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4.1牛顿第一定律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4.1牛顿第一定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0 16:13:2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4.1牛顿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上·北流月考)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惯性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受到外力时的运动规律
2.(2019·湖南模拟)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3.(2019·湖南模拟)2018年新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 汽车车速太慢 B.汽车紧急刹车
C.汽车缓慢启动 D.汽车突然加速
4.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A.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5.(2018高一下·芒市期中)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F1=20N , F2=15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
A.5N,方向向右 B.5N,方向向左
C.可能是15N,方向向右 D.15N,方向向右
6.(2018高一上·大兴期末)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A.瞬时速度为零 B.合外力恒定
C.加速度为零 D.只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7.(2018高一上·昌吉期末)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到外力作用
B.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中,牛顿第一定律才有意义
C.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说明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8.(2018高一上·西宁期末)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9.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有许多重大发明,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牛顿运动三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基础.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
A.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合力的作用
C.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二、多选题
10.(2019高一上·山西月考)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到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任何地点都具有惯性
D.物体的惯性越大其运动状态越容易被改变
1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通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12.(2018高一上·惠州期末)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13.(2018高一上·成都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不受力时才具有惯性
B.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也越大
C.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14.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
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 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
三、填空题
15.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它的惯性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它的运动状态   (填“易于改变”或“不易于改变”)。
16.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封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向   (填“左”或“右”)运动。
四、解答题
17.在路上奔跑的人被绊倒时总是向前趴着倒下,而慢走的人在滑倒时多是向后仰着摔倒,如图所示,试分析其原因。
五、综合题
18.(2018高一下·富宁期中)如图所示,光滑金属球的重力G=40 N.它的左侧紧靠竖直的墙壁,右侧置于倾角θ=37°的斜面体上.已知斜面体处于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sin 37°=0.6,cos 37°=0.8.求:
(1)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大小;
(2)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B符合题意;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并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还有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不符合题意;
D.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或者合外力为零的时候的运动规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当物体不受任何力时,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受到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
2.【答案】A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并根据他自己的研究,系统的总结了力学知识,提出了牛顿三条运动定律,A正确;不受力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惯性是物体特有的性质,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并根据他自己的研究,系统的总结了力学知识,提出了牛顿三条运动定律。
3.【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安全带是为防止遇到突发情况下由于人的惯性对人造成的伤害。
故答案为:B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只和质量有关。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伤害的安全措施。
4.【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解:A、;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结论,与本实验无关,A不符合题意
B、通过推理和假想,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得不出静止的结论,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不可以直接得到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的结论,C不符合题意;
D、如果斜面光滑,小球不会有能量损失,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斜面光滑时,没有能量损失,故小球会到达等高的位置。
5.【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木块开始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而平衡,则有
f=F1 F2=20 15=5N,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说明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5N;
撤去F1后,外力为15N,大于5N,物体仍可能处于平衡,故摩擦力可能是15N,方向向右,也可能滑动,摩擦力变成滑动摩擦力,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列牛顿第一定律方程分析求解即可。
6.【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有两种: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合外力为零,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合外力为零是指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之和为零,不一定受两个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合力为0,可以受到多个力作用,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等于0,但加速度一定等于0.
7.【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 静止的物体受到外力之和一定为零,A不符合题意;
B.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B不符合题意;
C. 正是由于受到力作用后,物体就慢慢停下来,C不符合题意;
D.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说明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力的作用但合力等于0;牛顿第一定律研究力与速度关系有意义;力停止作用物体可能做匀速运动,外力作用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答案】A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特有的性质,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
9.【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此时不受力的作用,由于惯性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改变时运动状态也改变,合力一定不为零,故B正确;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受力无关,故D错误。
【分析】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指的是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只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有惯性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原来运动保持运动,原来静止保持静止。而力是改变物体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0.【答案】B,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实验数据、加上科学推理得出的,A不符合题意;
B.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符合题意;
C.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在何状态、何地点都无关,C符合题意;
D.物体的惯性越大,质量越大,其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理的,不是利用实验直接得到验证;物体的惯性越大其运动状态越难被改变。
11.【答案】A,B,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A符合题意;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惯性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B符合题意;水平地面上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外力的作用,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当物体不受外力时,物体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12.【答案】B,C,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力时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
B、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符合事实.B符合题意.
C、伽利略“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符合题意.
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符合事实.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力时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符合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同时代的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13.【答案】B,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不受力时具有惯性,受力后仍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惯性只与其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质量越小,惯性越小,B符合题意;
C、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一定有加速度,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符合题意;
D、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合力不为0时一定改变物体的速度,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可能受到力的作用但是合力等于0.
14.【答案】B,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①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故相对碗向右洒出;②原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碗向右洒出,故B、D正确。
【分析】水突然相对于车向右运动,说明此时水向右的速度大于车向右的速度,或水向左的速度小于车向左的速度,分此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15.【答案】减小;易于改变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要想较容易的改变自身的运动状态,就要减小物体的质量。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抛掉副油箱,目的是为了减小飞机的质量来减小飞机的惯性,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分析】质量是惯性的唯一决定因素,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小,惯性小。惯性越小,物体的灵活性越好。歼击机战斗灵活性是主要的。
16.【答案】左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可以从惯性的角度去考虑瓶内的气泡和水,显然水的质量远大于气泡的质量,故水的惯性比气泡的惯性大。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水保持向前运动的趋势远大于气泡向前运动的趋势,于是水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水将挤压气泡,使气泡相对于瓶子向后运动。
【分析】因为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也就是运动状态不易改变,同体积的水和气泡相比,水的质量大于气泡的质量,可知水的惯性较大。
17.【答案】解:路上奔跑的人被绊倒时,首先是人的脚由于受力而停止向前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前进,因此人总是向前趴着倒下。慢走的人,由于踏上光滑地面时,脚所受阻力突然减小,脚的速度加快,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将维持原来较慢的速度,上下身速度不一致,因此人将向后仰倒。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
人摔倒都是由于上下身运动状态不同步造成的。人在跑的时候人的重心在人的整体的前方,当人的脚遇到障碍物之后,由于惯性的原因使其上半身继续向前运动,容易向前趴;而慢走的人由于重心在整个身体的后面,滑倒时,脚的速度加快,上半身由于惯性速度不变,上下身速度不一致,脚在前方,人在后方,所以经常后仰着地摔倒。
18.【答案】(1)解:金属球静止,则它受到的三力平衡(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为
(2)解:斜面体对金属球的弹力为 ,由斜面体平衡可知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求解即可。
(2)对斜面体进行受力分析,同样也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中物理人教(新课标)必修1同步练习:4.1牛顿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1.(2020高一上·北流月考)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惯性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受到外力时的运动规律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B符合题意;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并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还有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不符合题意;
D.牛顿第一定律反映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或者合外力为零的时候的运动规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当物体不受任何力时,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受到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
2.(2019·湖南模拟)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答案】A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并根据他自己的研究,系统的总结了力学知识,提出了牛顿三条运动定律,A正确;不受力的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惯性是物体特有的性质,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C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并根据他自己的研究,系统的总结了力学知识,提出了牛顿三条运动定律。
3.(2019·湖南模拟)2018年新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坐在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好安全带。这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
A. 汽车车速太慢 B.汽车紧急刹车
C.汽车缓慢启动 D.汽车突然加速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安全带是为防止遇到突发情况下由于人的惯性对人造成的伤害。
故答案为:B
【分析】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只和质量有关。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伤害的安全措施。
4.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减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
A.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解:A、;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结论,与本实验无关,A不符合题意
B、通过推理和假想,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得不出静止的结论,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不可以直接得到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的结论,C不符合题意;
D、如果斜面光滑,小球不会有能量损失,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斜面光滑时,没有能量损失,故小球会到达等高的位置。
5.(2018高一下·芒市期中)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F1=20N , F2=15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
A.5N,方向向右 B.5N,方向向左
C.可能是15N,方向向右 D.15N,方向向右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木块开始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而平衡,则有
f=F1 F2=20 15=5N,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说明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5N;
撤去F1后,外力为15N,大于5N,物体仍可能处于平衡,故摩擦力可能是15N,方向向右,也可能滑动,摩擦力变成滑动摩擦力,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在水平方向处于平衡状态,列牛顿第一定律方程分析求解即可。
6.(2018高一上·大兴期末)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A.瞬时速度为零 B.合外力恒定
C.加速度为零 D.只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有两种: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A不符合题意;
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加速度为零,故合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合外力为零,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合外力为零是指物体所受的所有外力之和为零,不一定受两个力,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合力为0,可以受到多个力作用,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等于0,但加速度一定等于0.
7.(2018高一上·昌吉期末)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到外力作用
B.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中,牛顿第一定律才有意义
C.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慢慢停下来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说明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答案】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 静止的物体受到外力之和一定为零,A不符合题意;
B.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实验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的,是以实验为基础,但又不是完全通过实验得出,B不符合题意;
C. 正是由于受到力作用后,物体就慢慢停下来,C不符合题意;
D.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说明物体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静止的物体可以受到力的作用但合力等于0;牛顿第一定律研究力与速度关系有意义;力停止作用物体可能做匀速运动,外力作用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8.(2018高一上·西宁期末)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答案】A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特有的性质,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
9.牛顿是近代科学的开创者,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有许多重大发明,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的牛顿运动三定律成为经典力学的基础.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
A.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合力的作用
C.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答案】B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合力停止作用后,物体此时不受力的作用,由于惯性物体速度保持不变,故A错误;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改变时运动状态也改变,合力一定不为零,故B正确;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C错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受力无关,故D错误。
【分析】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指的是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只跟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有惯性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原来运动保持运动,原来静止保持静止。而力是改变物体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二、多选题
10.(2019高一上·山西月考)关于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到验证
B.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任何地点都具有惯性
D.物体的惯性越大其运动状态越容易被改变
【答案】B,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实验数据、加上科学推理得出的,A不符合题意;
B.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B符合题意;
C.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在何状态、何地点都无关,C符合题意;
D.物体的惯性越大,质量越大,其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理的,不是利用实验直接得到验证;物体的惯性越大其运动状态越难被改变。
1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B.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C.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木块运动的结果
D.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通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答案】A,B,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A符合题意;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惯性的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B符合题意;水平地面上的木块最终要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了外力的作用,飞跑的运动员,由于遇到障碍而被绊倒,这是因为他受到外力作用迫使他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当物体不受外力时,物体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12.(2018高一上·惠州期末)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C.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答案】B,C,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力时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
B、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符合事实.B符合题意.
C、伽利略“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C符合题意.
D、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符合事实.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D
【分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力时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符合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即运动必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同时代的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13.(2018高一上·成都期末)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不受力时才具有惯性
B.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也越大
C.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答案】B,C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不受力时具有惯性,受力后仍具有惯性,A不符合题意;
B、物体的惯性只与其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质量越小,惯性越小,B符合题意;
C、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一定有加速度,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符合题意;
D、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合力不为0时一定改变物体的速度,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可能受到力的作用但是合力等于0.
14.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
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 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
【答案】B,D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①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故相对碗向右洒出;②原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碗向右洒出,故B、D正确。
【分析】水突然相对于车向右运动,说明此时水向右的速度大于车向右的速度,或水向左的速度小于车向左的速度,分此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三、填空题
15.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丢掉副油箱,这样做它的惯性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它的运动状态   (填“易于改变”或“不易于改变”)。
【答案】减小;易于改变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要想较容易的改变自身的运动状态,就要减小物体的质量。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要抛掉副油箱,目的是为了减小飞机的质量来减小飞机的惯性,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分析】质量是惯性的唯一决定因素,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小,惯性小。惯性越小,物体的灵活性越好。歼击机战斗灵活性是主要的。
16.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上水平放置一密封的装有水的瓶子,瓶内有一气泡,当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时,气泡相对于瓶子向   (填“左”或“右”)运动。
【答案】左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解答】可以从惯性的角度去考虑瓶内的气泡和水,显然水的质量远大于气泡的质量,故水的惯性比气泡的惯性大。当小车突然停止时,水保持向前运动的趋势远大于气泡向前运动的趋势,于是水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水将挤压气泡,使气泡相对于瓶子向后运动。
【分析】因为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也就是运动状态不易改变,同体积的水和气泡相比,水的质量大于气泡的质量,可知水的惯性较大。
四、解答题
17.在路上奔跑的人被绊倒时总是向前趴着倒下,而慢走的人在滑倒时多是向后仰着摔倒,如图所示,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解:路上奔跑的人被绊倒时,首先是人的脚由于受力而停止向前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前进,因此人总是向前趴着倒下。慢走的人,由于踏上光滑地面时,脚所受阻力突然减小,脚的速度加快,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将维持原来较慢的速度,上下身速度不一致,因此人将向后仰倒。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
人摔倒都是由于上下身运动状态不同步造成的。人在跑的时候人的重心在人的整体的前方,当人的脚遇到障碍物之后,由于惯性的原因使其上半身继续向前运动,容易向前趴;而慢走的人由于重心在整个身体的后面,滑倒时,脚的速度加快,上半身由于惯性速度不变,上下身速度不一致,脚在前方,人在后方,所以经常后仰着地摔倒。
五、综合题
18.(2018高一下·富宁期中)如图所示,光滑金属球的重力G=40 N.它的左侧紧靠竖直的墙壁,右侧置于倾角θ=37°的斜面体上.已知斜面体处于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sin 37°=0.6,cos 37°=0.8.求:
(1)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大小;
(2)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1)解:金属球静止,则它受到的三力平衡(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为
(2)解:斜面体对金属球的弹力为 ,由斜面体平衡可知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为 ,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
【解析】【分析】(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求解即可。
(2)对斜面体进行受力分析,同样也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