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10.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上册《10.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6-13 08:38:3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奇思妙想组合的艺术价值:创造性、视觉合理性和视觉享受。
(2)学习巧妙结合两种不同物象的构成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展示交流中探究图像构成的妙趣,在欣赏感受中探索奇思妙想的艺术性和合理性。
(2)运用绘画中奇异组合的表现方法,根据写生、记忆、想象的生活物品,以绘画的形式进行奇异组合。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能力、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喜欢奇思妙想的艺术,认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来自于自然、来自于智慧的创造。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记忆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4、教学重点:
绘画中奇思妙想的内涵及表现方法,物体组合要自然、生动、有创意。
5、教学难点:
如何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构成一幅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已经接近现实生活,力求表现更真实、更深刻,表现能力有所加强。但是五年级学生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有时受特殊因素影响过于现实化,缺乏天真活泼、敢想敢干的创造性心理。有的学生能运用一些造型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观察到的对象,对材料进一步的拓展,寻求技法和表现方法的创新,也有的学生眼高手低,对表现缺乏信心。针对他们的特点,采用小组竞赛;分步教学;作品赏析等方法因材施教。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采用的教材是小学美术岭南版第九册第十一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课。艺术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本课蕴含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内涵,迸发了作者们丰富的艺术联想,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增添了无尽的审美情趣。优秀的艺术家们不断地在体现艺术的本质——创造,从欣赏艺术家的奇思妙想入手,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出不同物体的共性特点,选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运用丰富的联想进行巧妙的设计,组合成新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教学环节与活动
教学环 节 “教”的过程 “学”的过程
课前准 备 收集奇思妙想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学生范画作品等 初步接触奇思妙想的相关知识
课堂引 入 1、教师出示“手”,进行手影造型的模仿,欣赏“手”奇思妙想的图片。 2、《比利牛斯山之城》作品欣赏。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奇思妙想)。 通过手影造型的模仿,作品的欣赏,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堂发 展 1、生活中有哪些让你记忆深刻的奇思妙想呢?欣赏各式各样的创意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感受。 2、《法兰克福爵士音乐节》(招贴)作品欣赏。 3、欣赏了这么多创意作品,你们发现画面的奇妙之处了吗? 4、拼图游戏: (1)出示相关的图片,学生自由选择、搭配,组合成一个奇思妙想的作品。 (2)小组进行拼图游戏,找出答案。 5、欣赏创意作品,讲解作品的表现方法: (1)夸张变形; (2)组合添加; (3)比例变化。 6、探究奇思妙想创意作品的设计步骤(绘画),课件出示设计步骤。 7、课件展示奇思妙想的创意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互相分享。 8、作品设计:选择绘画的方式,运用奇异组合的方法,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巧妙的重组,创作一幅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1、学生在创意作品的欣赏中,激发创意思维。 2、通过欣赏、观察,学生初步感受奇思妙想创意作品的表现特点。 3、学生欣赏创意作品的图片,谈感受,懂得将几种不相关的物体重新组合,也是一种妙想。 4、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学生通过想象、拼图游戏活跃思维,加深对奇思妙想作品的认识、理解。 5、通过讨论、分析,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作品的创作方法,为创作奠定基础。 6、设计步骤: A、先画出普通物体; B、发挥想象,组合添加。 7、学生通过欣赏学会学习、分享从中得到启发,获得创作灵感。 8、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反思评 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引导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3、互评、师评。 1、展一展:将完成的作业展示出来,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2、自评、互评。
课后延 伸 奇思妙想没有太多固定的模式,关键是要有与众不同的想法,生活中的植物、动物、人物、日常用品、交通工具等,都可以成为想象的源泉。 拓展:运用废旧物品制作奇思妙想的手工作品。 让学生懂得艺术来自于自然、来自于生活,通过想象、设计、制作,能用于生活。
五、教学资源
教学PPT、名作的拼图、学生的示范作品等。
六、教学评价
依据新课程的精神,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本节课的奇思妙想艺术创作。设计力求从多种作品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自由的想象空间,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五年级的一节课,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对线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往往年级越高,思维越具象,想象力反而被限制。所以本节课不仅挖掘知识的内涵,更多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和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和源泉。激情导趣,启发联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发散式思维不是定点深入,沿一条路走下去,而是注意设计意念的径和量的发展,按照事物的不同类型,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地思考比较,优选出理想完善的新构思。它能培养人思维的多向性、灵活性。从视角形象入手,形成表象,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合理的引导,启发其思维,使其思路畅通,丰富其想象,使其产生奇思妙想,从而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在课的一开始,老师运用了孩子们熟悉的手影造型模仿作为导入,目的是开启课堂活跃的气氛,同时强调创意是生活中重要的一个元素。通过猜一猜、做一做,吸引学生的眼球,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瞬间被点燃。
“生活中处处有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在课堂中必须培养学生发现美和判断美的能力。在课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观察、欣赏作品的环节。学生在此环节中思维特别的活跃,尤其是学生平时比较少见、没有接触过的作品,学生看着纷纷发出“哇哇哇”的赞叹声和窃窃私语的讨论声。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孩子们能找出创意作品和真实物品的共性、差异性。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
传统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看看作品说一说,然后自己开始绘画或者开始创作,学习形式单一。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创作的热情被磨灭。本节课中,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名作的拼图游戏,初步了解、掌握创作的精髓。然后在让每个孩子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分工后进行创作。为了使学生敢于创新,我不断地积极肯定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这些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如同兴奋剂一般,源源不断注入孩子的心田,使他们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因为赞赏而把学习活动当作愉快的享受,学生就在愉悦的气氛中构思和设计。这一环节充分展示了每个学生的个性,集思集体的智慧,体验协作带来的成功。
最后的环节是作品的展示评价和课堂延伸。评价主要以自评、互评、师评三个环节进行。孩子们底气十足,大胆地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用流畅的语言介绍自己作品的独特创意。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更激起其自信心,让其尝到成功的滋味。
作为一位美术老师,肩负使孩子们勇于发现美、创造美和敢于表现自己的责任,在美术教学中,训练学生技能、技巧的同时,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创造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一个勇于创新、高素质的人才。所以,美术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这一堂课还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