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语文
(说明: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试题115分,卷面整洁,书写规范5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驿站(yì) 教诲(huǐ) 摹画(mó) 抽屉(tì)
B.羞愧(kuì) 野蛮(mán) 掺和(chān) 训斥(chì)
C.嬉笑(xī) 褪尽(tuì) 眷念(juàn) 飞窜(cuān)
D.酷肖(xiāo) 憔悴(cuì) 真谛(dì) 肠谷(yá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
A.出版 宽怒 绯红 解剖 B.畸形 摹画 磨蹭 脊背
B.禁固 尴尬 凛冽 磬口 D.虐待 鞺鞳 伫立 妲娥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微博客作为一个新的__________平台,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___________。相比博客而言,微博客使用更加简单,用户所付出的单位成本、精力投入都更少,写作门槛更低,用户扩展更为迅速。随着微博的“客”流量不断呈______________,其影响力也与日俱增。________,微博客迅速成为中国企业及时传播信息,增加用户与企业粘性的营销利器。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成功借助微博宣传企业品牌与企业文化,通过建立口碑来获得长期利益。
A.交流互动 信赖 爆炸式增长 因为 B.交流沟通 信赖 爆发式增长 因为
C.交流沟通 青睐 爆发式增长 因为 D.交流互动 青睐 爆炸式增长 因为
4.古诗文默写。(4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_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刘祯《赠从弟》)
(3)__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偶然值林叟,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中南别业》)
5.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雪》作者是鲁迅,选自他的散文诗集《野草》。
B.《雷电颂》节选自郭沬若的历史剧《屈原》。
C.《日》《月》是巴金的散文,原载散文随笔《龙·虎·狗》。
D.《海燕》是俄国作家高尔基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
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3分)
行善贵在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人常保持微笑,是善行;对人常保持微笑,是善行;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是善行;发一条给人力量的短信,也是善行。
①殊不知,行善就在身边,贵在坚持。
②生活中,有的人因善小而不屑为,有的人因善要常为而不能为,有的人因善要付出而不愿为。
③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7.某班开展了“青春随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24岁的无臂钢琴师刘伟,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琴艺,最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
【材料二】北京大学的保安甘相伟,来自湖北农村,他通过艰苦努力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并出版了个人专著《站着上北大》。
【材料三】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客车失控冲向学生的瞬间,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轮下。
【材料四】“飞人”刘翔走出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的低谷,不断创造佳绩。在2012年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的比赛中,以12秒87的成绩强势夺冠,再回巅峰。
【材料五】山西师范大学学生孟佩杰,七八岁时就担当起照料养母的重任,后来又带着母亲去上学,这个“久病床前无孝女”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1).上面是某同学为“用青春谱写爱的赞歌”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三则材料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下面是一段青春励志宣言,请你仿照加点部分,将后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青春的岁月不会一帆风顺。或许青春的道路常遇荆棘,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青春的天空时有阴霾,但我们有足够的勇气追求自己的一片蓝天;或许青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2分)
有一只蚂蚁攀上世界屋脊
王宗仁
①如果是一只鹰,它就是在珠穆朗玛峰之巅盘旋,我也不足为奇,因为鹰是英雄的象征;现在的问题是它是一只蚂蚁,一只用小拇指就足以结束其生命的蚂蚁。它竟然莫名其妙地攀上了世界屋脊。
②这里是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兵站驻地,当然与海拔8800米的珠峰相比,它还是低了许多。可是当这只蚂蚁堂而皇之地出现后人们还是大惊失色。生物禁区,寸草不生,连最具抗寒耐缺氧的西藏牦牛都不能久留的地方,怎么突然闯来了一只蚂蚁!
③这是2002年7月一个旭日喷散着霞云的早晨,我从观日峰归来的路上发现了这只蚂蚁。说来纯属缘分,就在我捡拾掉在地上的手套时,看见了它。当时它在一片夏日未曾融消的残雪上缓缓地移动着,似乎是那种挣扎着的蠕动,走走,停停,但一直在前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个小小生命的顽强出现,除了让我惊喜,更多的是敬佩。我止步,蹲下,深情无限地看着它!
④也许是我惊动了它,它中止了爬动,静卧在地。我能看得出是那种长途跋涉之后舒展的、散放式的静卧。我看到它头部的两根触角在有一下无一下地微动着。我猜想着:此刻,它一定感觉到它躯体下的5300米不再是高度,而是可以让它舒展身子歇息的如同草滩一样的什么地方。要不它怎么会那样舒坦地伏卧着!我也突然有了这样的联想:生活中许多可望不可即的事情,当你得到它时你会突然觉得,其实所有的付出都是可以换来意外收获的。即使在你很迷茫的时候,也不要为你选择的目标放弃付出,这样意外的收获将随时伴随你。所以人要珍惜付出,珍惜付出比庆贺收获更重要!一只生命弱小的蚂蚁攀上了世界屋脊,谁敢相信?但是谁也不能不相信。接下来人们才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它是怎么攀上来的,攀了多久?追寻这样的答案当然重要,但似乎又不那么重要。反正蚂蚁是攀上了世界屋脊,铁定的事实!
⑤我继续关注这只比鹰还让我敬佩的蚂蚁。它还在静卧不动。我以手当扇,轻轻地扇动一下便起了一阵微风。它动了下,又静卧了。我再扇,它再动……大概这样重复地动作了五六次,它就再也不动了。
⑥我确定,它是死了!
⑦我很伤感!从来未有过的伤感!这个喧嚣的世界,那么多寂寞的生命,它们让生活有了希望,有了动力。可是它们却总是过早地经历了黑夜。我在想,即使短命的花也不必忧伤,它们毕竟让这个喧嚣世界有了让人值得珍惜的美好享受。
⑧那个霞光四射的早晨,我怀着庄严的敬重心情,为这只蚂蚁举行了寂寞的葬礼。我选了世界屋脊上的一个高地,掘坑,掩埋了它。小小的一堆土丘。但是它比5300米高。哪怕高一点点,那也比5300米高……它走得太匆忙,我为它举行的葬礼也太匆忙!
⑨我转过身准备回兵站,这才发现身后不知什么时候站着两个兵,他们脱帽肃立,为远行的蚂蚁送行……
8.通读全文,请将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填写完整。(3分)
惊喜→( )→( )→( )
9.结合上下文,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此的妙处。(3分)
我能看得出是那种长途跋涉之后舒展的、散放式的静卧。
10.文章写了一只怎样的蚂蚁?这只蚂蚁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4分)
11.有人认为文章结尾是多余的,可以删除,你认为呢?(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3分)
把梦想随身携带
葛闪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他出生在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北部的一个小城。他的家坐落在一条地处偏僻农村的铁路附近,父母都是铁路工人。幼时的他体弱多病,且经常发烧。最终导致他得了慢性肺炎,一出世便在医院待 了整整三个月。为了能让他得到更适宜治疗的环境,他的父母 决定搬往气温相对温暖的伏尔加格勒居住。
他的家人慢慢发现,孩子的病之所以久久未能痊愈,与 他的体质有极大的关系。家人想,怎样才能增强他的体质呢 最终,他们对年仅4岁的他进行了多项体能训练,诸如滑雪、跳舞、滑冰、双杠……
在训练过程中,小小的他逐渐对滑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且一发不可收拾,每天都要在冰场上练 一两个小 时才罢休。赢弱的体质,常使他因为不能坚持太久而多次滑倒:坚硬的冰面,常在他幼小的身 体 上留下一道道伤口。而如此艰辛的付出之后。他在滑冰方面。却并未取得多大的成绩。更令他伤心的并非来自身体上的伤害,而是冰场上无数人对他的嘲笑。
他的父母安慰他。说滑冰只是为锻炼身体。不必太在意。他的滑冰启蒙老师对他说:“不要在意别人的嘲笑,你可 是这里年纪最小的孩子,但你一定能成为这里的第一。”她只是试图增强他的信心,但这句话深深扎进了他的心田。
失败之后,他的信念反而更加坚定,勇气变得更大。他相信,自己定能成功。从那以后,在伏尔加格勒的冰场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金头发、蓝眼睛,身上永远背着一个背包的小男孩在锲而不舍地坚持着自 己的梦想
23年过去了、他的梦想之花终于灿烂地绽放在世界冰坛上。年仅27岁的他,惊人地获得了欧锦赛、世锦赛、世界花样滑冰总决赛等多项比赛的冠军大奖,他以独特的两周跳、三周跳、连续四周跳而技惊世人。
一袭白衣、一顶红色的帽子、一 个背包,成了他的招牌装扮,让人们对他印象尤为深刻。他,就是普 鲁申科,鼎鼎大名的世界“冰坛王子”
27岁就能冠绝世界冰坛。且从小就体弱多病还能连续多年称雄不败。让许多人对他的背景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 趣。但人们发现,普鲁申科似乎并没 有什么过人的天赋。面他背后 的教练:塔提阿娜、米西林、埃里克、托思维等人中,并没有一个是名牌教练。甚至,有人从多种渠道调查他是不是每次比赛都服用了兴奋剂。但结果都一一落空。
普鲁申科成功的背后有什么秘密 对此,普鲁申科从来都是一笑否认,说自己并 没有什么秘密。
2007年冬季,普鲁申科的朋友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地点正巧定在坎斯克河旁。那时,坎斯克河河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有人就趁此时机,邀请普鲁申科即兴表演滑冰助兴。可因为是临时想起的节目,婚礼主办方并没有准备冰鞋,就在众人叹气之际。普鲁申科却微微一笑说:“没关系,我一直都随身携带着冰鞋呢。
普鲁申科说完。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拿出了一双冰鞋。
一切秘密,随即烟消云散。人们恍然大悟:原来,普鲁申科从来都是把梦想携带在身上的!
1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叙述的故事。(4分)
13.情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老师只是试图增强他的信心,但这句话深深扎进了他的心田。
14.父母和启蒙老师想到过他会站在世界冰坛之巅吗?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3分)
15.普鲁申科成功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共16分)
高山流水
①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②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③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④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
⑤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⑥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
⑦山,并没请谁来!
⑧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
⑨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⑩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国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
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
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
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 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
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
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
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
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
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
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封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
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
16.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4分)
17.根据②到⑥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2分)
. ______________→无精打采→ _________________ 。
18.第⑨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2分)
19.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⒁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
②世间的音乐家,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
20.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三点)(3分)
三、写作(50分)
现实生活中,人们都在积极追求着完美,何谓“完美”? 词典上解释为:完备美好;没有缺点。其实每个人对完美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对完美的期望更是五彩缤纷。
请以“完美的__________”(如:生活环境、学校教育、初中生活、人生、家庭、人格、答案、瞬间、谢幕、作品、建筑……)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将填充好的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