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科 目 物理 年级 初中八年级
教学时间
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中8年级学生,年龄13-15岁,大部分学习物理的兴趣高,但抽象思维能力不足,采用书本会产生学习障碍。学生已学习了固体、液体压强知识,掌握了压强概念、计算等。实验的基本能力具备,观察想象初步具备。大部分学生对大气压的实践经验比较少,喜欢动手操作、探究现象,所以应尽量用多些实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分析和理解。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2.通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3.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4.通过搜集大气压的应用,与学伴们分享,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
三、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2. 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3.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4.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气体的压强跟高度的关系,知道液体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应用2.大气压的产生的原因及测量方法
教学资源 1.魔术杯,牛奶,吸管,盛有热水的水瓶1个,塑料瓶,水槽1个,吸盘,平口玻璃杯1个,硬纸片1块,多媒体。2.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微课。3.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大气压强》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魔术表演:隔空吸奶 (通过魔术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吸管吸掉投影到大屏幕的一杯牛奶。1)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气体也像液体具有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同学们猜想一下大气是否也像液体一样在它内部存在压强呢?学生讨论并猜想2)实验演示:刚盛过热水空塑料瓶,迅速拧紧瓶盖。看到了什么现象?提出问题:塑料瓶怎么会被压扁?瓶子发生了形变说明瓶子受到了力的作用,那么这个力是什么力?施力物体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塑料瓶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空气。)实验演示: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会看到什么现象?转动换方向,会看到什么现象?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微视频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知道大气压确实是存在的,并且很大很大。3)大气压的应用师:大气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产中有哪些应用?生:小组收集大气压的应用,分组讨论,并说说其中的原理。(学生思考,可能的回答:①塑料挂钩被大气压压在墙上:②用吸管吸汽水;③墨水被吸到钢笔里;吸尘器)
教学活动2 二、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体验马德堡半球:老师展示两个橡皮帽,然后对接并把空气挤出,请力气比较大的同学能不能把两个橡皮帽拉开。提出问题: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2.大气压强的测定1)观看微课,回答问题一、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1、 ;2、 ;3、 。二、列出大气压表达式: 。三、估测的大气压数值是 Pa师:测量结果准确吗?引起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可能回答:注射器无法完全排出空气;活塞运动过程存在摩擦)师:如何准确测出大气压值呢?2)托里拆利实验。播放托里拆利实验动画学生思考并讨论:(1)开始时,汞为什么会下降?什么时候停止下降?汞柱下降是因为汞柱产生的压强比大气压大;当汞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时,停止下降。玻璃管内汞柱上方为什么是真空?玻璃管装满汞时,已经把玻璃管中的空气完全排出,所以汞柱下降后,玻璃管内汞柱上方是真空。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当停止下降时,汞柱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根据公式p0=p水银=ρ水银gh。计算出汞柱产生的压强就是大气压强了。教师小结,得出结论:1个标准大气压的值=1.013×105Pa,相当于76cm高水银柱的压强师:如果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留在玻璃管中的水柱大约有多高?学生通过计算回答:水柱大约有10m。4.大气压测量工具[多媒体展示]气压计构造图
学生回答:高度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教学活动4 归纳总结学生归纳: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空气内部向________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3、____________是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4、大气压的应用:5、大气压的值:1个标准大气压 = Pa= 汞柱= 水柱6、大气压的测定:金属盒气压计,汞气压计7、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 。8、大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 ,反之,大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 。
教学活动5 完成课堂检测课外活动1、思考问题:①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与玻璃管的粗细、倾斜与否、上提、下压是否有关?②如果玻璃管上端敲破一个洞,管内的水银将会向上喷出还是向下落回水银槽?2、动手做实验,估测大气压:器材:吸盘、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等(可自选)要求:四个人为一组,写出原理、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产生误差原因。颁奖:统计各小组总分,给总分第一名的小组发放魔术道具,研究原理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1、魔术表演:隔空吸奶太吸引学生,为了获得道具,学生们回答问题时,争先恐后拥上讲台,但只能一个学生回答,会不会伤害其他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呢?
2、学生分析大气压应用用时间过长,造成课堂前松后紧,课堂检测没有时间完成,只能在第二课时进行了。改进:安排学生课前时间学习微课《大气压存在》。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