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儿童乐园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儿童乐园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09 22:3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儿童乐园教案
目标 1.会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掌握乘法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体会乘法的意义以及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并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突破 借助“儿童乐园”这一情境,让学生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并应用加法计算简单乘法算式的结果。
难点 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难点 突破 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说说所列乘法算式的实际意义,在交流讨论中体会到只有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才能用乘法表示。
教法 通过情境图,让学生发现问题,在提出问题、讨论交流、教授和练习中让学生掌握乘法知识。
学法 小组合作与交流、反复练习中学习乘法知识。
课前 准备 教师 课件,活动卡片等。
学生 小棒,纸,笔等。
过程 引入 同学们大家好,二年级一班乒乓球拉拉队又添新队员了,现在有10个同学,如果每个同学手中拿2个气球。一共要几个气球?用我们上节课所学连加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2+2+2+2+2+2+2+2+2+2=20 追问如果是15个同学呢? 小组合作完成:15个2相加,是30个。 接着问:那如果是25个,35个同学呢?你会算吗? 在学生写到一半时,教师追问:你们这样写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感觉数太多了,写起来很麻烦。 解决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更简便的办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回顾上一节课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连加计算存在的不便,从而激起学习乘法的强烈愿望。
探新 1.结合“儿童乐园”的问题情境图,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 让学生一起观察教材第18页第一幅情境图。 这是什么地方?(儿童乐园)这个乐园里就有很多我们学过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把它们找出来。 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1)把你观察到的数学信息告诉你的同伴。 (2)根据你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全班汇报 交流。 (1)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2)有多少人坐小火车? (3)有多少人坐在椅子上休息? (4)有多少人划船? 引导、追问:你们能算出这几个问题中的人数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上面的问题。 (1)坐小飞机的人数:2+2+2+2=8(人) (2)坐火车的人数:4+4+4+4+4+4=24(人) (3)坐在椅子上休息的人数:1+2+3=6(人) (4)划船的人数:3+3+3=9(人) 仔细观察上面的这四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自由活动。 小结:这四个算式,我们可以根据加数是不是相同,分为两类:一类像1+2+3=6这样的加法算式。它们的加数不相同。(板书:加数不相同) 另一类像其余3个算式,它们的加数相同。 今天我们来研究加数相同的算式。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感知相同加数相加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做好铺垫。 2.介绍乘法,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有一位数学家,叫奥特雷德。他认为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于是他就把“十”号斜过来,发明了“x”。 (板书乘号,共同来认识乘号) 那么,你们知道怎样由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吗? 针对2+2+2+2=8这个加法算式进行乘法讲解。 这个算式表示的是4个2相加。相同的加数是2,而相同的加数2出现了4次,也就是4个。所以用乘法表示为:2x4=8。 教师边板书边追问:乘号前的2表示什么?乘号后面的4又表示什么?8呢? 加法算式的各个部分都有名字,那么乘法各部分有没有名字呢?都叫什么呢?(结合算式分别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 x 4 = 8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乘号两边的数叫乘数,两个数乘得的结果叫积。 让学生向同桌互相介绍算式2x4=8各 部分的名称。 那么这个乘法算式写出来了,我们怎么读这个算式呢?(读作:2乘4等于8) 学生互相读一读。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轻松互动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互动来学习乘法知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乘法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 3.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乘法知识。 我们已经会把4个2相加写成乘法算式了,那么4十4能不能用乘法来表示呢?试一试吧。 学生列式,小组内交流后,汇报展示。 我们知道:2+2+2+2=8.还知道4+4=8.所以2+2+2+2=4+4,那么,我们也可以说:2x4=4x2,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请同学们把上面其他的加法算式也改写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教师引导指出:1+2+3=6不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因为这个算式的加数不一样。 追问:那么什么样的连加算式才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学生思考后回答:连加的加数都一样时才可以。 教师总结指出:一样就是相同,当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时,可以用乘法来表示。如4个6相加,就可以写成6x4=24。 【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一反三,加强乘法的应用。
巩固 1.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呢?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互相找一找,说一说,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自由活动。 2.讨论:全班每人发2本练习本,如何列式比较简便?(2x全班的人数或全班人数x2都可以) 3.5x7等于几?你能算出结果吗? (5x7表示7个5相加,就是5+5+5+5+5+5+5=35,所以5x7=35) 现在你能算出6x5等于多少吗? 学生用前面所学的加法方法来计算6x5的结果等于30。 刚才我们说1+2+3=6不能用乘法来表示,如果我们想用乘法来表示的话,该如何来写呢? 引导学生用割补法,从3里取1给1,这样就是3个2相加,就可以用2x3来表示。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2):
(3):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突出了“数学即生活”的课程理念。上课伊始,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非常麻烦,从而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学生学习了乘法运算之后,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把解决问题与学习乘法运算意义的过程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抽象,进而建立乘法概念,并从学习中体会到乘法运算的意义。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板书 儿童乐园 理解乘法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