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11-20 13:08:5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生字。
sī tínɡ dēnɡ diē qì chí
                       
【答案】司;庭;登;跌;弃;持
【知识点】词形;司马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庭、登、跌、持”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比一比,再组词。
群    挺    跌    持    众   
裙    庭    铁    待    从   
【答案】一群;挺拔;跌倒;坚持;众人;裙子;庭院;铁锅;等待;从前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司马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一群、挺拔、跌倒、坚持、众人、裙子、庭院、铁锅、等待、从前。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排队。
   大家都扔下他离开了。
   有个孩子登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在里面了。
   司马光拿起石头击破水瓮,水流出来,小孩得救了。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答案】3;2;4;1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司马光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细读不难发现恰当的排序为:3241。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4.找出每组中不是同类的一个词语
①   水稻 小麦 玉米 米饭 高梁
②   包子 面粉 面条 米粥 饺子
③   乌鸦 麻雀 燕子 白鹅 老鹰
④   足球 皮球 篮球 排球 乒乓球
【答案】米饭;面粉;白鹅;皮球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词语的归类或排列,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①“水稻、小麦、玉米、高梁”是粮食作物,“米饭”是食物。
②“包子、面条、饺子、米粥”是食物,“面粉”是粮食。
③“乌鸦、麻雀、燕子、老鹰”是飞禽,“白鹅”食家禽。
④ “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是体育用品 ,“皮球”包含“足球、篮球、排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分类情况。在于平时对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5.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足跌没水中。(  )
A.没有 B.埋没 C.淹没
(2)光持石击瓮破之(  )
A.代词,指群儿 B.代词,指瓮 C.代词,指石头
(3)众皆弃去。(  )
A.离开 B.距离 C.除掉
【答案】(1)C
(2)B
(3)A
【知识点】字义;司马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1)足跌没水中。没:淹没。句子意思说的是:司马光拿着石头击砸水缸,把水缸打破。
(2)光持石击瓮破之 之:代词,指瓮。
(3)众皆弃去。去:离开。整句的意思就是小朋友们都吓得跑了。
故答案为:(1)C;(2)B;(3)A。
【点评】一字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6.根据课文《司马光》内容填空
   ,一儿登瓮,   。   ,光持石击瓮,   ,   ,   。
【答案】群儿戏于庭;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破之;水迸;儿得活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司马光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故答案为:群儿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破之 水迸 儿得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二、阅读理解
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2)解释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①与群儿戏于庭   
②众皆弃去   
③光持石击瓮破之   
(3)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答案】(1)mò;jiē
(2)庭院;全,都;拿
(3)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我从司马光身上学到面对问题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办法。面对困难既要机智,又要采取行动。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文言文阅读;司马光
【解析】【分析】(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故:足跌没(mò)水中。众皆(jiē)弃去。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
①与群儿戏于庭 庭: 庭院。 ②众皆弃去 皆:都 。③光持石击瓮破之 持:拿。(3)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司马光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我从司马光身上学到面对问题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办法。面对困难既要机智,又要采取行动。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参考译文】曹操获得一只大象,想要知道大象的体重,但是没办法称出来。曹操的小儿子叫曹冲,跟曹操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取出大象,将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让水位赶上原先所刻的地方。而后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欲知其轻重。   
②使水及原痕。   
(2)“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   。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置 象 于 船 上 刻 其 水 痕 所 至。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
(5)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答案】(1)想;赶上,等到
(2)巨象
(3)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4)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5)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标记水痕到达的地方。让大象出来,然后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再称出 这些东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司马光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①欲知其轻重。欲:想。整句意思:想要知道它有多重。②使水及原痕。及:赶上,等到 。整句意思:刻其水痕所至。
(2)此题考查“其”的用法。“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巨象。
(3)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的意思是: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正确划分节奏应为: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意思: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5)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学生能了解文本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内容要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标记水痕到达的地方。让大象出来,然后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再称出 这些东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3)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4)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三、语言表达
9.先解释划线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①群儿戏于庭。
②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③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答案】①戏:玩耍。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②登瓮:爬到缸沿上玩。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③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知识点】字义;词义;司马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重点字、词,有时还要注意补充出句子的省略成分,同时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①戏:玩耍。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②登瓮:爬到缸沿上玩。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③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生字。
sī tínɡ dēnɡ diē qì chí
                       
2.比一比,再组词。
群    挺    跌    持    众   
裙    庭    铁    待    从   
3.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排队。
   大家都扔下他离开了。
   有个孩子登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在里面了。
   司马光拿起石头击破水瓮,水流出来,小孩得救了。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玩耍。
4.找出每组中不是同类的一个词语
①   水稻 小麦 玉米 米饭 高梁
②   包子 面粉 面条 米粥 饺子
③   乌鸦 麻雀 燕子 白鹅 老鹰
④   足球 皮球 篮球 排球 乒乓球
5.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足跌没水中。(  )
A.没有 B.埋没 C.淹没
(2)光持石击瓮破之(  )
A.代词,指群儿 B.代词,指瓮 C.代词,指石头
(3)众皆弃去。(  )
A.离开 B.距离 C.除掉
6.根据课文《司马光》内容填空
   ,一儿登瓮,   。   ,光持石击瓮,   ,   ,   。
二、阅读理解
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2)解释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①与群儿戏于庭   
②众皆弃去   
③光持石击瓮破之   
(3)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参考译文】曹操获得一只大象,想要知道大象的体重,但是没办法称出来。曹操的小儿子叫曹冲,跟曹操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取出大象,将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让水位赶上原先所刻的地方。而后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欲知其轻重。   
②使水及原痕。   
(2)“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   。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置 象 于 船 上 刻 其 水 痕 所 至。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
(5)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三、语言表达
9.先解释划线词的意思,再解释整句话的意思。
①群儿戏于庭。
②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③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司;庭;登;跌;弃;持
【知识点】词形;司马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庭、登、跌、持”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一群;挺拔;跌倒;坚持;众人;裙子;庭院;铁锅;等待;从前
【知识点】字形;字义;词形;司马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一群、挺拔、跌倒、坚持、众人、裙子、庭院、铁锅、等待、从前。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3;2;4;1
【知识点】句子排序、仿写;司马光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细读不难发现恰当的排序为:3241。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4.【答案】米饭;面粉;白鹅;皮球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词语的归类或排列,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①“水稻、小麦、玉米、高梁”是粮食作物,“米饭”是食物。
②“包子、面条、饺子、米粥”是食物,“面粉”是粮食。
③“乌鸦、麻雀、燕子、老鹰”是飞禽,“白鹅”食家禽。
④ “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是体育用品 ,“皮球”包含“足球、篮球、排球”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分类情况。在于平时对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5.【答案】(1)C
(2)B
(3)A
【知识点】字义;司马光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一字多义”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
(1)足跌没水中。没:淹没。句子意思说的是:司马光拿着石头击砸水缸,把水缸打破。
(2)光持石击瓮破之 之:代词,指瓮。
(3)众皆弃去。去:离开。整句的意思就是小朋友们都吓得跑了。
故答案为:(1)C;(2)B;(3)A。
【点评】一字多义是一种语言现象,正确理解字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
6.【答案】群儿戏于庭;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破之;水迸;儿得活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司马光
【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故答案为:群儿戏于庭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破之 水迸 儿得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7.【答案】(1)mò;jiē
(2)庭院;全,都;拿
(3)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我从司马光身上学到面对问题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办法。面对困难既要机智,又要采取行动。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文言文阅读;司马光
【解析】【分析】(1)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故:足跌没(mò)水中。众皆(jiē)弃去。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在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要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
①与群儿戏于庭 庭: 庭院。 ②众皆弃去 皆:都 。③光持石击瓮破之 持:拿。(3)评价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并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进行概括。司马光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我从司马光身上学到面对问题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办法。面对困难既要机智,又要采取行动。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
(2)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3)本题考查评价人物形象.
8.【答案】(1)想;赶上,等到
(2)巨象
(3)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4)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5)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标记水痕到达的地方。让大象出来,然后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再称出 这些东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知识点】文言文阅读;司马光
【解析】【分析】(1)这是对文言实虚词考点的考查。要求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①欲知其轻重。欲:想。整句意思:想要知道它有多重。②使水及原痕。及:赶上,等到 。整句意思:刻其水痕所至。
(2)此题考查“其”的用法。“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巨象。
(3)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的意思是:把象安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正确划分节奏应为: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意思: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5)这是文言文中内容理解考点。学生能了解文本内容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内容要点,提高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标记水痕到达的地方。让大象出来,然后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再称出 这些东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熟读百遍,其义自现。
(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
(3)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4)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9.【答案】①戏:玩耍。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②登瓮:爬到缸沿上玩。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③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知识点】字义;词义;司马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在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重点字、词,有时还要注意补充出句子的省略成分,同时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①戏:玩耍。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
②登瓮:爬到缸沿上玩。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
③破之:水缸破了。之:它,指水缸。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点评】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