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综合检测(六)(附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语文单元综合检测(六)(附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5-13 17:5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综合检测(六)
第六单元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昳丽(shī) 视其辙乱(zhé) 未孚(fú) 登轼而望(shì)
B.旗靡(mǐ) 关关雎鸠(jū) 窥镜(kuī) 朝服衣冠(ɡuàn)
C.窈窕(tiǎo) 在水之湄(méi) 智叟(sǒu) 期年之后(qī)
D.穷匮(kuì) 时时而间进(jiàn) 始龀(chèn) 荷担者三夫(hè)
【解析】选D。A项中“昳”读作yì;B项中“冠”读作ɡuān;C项中“期”读作j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溯洄从之(逆流而上) 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
B.白露未晞(干) 谤讥于市朝(在这里指“议论”,没有贬意)
C.弗敢加也(增加) 肉食者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削减) 寤寐思服(醒时)
【解析】选C。加:虚报。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3)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到上等奖赏。
4.(2011·兰州中考)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道理,然而,吸烟的人数却是有增无减。
B.《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5月1日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C.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
D.公共场所吸烟害人害己,如今成为新规并在全国实施,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长当前国民的身体素质。
【解析】选D。D句句式杂糅且搭配不当。在“如今”前加上主语“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把“增长”改为“提升”。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战国策》简称《国策》,为国别体史书,由汉代刘向整理改编而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左传》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事详备、文辞优美,《曹刿论战》就是其中的名篇。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D.《论语》、《孟子》均为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辑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语录,而《孟子》则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论。
【解析】选C。《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6.默写填空。(2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雎》中成功运用了比兴手法,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7.(2011 滨州中考)欢迎参加初三某班组织的“岁月如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1)假如你是班史编委会成员,请为其设计两个板块,写出每个板块的主要内容。(4分)
① ②____________。
(2)请仿照某同学在“告别母校”留言簿上的留言,补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3分)
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踏一回教室的楼梯,
__ , __ ,心中荡起甜蜜的回忆。
【解析】第(1)题考查对班史板块的设计,注意所设计的内容要与班级成长有关。第(2)题考查对句子的补写,分析题干内容可知,所写内容是对母校的回忆,句式应为“(动词)……一(量词)…..”。
答案:(1)示例:班级档案、班级宣言、班级成员寄语、班级大事记、班级毕业照等。
(2)示例:看一眼班级的黑板 摸一把同学的桌椅 听一回校园的广播 想一下老师的话语
8.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 )
A.虽欲言,无可进者 虽:虽然
B.皆以美于徐公 于: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之:的
D.乃下令 乃:于是,就
【解析】选A。虽:即使。
9.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 )
A.吾妻之美我者 美:美丽
B.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讽刺
D.闻寡人之耳者 闻:听到
【解析】选B。A项,美:以……为美;C项,刺:指责;
D项,闻:使……听到。
10.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成现代汉语。(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他。
11.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____________的道理。第二段写邹忌巧妙运用____________的方法,讽谏齐王除弊纳谏。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4分)
答案:直言不易 设喻说理(类比说理)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年且九十( ) ②寒暑易节( )
③杂然相许( ) ④甚矣,汝之不惠( )
答案:①将近 ②交换 ③赞同 ④通“慧”,聪明
13.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2分)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面山而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山之一毛(“之”作结构助词“的”的句子)
②聚室而谋(或:笑而止之)
14.将文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凭着(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连山上的草木都不能除掉,又能把这些土石怎样呢?
15.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_________
__________,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答案:说明愚公移山的行为得人心 突出愚公移山意志之坚
16.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
(三)(2011 无锡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4分)
伍子胥父诛于楚,子胥挟弓,身干阖闾。阖闾曰:“士之甚,勇之甚。”将为之报仇。子胥曰:“不可,诸侯不为匹夫报仇。臣闻事君犹事父也,亏君之行,报父之仇,不可。”于是止。
蔡昭公南朝楚,被羔裘,囊瓦求之,昭公不与。即拘昭公南郢(yǐnɡ),三年然后归之。昭公去至河,用事,曰:“天下谁能伐楚乎 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昭公闻子胥在吴,请救蔡。子胥于是报阖闾曰:“蔡公南朝,被羔裘,囊瓦求之,蔡公不与,拘蔡公三牟,然后归之。蔡公至河,曰:‘天下谁能伐楚者乎 寡人愿为前列。’楚闻之,使囊瓦兴师伐蔡。蔡非有罪,楚为无道。君若有忧中国之事意者,时可矣。”阖闾于是使子胥兴师,救蔡而伐楚。楚王已死,子胥将卒六千人,操鞭笞平王之坟。曰:“昔者吾先君无罪,而子杀之,今此以报子也!”
囊瓦者何 楚之相也。郢者何 楚王治处也。
17.下列句中的“之”与“楚闻之”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至之市 C.亲戚畔之 D.怅恨久之
答案:选A。均指代“这件事”。B项,动词,到;C项,代词,他;D项,音节助词,可不译。
18.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伍子胥父亲被楚王杀掉,但他在气愤之余仍能克制,不贸然报仇,显得异常冷静。
B.“诸侯不为匹夫报仇”的话,反映了伍子胥是胸有大志的人。
C.伍子胥攻打楚国,既为吴国灭了楚国,又报了杀父之仇,称得上是忠孝两全。
D.蔡昭公被放回就立即要攻打楚国,表现了他的草率与莽撞。
【解析】选C。伍子胥本是楚国人,他逃跑到吴国攻打楚国,为吴国灭了楚国,称不上是忠。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身干阖闾 身: ②被羔裘 被:
③天下谁能伐楚乎 伐: ④操鞭笞平王之坟 笞:
答案:①身:亲自 ②被:穿着 ③伐:进攻 ④笞:抽打
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即拘昭公南郢,三年然后归之。(2分)
译文: ___
⑵囊瓦者何 楚之相也。(2分)
译文: ___
答案:⑴就把蔡昭公拘禁在南郢,一直到三年以后才放他回去。
⑵囊瓦是什么人 他是楚国的丞相。
三、写作(40分)
21.同学们,近几年来,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多了一些什么东西?找找吧,成长的路上,收获得越多,脚步就越坚定……
题目:成长的路上,我多了一份____________
要求:①请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600字;
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⑥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首先用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根据自己的成长中的收获填写“自信”“坚强”“勇气”“宽容”“成熟”“勇敢”“自豪”“感动”“理解”……在立意上,成长的过程,就是塑造美好人格、趋向完美的过程;在写作手法上可以采用对比的手法,使文章波澜起伏,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