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5-12 19:0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76张PPT。《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04、五四爱国运动 P46-47
105、中共一大的召开 P47-48
106、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P48
107、黄埔军校的建立 P50
108、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P51-52
10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P52
110、南昌起义 P54
11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P55
112、井冈山会师 P56
113、长征的开始 P59
114、遵义会议 P60
115、长征的胜利 P62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导火线:
五四爱国运动 爆发:
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 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919年5月4日 北京 历史条件:
中共诞生 中共”一大”:
历史意义: 1921年7月 上海五四运动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被篆刻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了,为了弘扬五四精神,
1949年12月,我国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
年节。学习了这一课,你们认为什么是五四精
神呢?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中考链接10(2011年广东省汕头市)
右图是二十世纪初学生运动的一幅标语,下列对这次“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②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工人阶级参加起了重大作用
④在北洋政府镇压下失败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A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参考答案]D [08扬州中考]第8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戊戌变法又称作“百日维新”
B.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孙中山
C.五四运动前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农民阶级
D.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参考答案] C[09内江中考]第18题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于2009年5月4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图2)。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国近代史的开端
B.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这次运动的主力是学生[参考答案] B[09恩施中考]第7题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A.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
B.北伐军进军迅速,连克汀泗桥、贺胜桥
C.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
D.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参考答案] A[09黄石中考]第6题3(2011荆州).
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烬美)与恩铭不老松。”董老咏怀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七大
D.井冈山会师? A23(2011年十堰市).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C22(2011年武汉市).
全市中小学传唱百首红歌、全省十万青年重走大别山等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系列活动正在持续进行。下列选项,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是
A. 南湖游船——开天辟地启航程
B. 遵义小楼——生死攸关明方向
C. 北京天安门——开国大典定乾坤A7(2011济南市).
《全球通史》中写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提及的“这场运动”
A.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A23(2011年泰安市).
如果小王去参观中共“一大”的旧址,他应该去
A.南京 B.北京
C.广州 D.上海D10(2011年烟台市).
右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商人罢市的推动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C5(2011年山西省)、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上有“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等词,它的谜底是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红军长征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9(2011年成都市).
为了纪念“五四运动”.191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下列对“五四精神”的表述最为准确、全面的是
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B.爱国、科学、民土、自由
C.爱国、抗争、民主、科学
D.爱国、进步、民主、自由A(2010·四川宜宾)
6.“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及至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生的先锋作用
B.反映了运动的群众性
C.表现运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说明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D(2010·江苏南京)
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她成立的大会上,被选举为中央局书记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董必武A(2010·广东东莞)
16.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警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刷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
A.北京 B.长沙 C.上海 D.广州C(2010·福建龙岩)
5.下面是革命老人张三晚年回忆1919年5月4日所看到的情景,其中有误的是( )
A.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
B.有个学生发给群众小旗帜,写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有个学生给盲人解释“还我青岛”的意思
D.他看到一些学生演讲时慷慨陈词B(2010·江苏泰州)7.有关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其斗争目标
③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④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2010·河南)
4.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的直接结果是( )
A.取消了“二十一条”
B.北洋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国共合作实现B(2010·四川巴中)
19.每年五四青年节,青年们激情飞扬,用青春的活力,蓬勃的朝气来纪念五四运动,那么关于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导火线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外交失败
C.运动的口号有:自强、求富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D(2010·内蒙古包头)
4.下列关于“五四爱国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B.五四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它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斗争口号
D.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请写出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史实。
(1)1860年,英法联军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 ▲ 。
(2)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 ▲ 。
(3)1900年,抗击八国联军的反帝爱国运动: ▲ 。
(4)1919年,发源于北京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06年庐江毕业检测]第12题[参考答案](1)火烧圆明园;(2)公车上书;(3)义和团运动;(4)五四运动请列举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5分)
(1)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运动——
(2)旨在变法图强,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资产阶级改革——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革命——
(4)以“民主”、“科学”为旗帜,中国近代一次空间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5)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运动——
[参考答案]
(1)洋务运动(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维新变法)(3)辛亥革命(4)新文化运动(5)五四运动[06年吉林中考]第11题35(2011年湘潭市).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请回答:
⑴说一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2分)
⑵“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2分)为什么说“黑暗依旧”?(2分)
⑶你如何理解“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2分)
⑷从20世纪早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35.
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
⑶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⑷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飞扬五四激情】(7分)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五四”口号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列举一条)(3分)
(2)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的事件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大诞生有何历史意义?(2分)
(3)90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09襄樊中考]第34题[参考答案]
[飞扬五四激情](7分)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1分)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分)
外争主权: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答对任意一点均得1分)
(2)五四运动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分)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1分)
(3)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要求:)①突出爱国主义或民族精神②能对其加以适当阐述即可)
第11课北伐战争创始人 孙中山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校长 蒋介石黄埔军校的建立时 间:
地 点:
创 建 人:
政治部主任:
校 长:
创 建 目 的 :1924年5 月广州 黄埔孙中山 蒋介 石周恩来 培养军事政治人
才,为建立国民
革命军奠定基础北伐战争1、北伐先锋:2、开始时间:5、对象:6、主要战场:7、主要战役: 8、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叶挺独立团1926年7月3、北伐目的:4、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统一全国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湖南、湖北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孙中山逝世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支持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年4月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南京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北伐胜利进军蒋介石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课堂小结(2010·山东聊城)
15.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中考链接A(2011年河南省)
6.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了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
A.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D.打倒列强,除军阀D12(2011年浙江省嘉兴市).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携手,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了重大贡献。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有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
C.创建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右图所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学校,它创建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国民大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参考答案]C [2007年重庆中考] 第13题9(2011年济宁市).
下列孙中山先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组建兴中会 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成立中国同盟会 ④创建黄埔军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B(2011年济宁市).
下列与右图史实不相符的是
A.战争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袁世凯
B.蒋介石任总司令
C.湖南、湖北是主要战场
D.军队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A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百团大战的战斗情景
[参考答案]C[08芜湖学业]第4题[08内江中考]第7题
你能找出其中的错误并改正吗?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这次北伐的目的是为了摆脱敌人第五次“围剿”实现战略转移。北伐开始时的主要战场在福建,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学良。不到半年时间,北伐军便声震全国。1927年,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参考答案]错误一:为了摆脱敌人第五次“围剿”实现战略转移。改正为: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错误二:福建。改正为:湖南.湖北(或两湖地区)。
错误三:张学良。改正为:张作霖。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南昌起义: 1、背景
2、经过(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
3、意义1927年8月1日 周恩来、贺龙、朱德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国民党实行“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二、秋收起义:
1、八七会议
2、湘赣边秋收起义
3、三湾改编三、井冈山会师时间:1927年10月
背景: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内容: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和湖南农军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合编为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讲起“八一”历史长,
南昌打响第一枪;
朱德率领队伍走,
进军湘南改红军;
秋收暴动毛泽东,
闹的湘东遍地红;
井冈山上朱毛合,
创建四军建奇功。上述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创建红军。9(2011年潍坊市).
《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为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A.红军三大主力在此会师
B.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中考链接B我们的军队诞生在白色恐怖血雨腥风之中,又经历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斗洗礼,今天他们又奋战在汶川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我们的人民军队诞生于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八一”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参考答案]C[08贵阳学业]第13题右图是江泽民为南昌的题词。下列史实与此有关的是A.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建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D.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参考答案] B[09烟台中考]第10题右图是一枚左上角破损的纪念邮票,据图中信息判断,这枚邮票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人民军队创建
C.井冈山会师
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参考答案]B
[08河北中考]第14题(2010·河南)
5.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大革命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D(2010·广东梅州)
7.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
A.中共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B.中共创建人民军队,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中共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中共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B(2010·四川巴中)
18.“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D.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9(2011年湘潭市).
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C王老师在一次历史课上说:我爷爷就是1928年冬天在井冈山入伍的。请你指出他爷爷当年参加的是
A.新四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参考答案]B [08广东学业]第11题2(2011年安徽).
下列口号或言论出现在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中的是
A.“还我青岛”
B.“自强”、“求富”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2011·江西南昌)
7.CCTV 综合颇道从2011 年5 月下旬开始播出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该剧再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江西等南方各省根据地的战斗生活。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要对象是
A.清政府反动统治
B.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C.日本侵略者
D.国民党的反动统治D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的前列,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进步。请回答: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出现的进步思潮有哪些?同时分别指南在这些进步思潮指导下的重大社会实践活动。(6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最终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2分)
(3)民主革命时期(1840—1949年),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先进中国的探索对你有何启示?(2分)[08玉林中考]第15题[参考答案]
(1)“师夷长技”思想---洋务运动;维新思想(或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戊戌变法;三民主义思想(或民主共和思想,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实力救国思想----创办近代民族工业;民主与科学思想-----新文化运动。(答对其中三项且相对应,即可得6分)
(2)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1分)成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或建立了新中国)。(1分)
(3)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启示: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自己的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等。(答对其中一项即可,答其它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价值观正确都可得1分)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历程 瑞金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突破乌江→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草地→陕北会师→会宁会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10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初期失利1936.10月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结束。走向胜利8(2011年河南省).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红军长征
D.跃进大别山中考链接C(2010·浙江嘉兴)
18.“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诗句所描绘的情境发生在( )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C(2010·湖北鄂州)
6.“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对此歌词解读错误的是( )
A.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
B.赞美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
C.再现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场景
D.讴歌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C(2010·湖南衡阳)11.张华同学在一次红色线路的旅游活动中拍摄了一张照片(右图)。如果为它配上一句话,最符合的是( )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 ???
B.首义成功 军旗升起
C.生死攸关 历史转折??? ?? ???
D.开国大典 国旗飘扬C(2010·江苏淮安)
1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这首诗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下列有关红军长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征的原因是红军主动放弃根据地,要在运动中打败国民党军队
B.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D.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A(2010·湖南株洲)
8.“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泽东在1936年写 的《沁园春·雪》中的著名词句。此时,中国工农红军( )
A.实现了井冈山会师
B.到达了吴起镇
C.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D.渡过了金沙江C下列四个选项表述中,错误的是
A.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
B.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1936年10月进行战略转移的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胜利会师,宣告长城胜利结束
[参考答案] D[09恩施中考]第8题阅读诗词,请回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眠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在此事件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3)诗中反映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
(4)此事件给后人留下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称为什么?(2分)请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和弘扬这种精神?(2分)[08巴中中考]第42题[参考答案]
42.(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遵义会议;
(3)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会宁会师等(答出2个即可);
(4)长征精神;
(5)此题是开放性题,答案不唯一,主要结合学习、生活谈具体就可以。(1分)在新时代条件下,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2分)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