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

文档属性

名称 竹影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3-28 12:17:00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丰子恺
中坪中学:姚明刚 2010年12月24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并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熟悉文章内容,掌握字词,品味文章语言。
  3、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思考,树立“生活中处处有美,但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教学难点:
  体会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中国画——竹
作者简介
  丰子恺是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娱大师。共有文学、美术、音乐等著作一百多种。长于漫画和散文,有《子恺漫画全集》六册,散文作品主要有《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
词语积累
惬意(  )  长音阶 (  )
水门汀(  )  立轴 (  )
撇竹叶(  )  蘸朱砂 (   )
口头禅(  )  参差不齐(   )
qiè
jiē
tīng
zhóu
piě
zhàn
chán
cēn cī
朗读课文·感受童趣
1、指出你在阅读中遇到的有关字词读音和词义上的疑难。
撇( ) 惬意( )
口头禅( ) 徘徊( )
蘸( ) 倘然( )
幽暗: 包罗:
参差不齐( ):
2、了解内容:人、事、感受
piě
chán
zhàn
tǎng
páihuái
qiè
cēncī
昏暗
包括
参差指长短、大小不齐
问题讨论
  
  1.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主要是人物活动。
  
  2.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文中究竟要 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文章写爸爸和我们一起画竹影,并讲解我们的提问,传授了有关绘画的知识,激发了孩子的绘画意识。表现了孩子的天真好奇和爸爸的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的教育方法。
  3、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
如:1、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
2、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
  4、丰子恺先生真实而细致地回忆了他那一段描竹影的童年生活,他为什么这么怀念自己的童年
因为这一段生活对他后来的创作具有很大的影响。
  5、爸爸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游戏和艺术有什么关系?
关于艺术的起源,有一种学说认为艺术产生于游戏之中,当然这种“游戏”指的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的精神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游戏可以说和这种精神的游戏相似。了解人类艺术的发生,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儿童的艺术活动具有鉴赏作用。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6、浏览课文,品味语言美,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
如: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运用比喻形象地点出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
风 景
静 物
人 物
  7、欣赏下面的一组西洋画和中国画,你能不能用最恰当的话来概括这两者的不同?
  提示:可用课文中的语言概括,也可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
8、从游戏中他们学到了什么?
   学到了,对于自然界的一切都要认真地观察,仔细的思考,从而悟出其中的道理及从游戏中学习有关的知识。
9、你觉得孩子们画竹影与中国 画画竹有什么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是:画法简单,重在神似。而不追求形似。
拓展延伸,找寻童趣,体验美
仔细回忆,说一说你儿时做过哪些充满童趣的游戏(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推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等),你在游戏过程中有哪些美的发现、体验?(四人一小组,相互交流)
“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