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5 荆轲刺秦王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5 荆轲刺秦王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4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6-09 22:5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体会荆轲不避风险、舍生忘死的侠义精神。
3.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突出人物性格的方法并学会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一.缘起(1-2)
二.准备(3-6)
三.诀别(7-9)
四.刺秦(10—18)
(1)怒叱太子。(7--8)
(2)易水送别。(9)
(1)计见秦王。(10--11)
(2)廷刺秦王。(12--17)
(3)壮士殒命。(18)
(1)准备“信物”。(3-4)
(2)准备武器。(5)
(3)配备助手。(6)
交代背景:秦所向披靡,燕危如累卵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段落 求取信物
叱别太子 (3-8) 易水送别(9) 廷刺秦王(12-17)
方法
分角色朗读
全体朗 诵 单人朗读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朗读感悟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合作探究
讨论内容:
本文是如何塑造荆轲这个人物形象的?从中可以看出荆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或人物性格 或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 或侧面描写等写作技巧 或其他。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小组 一、二组 三、四组 五、六组



况 求取信物(3-6) 叱别太子
易水送别(7--9)
廷刺秦王(12-18)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注意:各组讨论交流,概括出本组负责段落的荆轲性格特征以及运用的刻画人物的手法 ,选派一个代表发言。每部分一个小组先回答,另一个小组做补充。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②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③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④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⑤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场面烘托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行刺这一过程可谓是惊心动魄,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描写这一场面?
a.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
   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主动进攻未遂,仍进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惊—引—起—拔—走—击”,由惊慌失措转为有效反击,动作描写,层次分明。
 b.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c.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
   写“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写秦王“恐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不知所为”,衬托荆轲英雄虎胆,威慑秦廷;最后荆轲事败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这寥寥数语,从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荆轲形象:
深谋远虑,勇敢果决;
刚毅不屈,慷慨赴难;
机智沉着,视死如归。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所谓细节描写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一般而言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具体而微的描写。
细节描写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细节描写在诗歌鉴赏中的运用:
1.掌握古诗词中细节描写的方法。
2.探究归纳古诗词中细节描写的答题技巧。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例题展示: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
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由于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诗人浓浓的乡思。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问:本诗最后一句通过描写 一细节,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
“闲敲棋子落灯花”这一生活细节的描写,极为细腻的刻画了主人在烦人的梅雨中焦灼期待的心情和闲闷无聊的神态,因而很好地表达了诗人雨夜孤独寂寞的情怀。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方法归纳:
1.确定表现手法(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
2.语境意义(包含细节的句子的意思)
3.情感意义(通过动作所表现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②。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③,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④。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⑤,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⑥。
[注]①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四十岁,当时任密州(今山东诸城县)知州。②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来,生死双方隔绝,什么都不知道了。茫茫,不明貌。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他的妻子王弗恰恰死去十年。③千里孤坟:作者妻子的坟墓在四川彭山县,和他当时所在地的密州东西相距数千里。④ “尘满面”两句:两鬓已经白如秋霜,哀伤自己奔走劳碌和衰老。⑤轩窗:门窗。⑥短松冈:指墓地。在遍植松树的小山冈上。
问:下片诗人回忆了哪个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何种感情?
答案:
作者回忆了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描写,凸显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景,表现了昔日夫妻恩爱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的悲伤。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
我来说一说
(1)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他怔了怔,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课堂小结
细节描写
的分类
人物细节描写:
景物细节描写:
生活细节描写:
外貌、语言、动作、情态、心理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动物、 静物
情节细节、事件细节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我来写一写:
任选一个场景,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片段,可以是你最熟悉的一个人(如你的老师,同学做题沉思的场景,妈妈做饭,送别,也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
保定地区第二届同课异构
布置作业:
1.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荆轲是一介武夫还是英雄,应当歌颂还是应当批判”,请结合课文相关信息,联系历史背景,谈谈自己的理解。完成“荆轲——英雄乎?武夫乎?”作业(5分钟辩论赛)
2.依据《金太阳导学案》预习并解决文言重点词句。(用黄色标号笔标出疑难,不能解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