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轩邈(miǎo) 禁锢(gù) 愚钝(yū) 诚惶诚恐(huáng)
B、不逊(xùn) 黝黑(yǒu) 炽热(chì) 颔首低眉(hàn)
C、绯红(fēi) 诘责(jí) 叱咄(duō) 深恶痛绝(wù)
D、缥碧(piǎo) 搓捻(cuō) 觅食(nì) 期期艾艾(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黯然失色 明知故犯 喧宾夺主 窥伺
B、冥思暇想 甜言密语 鞠躬尽瘁 矍铄
C、长吁短叹 眼花僚乱 迫不急待 斑斓
D、粗制滥造 正经危坐 头晕目炫 剽悍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由于有关部门监管不力,大量的垃圾食品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B、、由于作者当过多年的中学教师,他描写的学校生活栩栩如生。
C、人类所生存的地球,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D、李明在书摊中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简·爱》,真是妙手偶得啊!
4、填入下面句子空缺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 ① ,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 ② !
A、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B、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C、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 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
D、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 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
5、在下面语段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在一定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 条件变化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 会被修改和发展成新的科学知识。但人们之所以要不断学习 是因为原有知识统统“过期变质”, 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维和智慧更上一层楼。
A、如果 从而 并非 而 B、如果 从而 不仅 而且
C、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D、虽然 但是 并非 而
6、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从06年开始,在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列为中国国家“文化遗产日”。②首次第一年的主题就是“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③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浙江自然要大张旗鼓经历系列活动,让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一种全民运动,让守护精神家园成为一种全民意识。
② ③
7、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黔娄之妻有言:“ ,不汲汲于富贵。”
(3)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诗显精神,文天祥身陷囹圄忠贞不屈,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千古绝唱,苏轼“游宦”五年,丧妻别子,中秋对月夜却表达出“但愿人长久, ”的美好祝愿。
(5)《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的之妙的句子是 , 。
8、名著导读(3分)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山间的清泉,你何必与遥远的大海比浩瀚呢?你自有你的清纯。
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10、综合性学习
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阳光体育”活动。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积极起来,主动参与到这一活动中去。(5分)
①请你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为这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你是体育委员,请为你们班拟一个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方案。(3分)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活动方式(两项以上):
二、口语交际及互动(16分)
(1)从上下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 )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_______________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B.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2)幽默是一种智慧,看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幽默是一项语言能力,让人捧腹后品味语言的独特魅力。请在以下短文的横线处为书店老板设计一句幽默答语,让盛气凌人的名作家听后羞愧不已。(2分)
一个很有名的作家要来书店参观。书店老板受宠若惊,连忙把所有的书撤下,全部换上作家的书。作家来到书店后,心里非常高兴,问道:“贵店只售本人的书吗?” “当然不是。”书店老板回答后继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一)(11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1、指出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1分)
A、故虽有名马(所以) B、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C、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 D、执策而临之(在)
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指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马之千里者 虽有千里之能
B、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临之
D、其真不知马也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分)
24、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25、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能成为“千里马?(2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代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6、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表达的感情。(2分)
27、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3分)
四、作文。(40分)
28、水滴石穿是一种执着,愚公移山是一种执着。执着是锲而不舍的追寻,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着是热情的投入,是无私的付出。我们执着于自然探索,执着于友爱亲情,执着于兴趣爱好,执着于理想追求……人生因执着而精彩,世界因执着而绚丽。
请以“执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B 2A 3C 4a 5a
6、删去“在”;删去“首次”或“第一年的”;把“经历”改为“进行”
7、略8、略9、例:路边的小草,你何必与伟岸的大树比挺拔呢?你自有你的执着。 空中的彩虹,你何必与坚固的拱桥比恒久呢?你自有你的绚丽。
天上的星星,你何必与火热的太阳比辉煌呢?你自有你的璀璨。
二、(1)A (2)别的书销路很好,都卖完了(其他的书都卖完了)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21、D 22、B23、人们驾御马却不得要领;喂养马却不能让它吃饱;听马的鸣叫却不理解它的意思。
24、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25、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并愿意在这里工作。
26、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想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