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许昌期末)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她的发展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说法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是(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序居后
B.人地关系和谐,区域发展平衡
C.进入21世纪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开放地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靠后,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进入21世纪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放地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样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合作会加强,所以在国际经济合作知识点中,比较容易出现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2.(2018八下·阳东期中)对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位
B.世界制造业强国之一
C.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不是世界制造业强国,人均收入也较低。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理解解答即可。
3.(2018八下·泗洪月考)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从点滴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以下行为符合该倡议的是( )
A.洗刷物品过量用水 B.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C.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D.随手关灯,人走灯熄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ABCD四个选项中,“洗刷物品过量用水”,“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都不符合“从点滴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的倡议,只有选项D“随手关灯,人走灯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节育;非可再生资源要十分珍惜和节约。
4.(2018八上·泰兴期末)下列做法不符合“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主题思想的是( )
A.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B.逐步关停高耗能重污染的工厂
C.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 D.大力推广一次性餐具用品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适当使用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引领全球爱护环境、鼓励珍惜资源、善用资源,一次性餐具用品的大量使用会浪费资源,不符合珍惜地球资源。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点,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环境问题是中考的热点,在学习中要充分重视。
5.下列城市中,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
A.珠海、深圳、广州
B.珠海、厦门、广州
C.珠海、汕头、广州
D.珠海、汕头、厦门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目前的有六个经济特区,它们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和喀什.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我国目前有六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
6.下列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丰富,人均充足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C.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少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少;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差异显著.
【解答】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资源分布不均匀;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因此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很少;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
7.(2016八上·莒南期末)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要想全方位走向世界,谋求更大发展,中国应选择( )
A.闭关锁国,放置外国学到我们的技术
B.只与经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对话
C.国内不同区域的经济差异要进一步拉大
D.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人地关系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中国的国情,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是生态的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因此以上四个答案中只有D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该题从我国国情上考核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该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8.(2016八上·扶沟期末)钓鱼岛和黄岩岛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国家有决心有能力捍卫领土的完整。因为我国是一个( )
A.社会主义国家 B.经济高度发达国家
C.主权国家 D.人口众多的国家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钓鱼岛和黄岩岛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国家有决心有能力捍卫领土的完整。因为我国是一个主权国家。
故选:C
【点评】主权国家是指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截止2011年7月18日,世界上共有197个主权国家。本题考查我国国家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9.(2016八上·海南期末)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环境多种多样
B.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A、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故不符合题意。
B、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故不符合题意。
C、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故不符合题意。
D、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少。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人口总数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少;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差异显著。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该知识点很重要,需同学们理解记忆。
10.(2017八下·深圳期中)有关我国今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大量吸纳国外廉价劳动力发展新兴工业
C.进一步加大初级产品的出口量,来换取外汇
D.加强独立自主,不依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大大减少外贸进口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A、我国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故符合题意。
B、我国要积极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新兴工业。故不符合题意。
C、我国要进一步加大工业制品的出口量,来换取外汇。故不符合题意。
D、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浩荡洪流,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2018八下·东莞月考)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______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
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点评】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1)人地关系不够和谐;2)区域发展不平衡;3)海洋权益面临严重挑战。
12.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
D.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二位,但由于人口众多,所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比较靠后。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
1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碧水蓝天说:“我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B.天晴朗说:“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C.草花香说:“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不放松.”
D.不毛之地说:“只要挣钱,保不保护环境与我无关.”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故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D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点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应该是协调发展的,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环境.
14.我们生活中处处有低碳,图中不属低碳行为的是( )
A.一水多用(洗米水→洗菜→淋花)
B.将室内空调温度由16℃调至36℃
C.骑自行车上下班
D.重复使用环保袋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一水多用(如洗米水﹣洗菜﹣淋花),节约了水资源,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将空调温度由16℃调至36℃,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骑自行车上下班,节能环保,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重复使用环保袋是避免白色污染的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根据题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5.(2018八下·阳东期中)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顾一切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B.对于环境问题,我们可以在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之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再回过头来治理环境污染
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可以重新评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可以不执行了
D.21世纪,我们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入需求,又不对后代入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其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于过渡消耗并得到补充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做到经济建设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故ABC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只有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应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理解解答即可。
16.(2018八上·龙岩期末)下图中,与人们广泛使用共享单车理念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共享单车可以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挤,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分析选项可知,“太阳能路灯”是属于绿色能源,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与人们广泛使用共享单车理念相吻合。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共享单车出现的意义,也就是考查绿色发展的理念,环境问题是当今的热点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
17.(2018八上·丹徒期末)下列行为符合绿色生活要求的是( )
A.提倡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B.出行多乘坐公交车,少用私家车
C.倡导节假日多送纸质贺卡
D.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绿色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选择绿色产品,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减少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了资源,A不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
出行多乘坐公交车少用私家车,节约了能源,B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
节假日多送纸质贺卡,浪费了资源,C不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
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浪费了资源,D不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符合绿色生活要求的行为,绿色生活要把握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分析,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18.(2018八上·曲江期末)下面是不同的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展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在市中心建环行路,修停车厂,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
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往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居民少流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的现象,应禁止大货车白天驶往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等,而①④两项措施都是不合理的。故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现象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9.(2017八下·民勤期末)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主要是因为( )
A.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B.经济发展速度慢,底子薄
C.面临国际压力大
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逐渐增强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我国对于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战略,注意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主要针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20.(2017八下·莆田期中)读2011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居前5位国家比较表,完成下列各题。
国家 美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GDP(亿美元) 150940 73185 58672 35706 27730
人均GDP(美元) 48442 5445 45903 43689 42377
(1)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 )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5位
(2)我国人均GDP远低于美、日、德、法,这说明了( )
A.我国人口数量较少 B.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
C.我国经济规模较小 D.我国居民消费量较大
【答案】(1)B
(2)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1)读图图表中的数据可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所以选B。(2)读表中数据可知,我国人均GDP远低于美、日、德、法,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纵多,这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所以选B。
二、综合题
21.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进行捕鱼、采药、避风、休息等活动的场所。读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数字代号能正确表示我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所在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有关钓鱼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东海 ②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④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A
(2)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第1小题:从图中看出:钓鱼岛位于台湾岛东北面的东海海面上,根据钓鱼岛的地理位置来分析其地理环境特点。第2小题:从上图可知钓鱼岛位于东海,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钓鱼岛附近海域是一条十分繁忙的海上大通道,其所在的东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点评】此题属于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答的关键点是:认清楚地理位置,结合气候以及资源进行分析。
22.区域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产生了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各异,为了更均衡的发展经济,要求各区域之间进行优势互补。据此完成问题。
(1)下列说法中能正确体现A省和B省区之间合作形式的是( )。
A.B省区为A省提供劳动力资源 B.B省区为A省提供天然气资源
C.A省为B省区提供煤炭资源 D.A省为B省区提供水资源
(2)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缓解东部能源短缺 ②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改善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④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③④
(3)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
A.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
C.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D.毗邻海洋,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答案】(1)B
(2)D
(3)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 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点评】此题属于考查中国四大工程的内容,要全面分析区域差异,东部缺乏能源,西部能源丰富,据此理解。
23.据图回答问题。
(1)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挤占 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 D.污染严重
(2)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答案】(1)A
(2)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中国的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耕地被占用现象严重,耕地受到污染,水土流失等,这些导致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此,国家提出“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的红线,就是要求人们重视耕地利用的问题,并要切实解决好,这关系到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土地利用的内容,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24.中国是人口大国,但是耕地相对不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占世界 %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1)7;21
(2)持续增长;逐渐减少
(3)计划生育;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1)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奇迹。(2)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而耕地面积却是在不断的减少。(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在人口和土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国情及解决措施是根本。
1 / 1初中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2017八下·许昌期末)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她的发展对世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下列说法不符合中国实际的是(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序居后
B.人地关系和谐,区域发展平衡
C.进入21世纪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开放地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2.(2018八下·阳东期中)对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描述正确的是(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位
B.世界制造业强国之一
C.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世界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
3.(2018八下·泗洪月考)建设美丽中国要求我们“从点滴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以下行为符合该倡议的是( )
A.洗刷物品过量用水 B.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C.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 D.随手关灯,人走灯熄
4.(2018八上·泰兴期末)下列做法不符合“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主题思想的是( )
A.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B.逐步关停高耗能重污染的工厂
C.垃圾分类,资源再利用 D.大力推广一次性餐具用品
5.下列城市中,属于经济特区的是( )
A.珠海、深圳、广州
B.珠海、厦门、广州
C.珠海、汕头、广州
D.珠海、汕头、厦门
6.下列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资源丰富,人均充足 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C.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 D.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较少
7.(2016八上·莒南期末)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要想全方位走向世界,谋求更大发展,中国应选择( )
A.闭关锁国,放置外国学到我们的技术
B.只与经济发达国家进行合作,对话
C.国内不同区域的经济差异要进一步拉大
D.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人地关系
8.(2016八上·扶沟期末)钓鱼岛和黄岩岛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国家有决心有能力捍卫领土的完整。因为我国是一个( )
A.社会主义国家 B.经济高度发达国家
C.主权国家 D.人口众多的国家
9.(2016八上·海南期末)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国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环境多种多样
B.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
10.(2017八下·深圳期中)有关我国今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
B.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大量吸纳国外廉价劳动力发展新兴工业
C.进一步加大初级产品的出口量,来换取外汇
D.加强独立自主,不依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大大减少外贸进口
11.(2018八下·东莞月考)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______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
A.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12.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改革开放以来,成就巨大,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前列
D.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
1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碧水蓝天说:“我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B.天晴朗说:“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C.草花香说:“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不放松.”
D.不毛之地说:“只要挣钱,保不保护环境与我无关.”
14.我们生活中处处有低碳,图中不属低碳行为的是( )
A.一水多用(洗米水→洗菜→淋花)
B.将室内空调温度由16℃调至36℃
C.骑自行车上下班
D.重复使用环保袋
15.(2018八下·阳东期中)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顾一切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B.对于环境问题,我们可以在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之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再回过头来治理环境污染
C.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可以重新评价,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可以不执行了
D.21世纪,我们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16.(2018八上·龙岩期末)下图中,与人们广泛使用共享单车理念相吻合的是( )
A. B.
C. D.
17.(2018八上·丹徒期末)下列行为符合绿色生活要求的是( )
A.提倡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B.出行多乘坐公交车,少用私家车
C.倡导节假日多送纸质贺卡
D.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
18.(2018八上·曲江期末)下面是不同的人们对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发展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在市中心建环行路,修停车厂,鼓励私人购买小汽车、减少公共汽车的压力
②禁止大货车白天驶往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
③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
④将生活区和工业区连在一起,居民少流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2017八下·民勤期末)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主要是因为( )
A.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
B.经济发展速度慢,底子薄
C.面临国际压力大
D.教育科技水平逐渐提高,国力逐渐增强
20.(2017八下·莆田期中)读2011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居前5位国家比较表,完成下列各题。
国家 美国 中国 日本 德国 法国
GDP(亿美元) 150940 73185 58672 35706 27730
人均GDP(美元) 48442 5445 45903 43689 42377
(1)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 )
A.第1位 B.第2位 C.第3位 D.第5位
(2)我国人均GDP远低于美、日、德、法,这说明了( )
A.我国人口数量较少 B.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
C.我国经济规模较小 D.我国居民消费量较大
二、综合题
21.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进行捕鱼、采药、避风、休息等活动的场所。读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数字代号能正确表示我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所在位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有关钓鱼岛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位于东海 ②海洋渔业资源丰富 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④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区域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差异,产生了发展水平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各异,为了更均衡的发展经济,要求各区域之间进行优势互补。据此完成问题。
(1)下列说法中能正确体现A省和B省区之间合作形式的是( )。
A.B省区为A省提供劳动力资源 B.B省区为A省提供天然气资源
C.A省为B省区提供煤炭资源 D.A省为B省区提供水资源
(2)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缓解东部能源短缺 ②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③改善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④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 ③④
(3)喀什被誉为“中国的西大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有( )。
A.工农业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B.位于西北边陲,利于和中亚国家贸易往来
C.劳动力充足,科技力量雄厚
D.毗邻海洋,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23.据图回答问题。
(1)由甲到丙反映的该地区耕地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
A.城镇建设挤占 B.水土流失严重
C.风沙危害加剧 D.污染严重
(2)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 )。
A.平整山地,增加建设用地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耕地
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D.迁出该地人口,恢复耕地
24.中国是人口大国,但是耕地相对不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以占世界 %的耕地养活占世界 %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奇迹。
(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 ,人均耕地变化的可能趋势是 。
(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靠后,人地关系矛盾突出,区域发展不平衡,进入21世纪经济高速增长,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放地区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故答案为:B。
【点评】我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我国的经济在不断增长,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样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合作会加强,所以在国际经济合作知识点中,比较容易出现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2.【答案】C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还不是世界制造业强国,人均收入也较低。故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理解解答即可。
3.【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ABCD四个选项中,“洗刷物品过量用水”,“就餐时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节日时大量使用纸质贺卡”,都不符合“从点滴做起,共建节约型校园”的倡议,只有选项D“随手关灯,人走灯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节育;非可再生资源要十分珍惜和节约。
4.【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应适当使用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资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自然资源的浪费,引领全球爱护环境、鼓励珍惜资源、善用资源,一次性餐具用品的大量使用会浪费资源,不符合珍惜地球资源。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有关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点,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环境问题是中考的热点,在学习中要充分重视。
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目前的有六个经济特区,它们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和喀什.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我国目前有六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喀什.
6.【答案】C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少;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差异显著.
【解答】我国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资源分布不均匀;我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众多,因此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很少;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故选: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
7.【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根据中国的国情,21世纪是环保的世纪,是生态的世纪,是可持续发展的世纪。因此以上四个答案中只有D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该题从我国国情上考核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该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8.【答案】C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钓鱼岛和黄岩岛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国家有决心有能力捍卫领土的完整。因为我国是一个主权国家。
故选:C
【点评】主权国家是指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截止2011年7月18日,世界上共有197个主权国家。本题考查我国国家的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9.【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A、我国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地理环境特色突出。故不符合题意。
B、我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故不符合题意。
C、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故不符合题意。
D、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少。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我国人口总数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1%。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很少;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差异显著。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基本国情。该知识点很重要,需同学们理解记忆。
10.【答案】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A、我国要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加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合作。故符合题意。
B、我国要积极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大力发展新兴工业。故不符合题意。
C、我国要进一步加大工业制品的出口量,来换取外汇。故不符合题意。
D、我国已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经济正在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浩荡洪流,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更加密切。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点评】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1)人地关系不够和谐;2)区域发展不平衡;3)海洋权益面临严重挑战。
12.【答案】C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经济总量升至世界第二位,但由于人口众多,所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比较靠后。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
13.【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故ABCD四个答案中只有D说法是错误的.故选:D.
【点评】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应该是协调发展的,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环境.
14.【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一水多用(如洗米水﹣洗菜﹣淋花),节约了水资源,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将空调温度由16℃调至36℃,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骑自行车上下班,节能环保,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重复使用环保袋是避免白色污染的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根据题意:“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15.【答案】D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入需求,又不对后代入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其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使再生性资源能保持其再生能力,非再生性资源不至于过渡消耗并得到补充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所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要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做到经济建设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故ABC的说法都是错误的,只有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应如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理解解答即可。
16.【答案】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共享单车可以缓解大城市的交通拥挤,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分析选项可知,“太阳能路灯”是属于绿色能源,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与人们广泛使用共享单车理念相吻合。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共享单车出现的意义,也就是考查绿色发展的理念,环境问题是当今的热点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
17.【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绿色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选择绿色产品,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减少能源的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了资源,A不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
出行多乘坐公交车少用私家车,节约了能源,B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
节假日多送纸质贺卡,浪费了资源,C不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
电脑一直处于待机状态,浪费了资源,D不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符合绿色生活要求的行为,绿色生活要把握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分析,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18.【答案】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的现象,应禁止大货车白天驶往市中心区,在市中心区小汽车实行单双日行驶制;鼓励市民使用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等,而①④两项措施都是不合理的。故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为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现象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9.【答案】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我国对于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战略,注意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主要针对我国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20.【答案】(1)B
(2)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1)读图图表中的数据可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所以选B。(2)读表中数据可知,我国人均GDP远低于美、日、德、法,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纵多,这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所以选B。
21.【答案】(1)A
(2)A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第1小题:从图中看出:钓鱼岛位于台湾岛东北面的东海海面上,根据钓鱼岛的地理位置来分析其地理环境特点。第2小题:从上图可知钓鱼岛位于东海,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钓鱼岛附近海域是一条十分繁忙的海上大通道,其所在的东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点评】此题属于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答的关键点是:认清楚地理位置,结合气候以及资源进行分析。
22.【答案】(1)B
(2)D
(3)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 这一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大开发、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条件,对推动和加快新疆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对东部地区的好 处是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对东部地区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点评】此题属于考查中国四大工程的内容,要全面分析区域差异,东部缺乏能源,西部能源丰富,据此理解。
23.【答案】(1)A
(2)B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中国的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耕地被占用现象严重,耕地受到污染,水土流失等,这些导致我国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此,国家提出“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的红线,就是要求人们重视耕地利用的问题,并要切实解决好,这关系到14亿人口的粮食安全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土地利用的内容,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24.【答案】(1)7;21
(2)持续增长;逐渐减少
(3)计划生育;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知识点】中国在世界中
【解析】【分析】(1)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被认为是世界奇迹。(2)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而耕地面积却是在不断的减少。(3)目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口方面,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耕地方面,“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在人口和土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国情及解决措施是根本。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