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十二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课时 眼和视觉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学习目标
1.概述眼的基本结构和视觉形成的过程。(重难点)
2.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问题导入
全国各地的“光明快车”为困难老人免费筛查白内障。白内障是因为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光线被混浊晶状体阻挠无法投射在视网膜上,导致视物模糊。通过手术可为百万老人带来光明。你知道眼球的结构吗?
眼是接收光信息、引起视觉的器官。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
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
知识点一 眼球的结构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聚光
瞳孔
感光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晶状体
玻璃体
视网膜
1.视觉的形成包括下列两个过程
(1)成像:光线→角膜→瞳孔→________→玻璃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2)形成视觉:物像→________上的感光细胞→感光细胞产生兴奋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知识点二 视觉的形成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视网膜
晶状体
2.视觉异常
(1)近视形成:眼球的____________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可以通过佩戴________来加以矫正。
(2)远视形成:眼球的____________或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远视。可以通过佩戴________来调节。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凹透镜
前后径过长
凸透镜
前后径过小
牛刀小试
1.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说明眼和耳都是人认识世界的感觉器官。眼的主要结构是( )
A.眼球
B.晶状体
C.瞳孔
D.视网膜
A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2.视觉让你能够看到周围的事物,感知美好的世界。人的视觉形成于( )
A.角膜
B.晶状体
C.视网膜
D.大脑特定区域
D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3.为了预防近视眼,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走路看书
B.不躺卧看书
C.在强光下看书
D.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B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解析]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走路看书,在强光下看书,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都容易形成近视眼。
探究点 眼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
重难探究 解决问题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情景展示】 观察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过程。
【问题探究】
1.眼球的结构有哪些部分?晶状体和视网膜有什么功能?
2.简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思考交流】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归纳提升】
1.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的外层由透明的角膜和不透明的巩膜组成;中层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层是透明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晶状体有折光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光线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折射和透过玻璃体,到达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光的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典例] 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视觉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眼睛的瞳孔将变小
B.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C.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睫状体的曲度
D.形成信号图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
B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解析] 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光线弱,瞳孔变大。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要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调节晶状体的凸度。形成信号图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视觉中枢。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课内小结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
眼和视觉
眼球
眼球壁
外层:角膜、巩膜
中层: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
内容物:晶状体、玻璃体等
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 →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成像→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近视
成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凸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佩戴凹透镜
用眼卫生
课外链接
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多发生于青少年,视力可在数周或1~2个月内下降,适当休息后又可得到某种程度的恢复。真性近视为器质性改变,不能自然恢复。鉴别真性和假性近视的简便方法:可在5米远处挂一国际标准视力表,先确定视力,然后戴上300度的老花镜,眺望远方,眼前会慢慢出现云雾状景象,半小时后取下眼镜,再查视力,如视力增强,可认为是假性近视。
第三节 人体感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