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2-13 11:36:2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八下·罗湖期末)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因此毛泽东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2.(2018八下·普宁期末)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1937﹣1945年 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
【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题文现象反映出地主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C项符合题意;
1937—1945年是八年抗战时间,排除A;
1946—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B;
1953—1957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3.(2018八下·揭西期末)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下列对当时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  )
A.由私有到公有 B.由私有到私有
C.由公有到公有 D.由公有到私有
【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不管是地主所有制还是农民所有制,都是私有制经济,三大改造之后,才实现了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ACD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4.(2018八下·新会期末)“斗地主”现在已经成为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952年底,我国开展了土地改革,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A项符合题意;
三大改造是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B项不符合题意;
文化大革命是严重的左倾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是1978年以后的内容,此时期地主阶级早已经消灭,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5.(2018八下·新会期末)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5 26.5 12.5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时间和数据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0年到1952年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
B项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1953年到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
C项和D项指的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不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表格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6.(2018八下·江海期末)1953年,农民王老汉家贴出了一副春联:“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从春联中可看出让王老汉高兴的事情是(  )
A.他参加了农业合作社,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B.他成为了人民公社社员,吃饭不要钱了
C.种上了责任田,使他勤劳致富
D.他分到了地主的田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时间1953年,以及“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我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符合“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的含义,D项符合题意;
A项是三大改造的内容,是1953-1956年底建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运动,不符合题意;
B项是错误的运动,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不符合“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的内容;
C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此时期人民早已经翻身了,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1953年”,由此联想到是土地改革。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7.(2018八下·江海期末)如图反映的是哪个重要法令的颁布受到农民欢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场面可知向: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深受农民的欢迎。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B项符合题意;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A项不合题意;
《共同纲领》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起来临时宪法的作用。C项不合题意;
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逐渐完善了我国的法律体系。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学生要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本题难度不大。
8.(2018八下·白云期末)如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鼓舞了农民信心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到1952年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出现了表格中农产品产量的变化。B项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实现了农业集体化,B不符合题意;C项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时间是1953年,C不符合题意;D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项时间与题意不符,BCD均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需要学生加以记忆。
9.(2018八下·常熟期中)1950年,风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A项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10.(2018八下·茂名期中)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符合题意;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符合题意;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是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不符合题意;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8八下·苍溪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成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引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2)材料二可能出自哪部法律文件?
(3)这次土地改革确立的土地所有制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答案】(1)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土地改革土地归农民所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土地私有制,农民私有。而现在的土地归国家公有,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农民只拥有土地的经营权。
(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的巩固,也大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可以知道,土地改革的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2)依据课本所学,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因此材料二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依据课本所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4)依据课本所学,土地改革是我国农村的一场革命,它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通过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所以说它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土地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
【答案】(1)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由材料“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土地改革的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由材料“…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可知,土地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由材料“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并结合所学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故答案为:(1)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点评】(1)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2)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作用。
13.(2017八下·咸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
(1)材料中的“改革”指的是什么改革?
(2)为什么说“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答案】(1)土地改革
(2)因为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内容叙述的是土地改革的内容。(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所以说土地改革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土地改革》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8八下·罗湖期末)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西藏和平解放
2.(2018八下·普宁期末)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
A.1937﹣1945年 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
3.(2018八下·揭西期末)土地是人民的命根子。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下列对当时土地改革后的土地所有制理解正确的是(  )
A.由私有到公有 B.由私有到私有
C.由公有到公有 D.由公有到私有
4.(2018八下·新会期末)“斗地主”现在已经成为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游戏,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是(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5.(2018八下·新会期末)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5 26.5 12.5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6.(2018八下·江海期末)1953年,农民王老汉家贴出了一副春联:“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从春联中可看出让王老汉高兴的事情是(  )
A.他参加了农业合作社,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B.他成为了人民公社社员,吃饭不要钱了
C.种上了责任田,使他勤劳致富
D.他分到了地主的田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7.(2018八下·江海期末)如图反映的是哪个重要法令的颁布受到农民欢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8.(2018八下·白云期末)如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鼓舞了农民信心
9.(2018八下·常熟期中)1950年,风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0.(2018八下·茂名期中)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1.(2018八下·苍溪期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成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引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
材料二: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
(2)材料二可能出自哪部法律文件?
(3)这次土地改革确立的土地所有制与现在的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说这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
(2)土地改革有什么历史作用?
13.(2017八下·咸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
(1)材料中的“改革”指的是什么改革?
(2)为什么说“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因此毛泽东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2.【答案】C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题文现象反映出地主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C项符合题意;
1937—1945年是八年抗战时间,排除A;
1946—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B;
1953—1957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3.【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不管是地主所有制还是农民所有制,都是私有制经济,三大改造之后,才实现了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ACD三项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4.【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使‘地主’退出历史舞台的变革”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952年底,我国开展了土地改革,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消灭了地主阶级,A项符合题意;
三大改造是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B项不符合题意;
文化大革命是严重的左倾错误,C项不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是1978年以后的内容,此时期地主阶级早已经消灭,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5.【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时间和数据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50年到1952年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
B项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1953年到195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
C项和D项指的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间不符。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表格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6.【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的时间1953年,以及“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2年,我国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符合“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的含义,D项符合题意;
A项是三大改造的内容,是1953-1956年底建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运动,不符合题意;
B项是错误的运动,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不符合“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的内容;
C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此时期人民早已经翻身了,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1953年”,由此联想到是土地改革。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7.【答案】B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图片场面可知向: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深受农民的欢迎。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B项符合题意;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A项不合题意;
《共同纲领》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起来临时宪法的作用。C项不合题意;
198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逐渐完善了我国的法律体系。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学生要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本题难度不大。
8.【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到1952年我国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出现了表格中农产品产量的变化。B项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实现了农业集体化,B不符合题意;C项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时间是1953年,C不符合题意;D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D不符合题意。所以BCD项时间与题意不符,BCD均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需要学生加以记忆。
9.【答案】A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A项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10.【答案】D
【知识点】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析】【分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符合题意;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符合题意;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是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不符合题意;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是土地改革的意义,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
11.【答案】(1)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土地改革土地归农民所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是土地私有制,农民私有。而现在的土地归国家公有,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农民只拥有土地的经营权。
(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的巩固,也大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可以知道,土地改革的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2)依据课本所学,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因此材料二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依据课本所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到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4)依据课本所学,土地改革是我国农村的一场革命,它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通过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所以说它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点评】本题考查了土地改革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土地改革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12.【答案】(1)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由材料“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土地改革的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由材料“…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可知,土地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由材料“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并结合所学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故答案为:(1)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点评】(1)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目的。(2)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作用。
13.【答案】(1)土地改革
(2)因为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知识点】土地改革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内容叙述的是土地改革的内容。(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所以说土地改革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