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模拟课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模拟课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6-09 18:1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模拟课例
课程内容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教学目标
  知道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及政权的建立,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等基本史实,如澶渊之盟和互市贸易,能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思考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
  识读《宋辽西夏形势图》,了解辽、西夏与北宋政权的并立;观察契丹和西夏的文字与货币等图片,认识契丹与党项族通过学习中原汉族文化,推动本民族的发展;分析材料,理解北宋与辽、西夏议和的内容及影响。
  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影响与交融,它们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教材分析
  本课为教材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第二课,这一时期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北宋时,中原汉族政权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并立,而政权的并立也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它们之间的和与战都是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本课上承北宋的政治,下启金与南宋的对峙,在单元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课分为“契丹族与党项族”“辽与北宋的和战”“西夏与北宋的关系”三个子目,其中第一子目介绍了并立政权的出现,第二、三子目反映了北宋与辽、夏政权之间的和与战,它们共同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状况。
  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契丹、党项等少数民族,作为游牧民族,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我们相差甚远,再加上初一的学生缺乏系统的中国古代史的知识体系,对民族史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本课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往往对于杨家将的故事等内容充满兴趣,经过了一个多学期历史的学习,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识读、对历史事件的讲述、分析能力也有所提高,这为本课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重点
  辽、西夏的建立和发展;辽与北宋的和战
  难点
  北宋与辽、西夏议和
  教学资源
  (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12月版
  (2)卜宪群主编:《中国通史》华夏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年5月版
  (3)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4)樊树志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3月版
  (5)蔡美彪著:《辽金元史》中华书局2015年6月版
  (6)沈为慧等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7)谭其骧主编:《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唤起了我们一幕幕新的记忆。那些纵马驰骋、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例如北方的契丹和西北的党项,他们既保持刚健雄武之风,又汲取先进的中原文明,分别开拓了颇具特色的王朝——辽与西夏,创造出光辉的成就。这些盛极一时的马背民族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一起充实着悠久的中华文明。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了解它们对峙局面的形成,感受不同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这两幅分别是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和曼德拉山西夏时代岩画《牧放图》,请同学们结合图片,根据搜集的资料,说一说契丹和党项族的起源与发展。
  学生一:契丹本意是钢铁,关于它的起源,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辽史》记载,很久以前,有男子骑白马从老哈河而东,有女子驾青牛自西拉木伦河而下,他俩在辽河相遇,结为配偶,生了八个儿子,繁衍成契丹的八个部落。
  《契丹人饮马图》可以看出契丹人过着游牧生活,不过他穿的衣服已经和汉人相类似了,就是发型还不太一样。
  追问:图中的契丹人是怎样的发型呢 为什么会留这样的发型呢
  学生一:将头顶部分的头发全部剃光,只在两鬓留少量余发作装饰。可能比较凉快 酷 (笑)
  补充:契丹人有削顶垂发传统(髠发),作为游牧民族,披散的头发容易遮挡视线,故而将其剃去或结辫,以便马上行走。这也展现出一个潇洒自由、干练务实的马上民族的形象。
  学生二:从图二《牧放图》中牛羊的形象可以看出党项族也以游牧为生。他们原来居住在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一带。唐朝时与中原文化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辽和西夏在长期的发展中,都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信息,谈谈辽和西夏的社会进步。
  学生一:契丹文字和汉字很像,他们货币的形状和中原地区也一样,很像秦朝的半两钱。
  评价一:契丹原本并没有文字,阿保机命人以汉字隶书增减笔画,或直接借用汉字,创制了契丹大字,之后他的弟弟又创制契丹小字。钱币外圆内方,印证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学说,代表着天地乾坤。
  学生二:契丹鸡冠壶是陶瓷制品,学习了中原的生产技术,但是在造型和纹饰方面仍具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的风格,我猜那个耳朵可能是用来穿绳子,以方面挂在马背上的。
  我们再来看看西夏的社会进步。从《西夏买牛契约》可见西夏文字的创制也模仿汉字,字形方整。还有同学有补充吗
  学生三:牛是用来耕地的,可以看出西夏除了游牧以外,开始学习中原地区发展农耕经济了。买卖签契约,也可以看出西夏法律的发展。
  学生四:西夏符牌是用以证明持牌者身份和所负使命的金属牌。
  补充:这件文物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正面写的是“敕燃马牌”,意为“敕令驿马昼夜急驰”,常用于军队中十万火急的军令传达。由上下两块整合组成,一块存于朝廷,一块存于驿站,见牌合符后放行。这种设计思路是不是和我们熟悉的用来调兵遣将的虎符很像呢 对,元昊正是仿制了中原地区的官制、军制。
  小结:同学们从经济、文化、官制法制、社会风俗等方面解读得真到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辽与西夏都受到了中原先进汉文化的影响,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很好地结合起来。
  接下来请同学们观察《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形势图》,结合课本第33-34内容,根据北宋的示例填充地图,了解政权建立的基础知识。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定都上京临潢府。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政权,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
  伴随着国力的增强,辽与西夏开始与北宋发生冲突并不断加剧,我们先来看辽和北宋的关系。
  请同学们自主阅读P35课文和P36相关史事,指出双方冲突的焦点是什么
  燕云十六州。
  问: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燕云十六州问题的来源
  学生:五代时期,后唐将领石敬瑭为了取得契丹的支持,把燕(今北京)云(今大同)十六州割让给辽太宗。这一地区北部是边防重镇,沿线有燕山山脉、古长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南部则多是适合农耕的平原。对于中原政权而言,这一地区一旦失去,北方将再无险可守;对于契丹来说,获得它们不仅在军事上能攻守自如,而且富庶的幽云十六州以及这里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将使契丹真正强大并长久发展。
  针对燕云十六州,双方时战时和。请同学们根据书本内容,梳理“辽与北宋和战简况”。宋太祖晚期,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时,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宋真宗时,辽军打到澶州,朝中大臣大多主张迁都避战,宰相寇准力排众议,敦促真宗亲往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之后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然而,寇准却遭到朝廷主和派的排挤被罢相。当时京城里流传着这样的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这反映出百姓对寇准的景仰与爱戴。主和派往往遭到人们的抨击,但燕云十六州失去后,北方无险可守,再加上宋代文人治国,面对北方劲敌,自然一筹莫展,由此看来主和也不难理解。幸而寇准主亲征,才能有澶渊之盟,然而这到底是一个孤注一掷的险计。
  北宋与辽有战有和,和的关键是《澶渊之盟》的签订。请阅读上述材料,概括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
  答:宋给辽岁币,双方不得增设针对对方的军事设施,在边境设榷场开展贸易。
  有学者认为:“澶渊之盟是北宋对辽屈辱外交的开端,虽然换来了和平,却后患无穷。”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为什么 请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一:宋在打退辽军的情况下,由于缺乏信心,屈辱求和,签订城下之盟,每年给辽这么多岁币也造成了百姓的沉重负担,因此我赞同这一观点。
  学生二:我不赞同。辽和宋之前相互征战各有胜败,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澶渊之盟结束了双方无休止的战争,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因此不能说是屈辱的。
  小结:老师也不赞同这位学者的观点。澶渊之盟其实是以战求和,可以看作是北宋与辽实力相当下妥协的产物。
  对宋而言,它的基本内容并没有让它丢太大的面子,每年三十万匹两的“岁币”对北宋并不构成特别沉重的负担,且和平实现以后,北宋还能从双方贸易中获得大量盈余。
  对辽来讲,澶渊之盟后有了喘息的机会,获得了稳定的额外收入来源,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南方边境的防卫负担。
  此外,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也是有益的。和平交往带来了双方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民族交融,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至今仍矗立于宁城县的辽大明塔正是一个生动的范例,这座借鉴了中原建筑风格、佛教文化的古塔,是我国第三大高塔,也是现今保存最好、体积最大的一座,它向人们展现了契丹曾经的辉煌,契丹的兴盛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不过,澶渊之盟使得宋朝君臣奢谈太平,对外常常屈己讲和,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也是值得我们警醒的。
  澶渊之盟后,曾经的抗辽名将杨延昭又驻守边疆近十年,维护着边境的安全。他们家族的英雄业绩经戏曲、小说渲染,成为著名的——《杨家将》故事,同学们课后可以去了解。
  学完了辽与北宋的关系,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阅读p36课文和知识拓展,了解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学生:西夏建国后不断进攻北宋,战争不断,后来双方议和。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一,概括双方议和的内容。
  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年给西夏岁币,双方恢复榷场。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呢
  议和后,双方榷场买卖的马和羊数量很多,边界贸易兴旺。
  课堂小结:
  有学者认为:“政权并立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结合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谈谈你的理解。
  辽、西夏与北宋有战有和,有对峙亦有交往,但和平交往仍是主流。
  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西夏与辽订立庆历和盟,使北宋与辽、西夏之间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
  对社会经济而言,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偏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对民众生活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边境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和约的签订,促进了民族交流,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边疆扩展,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缩小了民族差距;边界榷场的设置加强了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科技交往。
  在长期对峙和相互交融中,各民族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共同发展,它们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今天,契丹、党项这些族称已经不复存在,但其草原文明的基因早已植入于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中,其族群也一直繁衍生息在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里。
  学习延伸:课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契丹族和党项族的演变过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