宋在双方力量相对均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的产物,更为重要的是,澶渊之盟开启了辽与北宋之后长期的和平局面。在此期间,双方在边境开设榷场,进行互市,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北宋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考古工作者在今内蒙古和东北辽代古城和墓葬中,发现了宋朝制造的瓷器、漆器、铜钱等文物,这些都反映了辽与北宋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关于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教材叙述比较简单。跟辽与北宋的和战类似,西夏与北宋也是先战争后议和,北宋支付岁币换得边境安宁。对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双方议和的原因及影响。虽然北宋节节战败,但连年战争也使西夏不堪其苦,最终双方妥协议和。议和后,民族政权并立,边境贸易兴旺,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本课总结时,教师需要强调北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在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各民族在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共同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问题解答
  课后活动
  1.澶渊之盟后,朝中大臣排挤寇准,寇准被罢去相职。当时京城里流传着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想一想: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
  面对辽的大举入侵,寇准力促宋真宗御驾亲征,从而打败辽军,使中原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此外,寇准一生为官40余年,举荐贤能,扶正祛邪,不徇私情,深得民心。此歌谣反映了民众对他的景仰与爱戴。
  2.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对民众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