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通州模拟)1919年,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A.鲁迅 B.胡适 C.李大钊 D.蔡元培
【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有关知识。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2019八上·蛟河期中)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地点是(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青岛
【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进行建党活动,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基础知识要牢记。
3.(2020·南充)中共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确立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中共二大,不符合题意;
C.遵义会议,不符合题意;
D.中共七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初心”,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要理解初心的含义。
4.(2020·佛山模拟)1919年左右,“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国家失去了信任,并且发觉很难将西方同时看成导师和压迫者”。此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转向( )
A.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提倡封建传统文化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批判西方民主思想
【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A.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不符合题意;
B. 提倡封建传统文化 ,不符合史实;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西方国家靠不住,于是他们收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批判西方民主思想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分析,找到最恰当的选项;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回答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5.(2020八下·高新期末)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湖(嘉兴南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转折点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方向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A.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说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转折点,不符合题意;
D.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方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中共一大,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6.(2020·广西模拟)参加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后来脱党、被党开除的7人,牺牲的4人,共计11人,最后幸存者仅2人。这说明( )
A.中共一大是一次失败的会议 B.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呈下降趋势
C.共产党员为革命付出重大牺牲 D.新民主主义革命艰难曲折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 【分析】 “参加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后来脱党、被党开除的7人,牺牲的4人,共计11人,最后幸存者仅2人”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了艰难曲折,D符合题意;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一次成功的会议,A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呈下降趋势,B不符合题意;
共产党员为革命付出重大牺牲对材料解读不准确,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7.(2019八上·长春期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
A.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香港海员罢工 D.青岛日资纱厂工人大罢工
【答案】B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A.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工人开展斗争,先后举行了一系列的大罢工,其中 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符合题意;
C. 香港海员罢工 ,不符合题意;
D. 青岛日资纱厂工人大罢工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基础知识要牢记。
8.(2020九下·京山期中)“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必武·1961年)诗中的“南湖泛舟”是在( )
A.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 B.商讨党的土地革命总方针
C.商讨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 D.增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A. 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 ,不符合题意;
B. 商讨党的土地革命总方针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四十年前”“ 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浙江南湖游船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增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尤其要注意时间,须知时间都是解题的关键。
9.(2019八上·遂宁期末)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因此:
A决定与国民党合作,中共三大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符合题意;
C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中共二大的内容,但和题意表述无关;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二大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0.(2020八上·深圳期末)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1920年创办的刊物,此举意在( )
A.向新军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 B.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C.号召资产阶级构建君主立宪 D.向全社会呼吁实现和平建国
【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A. 向新军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些刊物,大多以劳动为主题,其目的是为了向劳动者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一时期,劳动者主要指的是工人,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号召资产阶级构建君主立宪 ,不符合题意;
D. 向全社会呼吁实现和平建国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回答;也可以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备选项,细心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20年”,须知时间都是解题的关键。
11.(2020·利州模拟)《信念永恒》中有“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材料反映了(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会师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A. 五四运动的爆发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红船发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的是在上海望志路和南湖红船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道路就焕然一新了,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南昌起义的爆发 ,不符合题意;
D. 井冈山会师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2.(2019八上·榆林月考)“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的帆。”对于歌词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七月南湖”召开的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在“南湖”的“红船”上决定创建人民军队
C.“云将收,雾将散”意为国共合作,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引航的帆”寓意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中国一大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的史实。因此:
A“七月南湖”召开的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表述错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指遵义会议,不符合题意;
B在“南湖”的“红船”上决定创建人民军队,表述错误,创建人民军队指南昌起义,不符合题意;
C“云将收,雾将散”意为国共合作,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表述错误,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指中国共产党诞生,不符合题意;
D“引航的帆”寓意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通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考查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难度适中,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读材料即可作答,也可用排除法作答。
13.(2019八上·台山期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表明( )
A.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目的的革命政党
B.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首先提出用武装斗争进行反封建斗争
C.中国共产党已正确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答案】C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A项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目的的革命政党错误,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同盟会就表明要争取民族独立,不符合题意;
B项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首先提出用武装斗争进行反封建斗争错误,共产党成立之前,同盟会也就主张用武装斗争进行反封建斗争,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共产党已正确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共二大上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在中共对中国国情和革命性质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符合题意;
D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错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共产党成立,要求学生结合中共二大的内容特征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二代的内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4.(2019·黔南)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北伐战争取得胜利是在1927年,因此③北伐战争的胜利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①②④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B项①②④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
15.(2019·青岛)“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 ”可以判断出是中共一大的成立,一大的中心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A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是八七会议的绝对,B选项排除。
C选项是在遵义会议后,排除。
中共三大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共一大的准确把握,中共一大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7八上·宁都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
材料二:如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材料三: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1)材料一,二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2)材料三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90年后的今天中共党员8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1)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
(2)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进步的政党,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一中的口号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材料二地图显示的是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情况,材料一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
(2)从数字上可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说明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进步的政党,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一大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中国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17.(2018八上·宜兴期中)在图文中捕捉历史:
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
(1)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指什么事件?
(2)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几月?召开了哪次会议
(3)图(1)的地点分别在什么地方?
(4)“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案】(1)中共成立。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
(3)上海。
(4)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图片、“画舫”,可知两幅图片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根据第一问已知“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共成立,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党员50多人,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3)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后因受法租界巡捕干扰,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
(4)结合所学可知,“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结合课本所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故答案为:(1)中共成立。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
(3)上海。
(4) 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共成立、中共一大及中共成立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依据图片和材料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中共成立,最终确定答案。
18.材料一:
上海 李达、李汉俊 济南 王尽美、邓恩铭
北京 张国焘、刘仁静 广州 陈公博、包惠僧
长沙 毛泽东、何叔衡 旅日 周佛海
武汉 董必武、陈潭秋 共产国际 马林、尼科尔斯基
材料二、“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资本私有,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
请你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他们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而出现在这?
(2)材料二中的“一大”提出的党的目标与中心任务是什么?
(3)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1)中共一大代表。因筹建中国共产党而聚在一起。
(2)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题中人物应该是中共一大的代表,他们聚在一起,应该是在筹备召开中共一大的相关事宜。故本题答案:中共一大代表。因筹建中国共产党而聚在一起。
⑵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提出的党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故本题答案: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⑶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本题答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一大的相关问题。(2)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一大”提出的党的目标与中心任务。(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历史意义。
1 / 1历史八上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同步检测
一、单选题
1.(2020·通州模拟)1919年,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A.鲁迅 B.胡适 C.李大钊 D.蔡元培
2.(2019八上·蛟河期中)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地点是( )
A.北京 B.上海 C.天津 D.青岛
3.(2020·南充)中共十九大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确立是在(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4.(2020·佛山模拟)1919年左右,“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国家失去了信任,并且发觉很难将西方同时看成导师和压迫者”。此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转向( )
A.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B.提倡封建传统文化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批判西方民主思想
5.(2020八下·高新期末)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湖(嘉兴南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转折点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方向
6.(2020·广西模拟)参加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后来脱党、被党开除的7人,牺牲的4人,共计11人,最后幸存者仅2人。这说明( )
A.中共一大是一次失败的会议 B.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呈下降趋势
C.共产党员为革命付出重大牺牲 D.新民主主义革命艰难曲折
7.(2019八上·长春期末)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
A.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香港海员罢工 D.青岛日资纱厂工人大罢工
8.(2020九下·京山期中)“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董必武·1961年)诗中的“南湖泛舟”是在( )
A.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 B.商讨党的土地革命总方针
C.商讨党的纲领和奋斗目标 D.增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9.(2019八上·遂宁期末)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0.(2020八上·深圳期末)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1920年创办的刊物,此举意在( )
A.向新军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 B.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C.号召资产阶级构建君主立宪 D.向全社会呼吁实现和平建国
11.(2020·利州模拟)《信念永恒》中有“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材料反映了(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会师
12.(2019八上·榆林月考)“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的帆。”对于歌词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七月南湖”召开的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在“南湖”的“红船”上决定创建人民军队
C.“云将收,雾将散”意为国共合作,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引航的帆”寓意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3.(2019八上·台山期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表明( )
A.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目的的革命政党
B.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首先提出用武装斗争进行反封建斗争
C.中国共产党已正确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14.(2019·黔南)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③北伐战争的胜利 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2019·青岛)“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二、材料分析题
16.(2017八上·宁都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
材料二:如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材料三: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1)材料一,二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2)材料三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90年后的今天中共党员8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17.(2018八上·宜兴期中)在图文中捕捉历史:
上面两幅图片与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
(1)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是指什么事件?
(2)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几月?召开了哪次会议
(3)图(1)的地点分别在什么地方?
(4)“开天辟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18.材料一:
上海 李达、李汉俊 济南 王尽美、邓恩铭
北京 张国焘、刘仁静 广州 陈公博、包惠僧
长沙 毛泽东、何叔衡 旅日 周佛海
武汉 董必武、陈潭秋 共产国际 马林、尼科尔斯基
材料二、“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资本私有,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
请你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他们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而出现在这?
(2)材料二中的“一大”提出的党的目标与中心任务是什么?
(3)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有关知识。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进行建党活动,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基础知识要牢记。
3.【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中共二大,不符合题意;
C.遵义会议,不符合题意;
D.中共七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识记。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初心”,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要理解初心的含义。
4.【答案】C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A.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不符合题意;
B. 提倡封建传统文化 ,不符合史实;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让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西方国家靠不住,于是他们收十月革命的影响,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批判西方民主思想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分析,找到最恰当的选项;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回答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5.【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A.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说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转折点,不符合题意;
D.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方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中共一大,之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6.【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 【分析】 “参加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后来脱党、被党开除的7人,牺牲的4人,共计11人,最后幸存者仅2人”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帆风顺的,历经了艰难曲折,D符合题意;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一次成功的会议,A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呈下降趋势,B不符合题意;
共产党员为革命付出重大牺牲对材料解读不准确,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
7.【答案】B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A.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领导工人开展斗争,先后举行了一系列的大罢工,其中 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符合题意;
C. 香港海员罢工 ,不符合题意;
D. 青岛日资纱厂工人大罢工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即可,基础知识要牢记。
8.【答案】C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A. 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 ,不符合题意;
B. 商讨党的土地革命总方针 ,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四十年前”“ 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浙江南湖游船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增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尤其要注意时间,须知时间都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纲领规定,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因此:
A决定与国民党合作,中共三大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B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符合题意;
C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中共二大的内容,但和题意表述无关;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共二大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10.【答案】B
【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分析】A. 向新军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些刊物,大多以劳动为主题,其目的是为了向劳动者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一时期,劳动者主要指的是工人,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号召资产阶级构建君主立宪 ,不符合题意;
D. 向全社会呼吁实现和平建国 ,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回答;也可以依据题干信息,分析备选项,细心辨别,找到最恰当的选项,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20年”,须知时间都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A. 五四运动的爆发 ,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红船发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指的是在上海望志路和南湖红船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成立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道路就焕然一新了,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南昌起义的爆发 ,不符合题意;
D. 井冈山会师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2.【答案】D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中国一大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的史实。因此:
A“七月南湖”召开的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表述错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指遵义会议,不符合题意;
B在“南湖”的“红船”上决定创建人民军队,表述错误,创建人民军队指南昌起义,不符合题意;
C“云将收,雾将散”意为国共合作,革命面貌焕然一新,表述错误,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指中国共产党诞生,不符合题意;
D“引航的帆”寓意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通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考查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难度适中,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读材料即可作答,也可用排除法作答。
13.【答案】C
【知识点】全国工人运动
【解析】【分析】A项中国共产党是第一个以争取民族独立为目的的革命政党错误,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同盟会就表明要争取民族独立,不符合题意;
B项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首先提出用武装斗争进行反封建斗争错误,共产党成立之前,同盟会也就主张用武装斗争进行反封建斗争,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共产党已正确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中共二大上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在中共对中国国情和革命性质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符合题意;
D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错误,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共产党成立,要求学生结合中共二大的内容特征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中国共产党二代的内容,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4.【答案】B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北伐战争取得胜利是在1927年,因此③北伐战争的胜利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①②④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B项①②④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
15.【答案】A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 ”可以判断出是中共一大的成立,一大的中心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A选项符合题意。
B选项是八七会议的绝对,B选项排除。
C选项是在遵义会议后,排除。
中共三大提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D选项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中共一大的准确把握,中共一大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6.【答案】(1)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
(2)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进步的政党,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一中的口号是五四运动的口号,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材料二地图显示的是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情况,材料一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
(2)从数字上可以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说明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进步的政党,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的拥护。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共一大的有关知识。学生要掌握中国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本题难度适中。
17.【答案】(1)中共成立。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
(3)上海。
(4)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图片、“画舫”,可知两幅图片都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根据第一问已知“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共成立,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代表12人,代表党员50多人,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
(3)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后因受法租界巡捕干扰,会议在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
(4)结合所学可知,“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结合课本所学,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故答案为:(1)中共成立。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
(3)上海。
(4) 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共成立、中共一大及中共成立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依据图片和材料信息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中共成立,最终确定答案。
18.【答案】(1)中共一大代表。因筹建中国共产党而聚在一起。
(2)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解析】【分析】⑴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题中人物应该是中共一大的代表,他们聚在一起,应该是在筹备召开中共一大的相关事宜。故本题答案:中共一大代表。因筹建中国共产党而聚在一起。
⑵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一大”提出的党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故本题答案: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⑶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故本题答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一大的相关问题。(2)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一大”提出的党的目标与中心任务。(3)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历史意义。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