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格式的设置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文字格式的设置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3-05-13 09:45:45

文档简介

《文字格式的设置》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XXX,来自XXX第二初级中学,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文字格式的设置》。本次说课主要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和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来进行。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中第一章第三节“文字格式的设置”,《信息技术》课主要要求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要求学生学会一些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本章介绍如何对文本进行处理,所以本章是本书的重点,而本节是着重介绍设置文字的格式,是经过努力之后最终决定能否获得一篇精美文档的关键,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将会带给学生非常大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本节是本书的重中之重。
教学目标:
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分三个方面: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掌握利用准备好的文字素材制作电子板报中文字部分的方法。
2、让学生熟练掌握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格式设置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1、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形和字号。2、设置文字的效果。
教学难点是:合理地对文档的文字格式进行设置,使之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接下来分析一下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生: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对许多事情充满了好奇心,富有探索精神。在信息技术方面,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在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时我已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同时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
三、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有定规。“无定法”是建立在“有定规”的基础之上的。教学中的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
从学生上机时间占课时的70%出发,考虑到老师不能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所以采用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达到教学效果。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老师负责组织、检查、指导,这样调动课堂气氛,形成竞争氛围,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对电脑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依据新课改教学理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情景导入,讲授新课,自主探究,评价小结”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先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展示二篇内容完全一致的word文档。第一篇没有经过修饰,第二篇经过适当修饰。让学生说一说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这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创作的灵感。由此引入本节课的课题--文字格式的设置。
(二)老师演示,讲授新课
接下来明确“本课知识要点”,并要求学生记录。这样一方面是让他们全面地了解本课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它将作为学生在课后复习和上机操作中的一个参考资料。然后通过教师机广播给学生演示如何建立《中华牡丹园》电子板报文档及电子板报文字的导入,包括“复制-粘贴-保存”。然后再演示对电子板报的文字设置,包括“设置字体、字形和字号及文字的效果”,即“格式”菜单下的“字体”命令,让学生对文本字体格式的设置有个初步的印象。在我对某一点进行讲解操作时,要强调在做任何一个操作时都应该先选择对象,遵循“先选择,后操作”的原则。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虽说是简单的操作但也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然后把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上机练习。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围绕教学目标,带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新的知识。通过布置本节课的上机任务,要求学生在文章《牡丹文字》中参照样本,按照“字体格式设置的要求”进行字体格式设置的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协作学习、交流学习,操作快的、好的同学可以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辅导,教师也会给予这些学生加分鼓励。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将作品完成好,最后访问教师机,上传作品。[教学意图]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培养他们的举一反三、自主探究的能力。由操作快、好的学生辅导其他同学,也培养学生互助学习,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异,另一方面也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的意识
(四)评价小结
【作品赏析】上机操作结束后,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完成他们的作品,教师通过教学系统转播一些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教学意图]通过作品赏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中提高学生的鉴赏与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良好品质。
【课外拓展】
[课件出示]文字格式的修饰使得我们的文档更加美观了,但似乎还缺点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其在段落设置上的缺陷)让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教学意图]课外拓展让学生带着更高层次的问题离开课堂,同时也为下一节的“段落设置”埋下伏笔。
五、教学反思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培养自学能力,强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到首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大胆探索、相互协作的精神。
六、板书设计
文字格式的设置
本课知识要点:
1、掌握利用准备好的文字素材制件电子板报中的文字部分的方法。
2、熟练掌握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格式设置的操作方法与技巧。
一、电子板报文字的整理
复制——粘贴——保存
二、电子板报文字的设置:
设置方法:
1、利用菜单栏进行设置
2、利用格式工具栏设置
这样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既是对本课重点知识的梳理,又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课件21张PPT。说课人:XXXXXXXXX第二初级中学初中信息技术
技能大赛说课流程说 教 材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中第一章第三节“文字格式的设置”,《信息技术》课主要要求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要求学生学会一些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而本章介绍如何对文本进行处理,所以本章是本书的重点,而本节是着重介绍设置文字的格式,是经过努力之后最终决定能否获得一篇精美文档的关键,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将会带给学生非常大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本节是本书的重中之重。说 教 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掌握利用准备好的文字素材制作电子板报中文字部分的方法。
让学生熟练掌握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格式设置的操作方法与技巧。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说 教 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形和字号。
设置文字的效果。
教学难点:
合理地对文档的文字格式进行设置,使之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说课流程说 学 生学生分析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对许多事情充满了好奇心,富有探索精神。在信息技术方面,初步掌握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前提条件。在确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时我已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这些认知特点。同时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说课流程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有定规。“无定法”是建立在“有定规”的基础之上的。教学中的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
演示法
讲解法
指导法说 教 法说课流程教学环节评价小结自主探究讲授新课情景导入说 教 学 过 程创设情景、引出新课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教学环节说 教 学 过 程教师演示,讲授新课1,启动Word软件,新建Word文档。
2,”打开”按钮—>查找范围->选中要打开的文件->单击“打开”
3,选中需要的文字->单击“复制”按钮->切换“文档1”->单击“粘贴”按钮
4、保存为名称“中华牡丹园”
如何将文本插入到电子板报文档?教学环节说 教 学 过 程教师演示,讲授新课文字字体设置;
文字字号设置;
文字字形设置;
文字字体颜色设置;
文字效果设置如何对电子板报文档进行文字格式的设置?教学环节说 教 学 过 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布置本节课的上机任务,要求学生在文章《牡丹文字》中参照样本,按照“字体格式设置的要求”进行字体格式设置的操作。教学环节说 教 学 过 程评价小结,作品赏析通过教学广播系统转播一些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
教学环节说 教 学 过 程说课流程说 教 学 反 思教后反思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培养自学能力,强调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到首位,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大胆探索、相互协作的精神。
说课流程说 板 书 设 计再见!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