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八上生物 3.4.2蒸腾作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八上生物 3.4.2蒸腾作用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10 06:3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描述植物的蒸腾作用。
2. 说明蒸腾作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意义。
3. 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作用。
4. 举例说明蒸腾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技能目标:
1. 尝试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
2. 运用蒸腾作用原理指导植树造林。
情感性目标:
1. 关注植物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2. 确立“植树造林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的观念。
教学重点
1. 蒸腾作用的概念、过程、意义。
2. 蒸腾作用对自然界的影响。
教学难点
气孔是如何调节蒸腾作用的?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资料、蒸腾作用实验演示装置等。
教学过程
(一)奇数激趣,导入新课:
1.算一算,想一想: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果实,一生中需要根吸收约200千克的水,而保留在植株体内及用于生理过程用水量共约2千克,其余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2.在骄阳似火的夏天,走在柏油马路上,你会有什么感觉?进入树林中感觉?走进茂密的森林中呢?
(学生推测、争论想象产生兴趣,从而引出新课。)
(二)质疑引导,实验探究:
1、教师在前面学生推测、争论的基础上提问: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你的推测吗?
学生思考、分组设计方案、组间交流,彼此评价。从是否简便、快捷、容易操作进行评价。并选出最简单、最快捷、最容易操作的方法。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装置,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提问:塑料袋内壁上有什么物质生成?这说明什么?你们的假设成立吗?
2、继续提问:
(1)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从哪里来的呢?
(2)水珠主要是从植物体的哪个器官中出来的呢?
(3)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么?
引导学生进一步设计方案探究叶水分散失的关系。
学生思考、分组设计方案、组间交流;
教师在学生交流展示后利用多媒体播放验证叶是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
3、通过以上实验验证了叶是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那么水分到底是从叶片的什么结构中跑掉的呢?
(1)出示叶片的结构图片进行引导,学生推测:气孔。
提问:为什么这样认为?学生回答。
讲述:气孔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那也就是说水分是以什么状态从叶片中跑掉的呢?
生答:气体。
(2)提问:气孔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控制气体进出叶片的呢?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以下问题:
气孔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气孔可以张开和闭合?是怎样调节的?保卫细胞的形状变化很奇特,那么保卫细胞的结构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使它产生如此奇特的变化呢?
(教师)媒体演示气孔的开闭。
4、总结归纳:通过前面的一系列研究,你能否概括一下:水分是怎样从植物体内跑出来的吗?
在学生归纳基础上总结归纳蒸腾作用概念: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散发出去的过程,我们就把它叫做蒸腾作用。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其他器官如幼嫩的茎和叶柄也能进行少量的蒸腾作用。
5、提问:植物蒸腾作用实际上就是一个水分的运输和散失的过程。那么散失的水分是从那里来的呢?
学生答: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那么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到达叶里、并经由气孔散发出去的呢?播放课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描述:根毛吸收的水由于各细胞液浓度的不同,经由根成熟区内部的层层细胞进入根内部的导管,根中的导管与茎、叶中的导管都是相通的,水分就由导管经由茎运送到叶里,除一部分供给叶的生命活动需要外,绝大部分水分经由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学生描述不出,或描述不准确时教师适时补充和引导。)
(三)奇问引思,观点发布:
1、质疑:玉米一生中吸水约200千克,而蒸腾作用失水约198千克,占根那么植物蒸腾失水会不会导致植物失水而死呢?植物蒸腾失水对植物来说是有利还是有害呢?请展示观点并说明理由。
学生发表观点:
(1)降低植物的温度
(学生说不出时,可质疑引导)在夏季皮肤上的汗液蒸发掉了人就会感到凉爽,发高烧的病人往往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这些都是利用水的蒸发带走人体的一部分热量,从而起到降温的目的。同样道理,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也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夏季从街道走进一片树林感到凉爽的原因。
(2)促进根吸收水分
叶片水分蒸发去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依次吸收叶脉导管、茎内导管、根内导管的水分,从而促进根从土壤里吸水。
(3)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可进一步质疑引导: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的水却能从根部流向树叶呢?)
植物体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由于蒸腾作用散失水分产生的拉力,使水分连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被送到树冠上,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可以把水分由地面送到百米高的树冠上。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对自然界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讨论,展示观点。
对学生观点及时给予正面评价,并适当引导补充:
(1)夏天在树下会有凉爽的感觉,这说明蒸腾作用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
(2)展示植被覆盖率不同的两座城市的年降水量图表,提问:甲城市和乙城市降水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植物蒸腾作用对自然界有什么影响?
讲述:森林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天空中的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3)出示自然界的水循环图片,引导分析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呢?
(四)激扬文字,情感提升:
现在我们了解了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下面请大家看四幅图片,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假如你置身以下四幅图中,你会做些什么?想些什么?并尝试运用具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
出示四幅图片:沙漠里的不毛之地;沙漠上的植物(荒漠);辽阔的草原;森林。
学生用语言描述:
学生表达后,教师做如下总结:沙漠象征着死亡,水象征着生命,绿色象征着希望,森林是水和绿色最巧妙的结合,它充满了生机,他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延续、得以繁衍,一座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所以我们应当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我国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是北方地区春季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植树造林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大家要从我做起,植下一片绿色,拥有一片蓝天。
(五)归纳总结
(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2、春季造林为什么要在树苗发芽前进行?夏季造林为什么要剪除一部分枝叶?
3、为什么最好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移栽后的菜苗和花草为什么要遮荫?
4、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圈水循环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分析。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蒸腾作用
一、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散发到周围的大气中的过程。
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部位:气孔
蒸腾作用通过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调节。
三、蒸腾作用的意义:
1、对植物自身:降低植物体温度;促进根的吸收作用;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对自然界:调节气候:温度、湿度;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