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和消费者的关系。 4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及相关的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的教育;2、通过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功能地位,营养结构及营养级的知识。
教学难点: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在食物链中后一营养级生物对前一营养级生物的积极作用。
学法指导:学生应尽量联系自已最熟知的一个具体生态系统,来分析、理解并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 成分和作用,以及营养结构及其功能。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学习、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和生生合作讨论、共 同探究有关生态系统的营养成分和营养结构的知识为主,以有关PPT课件为辅完成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和归纳出生态系统的营养成分,进而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导 言新课讲授 巩 固 练 习作 业 复习提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学生作答)导入新课:动画导入,分别展示个体,种群,群落,导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师问:什么叫生态系统? 生答:(略)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学生举例,生态系统,导入生态系统的类型)二、生态系统的类型(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问:生态系统有大有小,类型各异,但其结构是固定的。它的结构是怎么 样的?(设趣导疑)三、生态系统的结构(重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活动一】 展示池塘生态系统的示意图,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1)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①物质 ②能量 ③功能(2)生物成分①生产者 a生物类型(学生举例) b功能 c同化类型 d功能判断:所有的生物是否都属于生产者?②消费者 a 概念 b同化类型 c生物类型 d功能判断:所有的动物是否都属于消费者?(此处学生讨论,教师引出分解者的定义)③分解者 a概念及功能 b同化类型 c生物类型 判断:所有的细菌是否都属于分解者? (学生讨论)归纳总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活动二】辨别生物属于哪种成分(学生合作完成)(展示图片,说出小小水晶球里存在的食物营养关系,导出营养结构)2、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图片展示,导出营养级的概念,引导学生说出营养级和消费者的关系)【活动三】1、写出完整的食物链,分析所属成分和营养级。 2、思考题【活动四】下图表示某草地生态系统,据图回答问题(展示图片)总结:书写食物链的注意事项(图片展示,上述图片,引出食物网的概念)(2)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都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越高。四、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五、课堂小结(重点、难点)六、习题小练七、课后思考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二、类型 组成成分 生产者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 消费者 分解者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复习提问,温故知新启发设问,学生归纳课件展示培养分析、归纳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1《生态系统》教案(第2课时)
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 阐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教学重点 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教学难点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提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二、授新课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讲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 是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控,这是在有限空间内比较普遍存在的种群变化规律;第二,是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多出现于植物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常有食物链关系;第三,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以内部生物群落为核心的,有着一定的承载力,因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范围的。〖旁栏思考题〗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提示〗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食而减少;而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的数量,从而保证了草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讲述〗在生态系统中关于正反馈的例子不多,例如,有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类死亡的尸体腐烂,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引起更多的鱼类的死亡。不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不同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复杂,结构越稳定,功能越健全,生产能力越高,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高。因为物种的减少往往使生态系统的生产效率下降,抵抗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和其他干扰的能力下降。而在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中,拥有着生态功能相似而对环境反应不同的物种,并以此来保障整个生态系统可以因环境变化而调整自身以维持各项功能的发挥。因此,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要比物种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三、当堂反馈〖例1〗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的原因不包括A、 处在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繁多 B、 能量可以通过其他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B、 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可由其他营养级的生物替代 D、 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因为营养结构越复杂,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如果某营养级的一些生物消失,就会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来代替,用其他食物链来代替这一食物链,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D属于能量流动的特点,不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原因。答案:D四、课堂小结见本节板书内容。五、作业:创新课时P59-601、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林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 松毛虫繁殖力强 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 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时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2、下列各种生态系统种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 A、池塘生态系统 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温带草原生态系统3、某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籽,用网把留种区罩起来。后来发现,留种区草的种子几乎被虫吃光了。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虫害过度繁殖 B、干旱缺水引起虫害 C、食物链被破坏 D、害虫产生变异新类型4、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会(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又趋于稳定5、在某一湖泊中,由于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体中藻类生物生长过剩,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减少这些藻类( ) A、大量引进肉食性鱼类 B、 尽量捕捞植食性鱼类 C、 大量引入捕食浮游生物的鱼 D、完全除去捕食浮游动物的鱼
附:板书设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一个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复杂,结构越稳定,功能越健全,生产能力越高,它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就越高。
教学后记: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