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圆舞曲》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歌曲《小狗圆舞曲》,感受体验乐曲鲜明的音乐形象,并即兴表演,体验随意做动作的感受。要求学生个人设计表演乐曲的方式方法,并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2、表演歌曲《谁在叫》,引导学生用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自主创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学习用欢快活泼的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意境与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教室里流淌着三拍子的圆舞曲旋律,孩子们在音乐的启发下或三五成群或独自陶醉翩翩起舞,教室里满是柔和的舞步与跳动的音符。随着音乐的渐渐消失,画面上出现了一个课件自动生成的圆。师:“小朋友,看大屏幕上出现了什么?”生:“圆圈、圆、呼啦圈……”
(课堂随想:课的伊始,已经出现了和我预设的情景有冲突的表现,我预设中学生会回答到这是圆,然后我会继续提问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然后当我提问后学生已经顺着问题往下走了,于是课堂该继续生成……)
师:这个小朋友的创意很好,圆又能代表呼啦圈,它还能表示什么呢?
生:皮球、汤圆、眼睛、乒乓球……
师:我们的身体能变成圆吗?比如我们的头、手、臂、腿、脚、腰等部位?你想怎样让你的身体变化?
接下来的时间,教室里又响起了三拍子的舞曲旋律,学生探究活动开始了,一群群孩子在音乐声中尽情地发挥想象。
接下来的展示时间里,我惊喜地看到孩子们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他们能瞪大眼睛变成圆、把嘴巴张大变成圆,也能把身体蜷缩成圆,又能把双腿弯曲成圆……很多想法都超出了我的预料,不得不感叹孩子的思维与成人的差异之大,成人只能从表面去感受与理解,而孩子们却从另一个角度让我看到他们思考方式的不同。于是我的提问继续:“当我们的身体形成圆以后它还能再变化吗?”“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变成圆的?”“你能和别人不一样吗?”(引导圆的移动、旋转等方式)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拉起圆圈,变化出各种各样的圆。
(课堂随想: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到无关紧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我就是本着这种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高低年级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让孩子都参于到音乐中去。而这一教学过程中看则和音乐联系不大,但是音乐始终在相伴,而且也是为后面圆舞曲的教学埋了伏笔。)
二、感受圆舞曲
“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感受音乐。随着音乐的变化,大胆地想象。”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静静地聆听着音乐,教室里回旋着《小狗圆舞曲》的旋律,时而平静,时而起伏,我想,聆听音乐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给人以灵感的闪现,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当音乐停止的那一刹那,很多双小手举起了,于是:
师:你眼前出现了什么?
生1:我好象在草地和我的朋友们一起跳舞。
师: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1:快乐,快乐的时候我想跳舞。
生2:我感觉我在旋转,很快乐。
师:那你一定从音乐中体会到了旋转的感觉。
生3:我眼前出现了海浪。
生4:我好象看见了猫在追老鼠。(学生大笑)
师:我倒觉得很有意思,猫追老鼠什么感觉,我们一起来试一下。
于是我带着孩子们在教室里“盘旋”着,回到座位上,一位孩子的手高高举起了,
生5:老师,我发现了,猫追老鼠好象一直在走圆形,就是音乐的感觉。
师:你真会观察,通过音乐的聆听,我们发现了音乐的线条是圆形的。那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也可以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示,我们来试试好吗?
(课堂随想:奥尔夫教学法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不是采用使学生感到烦厌的纯理论的学习,它采用了一种回归自然的(元素性的)、以感知人手的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不是把理论做先导,先讲“为什么”,而是从感知入手,让儿童直接去感知音乐,首先学会“怎样做” ,然后再去解释“为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我们当前的小学教育,可以使儿童在快乐教育中变“要你学”为“我要学” 。奥尔夫教学又强调即兴性,在这一环节里,学生在提出疑问的同时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强调即兴,在即兴中得出真知。)
接下来第二次复听的时候,孩子们用自己色彩和线条来表示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当他们在讨论自己的理解时,我惊喜地发现这次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已经深入到了音乐的结构,他们会用三层色彩来表示,而且有的孩子第一层和第三层的颜色是一样的,问其理由,孩子说因为音乐好象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感觉是很相像的,抓住这一良好的契机,于是:
师:我发现了我们的小朋友和音乐家的想法是一致的,刚才我们听到的乐曲是由波兰著名的音乐家肖邦创作的,你猜他给这首曲子取了什么名字?
生1:圆。
生2:舞蹈。
生3:猫抓老鼠圆舞曲。(大笑)
师:你真厉害,你已经接近音乐家的想法了,这是由肖邦创作的《小狗圆舞曲》,音乐家肖邦的朋友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这只小狗有一个爱好,每天喜欢追着自己的尾巴跑,但是却一直咬不到自己的尾巴,它就每天这么快乐的跑着、旋转着,肖邦看到这个有趣的场景,就把小狗追尾巴写成了音乐。取名叫《小狗圆舞曲》,因为曲子很短小,又被称为《一分钟圆舞曲》。
教学反思:
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一点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做。”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新课程教学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一点和奥尔夫教学有着相同的教学目的,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他怎么做并不重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怎么做,做得好不好那到无关紧要,他如果不去做,那就是教学的失败”。我就是本着这种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让孩子都参于到音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