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5 16:31:45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我能写词语
dù jì chéng xiàng zhī yuán léi gǔ chí yán shuǐ zhài
                       
【答案】妒忌;丞相;支援;擂鼓;迟延;水寨
【知识点】拼音;词形;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字音和词语是语文的基础,但记忆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日积月累。词语中的多音字和形近字特别容易混淆,所以学生在记忆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弄清词语的词性和含义以及字词的结构。
故答案为:妒忌;丞相;支援;擂鼓;迟延;水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拼音以及常用词语的掌握程度,这需要学生日常下功夫,
2.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三更   (gēng gèng) 丞   相(chéng chèng) 推却   (què qùe)
调   度(diào tiáo) 得   好(děi de) 翎   毛(lìng yǔ)
【答案】gēng;chéng;què;diào;děi;lìng
【知识点】拼音;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常用词语更应该准确掌握。特别是要注意一些形近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和含义。例如“更”就有好几种读法,在“三更”中应该读作“gēng”;“更好”中读作“gèng”。
故答案为:gēng;chéng;què;diào;děi;lìn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的读音。
3.我会组词
缓    妒    幔    呐   
援    炉    慢    纳   
【答案】缓慢;妒忌;幔子;呐喊;支援;炉火;快慢;收纳
【知识点】词形;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答这类题目的题,首先要弄清词语的结构、读音和含义,在正确的辨析后再组词。例如:“缓”读音为“huǎn”,组词:缓慢、轻重缓急等;“援”读作为“yuán”,组词为:援助、援救等。
故答案为:缓慢;妒忌;幔子;呐喊;支援;炉火;快慢;收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
4.查字典填空。
(1)“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答案】(1)巾;11;M;màn;幔子
(2)扌;13;L;lèi;擂鼓
【知识点】拼音;字形;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5.词语释义。
①连日措办军务:   。
②子敬不肯为我隐讳:   。
③比及号令到来:   。
④将这一件风流罪过:   。
【答案】筹划办理;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等到;这里指随便寻些理由使自己犯错误
【知识点】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①连日措办军务:这几天一直在忙于督办军务。措办:筹划办理。
②子敬不肯为我隐讳:子敬不肯为我隐瞒不说。 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③比及号令到来:等到号令到来。比及:等到。
④将这一件风流罪过:随便拿这件事为理由给我定个错。风流罪过:这里指随便寻些理由使自己犯错误 。
故答案为:①筹划办理;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③等到;④这里指随便寻些理由使自己犯错误
【点评】对于文言词语的理解,学习中要注意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6.按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   》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课文写   由于嫉妒   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   支箭,以此来   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   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   ,表现了诸葛亮   ,才智过人。
【答案】三国演义;周瑜;诸葛亮;十万;陷害;妙计;暗算;有胆有识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诸、葛、陷、妙”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7.按照课文的顺序,给句子排序。
   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禁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10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答案】3;1;4;2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细读不难发现语段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恰当的排序为:3142。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8.改写句子。
①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成陈述句)
②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缩句)
③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改成“被”字句)
【答案】①我帮不了你的忙。②弓弩手放箭。③鲁肃被诸葛亮秘密地请到船里。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②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③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故答案为:①我帮不了你的忙。②弓弩手放箭。③鲁肃被诸葛亮秘密地请到船里。
【点评】①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②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③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二、综合题
9.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2)周瑜要杀孔明的原因是   ,使用了   计谋。
(3)分析下列描写所反映出的人物性格。
①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   
②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   
③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   
(4)你能说说下列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吗?
①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②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
③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答案】(1)《三国演义》;罗贯中
(2)嫉妒孔明的才能;让孔明在短期内造十万枝箭
(3)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老谋深算,阴险毒辣;镇定自若,胸有成竹
(4)①我倒要看看你孔明用什么东西造十万枝箭!②立字为据,还怕到时你不认账?③那他只有用箭攻了,正合吾意!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潜台词: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是观众通过思考都能领悟得出来的言语。 比喻不明说的言外之意。
故答案为:(1)《三国演义》;罗贯中。
(2)嫉妒孔明的才能;让孔明在短期内造十万枝箭
(3)①心胸狭窄,嫉贤妒能;②老谋深算,阴险毒辣;③镇定自若,胸有成竹
(4)①我倒要看看你孔明用什么东西造十万枝箭!②立字为据,还怕到时你不认账?③那他只有用箭攻了,正合吾意!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 幔)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进 近)曹军的水寨(zài zhài)。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cháo zhāo)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请你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水寨   (zài zhài) 朝   (cháo zhāo)西
(2)请你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大雾(漫 幔)   天 靠   (进 近)
(3)“诸葛亮笑着说:‘……’。”从这一“笑”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4)借箭的经过突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表现在(  )
A.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诸葛亮是神仙,能掐会算。
【答案】(1)zhài;cháo
(2)漫;近
(3)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4)A;B;C
【知识点】拼音;词义;语段阅读;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1)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水寨(zhài)、朝(cháo )西。(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词义注意比较。故: 大雾(漫 )天、靠(近)。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2)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士,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外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司马懿心想: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1)诸葛亮采用   的方法部署空城计。
(2)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原因是:   。
(3)司马懿不敢进攻,匆匆退兵的原因是:   。
(4)《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很多,除了“草船借箭”“空城计”外,还有   、   、   。
【答案】(1)藏起旌旗,打开城门,让士兵扮成百姓洒水扫街,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2)城里兵少,司马懿兵众
(3)司马懿多疑,认为诸葛亮谨慎,不曾冒险,认定城内有伏兵,怕中计
(4)舌战群儒;借东风;七擒七纵(义激赵云)
【知识点】记叙文;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1)、(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再加以概括即可。(4)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三国演义》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故答案为:(1)藏起旌旗,打开城门,让士兵扮成百姓洒水扫街,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2)城里兵少,司马懿兵众 (3)司马懿多疑,认为诸葛亮谨慎,不曾冒险,认定城内有伏兵,怕中计 (4)舌战群儒、借东风、七擒七纵(义激赵云)
【点评】(1)、(2)、(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三国演义》是“课标”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统编版(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我能写词语
dù jì chéng xiàng zhī yuán léi gǔ chí yán shuǐ zhài
                       
2.选择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三更   (gēng gèng) 丞   相(chéng chèng) 推却   (què qùe)
调   度(diào tiáo) 得   好(děi de) 翎   毛(lìng yǔ)
3.我会组词
缓    妒    幔    呐   
援    炉    慢    纳   
4.查字典填空。
(1)“幔”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5.词语释义。
①连日措办军务:   。
②子敬不肯为我隐讳:   。
③比及号令到来:   。
④将这一件风流罪过:   。
6.按课文内容填空。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   》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课文写   由于嫉妒   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   支箭,以此来   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   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   ,表现了诸葛亮   ,才智过人。
7.按照课文的顺序,给句子排序。
   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做借箭的准备。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禁叹服诸葛亮的才能胜过自己。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10万支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8.改写句子。
①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成陈述句)
②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缩句)
③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改成“被”字句)
二、综合题
9.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元末明初小说家。
(2)周瑜要杀孔明的原因是   ,使用了   计谋。
(3)分析下列描写所反映出的人物性格。
①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   
②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   
③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   
(4)你能说说下列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吗?
①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②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
③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三、现代文阅读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时候大雾(漫 幔)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进 近)曹军的水寨(zài zhài)。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cháo zhāo)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1)请你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水寨   (zài zhài) 朝   (cháo zhāo)西
(2)请你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
大雾(漫 幔)   天 靠   (进 近)
(3)“诸葛亮笑着说:‘……’。”从这一“笑”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4)借箭的经过突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表现在(  )
A.他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摆开,两面受箭。
C.他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曹操生性多疑。
D.诸葛亮是神仙,能掐会算。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空城计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十五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士,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让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外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司马懿心想: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1)诸葛亮采用   的方法部署空城计。
(2)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原因是:   。
(3)司马懿不敢进攻,匆匆退兵的原因是:   。
(4)《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使用计策的故事很多,除了“草船借箭”“空城计”外,还有   、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妒忌;丞相;支援;擂鼓;迟延;水寨
【知识点】拼音;词形;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字音和词语是语文的基础,但记忆起来比较麻烦,需要日积月累。词语中的多音字和形近字特别容易混淆,所以学生在记忆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弄清词语的词性和含义以及字词的结构。
故答案为:妒忌;丞相;支援;擂鼓;迟延;水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拼音以及常用词语的掌握程度,这需要学生日常下功夫,
2.【答案】gēng;chéng;què;diào;děi;lìng
【知识点】拼音;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中出现的一些常用词语更应该准确掌握。特别是要注意一些形近字和多音字的读音和含义。例如“更”就有好几种读法,在“三更”中应该读作“gēng”;“更好”中读作“gèng”。
故答案为:gēng;chéng;què;diào;děi;lìn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的读音。
3.【答案】缓慢;妒忌;幔子;呐喊;支援;炉火;快慢;收纳
【知识点】词形;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答这类题目的题,首先要弄清词语的结构、读音和含义,在正确的辨析后再组词。例如:“缓”读音为“huǎn”,组词:缓慢、轻重缓急等;“援”读作为“yuán”,组词为:援助、援救等。
故答案为:缓慢;妒忌;幔子;呐喊;支援;炉火;快慢;收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
4.【答案】(1)巾;11;M;màn;幔子
(2)扌;13;L;lèi;擂鼓
【知识点】拼音;字形;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5.【答案】筹划办理;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等到;这里指随便寻些理由使自己犯错误
【知识点】词义;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意思。
①连日措办军务:这几天一直在忙于督办军务。措办:筹划办理。
②子敬不肯为我隐讳:子敬不肯为我隐瞒不说。 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③比及号令到来:等到号令到来。比及:等到。
④将这一件风流罪过:随便拿这件事为理由给我定个错。风流罪过:这里指随便寻些理由使自己犯错误 。
故答案为:①筹划办理;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③等到;④这里指随便寻些理由使自己犯错误
【点评】对于文言词语的理解,学习中要注意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6.【答案】三国演义;周瑜;诸葛亮;十万;陷害;妙计;暗算;有胆有识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诸、葛、陷、妙”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7.【答案】3;1;4;2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细读不难发现语段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恰当的排序为:3142。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8.【答案】①我帮不了你的忙。②弓弩手放箭。③鲁肃被诸葛亮秘密地请到船里。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②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③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把字句"中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被字句,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故答案为:①我帮不了你的忙。②弓弩手放箭。③鲁肃被诸葛亮秘密地请到船里。
【点评】①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②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③掌握把字句改被字句的方法,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9.【答案】(1)《三国演义》;罗贯中
(2)嫉妒孔明的才能;让孔明在短期内造十万枝箭
(3)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老谋深算,阴险毒辣;镇定自若,胸有成竹
(4)①我倒要看看你孔明用什么东西造十万枝箭!②立字为据,还怕到时你不认账?③那他只有用箭攻了,正合吾意!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1)文学常识的信息点有: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阅读作品时要注意记忆,根据考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解答。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4)潜台词:戏剧的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是观众通过思考都能领悟得出来的言语。 比喻不明说的言外之意。
故答案为:(1)《三国演义》;罗贯中。
(2)嫉妒孔明的才能;让孔明在短期内造十万枝箭
(3)①心胸狭窄,嫉贤妒能;②老谋深算,阴险毒辣;③镇定自若,胸有成竹
(4)①我倒要看看你孔明用什么东西造十万枝箭!②立字为据,还怕到时你不认账?③那他只有用箭攻了,正合吾意!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10.【答案】(1)zhài;cháo
(2)漫;近
(3)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4)A;B;C
【知识点】拼音;词义;语段阅读;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1)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水寨(zhài)、朝(cháo )西。(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词义注意比较。故: 大雾(漫 )天、靠(近)。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英雄本色。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2)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11.【答案】(1)藏起旌旗,打开城门,让士兵扮成百姓洒水扫街,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2)城里兵少,司马懿兵众
(3)司马懿多疑,认为诸葛亮谨慎,不曾冒险,认定城内有伏兵,怕中计
(4)舌战群儒;借东风;七擒七纵(义激赵云)
【知识点】记叙文;草船借箭
【解析】【分析】(1)、(2)、(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再加以概括即可。(4)本题考查对《水浒》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答题时要回忆学过的《三国演义》的文章,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提示作出正确的回答。做好此类题,平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有意识地积累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故答案为:(1)藏起旌旗,打开城门,让士兵扮成百姓洒水扫街,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2)城里兵少,司马懿兵众 (3)司马懿多疑,认为诸葛亮谨慎,不曾冒险,认定城内有伏兵,怕中计 (4)舌战群儒、借东风、七擒七纵(义激赵云)
【点评】(1)、(2)、(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三国演义》是“课标”推荐必读名著,平时要认真阅读,识记文学常识,掌握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