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 沁园春 长沙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1 沁园春 长沙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9 22:3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 了解词的常识,掌握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掌握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并能独立分析诗词的能力。
b.教学过程: 合作学习,把握文中关键词的意思和作用,体会词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怀。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写作背景,让学生在感受词的魅力的同时,体会毛泽东的伟人情怀以及他那种豪放雄奇的风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了解词的创作背景,能够对本首词的内容进行正确地梳理。
2.反复诵读并能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难点:1.掌握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2.掌握本词借景抒情的手法。
教学方法:
朗读与鉴赏、评说相结合。小组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结合资料图片介绍背景知识导入课文)
近代的中国多灾多难,列强环伺,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急切地希望摆脱这非人的生活。那么历史将这一重任赋予谁呢?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大声说道:少年强则国强。在众多胸怀壮志的少年中,就有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来领略一下伟人的胸襟。
2.解题及背景知识简介,关于词的相关知识
① 包括词、词牌、沁园春这一词牌的由来,词的分类,词的主要流派等等。
②关于本词的写作背景
3.反复朗读,深入领会本词的意境和词人的胸襟
①初读,入境,审美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老师提示朗读技巧(注意节奏的把握)
②齐读,深入体会词的情感、意境。请两名同学分别用优美的语言把本词描绘出来。
4.文本研习
(1)借助问题思考讨论,分析全词。
①词的上阕主要写什么?
②词的上阕有一个领字,请找出来。
学生讨论、回答以后,老师加以明确。
①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丽多采的秋色图
②上阕领字是“看”,领起七句。
(2)感受“看”字领起的秋色图,回答问题。
①在上阕中,诗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绚丽多采的秋色图的?
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
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
②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分析:。
仔细品味文中“独立、染、击、翔”等词的好处
③学生小组合作,将上阙译为现代散文,并展示。
⑶词人面对着这一幅生机盎然的秋景图想到了什么呢?
生机盎然的景色想到:“谁主沉浮”。
(依据:让学生理解这个句子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由上阙的写景转为下阙的抒情)
四人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下阕,思考以下问题:
5.作业:
熟读上阙,预习下阕。
附:板书设计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词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