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教学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田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运动技术有比较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对田径运动的锻炼价值和教育价值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知道怎样欣赏田径运动的比赛。
2、通过田径教学,发展学生的跑、跳跃、投掷等身体运动能力,提高身体各部位的协同用力能力,促进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3、通过田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跨栏跑、背越式跳高和投掷实心球的基本技术,学会运用正确的技术方法科学锻炼身体,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4、通过田径教学,锻炼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勇于拼搏、吃苦耐劳、果断、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良好个性品质。并在与同学交往中能够和谐相处,主动帮助他人,拥有较强的自信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九年级田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表4-1九年级田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建议表
项目 类别 教学内容 课时建议
田径 跑 ☆1、跨栏跑※2、发展学生速度、柔韧素质的练习◎3、发展学生速度耐力的跑的专项练习※4、耐久跑 10课时
跳跃 ☆1、背越式跳高※2、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 6课时
投掷 ☆1、后抛实心球 2、原地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3、发展投掷能力的练习 4课时
注:☆掌握; 基本掌握;◎体验;※选择
教学建议
九年级田径教学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在七、八年级田径教学的基础上安排的,突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
九年级的田径教学内容应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和性别特征、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从学生已有的运动经验出发,与学生锻炼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能激发学生学练兴趣,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有发展体能、增进健康的实效性。
九年级的学生正值初中毕业学年,根据各地区的要求,初中毕业生要进行体育升学考试,根据考试的内容要求,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考虑考试的要求。所以,在本年级的教材选择上,尽可能把考试的内容列人教学内容的范围,以有利于学生参加体育升学考试并能够有效地提闻考试成绩。
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各类教材之间的搭配。本学年在田径教学内容安排上重点选择田径运动中的跨栏跑、背越式跳高和后抛实心球等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在安排跨栏跑和跳跃项目时,由于运动强度较大,教师应该考虑与强度较小的教材相互搭配。在每一个学期中应该把跑、跳、投等运动项目各安排一个项目,并根据教学实际安排好项目之间的课时比例。
田径是初中年级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合理把握教学的进程,设计好评价与考核的安排,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田径教学中的安全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场地、器材、教学中运动负荷等加强安全教育,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