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2019·宁江模拟)建筑物内部遭遇火灾,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为什么?
2.(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B.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C.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D.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3.(2019八上·中山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4.(2019八下·盐都期中)寒冷的冬季,不少小区的自来水管被冻裂,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这是因为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 (不变/变大/变小,下同),所以体积 ,从而将水管胀裂。有些居民,在水管外面包裹一层厚厚的泡沫海绵,这些水管就没有被冻裂,这是利用了泡沫海绵的导热性 (好/差)的物理属性。
5.(2019八上·长春期末)北方冬天的暖气片一般安装在窗户的 (填“上方”或“下方”),这是由于热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的密度要 ,而使室温升的快。
6.(2019八下·丰县月考)如图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1)D点的密度 E点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而鱼却能在很深的湖底自由的生活,请你估计一下,湖底的水温比较接近 ℃。
7.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t作出图象,如图,请根据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像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图像中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
(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水在4℃时 。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8.(2019·青浦模拟)下列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物理量是( )
A.体积 B.质量 C.重力 D.密度
9.(2019八下·江阴期中)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2g、8g、54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10.(2019八下·苏州期中)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若雪踏实后的密度与水相似,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 )
A.165mm B.180mm C.13.5mm D.15mm
11.(2019八下·海安期中)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3、50cm3、12cm3.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C球一定为空心 B.A球和B球一定为实心
C.C球可能为空心 D.该材料的密皮为5g/cm3
12.(2018八上·北京期中)刘大海拿了一个刚好能装5kg水的塑料壶去买花生油。老板给他的塑料壶装满花生油后告诉他:“这是5kg花生油”。并按此收取了花生油的费用,已知ρ油<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大海赚了 B.刘大海亏了
C.刘大海没有亏也没有赚 D.老板也没有亏也没有赚
13.(2019八下·洪泽期中)最近,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枓“碳海绵”﹣﹣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把一块“碳海绵”放在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的茸毛几乎没变形。“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 较小,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 形变
(选填“弹性”或“塑性”)。
14.(2019八下·东海月考)列车的车身材料与飞机的相同,采用轻但坚固的优质铝合金材料。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很多,如密度、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上述属性中,“轻”反映了铝合金材料的 物理属性,“坚固”反映了铝合金材料的 物理属性。
15.(2018八上·伊春月考)小明在校运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为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14g和2cm3,则此奖牌的密度是多少?是否为纯铜制成?(通过计算说明。ρ铜=8.9×103kg/m3)
16.(2019八下·泰兴期中)一铁球的质量为237g,体积为50cm3,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重为2.53N.
①求空心部分的体积;②求液体的密度.(g取10N/Kg,ρ铁=7.9×103kg/m3)
三、真题演练
17.(2019·徐州)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因为,通常气温低于 ℃时,缸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 ,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缸胀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火灾现场中有毒有害气体因温度高,密度变小,会上升积留在建筑物顶部。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火灾现场中有毒有害气体因温度高,密度变小,会先向上升,故为避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受困人员应降低身体高度。
故答案为:火灾现场中有毒有害气体因温度高,密度变小,会上升积留在建筑物顶部。
【分析】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会上升。
2.【答案】C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 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3.【答案】C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A符合题意;
B、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B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A点为0℃,C不符合题意;
D、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故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4.【答案】变小;变大;差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冬天,由于突然降温,水管里的水凝固结成了冰,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
由V= 知,水结冰体积变大,导致很多水管爆裂;(2)为了减少水的散热,使水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多而结冰,在水管外面包裹一层导热性差的材料。
故答案为:变小;变大;差。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5.【答案】下方;小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暖气片对空气进行加热时,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故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所以想要对整个房间加热,暖气片就要装在室内的下方。
故答案为:下方;小.
【分析】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可利用ρ=进行理解).
6.【答案】(1)大于
(2)4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D点时水的体积最小,又因为其质量不变,所以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大于E点的密度;(2)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水在4℃时密度最大,因此密度最大的那部分水一定在湖的最底层,因此湖底的水温约为4℃。
故答案为:(1)大于;(2)4。
【分析】结合V-t图像可知,4℃时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7.【答案】(1)在0~4℃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密度最大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1)①从点A到点B,温度从0℃ 4℃,逐渐升高,而水的体积在减小,所以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在0 4℃内,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②从点B到点C,温度从4℃开始逐渐升高,同时体积也在增大,所以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从图来看,水温在4℃时体积最小,由于物体的质量与温度无关,那么由ρ= 可知:此时水的密度最大。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8.【答案】D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而电阻、质量、重力不是物质的特性,和物质的种类没有关系,所以鉴别物质的种类应该利用密度的不同.
故答案为:D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9.【答案】B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解:设甲、乙、丙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cm、2cm、3cm。
则它们的体积分别为:
V甲=(1cm)3=1cm3,V乙=(2cm)3=8cm3,V丙=(3cm)3=27cm3,
它们的密度分别为:
ρ甲= = =2g/cm3,
ρ乙= = =1g/cm3,
ρ丙= = =2g/cm3,
密度不相同的是乙,乙的密度小,所以可以肯定乙是空心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密度可以鉴别物质是否是空心的、还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结合题意,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密度,较小的为空心的.
10.【答案】D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解:由题可知,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
原来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踏实后雪坑的深度为165mm,
则踏实后雪的实际高度为180mm﹣165mm=15mm,
雪踏实后,其密度接近水的密度,故这场大雪的降雪量约为15mm,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降雪量的计算是我们所接触的一个较新的计算方法,其中用到了与密度相关的知识,只有当雪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时,其高度才更符合降雪量的定义.
11.【答案】A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解:金属球A的密度:ρA= = =8g/cm3,
金属球B的密度:ρB= = =8g/cm3,
金属球C的密度:ρC= = =5g/cm3。
因为ρC<ρA=ρB,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材料相同的金属球密度变小的,一定是空心的,
所以,金属球C是空心的,金属的密度为8g/cm3。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ρ=分别算出这三个金属球的密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密度,如果有一个金属球的密度比其它两个金属球密度小,则这个金属球就是空心的.
12.【答案】B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因为ρ油<ρ水,水的体积和花生油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 可以得到,花生油的质量一定小于水的质量,也就是小于5kg,故刘大海亏了。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题意,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分析即可.
13.【答案】密度;弹性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解:(1)“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密度较小;(2)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故答案为:密度;弹性。
【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当外力撤去时可以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14.【答案】密度;硬度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解:“轻”是说物体的质量小,一般是指在体积一定时,质量小,密度小;
“坚固”是说物体不易发生形变,指的是硬度大。
故答案为:密度;硬度。
【分析】性质决定用途,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5.【答案】解:奖牌的密度为: 。而铜的密度为 ,所以该奖牌不是由纯铜做的。
答:此奖牌的密度是7g/cm3;不是纯铜制成的。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分析】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物质的密度,与铜的密度对比即可得解.
16.【答案】①由ρ= 可得,237g铁的体积:V铁= = =30cm3,
因V铁所以,铁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铁=50cm3-30cm3=20cm3;
②将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由G=mg可得,总质量:m总= = =0.253kg=253g,
液体的质量:m液=m总-m=253-237g=16g,
液体的体积:V液=V空=20cm3,
注入液体的密度:ρ液= = =0.8g/cm3=0.8×103kg/m3.
答:①空心部分体积为10cm3;②注入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分析】(1)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铁的体积,球的体积与铁的体积之差是空心部分的体积;(2)根据G=mg求出装满液体后总质量,求出液体的质量,然后应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17.【答案】0;不变;变大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当水从4℃降到0℃的过程中,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
但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点,结冰后,由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ρ= 知,体积变大,从而把水缸胀裂。
故答案为:0;不变;变大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1 / 1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2019·宁江模拟)建筑物内部遭遇火灾,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这是为什么?
【答案】 火灾现场中有毒有害气体因温度高,密度变小,会上升积留在建筑物顶部。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火灾现场中有毒有害气体因温度高,密度变小,会先向上升,故为避免吸入有毒有害气体,受困人员应降低身体高度。
故答案为:火灾现场中有毒有害气体因温度高,密度变小,会上升积留在建筑物顶部。
【分析】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会上升。
2.(2019八下·深圳开学考)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 )
A.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上方
B.受热膨胀,密度变大,飘于室内下方
C.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D.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下方
【答案】C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 在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这主要原因是有毒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飘于室内上方.
3.(2019八上·中山期末)如图甲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温度等于4℃时,水的密度最大
B.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的温度分别为4℃、3℃、2℃、1℃、0℃
D.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
【答案】C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密度是最大的;A符合题意;
B、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体积越小,故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B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当河面结冰时,冰接触的河水温度即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也为0℃,A点为0℃,C不符合题意;
D、温度不同的水密度不同,密度大的水下沉到底部,而下层的密度小的水就升到上层来。这样,上层的冷水跟下层的暖水不断地交换位置,整个的水温逐渐降低。这种热的对流现象只能进行到所有水的温度都达到4℃时为止,故如果没有水的反常膨胀,湖底和表面的水可能同时结冰,水中生物很难越冬,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4.(2019八下·盐都期中)寒冷的冬季,不少小区的自来水管被冻裂,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这是因为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 (不变/变大/变小,下同),所以体积 ,从而将水管胀裂。有些居民,在水管外面包裹一层厚厚的泡沫海绵,这些水管就没有被冻裂,这是利用了泡沫海绵的导热性 (好/差)的物理属性。
【答案】变小;变大;差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冬天,由于突然降温,水管里的水凝固结成了冰,水结成冰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
由V= 知,水结冰体积变大,导致很多水管爆裂;(2)为了减少水的散热,使水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多而结冰,在水管外面包裹一层导热性差的材料。
故答案为:变小;变大;差。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5.(2019八上·长春期末)北方冬天的暖气片一般安装在窗户的 (填“上方”或“下方”),这是由于热空气的密度比冷空气的密度要 ,而使室温升的快。
【答案】下方;小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暖气片对空气进行加热时,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故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所以想要对整个房间加热,暖气片就要装在室内的下方。
故答案为:下方;小.
【分析】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可利用ρ=进行理解).
6.(2019八下·丰县月考)如图是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1)D点的密度 E点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而鱼却能在很深的湖底自由的生活,请你估计一下,湖底的水温比较接近 ℃。
【答案】(1)大于
(2)4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D点时水的体积最小,又因为其质量不变,所以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大于E点的密度;(2)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水在4℃时密度最大,因此密度最大的那部分水一定在湖的最底层,因此湖底的水温约为4℃。
故答案为:(1)大于;(2)4。
【分析】结合V-t图像可知,4℃时的水的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7.某同学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V-t作出图象,如图,请根据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像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图像中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
(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水在4℃时 。
【答案】(1)在0~4℃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密度最大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1)①从点A到点B,温度从0℃ 4℃,逐渐升高,而水的体积在减小,所以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在0 4℃内,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②从点B到点C,温度从4℃开始逐渐升高,同时体积也在增大,所以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4℃以上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从图来看,水温在4℃时体积最小,由于物体的质量与温度无关,那么由ρ= 可知:此时水的密度最大。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8.(2019·青浦模拟)下列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物理量是( )
A.体积 B.质量 C.重力 D.密度
【答案】D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而电阻、质量、重力不是物质的特性,和物质的种类没有关系,所以鉴别物质的种类应该利用密度的不同.
故答案为:D
【分析】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9.(2019八下·江阴期中)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2g、8g、54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解:设甲、乙、丙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分别为1cm、2cm、3cm。
则它们的体积分别为:
V甲=(1cm)3=1cm3,V乙=(2cm)3=8cm3,V丙=(3cm)3=27cm3,
它们的密度分别为:
ρ甲= = =2g/cm3,
ρ乙= = =1g/cm3,
ρ丙= = =2g/cm3,
密度不相同的是乙,乙的密度小,所以可以肯定乙是空心的。
故答案为:B。
【分析】密度可以鉴别物质是否是空心的、还可以鉴别物质的种类.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结合题意,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密度,较小的为空心的.
10.(2019八下·苏州期中)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一场大雪后,小华用刻度尺测出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然后他用脚使劲将雪踏实,测出脚踩出的雪坑的深度为165mm,若雪踏实后的密度与水相似,这场大雪的降雪量为( )
A.165mm B.180mm C.13.5mm D.15mm
【答案】D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解:由题可知,降雪量是用一定面积的雪化成水后的高度来衡量的;
原来水平地面雪的厚度为180mm,踏实后雪坑的深度为165mm,
则踏实后雪的实际高度为180mm﹣165mm=15mm,
雪踏实后,其密度接近水的密度,故这场大雪的降雪量约为15mm,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降雪量的计算是我们所接触的一个较新的计算方法,其中用到了与密度相关的知识,只有当雪的密度与水的密度接近时,其高度才更符合降雪量的定义.
11.(2019八下·海安期中)有A、B、C、三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400g、60g,体积分别为16cm3、50cm3、12cm3.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C球一定为空心 B.A球和B球一定为实心
C.C球可能为空心 D.该材料的密皮为5g/cm3
【答案】A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解:金属球A的密度:ρA= = =8g/cm3,
金属球B的密度:ρB= = =8g/cm3,
金属球C的密度:ρC= = =5g/cm3。
因为ρC<ρA=ρB,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材料相同的金属球密度变小的,一定是空心的,
所以,金属球C是空心的,金属的密度为8g/cm3。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ρ=分别算出这三个金属球的密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密度,如果有一个金属球的密度比其它两个金属球密度小,则这个金属球就是空心的.
12.(2018八上·北京期中)刘大海拿了一个刚好能装5kg水的塑料壶去买花生油。老板给他的塑料壶装满花生油后告诉他:“这是5kg花生油”。并按此收取了花生油的费用,已知ρ油<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刘大海赚了 B.刘大海亏了
C.刘大海没有亏也没有赚 D.老板也没有亏也没有赚
【答案】B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因为ρ油<ρ水,水的体积和花生油的体积相同,根据公式 可以得到,花生油的质量一定小于水的质量,也就是小于5kg,故刘大海亏了。
故答案为:B
【分析】结合题意,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分析即可.
13.(2019八下·洪泽期中)最近,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枓“碳海绵”﹣﹣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把一块“碳海绵”放在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的茸毛几乎没变形。“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 较小,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 形变
(选填“弹性”或“塑性”)。
【答案】密度;弹性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解:(1)“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密度较小;(2)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弹性形变。
故答案为:密度;弹性。
【分析】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当外力撤去时可以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14.(2019八下·东海月考)列车的车身材料与飞机的相同,采用轻但坚固的优质铝合金材料。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很多,如密度、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上述属性中,“轻”反映了铝合金材料的 物理属性,“坚固”反映了铝合金材料的 物理属性。
【答案】密度;硬度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解:“轻”是说物体的质量小,一般是指在体积一定时,质量小,密度小;
“坚固”是说物体不易发生形变,指的是硬度大。
故答案为:密度;硬度。
【分析】性质决定用途,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15.(2018八上·伊春月考)小明在校运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为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为14g和2cm3,则此奖牌的密度是多少?是否为纯铜制成?(通过计算说明。ρ铜=8.9×103kg/m3)
【答案】解:奖牌的密度为: 。而铜的密度为 ,所以该奖牌不是由纯铜做的。
答:此奖牌的密度是7g/cm3;不是纯铜制成的。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分析】利用密度计算公式ρ=求得物质的密度,与铜的密度对比即可得解.
16.(2019八下·泰兴期中)一铁球的质量为237g,体积为50cm3,在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重为2.53N.
①求空心部分的体积;②求液体的密度.(g取10N/Kg,ρ铁=7.9×103kg/m3)
【答案】①由ρ= 可得,237g铁的体积:V铁= = =30cm3,
因V铁所以,铁球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V铁=50cm3-30cm3=20cm3;
②将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由G=mg可得,总质量:m总= = =0.253kg=253g,
液体的质量:m液=m总-m=253-237g=16g,
液体的体积:V液=V空=20cm3,
注入液体的密度:ρ液= = =0.8g/cm3=0.8×103kg/m3.
答:①空心部分体积为10cm3;②注入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知识点】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分析】(1)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铁的体积,球的体积与铁的体积之差是空心部分的体积;(2)根据G=mg求出装满液体后总质量,求出液体的质量,然后应用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液体的密度。
三、真题演练
17.(2019·徐州)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因为,通常气温低于 ℃时,缸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 ,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缸胀裂。
【答案】0;不变;变大
【知识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当水从4℃降到0℃的过程中,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
但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点,结冰后,由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ρ= 知,体积变大,从而把水缸胀裂。
故答案为:0;不变;变大
【分析】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