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评改指导
第六单元
上节课我们提到能用哪些方法把人物的特点清楚地介绍给大家呢?
通过具体事例写特点
通过日常表现写特点
习作评价表★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
1.层次清晰,语句通顺。 ☆☆ ☆☆
2.没有错别字,标点正确。 ☆☆ ☆☆
3.所写人物特点鲜明。 ☆☆☆ ☆☆☆
4.通过具体事例或日常表现写清楚了人物的特点。 ☆☆☆ ☆☆☆
5.习作题目恰当,能表现人物的特点。 ☆☆☆ ☆☆☆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评改作文吧!看看哪位同学的习作最能打动我们。
让我们结合习作要求,梳理出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吧!
学习目标
能够评价、修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
欣赏、学习优秀作品以及精彩片段。
探究任务
合作探究
提示: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对典型习作进行评价和修改,明确修改方向,学习修改方法。
让我们按照习作评价表进行自评吧!
提示
默读自己的习作。
读
结合习作,逐条对照评价内容中的五个标准。
找
你会给自己几颗★?
评
自评
习作评价表★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
1.层次清晰,语句通顺。 ☆☆ ☆☆
2.没有错别字,标点正确。 ☆☆ ☆☆
3.所写人物特点鲜明。 ☆☆☆ ☆☆☆
4.通过具体事例或日常表现写清楚了人物的特点。 ☆☆☆ ☆☆☆
5.习作题目恰当,能表现人物的特点。 ☆☆☆ ☆☆☆
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是我见过的最喜欢看书的人。
记得有一次,教室里要开辟一个图书角。班主任陈老师让我们把家里看过的书带来跟同学们分享,每人至少一本。第二天,同学们把家里的书都带来了。我的同桌最夸张,只见他拎了一大袋书走了进来,把课外书一本本掏出来摆在桌子上,堆成了一座小山。这也太多了吧!我和其他同学凑上去数了数,足足23本课外书!同桌说,这些书他都看过了,打算分享给同学们一起看。
我的同桌真是一个爱看书的“小书虫”啊!
1.这篇习作存在什么问题?又有什么好的修改方法呢?
小作者选择通过一件具体事例来突出同桌爱看书的特点,但是他选择的这个事例并不能突显“小书虫”对看书的痴迷,只能说明同桌看过许多书并且很大方。我觉得可以换一个事例。
片段1:
记得有一次,教室里要开辟一个图书角。班主任陈老师让我们把家里看过的书带来跟同学们分享,每人至少一本。于是第二天,同学们把家里的书都带来了。我的同桌最夸张,只见他拎了一大袋书走了进来,把课外书一本本掏出来摆在桌子上,堆成了一座小山。这也太多了吧!我和其他同学凑上去数了数,足足23本课外书!同桌说,这些书他都看过了,打算分享给同学们一起看。
(1)选一选,让事例更典型。
读了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怎样修改?
(1)选一选,让事例更典型。
修改范例1:
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响了,大多数同学都飞奔出教室玩耍去了。而他呢,在教室里拿出一本课外书来看。他看得可入迷了,连我跟他说话他都没听见呢!我只好拍拍他的桌子以引起他的注意,可是就连这样他也没把头抬起来看我一眼。这时候语文老师进来了,喊他的名字让他帮忙发作业。老师一连喊了三遍,他都无动于衷。老师只得走到他身边,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他这才抬起头。
选择事例时,要选那些能打动人、影响人、感染人,给人印象深刻的事例,也就是要选择典型、新颖的事例,这样才能更加突显人物特点。
修改范例1选用了典型事例,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你发现了吗?
作者写了人物的动作,但是非常单一,只有“没抬头”“头也不抬”。我觉得描写时可以再加一些动作、神态等描写,让人物特点更鲜明。
修改范例1:
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响了,大多数同学都飞奔出教室玩耍去了。而他呢,在教室里拿出一本课外书来看。他看得可入迷了,连我跟他说话他都没听见呢!我只好拍拍他的桌子以引起他的注意,可是就连这样他也没把头抬起来看我一眼。这时候语文老师进来了,喊他的名字让他帮忙发作业。老师一连喊了三遍,他都无动于衷。老师只得走到他身边,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他这才抬起头。
(2)加一加,让特点更鲜明。
修改范例2:
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响了,大多数同学都飞奔出教室玩耍去了,像极了被关在笼子里许久忽然被放出来的小鸟。而他呢,却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抽出一本课外书来“啃”。他看得可入迷了,连我跟他说话他都没听见呢!无奈,我只好拍拍他的桌子以期望引起他的注意,可是就连这样他也没把头抬起来看我一眼。不一会儿,只听“噗嗤”一声,我扭头一看,只见他眼睛紧盯着书本,嘴角微微翘起。哎,一定是看到有意思的地方了,这个“书虫”!这时候语文老师进来了,喊他的名字让他帮忙发作业。老师一连喊了三遍,他都无动于衷。老师只得走到他身边,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他这才如梦初醒,猛地抬起了头,眼神充满了疑问。看他那呆样,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师也好笑地遥遥头,感叹道:“真是个书呆子!”
(2)加一加,让特点更鲜明。
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使人物特点更加鲜明,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改一改,让标题更亮眼。
片段2:
我的同桌
这个题目没有个性,没有体现出同桌的特点,太普通啦!
你觉得这个题目怎么样?
请你仔细观察这几个题目,你发现给作文拟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我们班的昆虫迷》
《家有虎妈》
《戏迷爷爷》
取题目时应该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比如“虎妈”中的“虎”字体现的是人物性格特点,而“昆虫迷”“戏迷”则是表现人物兴趣爱好上的特点。
题目要简洁得当,不宜过长。比如,《我们中队的“小雷锋”》《急性子班长》《小区有个“美食家”》等等。
我的同桌是“书虫”
我的同桌是我们班里大名鼎鼎的“小书虫”。
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响了,大多数同学都飞奔出教室玩耍去了,像极了被关在笼子里许久忽然被放出来的小鸟。而他呢,却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抽出一本课外书来“啃”。他看得可入迷了,连我跟他说话他都没听见呢!无奈,我只好拍拍他的桌子以期望引起他的注意,可是就连这样他也没把头抬起来看我一眼,像僧人入定了似的。不一会儿,只听“噗嗤”一声,我扭头一看,只见他眼睛紧盯着书本,嘴角微微翘起。哎,一定是看到有意思的地方了,
2.你觉得修改后的习作达到习作要求了吗?
人物动作、神态描写。
开门见山。
这个“书虫”!这时候语文老师进来了,喊他的名字让他帮忙发作业。老师一连喊了三遍,他都无动于衷。老师只得走到他身边,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他这才如梦初醒,猛地抬起了头,眼神充满了疑问。看他那呆样,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师也好笑地遥遥头,感叹道:“真是个书呆子!”
我的同桌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啊!
结尾点题。
3.练一练:用学到的方法给下列例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
表弟有一张吧嗒吧嗒的小嘴。
他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问我一些幼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锅是圆的?为什么理发店门口总是会摆放旋转柱……这些问题对于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他上小学一年级了,问题慢慢变难了。比如:为什么鼻子能辨别不同的气味?宇宙有外星人吗?黑洞是个什么样子的洞……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不得不努力地从资料中找答案,能勉强应付。问题得到了回答,他很高兴。但有一次,他问了一个问题: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这个看似理所当然、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问题彻底把我问懵了。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没有找到答案,无法回答。他一阵失望后,又问了我另外一个问题:哥,咋不告诉我……
我有些招架不住了。
例文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表弟特点的?
通过写表弟的一些日常行为来表现他的特点。
表弟有一张吧嗒吧嗒的小嘴。
他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问我一些幼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锅是圆的?为什么理发店门口总是会摆放旋转柱……这些问题对于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他上小学一年级了,问题慢慢变难了。比如:为什么鼻子能辨别不同的气味?宇宙有外星人吗?黑洞是个什么样子的洞……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不得不努力地从资料中找答案,能勉强应付。问题得到了回答,他很高兴。但有一次,他问了一个问题: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这个看似理所当然、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问题彻底把我问懵了。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没有找到答案,无法回答。他一阵失望后,又问了我另外一个问题:哥,咋不告诉我……
我有些招架不住了。
例文几乎没有对表弟的性格、品质、心理、动作等进行描写,但可以从文中估摸到他的一些基本特点,请用适当词语来表现这些特点。
天真
好奇
专注
喜欢提问
《我家的“小问号”》
《“问号”小弟》
《提问达人》
哪个特点是表弟最主要的特点?你能给例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吗?
给写人物特点的习作取题目,趣味公式:
题目=人物主要特点+人物
提示:公式中的“人物”这一项也可以省略。最主要的是题目要体现主要特点,且简洁得当。
提示:同桌之间阅读、评价、修改习作,并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分享。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分享会
让我们按照评价内容评价同桌的习作吧!
评价
阅读同桌的习作。
读
结合习作,逐条对照评价内容中五个标准。
找
你会给几颗★?
评
同桌
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写
习作评价表★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
1.层次清晰,语句通顺。 ☆☆ ☆☆
2.没有错别字,标点正确。 ☆☆ ☆☆
3.所写人物特点鲜明。 ☆☆☆ ☆☆☆
4.通过具体事例或日常表现写清楚了人物的特点。 ☆☆☆ ☆☆☆
5.习作题目恰当,能表现人物的特点。 ☆☆☆ ☆☆☆
推荐佳作:
1.《 》
2.……
推荐语段:
1. ;
2.……
班级分享佳作或精彩语段。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评改指导
明确评价标准
掌握修改方法
评改、分享习作
方法小结
选一选,让事例更典型。
加一加,让特点更鲜明。
改一改,让标题更亮眼。
我的“花痴”爷爷
我的爷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花痴”,他对花的痴迷程度令人叹服。①
爷爷家楼上有一个大露台,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从早到晚,爷爷都在摆弄着它们:一会儿给花锄锄草;一会儿给花浇浇水;一会儿给花剪剪枝;一会儿把花搬到阳台;一会儿把花搬进家里。爷爷整天忙得不亦乐乎。②
记得一个夏天的午后,天气闷热极了。原本还艳阳高照的好天气,突然就阴云密布,眼看着就要下大雨了。还在睡午觉的爷爷突然就从房里疾步走了出来,抬头看了看天,立刻喊上我帮他一起搬花盆。只见爷爷弯着腰,吃力地迈着步子,把一盆又一盆的花从露台搬进了室内。看着爷爷这么辛苦,我也赶紧凑上前去帮忙。可谁知这花盆竟这么重!毫无准备的我差点摔了个倒栽葱。我猛吸一口气,用力把花盆挪到了屋内。天越来越暗,风越吹越大,爷爷的速度快了起来。
②介绍爷爷日常养花的表现,体现爷爷爱花的特点。
①开门见山,开篇即点明爷爷是“花迷”。
只见他头也不抬地搬花,脸颊上淌下了豆大的汗珠。才一会儿,爷爷的汗衫已经湿透了一大片。终于在暴雨来袭之前,
我们把最后一盆花搬进了屋里。我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爷爷看着外面的倾盆大雨,终于松了一口气。③
这就是我“爱花如命”的爷爷,正是在他的细心照料下,家里的花四季常开,花香四溢。④
③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把搬花这件事写得很具体。同时描写了“我”的感受,侧面凸显爷爷爱花的特点。
总评:小作者重点抓住一次午后暴雨,“我”和爷爷合力搬运花盆这件事。通过具体事例,体现爷爷对花的重视和喜爱。第二自然段是对爷爷日常养花的描写,从日常表现的罗列同样感受到养花是爷爷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首尾呼应,重点突出,描写具体生动。习作题目也紧扣人物主要特点,简洁得当。
④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课后作业
再次修改、誊抄自己的习作。
再见(共21张PPT)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习作指导
第六单元
这一单元以“多彩童年”为主题。通过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美好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你难忘的事和印象深刻的人。本单元习作,我们就来写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童年的水墨画》
《剃头大师》
《肥皂泡》
《我不能失信》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读一读题目,你了解到本次的写作内容是什么了吗?
还要写出这个人的特点。
这次习作的内容是写身边的一个人。
什么是“特点”呢?
特点就是指一个人身上只有他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
特点就是和别的人或和别的东西不一样的地方,很特别。
一个人或者一种事物独特的地方。
√性格
请你读一读词语,说一说它们分别表现人物哪方面的特点。
小书虫
乐天派
智多星
故事大王
小问号
昆虫迷
幽默王子
热心肠
运动健将
√品质
√兴趣爱好
请你读一读这些词语。读着这些词语,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谁的身影?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人呢?
小书虫
乐天派
智多星
故事大王
小问号
昆虫迷
幽默王子
热心肠
运动健将
看到“热心肠”我想到了班长。他经常无私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补习功课。
请你读一读这些词语。读着这些词语,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谁的身影?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人呢?
小书虫
乐天派
智多星
故事大王
小问号
昆虫迷
幽默王子
热心肠
运动健将
看到“昆虫迷”我想到了我的邻居,他特别喜欢昆虫,在家养了很多昆虫。
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
指在水中游泳嬉戏将头露在水面像水葫芦一样的孩子。
水葫芦
形容跑得特别快的人。
飞毛腿
形容行动迟缓,做事慢吞吞的人。
小蜗牛
形容预言过的事情发生了,说话很准的人。
神算子
小福尔摩斯
记忆达人
美食家
百灵鸟
开心果
急性子
小雷锋
小诸葛
……
读一读教材中的两个泡泡,想一想:这两个泡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看见“热心肠”,我想起了同桌,我给你们讲一件事情……
“昆虫迷”?这不是在说我表哥吗?他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昆虫……
第二个泡泡并没有通过直接写一件事情来表现表哥是一个“昆虫迷”,却写了他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昆虫。像这样列举人物一系列的日常表现,也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
第一个泡泡告诉我们可以写一件具体的事例,通过这个事例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
◇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
◇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
◇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
写完后取个题目,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如“我们班的昆虫谜”“家有虎妈”“戏迷爷爷”。
如果有可能,还可以给你写的那个人看看,听听他的评价。
要求
习作后
建议
请你读一读,勾画出本次习作要强调的地方。
选择身边一位有特点的人,围绕特点写。
通过写一件事,或者一系列日常表现,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给题目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探究任务
合作探究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构思单
人物一:____ 人物二:____ 人物三:____
特点
具体事例或日常表现 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了解程度 ☆☆☆☆☆ ☆☆☆☆☆ ☆☆☆☆☆
从你身边的人中寻找三个最有特点的人,列举反映他们特点的具体事例或日常表现,完成表格,同时讨论:
1.怎样才能通过具体事例把人物特点写清楚?
2.如何通过日常表现来体现人物的特点?
探究任务
合作探究
怎样才能通过具体事例把人物特点写清楚?
探究活动
“哒哒哒!”爷爷又和弟弟玩上了。爷爷手上拿着一把可以发出声音的玩具冲锋枪,瞄准时眼睛就眯起来,每打一枪就“呀”地叫一声,然后假装被击中趴倒在地板上,弟弟被逗得“呵呵”笑起来。这时,只见爷爷猛地从地板上爬起来,抬起手,端起玩具枪,却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花瓶,还没扣动扳机,只听见“呯”的一声。奶奶从厨房跑出来,大声喊道:“老头子,我的花瓶……”爷爷心中一慌,片刻之后,小声地回了一句:“哎呀,花瓶怎么自己掉下来了,我去拿扫帚哈。”于是,他扔下手中的玩具枪,逃出客厅,一头钻进了储物间……“老顽童,扫帚在我这儿,别想溜!”奶奶边说边追了过去。
范文中的爷爷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开朗、好动、机智、灵活……
怎样才能通过具体事例把人物特点写清楚?
探究活动
“哒哒哒!”爷爷又和弟弟玩上了。爷爷手上拿着一把可以发出声音的玩具冲锋枪,瞄准时眼睛就眯起来,每打一枪就“呀”地叫一声,然后假装被击中趴倒在地板上,弟弟被逗得“呵呵”笑起来。这时,只见爷爷猛地从地板上爬起来,抬起手,端起玩具枪,却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花瓶,还没扣动扳机,只听见“呯”的一声。奶奶从厨房跑出来,大声喊道:“老头子,我的花瓶……”爷爷心中一慌,片刻之后,小声地回了一句:“哎呀,花瓶怎么自己掉下来了,我去拿扫帚哈。”于是,他扔下手中的玩具枪,逃出客厅,一头钻进了储物间……“老顽童,扫帚在我这儿,别想溜!”奶奶边说边追了过去。
爷爷的动作幅度很大,变化很快,一会趴在地板上,一会逃出客厅,钻进储物间,十分灵活矫健。
爷爷的语言也很有特点,有时像个顽童咿咿呀呀的,逗得弟弟哈哈笑,可是在奶奶面前,犯了错的他像个胆小鬼。
语言
动作
事件
性格
作者通过哪些内容来体现爷爷的特点?
怎样才能通过具体事例把人物特点写清楚?
探究活动
记得有一次,已经放学了,同学们都收拾好书包,陆陆续续回家了。可我的同桌还待在座位上看书。只见他一手扶着书,一手撑着下巴,眉头紧锁,嘴巴抿着,似乎正在为书中的情节困扰。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的,好像生怕错过了什么,那严肃认真的神情真让我佩服。我本来不忍心打断他,可等我做完值日发现他还没走,我就有点耐不住了。于是,我轻声对他说:“回家吃饭吧,时间很晚了。”可他却没有一点反应。无奈之下,我只得拍拍他的肩膀大声说:“老师来啦!”这下,他终于回了神,转过头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作者写了哪件具体事例?是怎样写出同桌的特点的?
在介绍人物特点时,我们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从性格、品质、心理、语言、动作等方面来突出人物特点。
事件
动作
神态
特点:看书很认真
如何通过日常表现来体现人物的特点?
探究活动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剃头大师》
日常表现
①
②
③
④
人物特点
如何通过日常表现来体现人物的特点?
探究活动
下课了,大家都像小鸟一样飞出教室,奔到操场上去玩了。他却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接着看书。我走进教室门口叫他,他头也没抬一下,我又走到他身边用手指关节轻轻地敲了敲他的桌子,他还没有反应!片刻之后,他忽然笑出了声,不是笑我,而是笑书中的人和事。
放学了,他习惯边走边看书。有一次,由于太着迷,不小心踩到了一颗路边的小石子,身子一偏,着实摔了一跤。他却很快地爬了起来,捡起了落在地上的书,都没有搭理身上的尘土,继续边走边看。
真是个“书虫”啊!
同样是写人物的特点,这个片段与前两个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这篇范文是通过写人物的日常表现来写出人物的特点。
①
②
特点:爱看书
交流分享
班级分享
小组交流
独立填表
交流提示:
结合自己的习作构思单,说说自己身边最有特点的人是谁,其特点是什么,准备写他的哪件事或哪些日常表现来表现他的特点。
x
方法小结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通过具体事例写特点
通过日常表现写特点
写清楚
抓特点
写作指导
习作要求:
1.选择身边一位有特点的人,围绕特点写。
2.通过写一件事,或者一系列日常表现,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3.给题目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4.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不少于350字。
赶快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吧!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