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主题阅读
哲理之思
第五单元
01/感受语言之美,进一步学习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02/运用比较阅读之法,感受文章中蕴含的丰富人生哲理。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
学习目标
当代状物散文:《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紫藤》《早春木棉红》
外国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
七首中国古代诗歌。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单元概述
作者在文章中通过描绘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或寄托感悟的一种表现手法。由于作者将个人的“志”依托在具体的“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托物言志的“物”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某种事物;托物言志的“志”不仅包含感情,一般还侧重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托物言志
紫藤
没有柳的芽,在春风里招展;没有桃的蕾,在雨露中摇曳;更没有玉兰的大花苞,在三月让人欣欣以待。
为什么文字表达里写的是“柳”“桃”“玉兰”呢?
第四段
读过之后,你发现作者对“紫藤”寄寓这怎样的情感?可以结合某处语言文字稍作阐述吗?
作者用感叹句,赞美了紫藤那种身处逆境能屈从、身处顺境时努力昂扬的生命精神,表达了作者希望像紫藤那样坚强而又宽厚豁达的人生观。
托物言志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先发现紫藤的外在形态,再赋予它人的情态,由物及人,联想到生活中的人,最终将自己的感悟寄托在紫藤身上。
二者联系
《紫藤萝瀑布》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用比喻和拟人,将静态的花写活了,写出了花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为下文作者的抒情做了铺垫。
活学活用
“情”的表达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这一句是作者在前面对紫藤萝描写的基础上,用议论句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
我们不能被昨天的不幸压垮,应该像紫藤萝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和乐观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紫藤》和《紫藤萝瀑布》虽然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你感觉它们有不一样的地方吗?
比较阅读
老师,非常明显的差异就在于两文作者表达的情感不同。《紫藤萝瀑布》表达了珍惜生命、拥抱生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汇入到生命的长河中去的主旨。《紫藤》表达了作者希望像紫藤那样坚强而又宽厚豁达的人生观。
一种是异中求同,指通过甄别、筛选、提炼,找出阅读材料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共性,从而认识规律,它可以培养我们的求同思维;
另一种是同中求异,就是通过分析、解剖、探寻同类材料的相异之处,从而找出阅读材料的特点,可培养我们的求异思维。
比较阅读
你能从句式上说说他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吗?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01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李白《古风·其三十八》)
02
小试牛刀
从整首诗的表达上看,两位诗人在诗中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张诗以反问句,写出春兰和秋桂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芬芳美质;李诗则以假设句,突显兰花生于幽园、被荒草埋没的处境。不同的是两句所寄托的情感不同。张诗是自喻自己志洁行芳、不求人知的高雅情怀;而李诗则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叹。
真知灼见
《外国诗两首》
试着从写法上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歌的异同。
古今中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你能比较后,说说自己的见解吗?
直抒胸臆,没有具体形象,深沉中饱含丰富的人情味和哲理
《未选择的路》采用了象征手法,借自然界的路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用树林、路、荒草、落叶等来阐释哲理,耐人寻味。
象征。它是指借用某一景物或形象的某些特征,来表现另一事物或形象的艺术手段。
横向比较:篇与篇之间
同一篇文章中内容间的比较
纵向比较
《一棵小桃树》
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
小桃树生长在角落里,阳光少,被猪拱,险遭砍。
“我”生长在农村,到城里后才发现自己的“渺小”,生活不尽如人意。
小桃树开花时,遭受风雨摧残,容颜尽褪;
“我”满怀干事创业的激情,却未能如愿。
众说纷纭
小桃树虽然遭遇不幸,它却不屈不挠,以其特有的生命力,顽强地生长着。
而“我”经历挫折后,脾气一天比一天地坏,“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显然,作者从小桃树身上反思了自己,他对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
面对挫折
《早春木棉红》
无论是人生一世,还是草木一秋,都有生命的庄严。
木棉花
形象气质给人以美的享受,高大挺拔的树干给人以超拔的力量,花开绚烂、触地有声,尽显生命的庄严。
我发现阅读中的比较,可以是一篇文章的前后语段,也可以是多篇文章的比较,可以是一个作者的不同文章,也可以是不同作者的同类文章,可以是主题的比较,也可以是手法上的比较。总之,比较的内容宽泛,角度多样。
归纳小结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观察既要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了灵性。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饱含感情地把景物写好,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
写法启思
哲理之思
紫藤萝与紫藤身处逆境,仍能将生命绽放到极致,人在面对挫折时也该如此这般顽强;
小桃树和木棉花虽是草木,却一样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尽显生命的庄严;
春兰和秋桂隐没于荒草间,不减其芬芳与美质,高洁志行为人称道……